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悼亡文学的发展在产生之初便是不平衡的,其发展在两宋前一直处于缓慢的状态,虽也出现过标志性名家与一定进步,却基本是以诗的形式呈现。悼亡文学真正以词的面貌迎来兴盛是在两宋,此间被大量创作出来的悼亡词承继了“睹物思人”的传统模式,并开启后世悼亡创作的无限可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睹物思人” 悼亡词 两宋
自潘岳后形成的狭义的悼亡概念是约定俗成地仅用来表示追悼妻妾,悼亡词便是悼念故去的妻妾的词作。悼亡内容基本是描写妻子生前和死后的诸方面,可要如何叙写才能更真实细腻地体现妻子亡故后,丈夫无法承受之苦?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模式化倾向,“睹物思人”便是其中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着力叙写目睹之物,作为词人在悼亡时沟通今昔、连接虚实的载体,从而达到“思人”的目的。“今昔”多指妻子的生前与死后,“虚实”多为梦境与现实、回忆与现实或想象与现实。
一、“睹物思人”悼亡模式的由来
追根溯源,可以说悼亡文学的创作滥觞于两首诗:《诗经》中的《邶风·绿衣》和《唐风·葛生》,其睹物思人的悼亡模式为后世的悼亡创作揭开了序幕。这里主要来看《绿衣》其篇: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兮!
兮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这里反复吟咏之物便是妻子生前亲手织就的“绿衣黄里”,这是典型的“睹物思人”。只看着面前亡妻为自己做的衣物,妻子在世时的许多细节,就在回忆中点滴浮现。绿衣一针一线费去了妻子多少时间,又凝聚着妻子多深的爱意。绿衣便是寄托诗人心中的苦痛和对亡妻的思念的情感载体,连接了回忆与现实。今时不同往昔,回忆里尽是妻子的体贴和关爱,现实却是天气转凉了还只能穿着夏时的葛衣,对亡妻的思念又达到了更深的程度。《葛生》则是悼夫之作,虽“睹物思人”的写法一般无二,但我们重在讨论狭义的悼亡,故不作赘述。
由《诗经》开创的“睹物思人”的悼亡模式虽被潘岳和元稹等人继承并发展,但就漫长的历史而言,说明悼亡这个题材受到了文人们的关注。中晚唐之前创作的数量依旧有限,远不能和其他题材的诗歌相提并论。之后虽也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但体裁却基本属于悼亡诗。这个模式的意义就在于它为悼亡文学的发展探明了方向,积累了创作经验,为之后两宋之际悼亡词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二、“睹物思人”模式在两宋悼亡词中的运用
既是“睹物思人”,那么这个“物”才是不可或缺的。凭吊之物从《诗经》中单一的衣物、坟冢,经过发展逐渐扩大了写作的范围,在两宋悼亡词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只要是与妻子相关的物件,不分大小,都会引起词人的怀想。但凡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几乎没有不运用这个模式的。这很大程度上缘于对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愈是怀念妻子,愈是珍惜与其有关的一切事物,爱屋及乌地表现出念旧的倾向。我们便从宋代悼亡词作中不同的物事出发,探究“物”在表现情感方面起到的沟通今昔、连接虚实的作用。
(一)器物
两宋悼亡词中常出现的就是空床、冷被、孤枕这样的寝具,妻子是卧榻之上最亲近之人,终日相伴的妻子一朝骤然身死,自是无法接受。如贺铸悼亡词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鹧鸪天·半死桐》下片:
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枯草、露是对亡妻墓地的想象,是什么将词人从令人心伤的想象中拉回?是现实的空床,此时唯有于飘摇风雨中孤斋僵卧的自己是真实的。往昔的宦海沉浮、仕途蹭蹬都觉得绝望难捱,只因即便一无所有还有妻子给予的温暖,还有爱情。可如今就算仕途有了起色也断然无法带来任何宽慰,失妻之痛已彻底摧毁了人生的信念。眼前的一张空床,一只孤枕,一席冷被又让他忆起亡妻的种种,让他忍不住在脑海中描绘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挑灯补衣的画面,同时也提醒他逝去的永难追回。
挑灯所补的衣衫是词人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衣衫可以是妻子曾穿过的,也可以是妻子生前為词人缝制的。前者则有苏轼为悼朝云而作的“襟袖上,犹存残黛,渐减余香”;后者则有戴复古《木兰花慢·怀旧》中“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一袭春衫便是可让妻子入梦相聚,让自己能沉浸在回忆、梦境与想象中短暂舒缓哀恸,开解相思之苦的载体。
(二)环境
悼亡词除了真情流露与哀伤体验,再有的便是要眇宜修的审美特征,描摹精巧、情感深细、朦胧凄迷,这在环境描写中尤为明显。作为词人所能真切目睹之物,词人对于与妻子相关的处所、自然之景的刻画无不细腻幽微。与生前的居处相对,亡妻的长眠之地也是两宋悼亡词主要的描写内容,其中便有悼亡的千古名作,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虽然词中的坟墓是梦中所见,但它沉痛感人的艺术感染力和在悼亡词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它绝不可以被忽视——自悼亡诗出现至苏轼期间,悼亡基本以诗的面貌示人,用词悼亡是苏轼的首创。再有刘克庄的《风入松》其二:
攀翻宰树暂徘徊,草草安排。昔人徒步陈鸡絮,愧公家,仆马觥。华表旧愁满目,黄粱残梦伤怀。
欲将庄列等欢哀,对卷慵开。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宿酒得风渐解,小舆待月同回。
词人至亡妻墓地祭奠,坟墓上的树木,眼前的华表,种种情景使他不禁悲从中来。往日的回忆如同黄粱一梦,梦醒后独身一人茫然徘徊。面对妻子长眠之处,他无法做到圣人那样参透生死哀乐,所以只能虚无而又痴情地想象她也能化作仙鹤归来自己的身边。而朱敦儒则以自然物事同样传达出类似的情感,在《昭君怨》中目睹之物皆沾染了他的心绪:
胧月黄昏亭榭,池上秋千初架。燕子说春寒。杏花残。 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幽怨几时休,泪还流。
“胧月”“黄昏”“春寒”“花残”让他愈发思念亡妻,由此引出了无数过往的记忆,沟通了今昔而感人至深。
关键词:“睹物思人” 悼亡词 两宋
自潘岳后形成的狭义的悼亡概念是约定俗成地仅用来表示追悼妻妾,悼亡词便是悼念故去的妻妾的词作。悼亡内容基本是描写妻子生前和死后的诸方面,可要如何叙写才能更真实细腻地体现妻子亡故后,丈夫无法承受之苦?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的模式化倾向,“睹物思人”便是其中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着力叙写目睹之物,作为词人在悼亡时沟通今昔、连接虚实的载体,从而达到“思人”的目的。“今昔”多指妻子的生前与死后,“虚实”多为梦境与现实、回忆与现实或想象与现实。
一、“睹物思人”悼亡模式的由来
追根溯源,可以说悼亡文学的创作滥觞于两首诗:《诗经》中的《邶风·绿衣》和《唐风·葛生》,其睹物思人的悼亡模式为后世的悼亡创作揭开了序幕。这里主要来看《绿衣》其篇: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兮!
兮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这里反复吟咏之物便是妻子生前亲手织就的“绿衣黄里”,这是典型的“睹物思人”。只看着面前亡妻为自己做的衣物,妻子在世时的许多细节,就在回忆中点滴浮现。绿衣一针一线费去了妻子多少时间,又凝聚着妻子多深的爱意。绿衣便是寄托诗人心中的苦痛和对亡妻的思念的情感载体,连接了回忆与现实。今时不同往昔,回忆里尽是妻子的体贴和关爱,现实却是天气转凉了还只能穿着夏时的葛衣,对亡妻的思念又达到了更深的程度。《葛生》则是悼夫之作,虽“睹物思人”的写法一般无二,但我们重在讨论狭义的悼亡,故不作赘述。
由《诗经》开创的“睹物思人”的悼亡模式虽被潘岳和元稹等人继承并发展,但就漫长的历史而言,说明悼亡这个题材受到了文人们的关注。中晚唐之前创作的数量依旧有限,远不能和其他题材的诗歌相提并论。之后虽也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但体裁却基本属于悼亡诗。这个模式的意义就在于它为悼亡文学的发展探明了方向,积累了创作经验,为之后两宋之际悼亡词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二、“睹物思人”模式在两宋悼亡词中的运用
既是“睹物思人”,那么这个“物”才是不可或缺的。凭吊之物从《诗经》中单一的衣物、坟冢,经过发展逐渐扩大了写作的范围,在两宋悼亡词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只要是与妻子相关的物件,不分大小,都会引起词人的怀想。但凡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几乎没有不运用这个模式的。这很大程度上缘于对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愈是怀念妻子,愈是珍惜与其有关的一切事物,爱屋及乌地表现出念旧的倾向。我们便从宋代悼亡词作中不同的物事出发,探究“物”在表现情感方面起到的沟通今昔、连接虚实的作用。
(一)器物
两宋悼亡词中常出现的就是空床、冷被、孤枕这样的寝具,妻子是卧榻之上最亲近之人,终日相伴的妻子一朝骤然身死,自是无法接受。如贺铸悼亡词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鹧鸪天·半死桐》下片:
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枯草、露是对亡妻墓地的想象,是什么将词人从令人心伤的想象中拉回?是现实的空床,此时唯有于飘摇风雨中孤斋僵卧的自己是真实的。往昔的宦海沉浮、仕途蹭蹬都觉得绝望难捱,只因即便一无所有还有妻子给予的温暖,还有爱情。可如今就算仕途有了起色也断然无法带来任何宽慰,失妻之痛已彻底摧毁了人生的信念。眼前的一张空床,一只孤枕,一席冷被又让他忆起亡妻的种种,让他忍不住在脑海中描绘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挑灯补衣的画面,同时也提醒他逝去的永难追回。
挑灯所补的衣衫是词人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衣衫可以是妻子曾穿过的,也可以是妻子生前為词人缝制的。前者则有苏轼为悼朝云而作的“襟袖上,犹存残黛,渐减余香”;后者则有戴复古《木兰花慢·怀旧》中“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一袭春衫便是可让妻子入梦相聚,让自己能沉浸在回忆、梦境与想象中短暂舒缓哀恸,开解相思之苦的载体。
(二)环境
悼亡词除了真情流露与哀伤体验,再有的便是要眇宜修的审美特征,描摹精巧、情感深细、朦胧凄迷,这在环境描写中尤为明显。作为词人所能真切目睹之物,词人对于与妻子相关的处所、自然之景的刻画无不细腻幽微。与生前的居处相对,亡妻的长眠之地也是两宋悼亡词主要的描写内容,其中便有悼亡的千古名作,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虽然词中的坟墓是梦中所见,但它沉痛感人的艺术感染力和在悼亡词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它绝不可以被忽视——自悼亡诗出现至苏轼期间,悼亡基本以诗的面貌示人,用词悼亡是苏轼的首创。再有刘克庄的《风入松》其二:
攀翻宰树暂徘徊,草草安排。昔人徒步陈鸡絮,愧公家,仆马觥。华表旧愁满目,黄粱残梦伤怀。
欲将庄列等欢哀,对卷慵开。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宿酒得风渐解,小舆待月同回。
词人至亡妻墓地祭奠,坟墓上的树木,眼前的华表,种种情景使他不禁悲从中来。往日的回忆如同黄粱一梦,梦醒后独身一人茫然徘徊。面对妻子长眠之处,他无法做到圣人那样参透生死哀乐,所以只能虚无而又痴情地想象她也能化作仙鹤归来自己的身边。而朱敦儒则以自然物事同样传达出类似的情感,在《昭君怨》中目睹之物皆沾染了他的心绪:
胧月黄昏亭榭,池上秋千初架。燕子说春寒。杏花残。 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幽怨几时休,泪还流。
“胧月”“黄昏”“春寒”“花残”让他愈发思念亡妻,由此引出了无数过往的记忆,沟通了今昔而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