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将”的辨读——《诗经》释辞之五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y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经》中的“将”做名词是“胳膊”;做动词是“拿;率領”;“将”做拟声词,是假借字,后来写作“锵”。“将”在《诗经》中没有副词“将要”的用法。
  关键词:诗经 将 胳膊 拿
  “将”在《新华字典》中有两个读音:jiang; jiang。“将”读作‘’jiang”,可以做副词,将要;介词,把;动词,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术语“将军”“将了”;助词,用言语刺激,带,保养,(方)兽类生子;助词,“走将出来”;姓氏。“将”读作“jiang”有名词,军衔名和动词“统帅;指挥”义。
  “将”在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两个读音:jiang;jiang。“将”读作“jiang”,有“扶,持;带领;送”“副同,将要;且,又”“连词,和,与,同”的意思;读作“jiang”,有“带兵;带兵的人,将领”的意思。
  “将”在向熹《诗经词典》中,读作“jiang”(即良切),有“扶进;扶助;奉养;送,护送;奉献,进献;行,奉行;分割整齐;大,长;强壮;美,好;很,甚;将要;相,相互;且,方;旁,侧”的意思;读作“qiang”(千羊切),有“顾,请”的意思。王力先生在《诗经词典》的序中说:“对一个同的解释,多至十几个义项,这是因为博采众说,又要兼顾不同水平读者翻检的需要,其中就难免有的是甲说与乙说实际相同或相近,不过用字不同而已。我常常说,解释古书要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如果某字只在《诗经》这一句有这个意义,在《诗经》别的地方没有这个意义,在春秋时代(乃至战国时代)各书中也没有这个意义,那么这个意义就是不可靠的。个人不能创造语言,创造了说出来人家听不懂,所以要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同一时代,同一个词有五个以上的义项是可疑的(通假意义不在此列),有十个以上义项几乎是不可能的。”
  《说文》:“将:帅也。”《诗经》中有75个“将”,在各种注本中有不少分歧和误解。从“将”在《诗经》中的句法功能看,这75个“将”有名词11个,动词44个,形容同6个,拟声词14个。“将”做名同,基本是“胳膊”,“渭之将”是比喻,意思是“渭河的上游”;做动同,意思是与“胳膊”相关的各种动作:拿,挥舞,表演,还有从这些具象意思引申出来的“率领”“请”等。以下我们对《诗经》中的75个“将”逐一进行辨析。
  一、“将”做谓语
  “将”做谓语,是动词,《诗经》中共有44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单独使用,有36个;一类是构成“将A将B”式,有7组,14个。
  (一)“将”独立做谓语
  “将”独立做谓语,可以分为“将 宾语”“状语 将”“状语 将 宾语”三种形式,分述如下:
  1.“将 宾语”式
  (1)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周南·缪木》)
  (2)之子于归,百两将之。(《召南·鹊巢》)
  (3)之子于归,远于将之。(《邶风·燕燕》)
  (4)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大雅·烝民》)
  “将”的宾语是“之”,很容易判断“将”是谓语中心词,但语境义就差别很大,“福履将之”中“将”和现代汉语中的“眷顾”最契合;“百两将之”中“将”就是“陪送”“陪嫁”;“远于将之”中“将”是“送别”,这里“远于”和“王在”“鱼在”是同样的结构,例如:“鱼在在藻,有颁其首”(《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小雅·鱼藻》)。“于”在《诗经》中也有动词用法,例如:昼尔于茅,宵尔索绚(《幽风·七月》),这里“于”和“索”句法功能相同,“远于”在现代汉语中是用“远方”“远处”“很远的地方”;“仲山甫将之”中“将”是“执行;贯彻”。以上四个“将”中,“仲山甫将之”的“将”还是与上肢的动作有关外,其他三个只是抽象义的动词,是“将”的引申义。
  (5)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王风·丘中有麻》)
  (6)彼留子国,将其来食。(《王风·丘中有麻》)
  (7)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小雅·四牡》)
  以上三个“将”,在现代汉语中是“拿”,是手的动作。
  (8)简兮简兮,方将万舞。(《邶风·简兮》)
  这个“方”是“远方的客人”,“将”是“表演”的意思。
  (9)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郑风·溱洧》)
  (10)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小雅·巧言》)
  这个“将”是“带来”的意思。
  (11)於皇来牟,将受厥明。(《颂·周颂·臣工》)
  “将”是“带来”,“受”是“给予”,二连动式。
  (12)将予就之,继犹判涣。(《颂·周颂·访落》)
  “将”是“带来”,“予”是“给予”,“就”是“靠近”,三连动。
  (13)谁将西归?怀之好音。(《桧风·匪风》)
  疑问代词“谁”前置,“将”是“带着”的意思。
  (14)国步灭资,天不我将。(《大雅·桑柔》)
  否定句代同宾语“我”前置,“将”是“眷顾”。
  2.“将”做谓语“请”
  “将”在名同前,《诗经》中共有6例。“将子无怒”之“将”,东汉毛亨传:“将,愿也”,这个用法读作“qiang”;“将”的这种用法有一个明显的句法特点,那就是与“无(勿)”配合。我们知道,“无”在先秦文献中是可以做“勿”或“毋”的通假字的,这种句式表达的意思是“请某人不要做某事”,例如: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
  (2)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郑风·将仲子》)
  (3)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郑风·将仲子》)
  (4)将仲子兮,无逾我同,无折我树檀。(《郑风·将仲子》)
  (5)将叔勿狃,戒其伤女。(《郑风·大叔于田》)   只有一例没有“无(勿)”,是例外:
  (6)载输尔载,将伯助予。(《小雅·正月》)
  “将”可以引申出“请”的意思,应该与周礼有关,上古见面要先“拜”,要拒绝或邀请双臂也会有动作,所以这个“将”是引申义,不是假借,《诗经》没有“请”。
  3.“状语 将”式
  (l)幅陨既长,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颂·商颂·长发》)
  (2)嘉我未老,鲜我方将。(《小雅·北山》)
  “方将”即“刚刚强壮、成熟”,“鲜”是“以我为鲜”,即“珍惜”。
  (3)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颂·商颂·烈祖》)
  “溥”后世用“普”,表范围大;“溥将”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将”是“掌控”的意思。
  4.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郑风·丰》)
  这里“将”是指“抓住(机会)”。
  5.尔殽既将,莫怨具庆。(《小雅·楚茨》)
  (6)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大雅·既醉》)
  “将”是“摆放”的意思。
  (7)何人不将,经营四方。(《小雅·何草不黄》)
  “将”是“扛枪”的意思。
  4.“状语 将 宾语”式
  (l)王事靡盬,不遑将父。(《小雅·四牡》)
  (2)王事靡监,不遑将母。(《小雅·四牡》)
  “将”即“孝敬”,“孝敬”是抽象的,“将”是具象的,要孝敬父母,就要为父母做各种事情。
  (3)无将大车,祗白尘兮。(《小雅·无将大车》)
  (4)无将大车,维尘冥冥。(《小雅·无将大车》)
  (5)无将大车,维尘雝兮。(《小雅·无将大车》)
  “将”即“驾驶;开”,是双臂的动作。
  5.“主 将”式
  (1)或剥或亨,或肆或将。(《小雅·楚茨》)
  (2)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大雅·板》)
  (3)我将我享,维羊维牛。(《颂·周颂·我将》)
  (4)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颂·周颂·敬之》)
  这里“或肆或将”,“肆”是“铺开的意思;共享”,“将”是“拿开;分享”的意思。《毛传》:“肆,陈;将,齐也。”孔颖达疏:“或陈其肉于牙之上者,或分其肉所当用者。”“多将”即“多拿”;“我将”即“我拿”;“日就月将”中“就”与“将”是同义词,就是劳作,或工作、学习。
  (二)“将A将B”式
  1.将翱将翔,弋凫与雁。(《郑风·女曰鸡呜》)
  2.将翱将翔,佩玉琼琚。(《郑风·有女同车》)
  3.将翱将翔,佩玉將将。(《郑风·有女同车》)
  4.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小雅·风》)
  5.将恐将惧,真予于怀。(《小雅·风》)
  6.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小雅·风》)
  7.将安将乐,弁予如遗。(《小雅·风》)
  这种结构传统上解为虚词,本人认为不对,“将翱将翔”是带着聘礼(大雁),是实指,而“将恐将惧”是虚指,“将安将乐”是进入,和本义离得更远。
  二、名词
  (一)获得的东西
  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2.逝将去女,适彼乐罔。(《魏风·硕鼠》)
  3.逝将去女,适彼乐郊。(《魏风·硕鼠》)
  这个“将”指“得到的、拥有的东西”,“逝将”即“放弃已经得到的东西”。
  4.哀我人斯,亦孔之将。(《幽风·破斧》)
  5.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小雅·鹿鸣》)
  6.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小雅·正月》)
  这三个“将”是“收获”的意思,“孔之将”即“巨大收获”;“承筐”指“收获”。
  7.顾予烝尝,汤孙之将。(《颂·商颂·那》)
  8.顾予烝尝,汤孙之将。(《颂·商颂·烈祖》)
  这个“将”指“带来的东西”。
  (二)裸将
  1.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大雅·文王》)
  2.厥作裸将,常服黼冔。(《大雅·文王》)
  这里“将”指“胳膊”。
  (三)像“将”的东西
  居岐之阳,在渭之将。(《大雅·皇矣》)
  “将”像“胳膊的东西”,即渭河的上游。
  三、将将
  “将”在这里是假借字,后来写作“锵锵”,共有7对,14个:
  1.将翱将翔,佩玉将将。(《郑风·有女同车》)
  2.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终南》)
  3.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小雅·庭燎》)
  4.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小雅·鼓钟》)
  5.迺立应门,应门将将。(《大雅·绵》)
  6.钟鼓喤喤,磬筅将将。(《颂·周颂·执竞》)
  7.白牡骍刚,牺尊将将。(《颂·鲁颂· 閟宫》)
  《诗经》有“锵”,都在“大雅”,例如:
  1.四牡彭彭,八鸾锵锵。(《大雅·烝民》)
  2.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大雅·韩奕》)
  四、结语
  和现代汉语相比,上古汉语不够发达,汉字的数量和词汇数量都少,书面语不够发达。《诗经》是“古文”诗,所以,《诗经》中汉字和口语的关系不可和现代汉语同日而语。“将”在《诗经》中有本用,有借用;在本用中,可以是名词,做主语、宾语;可以是动词,做谓语;也可以是形容词,做定语。除了假借义,作为本用的“将”,其语境义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都会和“胳膊”“胳膊的动作”有关。工具书中每一个同的义项的划分,都是基于词的语境义的,但又不等同于语境义;相比语境义,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因此,由于编撰者的思想差异,相同的词在不同的T具书中,义项的划分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向熹编.诗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3]向熹.诗经语言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4]饶宗颐主编.中信同学大典·诗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5]向熹《诗经》今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语委2016-2017年度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诗经》吟诵教学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GDYW2016805)
  作者:尹世英,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史语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心雕龙》 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空前绝后的巨著,其中所包含的创作理论,对如今的高中作文教学仍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笔者将深入挖掘《文心雕龙》 创作理论,从中寻找出可以指導高中作文教学的方法,以求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文心雕龙 高中作文 教学启示  一直以来,高中作文教学都深受应试教育束缚。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但
摘 要: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是指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合作,尤其是政府、企业和学校。高职院校是培育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培育 制度体系 建议  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在。实现我
摘要:《茅盾研究年鉴( 2014-2015)》是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编撰的“茅盾研究丛书”之一,是继《茅盾研究年鉴( 2012-2013)》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文献。《茅盾研究年鉴(2014-20,15)》共分为五编,即茅盾研究大事记;重要论文;论著评价;茅盾文学奖研究以及论文索引,对2014年到2015年间关于茅盾研究的重要文献的全面梳理,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非常
摘 要: 《哪吒闹海》与《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两部国产动漫电影都源于古代神话《封神榜》故事,但是处于不同时代的文本改写,有着深层的差异性。本文从文本结构、主体重构、文本改编的意识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意识到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文化转向、隐形社会问题对文本改编存在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哪吒 文本 差异性  一、引言  當今“国漫崛起”已成为国产动画电影追求高票房背后的隐形目标,近期崛起的产
摘 要:《高加索俘虏》是俄罗斯作家马卡宁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经典短篇小说。作家通过一名普通士兵的精神历程反思高加索战争的现代困境,表现出独特而精湛的叙事艺术。小说主题设置双向互文情节布局多元呼应,多重视角交叉融合,隐喻和意象规律再现,为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文本阐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高加索俘虏》 战争 叙事  弗·谢·马卡宁(В.С. Макани,1937—2017)是俄罗斯后现实主
摘 要:《百家讲坛》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大力传播传统文化,从小视角切入大主题,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为更好地为观众服务,《百家讲坛》坚持经典与当代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制作思路。  关键词:《百家讲坛》 中国故事 传统文化 制作思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五千多年,从未中断,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古老的文明和丰富的历史也
摘 要:《白鹿原》是陈忠实倾注一生心血的皇皇巨作。《白鹿原》影视改编的成与败,得与失众说纷纭。本文将从思想主旨、删改添加两个方面剖析电影《白鹿原》,分析文学文本与影视呈现的差异,以期获得可借鉴的改编经验。  关键词:跨媒介叙事 改编 合理删改  《白鹿原》扉页有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烨在解读题记时指出:“陈忠实是把白鹿原作为近现代历史替嬗演变的一个舞台,以白、鹿两家人各自的命运发展
摘 要: 从《牙科门诊日记》到《老马》,作家孔锐的创作体裁从散文随笔过渡到长篇小说,实现了在艺术上和灵魂上的双重飞跃。作者在小说中进行了大量的死亡描写,通过死亡思考生命的意义,从多个角度透视死亡,剖析死亡背后存在的人性光辉和传统观念。孔锐对于死亡的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余华的《活着》,二者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差异。  关键词:《老马》 活着 死亡叙事  从2016年到2020年,在短短五年时间里,
摘 要: 《白银谷》是作家成一耗时近三年写成的一部九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以揭示兴盛于明清两代的晋商秘史般的金融传奇为主要内容,其中又以作为晋商代表之一的康家大户里的人事纠葛为主要表现对象,辅之以与康家相关的其他人事。本文以该文本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女性生存境况,以期使读者对中国近代历史转折中的女性命运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白银谷》 女性形象 命运  如果说成
摘 要: 王程强的长篇小说《王阳明》三部曲详细地描述了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在作家笔下,王阳明堪称是文武双全,智勇无敌的儒将,小说也从智者、勇者和仁者三个方面对其儒将形象进行了成功塑造。  关键词:王程强《王阳明》 儒将形象塑造 智者 勇者 仁者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者”,王阳明不仅创立了心学学说,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长篇小说《王阳明》三部曲中,作家王程强就形象生动地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