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导向性、系统化、多样性、人性化的原则,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实验班项目化管理过程及效果评价标准,进而编制基于评价者视角的各类评价量表,搭建师生评教、项目自评、督导评价、主管部门测评等形式多样评价活动平台,开展学、教、管、督等多方参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活动。
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前言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加大实验班教学投入。然而,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和教学评价上却很乏力。目前,少数高校将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纳入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适用于普通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未必适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加快构建适用于高校实验班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若无特殊说明以下都指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日益迫切。
二、构建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在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导向,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关键点不少,重点突出拔尖创新人才独立学习、独立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的使用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突出评价发现问题、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以信度和效度为导向,同时具有自检功能。
2.系统化原则
以课程评价为例,纵向上,评价应贯穿课程实施整个过程,不仅包括课堂,还包括课前、课后、考试等环节。横向上,一方面,课程评价包含课程考核、学生评教、管理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不仅包括课内,还包括课外实践活动。总体上,注重整体评价,对于一门课的评价不拘泥于一节课,对于整个学年的评价不拘泥于一门课,对于同一项目的评价不拘泥于某个单一评价主体的评价。
3.多样性原则
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实验班教学质量利益攸关方为学生、教师、同行专家、教学管理部门。其次,是评价内容设置多元化,课程、课外科技活动、人才培养年度效果、教学研究与管理成果。最后,是评价价值取向多元化,同一份量表及其调查结果,可以满足不同人员(如学、教、管)的不同价值诉求。
4.人性化原则
第一,评价指标通俗易懂,易于做出判断和选择。第二,评价量表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设问情景合情,题目难易合理,问卷长短合适。第三,评价量表指导语设计与表述,贴近被评价者。第四、评价时间的选择要科学合理,不宜给评价者带来较大的负担。
三、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1)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标准是高校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其制定过程及结果决定了的人才培养的水平,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学历学位标准、学科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含教学)标准等制定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评价标准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定过程是否依据了科学的原理和原则,被评价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形式是否符合基本要求。二是编制过程是否遵循了规范的程序,其中包括参编人员是否合理,他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所考虑的因素是否全面等。三是制定的结果与最初的教育思想和目标是否吻合,是否花费过大、成本过高,内容能否体现学科专业基本内容、最新进展等情况。
(2)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其实施过程及结果关系着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人才培养方案是体系化了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的实质是对课程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投入,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组织运行、质量监控等情况。对其评价主要依据以下的标准:一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及结果是否遵循了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二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及结果是否满足了相关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评价标准可依据理论课、实践课、活动课(培养方案内)的内容差异以及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的要求不同,分类制定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课程及教学评价(同行专家、或学生评课(教))指标体系。
(3)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对其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科研训练评价标准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方案外)的评价。对二者的评价都要建立在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但是对前者的评价要依据学生知识储备和导师科研训练计划,分段制定科研训练质量评价标准;对后者的评价要依据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建立突出实践效果、加强过程规范评价的指标。
(4)实验班项目化管理过程及效果评价标准
项目化管理是高校对实验班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实验班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深刻的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对其评价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实验班项目管理评价包括实验班项目立项、实验班项目年度检查、实验班项目结题验收的评价。其中,实验班项目年度检查和结题验收评价指标是实验班项目管理评价的主体。对实验班项目年度检查和结题验收的评价,要分阶段对实验班项目建设、项目管理、教学教研成果、人才培养效果、项目管理特色等内容进行评价。
2.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基于评价者的视角
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者为实验班教学质量利益攸关方,主要包括实验班学生、实验班教师(含任课教师、辅导员、指导教师、企业导师等)、同行专家、管理部门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者的视角,首先要确定评价内容。明确哪些内容可以由指定的评价者评价;对特定内容的评价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其次要精选评价指标。可以评价的或者需要评价的内容也许会有很多。对于特定评价者而言,由于其诉求不同,从评价者的角度遴选对满足评价者诉求的同时在人才培养质量生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最有必要评价的指标尤为重要。同时,精选评价指标受到评价量表长度的限制。最后要保证评价结果可信有效。题目要客观、无歧义、信度和效度较高,评价者能够从自己的经验和体验中做出判断或选择。 (2)系统优化指标内容
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众多,系统优化各类指标要注意几个结合。一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由于教学质量标准分为描述性标准和数量化的指标值,因此对其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二是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评价者根据评价目标和内容确定评价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如同行专家进行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管理部门开展的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评价则较为复杂。三是个体和整体相结合。对单一对象进行评价,往往容易开展。然而,由于人才培养是个特殊的过程,其效果往往显现出综合性、整体性,判断某一阶段人才培养效果是由那一因素造就的十分困难,所以评价这种阶段性的人才培养效果宜采用整体性的评价指标。
(3)全面完善各类量表
每类评价者每次仅使用一套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一方面制定适用于不同评价者的量表。针于教师,制定课程教学总结。针对学生,制定学生评课(教)调查问卷。针对同行专家,制定听课记录表,针对管理部门,制定实验班年度检查报告。另一方面,完善每套量表。对于同一类评价者,在同一阶段使用的评价指标是相同的,这套指标包含了对课程、教师、指导教师、管理部门的评价。在不同阶段使用的评价指标又是不同的,由于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特征存在的较大差异,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会发生变化,或是同一指标所占的比重不同。
3.教学质量评价实施体系的构建
(1)搭建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平台
开展实验班“学生评教、评管”活动,实验班“任课(指导)教师评学、评管”活动。实验班项目组监控学生受教育情况、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教学情况、自评项目运行情况。学校督导专家组监控学生受教育情况、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教学情况,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开展实验班项目建设,项目监控,项目建设效果,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设规划,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评价活动。定期举办实验班教学质量专题研讨会,邀请主管领导、实验班学生代表、任课教师代表、指导教师代表、班导师代表、各项目组代表、各承办学院主管院长以及关心实验班建设的师生参会,就如何提高实验班教学质量进行研讨。
(2)探索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方式方法
一方面,探索适用于参与实验班质量评价相关方的评价方式。对于样本量较大的评价者,如学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样本量较小的评价者,如教师或导师采用课程总结报告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实验班项目组主要采用项目年检报告或结题报告的方式,学校督导组主要采用听课、访谈、查询教学档案等方式,主管部门(专家组)采用走访、年检或结题验收的方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还可采用设立实验班教学质量异常投诉电话的方式,督促实验班教学、管理,有力提升实验班教学质量。
(3)建立实施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通过构建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完整的学生评教、督导评教、教师评学、项目自评、专家年检或结题验收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广泛采集实验班师资配备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导师指导情况、学生培养效果、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基本信息,深入分析研究实验班的特色与优势、问题与对策,全面掌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本状况,形成阶段性的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报告》,建立实验班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人才培养质量核心指标并接受监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顶兵.中国制度环境下本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9):88-93.
[2]赵秀红.清华“学堂计划”让优秀学生领跑[N].中国教育报,2010-06-10(1).
[3]郑海涛,魏法杰.关于高校实验班的现状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8,(6):74-76.
[4]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前言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加大实验班教学投入。然而,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和教学评价上却很乏力。目前,少数高校将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纳入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适用于普通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未必适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质量评价,加快构建适用于高校实验班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若无特殊说明以下都指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日益迫切。
二、构建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在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导向,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关键点不少,重点突出拔尖创新人才独立学习、独立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的使用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突出评价发现问题、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以信度和效度为导向,同时具有自检功能。
2.系统化原则
以课程评价为例,纵向上,评价应贯穿课程实施整个过程,不仅包括课堂,还包括课前、课后、考试等环节。横向上,一方面,课程评价包含课程考核、学生评教、管理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不仅包括课内,还包括课外实践活动。总体上,注重整体评价,对于一门课的评价不拘泥于一节课,对于整个学年的评价不拘泥于一门课,对于同一项目的评价不拘泥于某个单一评价主体的评价。
3.多样性原则
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实验班教学质量利益攸关方为学生、教师、同行专家、教学管理部门。其次,是评价内容设置多元化,课程、课外科技活动、人才培养年度效果、教学研究与管理成果。最后,是评价价值取向多元化,同一份量表及其调查结果,可以满足不同人员(如学、教、管)的不同价值诉求。
4.人性化原则
第一,评价指标通俗易懂,易于做出判断和选择。第二,评价量表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设问情景合情,题目难易合理,问卷长短合适。第三,评价量表指导语设计与表述,贴近被评价者。第四、评价时间的选择要科学合理,不宜给评价者带来较大的负担。
三、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1)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标准是高校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其制定过程及结果决定了的人才培养的水平,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学历学位标准、学科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含教学)标准等制定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评价标准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定过程是否依据了科学的原理和原则,被评价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形式是否符合基本要求。二是编制过程是否遵循了规范的程序,其中包括参编人员是否合理,他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所考虑的因素是否全面等。三是制定的结果与最初的教育思想和目标是否吻合,是否花费过大、成本过高,内容能否体现学科专业基本内容、最新进展等情况。
(2)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其实施过程及结果关系着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人才培养方案是体系化了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的实质是对课程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投入,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组织运行、质量监控等情况。对其评价主要依据以下的标准:一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及结果是否遵循了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二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及结果是否满足了相关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评价标准可依据理论课、实践课、活动课(培养方案内)的内容差异以及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的要求不同,分类制定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课程及教学评价(同行专家、或学生评课(教))指标体系。
(3)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过程及结果评价标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对其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科研训练评价标准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方案外)的评价。对二者的评价都要建立在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但是对前者的评价要依据学生知识储备和导师科研训练计划,分段制定科研训练质量评价标准;对后者的评价要依据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建立突出实践效果、加强过程规范评价的指标。
(4)实验班项目化管理过程及效果评价标准
项目化管理是高校对实验班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实验班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深刻的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对其评价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实验班项目管理评价包括实验班项目立项、实验班项目年度检查、实验班项目结题验收的评价。其中,实验班项目年度检查和结题验收评价指标是实验班项目管理评价的主体。对实验班项目年度检查和结题验收的评价,要分阶段对实验班项目建设、项目管理、教学教研成果、人才培养效果、项目管理特色等内容进行评价。
2.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基于评价者的视角
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者为实验班教学质量利益攸关方,主要包括实验班学生、实验班教师(含任课教师、辅导员、指导教师、企业导师等)、同行专家、管理部门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者的视角,首先要确定评价内容。明确哪些内容可以由指定的评价者评价;对特定内容的评价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其次要精选评价指标。可以评价的或者需要评价的内容也许会有很多。对于特定评价者而言,由于其诉求不同,从评价者的角度遴选对满足评价者诉求的同时在人才培养质量生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最有必要评价的指标尤为重要。同时,精选评价指标受到评价量表长度的限制。最后要保证评价结果可信有效。题目要客观、无歧义、信度和效度较高,评价者能够从自己的经验和体验中做出判断或选择。 (2)系统优化指标内容
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众多,系统优化各类指标要注意几个结合。一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由于教学质量标准分为描述性标准和数量化的指标值,因此对其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二是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评价者根据评价目标和内容确定评价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如同行专家进行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管理部门开展的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评价则较为复杂。三是个体和整体相结合。对单一对象进行评价,往往容易开展。然而,由于人才培养是个特殊的过程,其效果往往显现出综合性、整体性,判断某一阶段人才培养效果是由那一因素造就的十分困难,所以评价这种阶段性的人才培养效果宜采用整体性的评价指标。
(3)全面完善各类量表
每类评价者每次仅使用一套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一方面制定适用于不同评价者的量表。针于教师,制定课程教学总结。针对学生,制定学生评课(教)调查问卷。针对同行专家,制定听课记录表,针对管理部门,制定实验班年度检查报告。另一方面,完善每套量表。对于同一类评价者,在同一阶段使用的评价指标是相同的,这套指标包含了对课程、教师、指导教师、管理部门的评价。在不同阶段使用的评价指标又是不同的,由于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特征存在的较大差异,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会发生变化,或是同一指标所占的比重不同。
3.教学质量评价实施体系的构建
(1)搭建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平台
开展实验班“学生评教、评管”活动,实验班“任课(指导)教师评学、评管”活动。实验班项目组监控学生受教育情况、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教学情况、自评项目运行情况。学校督导专家组监控学生受教育情况、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教学情况,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开展实验班项目建设,项目监控,项目建设效果,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设规划,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评价活动。定期举办实验班教学质量专题研讨会,邀请主管领导、实验班学生代表、任课教师代表、指导教师代表、班导师代表、各项目组代表、各承办学院主管院长以及关心实验班建设的师生参会,就如何提高实验班教学质量进行研讨。
(2)探索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方式方法
一方面,探索适用于参与实验班质量评价相关方的评价方式。对于样本量较大的评价者,如学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样本量较小的评价者,如教师或导师采用课程总结报告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实验班项目组主要采用项目年检报告或结题报告的方式,学校督导组主要采用听课、访谈、查询教学档案等方式,主管部门(专家组)采用走访、年检或结题验收的方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还可采用设立实验班教学质量异常投诉电话的方式,督促实验班教学、管理,有力提升实验班教学质量。
(3)建立实施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通过构建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完整的学生评教、督导评教、教师评学、项目自评、专家年检或结题验收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广泛采集实验班师资配备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导师指导情况、学生培养效果、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基本信息,深入分析研究实验班的特色与优势、问题与对策,全面掌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本状况,形成阶段性的高校《实验班教学质量报告》,建立实验班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人才培养质量核心指标并接受监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金顶兵.中国制度环境下本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9):88-93.
[2]赵秀红.清华“学堂计划”让优秀学生领跑[N].中国教育报,2010-06-10(1).
[3]郑海涛,魏法杰.关于高校实验班的现状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8,(6):74-76.
[4]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