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对产妇展开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后,其身体康复及产后抑郁受到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活动、恶露、子宫入骨盆等时间,以及产后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在产后对产妇展开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抑郁症状,促进其身体的康复,值得重视。
  关键词:产后综合康复护理;产妇康复;产后抑郁
  分娩是育龄期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经历过分娩后,产妇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及系统均会发生不小的变化,身心状态也会从应激状态恢复至正常状态。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升高,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对产妇的产后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产后康复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及新生儿的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减少产后妇科疾病的发生,提高产妇的身心健康,就应积极做好产后康复护理工作[1]。本文以我院92例产妇为例,通过在产后对部分产妇应用综合康复护理,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为我院92例产妇,入选时间为2017.3~2019.2。将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其中,产妇的年龄在20至32岁区间内,平均(25.6±3.0)岁;孕周为36至42周不等,平均(39.3±1.6)周;70例为初产妇,22例为经产妇。此外,新生儿的体重为2.4至4.3kg,平均(3.1±0.4)kg。排除存在嚴重并发症、有催产素使用史等产妇,以及早产儿、巨大儿等新生儿。基本资料对比中,两组产妇差异不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会阴伤口护理、饮食及母乳喂养指导、乳房清洁等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操作如下:
  (1)心理护理。助产士应当与产妇展开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将婴儿的喂养技巧、产后性生活及避孕方法、卫生及早教等方面的知识,详细讲解给产妇听,并对其展开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指导。同时,认真倾听产妇的需求,与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发现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安慰与疏导,帮助她们合理宣泄不良心情。此外,告知产妇不良心理会影响到自身身心健康,鼓励她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叮嘱她们将产后的生活重点放在恢复个人生理功能以及照顾婴儿上。另外,嘱咐家属给予产妇足够的关心也照顾,并将其不正确的生育观念进行纠正。
  (2)乳房护理。产后,用42至45℃的毛巾来热敷产妇的乳房,2min后取下毛巾,并将凡士林涂抹在乳房的周围,对双侧乳房进行按摩,每天2次,每次持续5min左右。其中,按摩手法如下:分开双手的食指与拇指,环抱乳房基底部,以适宜的力度朝多个方向按摩并活动乳房;按摩的穴位选膻中穴、乳中穴、中府穴及乳根穴。此外,乳腺导管按摩手法如下: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的指腹面,从乳房的根部沿着乳腺管朝乳头的方向按摩。
  (3)子宫的复旧按摩。将适量凡士林涂抹在产妇子宫按摩区,将手掌放在宫底处,将小鱼际肌掌侧作为用力点,沿着顺时针方向对子宫进行环形按摩,持续5至8min,按摩手法注意均匀用力。
  (4)盆底肌训练。指导产妇采取平卧的体位,屈曲并岔开双下肢,主动收缩尿道与肛门10s左右,上提盆底肌然后放松,每天开展3至5组的训练,每组30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泌乳活动、恶露、子宫入骨盆等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并采用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度量表)来评价产妇产后抑郁程度,该量表共包括兴趣、失眠、抑郁及心境等项目,总分为30分,得分越高,表明产妇的抑郁状态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21.0统计学软件,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活动、恶露、子宫入骨盆等时间,以及产后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为具体情况。
  3.结论
  分娩后,产妇的身心状态及社会身份均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此阶段,大部分产妇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并存在泌乳量少及宫缩痛等问题,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就很有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产后并发症[2]。
  通过对产妇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为其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对其展开科学的心理干预与疏导,可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这一新身份,缓解产后抑郁;而通过在早期对产妇的乳房、子宫进行按摩,可达到化瘀活血、调和气血以及疏通筋脉等功效,将产后疼痛缓解的同时,也促进了子宫的恢复;盆底肌训练则可促进产妇盆底肌肉张力的增强,在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的同时,减少产后出血量,加快产妇产后身体的康复。
  综上所述,通过在产后对产妇展开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抑郁症状,促进其身体的康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雷海鹰.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279,281.
  [2]刘俊霞.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43):91.
其他文献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 理过程中整体护理对母婴健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 2016年10所收治的 11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 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组孕妇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孕妇护理满意度以及母婴结局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孕妇进行临床护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病患在早期康复护理下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56例脑出血病患,随机分组后对其中28例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强调尽早展開生理、心理双方面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有利于尽早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脑出血易导致病
期刊
摘要:目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耳穴埋豆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耳穴埋豆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突发性耳聋患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討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相关体会。方法:随机的抽取了2016年2月到2017年10月再我院进行治疗的90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名患者,其中再对照组中没有使用用药的干预,而在观察组中实行药物管理的干预,并且进行180天的观察,然后对两组中的血压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在实行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具有显著的差异,可以进行统计(P>0.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入我院肠胃科室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共计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态和状态。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部分患者存在抑郁倾向,治疗护理过程中心理状态不佳,实验组患者明显心理护
期刊
摘要:为改善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本康复中心健康管理师团队,紧跟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潮流,借由现有的医疗资源,针对原乡小镇居民中高血压病人进行高血压治病因子的收集、建立健康档案,成立高血压健康管理小组,并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疾病监测、健康咨询、心理护理、行为控制与活动指导等。该慢病管理小组实施半年来,为广大高血压人群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得到更全面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BP(102.3±1.6)mmHg、DBP(84.5±2.6)mmHg、TC(3.0±0.2)mmol/L、TG(1.1±0.3)mmol/L、依从性96.9%、满意度93.8%、心血管意外发生率3.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1.2 纳入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至我院治疗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以抽签法将入选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觀察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模式施护,观察组在其基础之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总体满意率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进行舒适护理,以探究护理方式对于中度烧伤患者的疼痛所产生的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中度烧伤患者进行筛选,最终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之后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干预方式,5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之后情绪稳定性、换药依从性等各项康复依从性指标均较之于对照组为优,两组效果的差异性十分明显(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