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现又快又好的态势,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遭到污染和破坏,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以及浪费格外严重,这对我国农业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阻碍和限制。对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规划与设计进行探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希望对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和规划;可行性建议
前言:
我国当前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是一种应对农业用水危机的新型、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在其设计与规划中如何能做到合理、高效的利用每一滴水资源,关系着我国农业的现实发展与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必须重视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规划与设计。本文也将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探索,给予针对性建议和措施。
一、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系统性、技术性的工程节水灌溉措施,对其自身的设计与规划必然提出苛刻的要求,但是一些地方不顾自身实际,盲目地跟风硬上,导致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与地方财政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虽然我国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具体有以下:
1、缺乏科学规划,相关管理缺失
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拨出大量经济和人力资源进行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建设,但是,由于急于求成的原因,导致建设一味追求大规模、高科技,而忽视了建设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就会导致水利建设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会加重地方政府的经济负担。另外,部分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脱离实际和客观性,忽视了建设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气候、降水和当地作物季节性等,导致建设效果较低。与此同时,由于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规划与设计之初,未能明确相关管理责任归属,出现部分政府及相关部门将精力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建设上,而忽视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后续运作管理,导致在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营上,出现管理漏洞、疏忽,影响了工程自身效益的发挥。
2、设计主体综合投入不足,导致工程质量低下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的主体投入若是不足,将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主体投入不足会导致规划设计上出现失误甚至错误,如不能把尺寸标注明确、图纸设计不规范等问题是较为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而且一些水利工程施工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若设计时无法使主体全力投入将会出现具体的施工操作有非常大的困难,对施工质量和进度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另外,主体综合投入不足还会出现预算工作的不全面,往往由于缺乏相关数据,没有标本,分析不到位,或者是没有把市场作为导向就贸然确定工程项目的单价,甚至是采用先前用过的单价标准,都会对施工产生延误工期,增加成本的影响,工程成本预算不准确,自然就会无法保证工程投资的准确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更进一步的扩大和开放,从事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公司逐步增多,但大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这也大大限制了水利工程设计的主体综合投入。
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设计的基础工作不过关,而且,常会出现部分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过度相信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水利工程设计的实践性作用。设计时缺乏实地考察和理论应证,导致设计缺乏实际性,加大了工程施工的难度,而且还会由于设计缺陷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存在隐患。
3、忽视专业标准执行,存在设计盲目性
当前,我国在水利工程设计这一方面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部分从业人员,对相关基础资料的把握不精确、不全面和不及时,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除此之外,某些设计人员不能对编制大纲进行透彻和完全的理解,导致其设计出的方案不符合编制大纲的规范标准。这些都导致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缺乏科学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我国是水利工程灌溉设计还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节水灌溉就是简单的灌溉方式的设计,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设计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追求灌溉方式的科技化、信息化,反而对相应的资源消耗以及资金需求不加重视,这样做极大的增加了整个水利工程的经济负担。
二、解决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根据上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所遇到的瓶颈,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从而推动水利节水灌溉设计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措施有如下:
1、遵循地方客观实际,强化配套科学管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与经济条件基础,通过对地方经济财力的权衡与估略,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设计与规划中,应严格把握工程造价,避免对地方财政造成过大的压力。通过对当地气候降水的调查以及主要农作物的生长需水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积极探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真正实现地方农民的增产、增收,以及实现当地政府相关财政的合理利用与收支的平衡,从而将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避免将大量的精力与人力集中在扩大建设规模上,必须稳扎稳打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强相关操作培训,完善后续管理与维护。这些措施应该重点体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设计与规划之中,做到有备无患,打有准备的仗。
2、严格设计主体资质,确保工程规划效果。为应对当前设计主体的资质欠缺的困境,相关负责部门应针对设计人员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打破地域限制的旧观念,在全国范围内,招标具有相关资质,并且能力较强的设计单位,辅之以严格的评审程序,为工程建设的开展提供高水准的设计单位。
3、加大节水灌溉规范执行力度,确保工程综合指标。应该加大节水灌溉规范的执行力度,以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将节水灌溉的标准贯彻到整个工程的设计与规划中,从而确保节水灌溉的投入与产出以及工程的高效运转。
4、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技术水平,加强设計人员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水利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严重缺乏创新性的人才。为此,单位要定期进行培训,尤其是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掌握最先进的节水技术,不断进行设计创新,从而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应用。
5、加强设计方案的比选,确保方案科学化、标准化。设计方要认真分析项目区基础资料,从技术可行性、资金投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因素,提出几套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将不同的设计方案加以比选,综合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终推荐采用最优的设计方案,保证整个方案设计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结束语: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作为我国当下农业用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保障我国粮食连年稳产、增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不仅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效益,更是为了从最大程度上实现其社会效益。而且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建设能够极大促进农业的发展,缓解其水资源危机。另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固然重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应疏忽,必须将两者结合,才可以把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效益发挥到最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并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徐德辉;李宗礼;刘蕾;景电灌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对策研究[J];人民黄河;2011(10)
[2]李和香;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水利
科技;2010(03)
[3]曾磊;节水灌溉自动化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信息
技术;2008(05)
【关键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和规划;可行性建议
前言:
我国当前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是一种应对农业用水危机的新型、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在其设计与规划中如何能做到合理、高效的利用每一滴水资源,关系着我国农业的现实发展与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必须重视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规划与设计。本文也将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探索,给予针对性建议和措施。
一、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系统性、技术性的工程节水灌溉措施,对其自身的设计与规划必然提出苛刻的要求,但是一些地方不顾自身实际,盲目地跟风硬上,导致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与地方财政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虽然我国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具体有以下:
1、缺乏科学规划,相关管理缺失
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拨出大量经济和人力资源进行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建设,但是,由于急于求成的原因,导致建设一味追求大规模、高科技,而忽视了建设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就会导致水利建设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会加重地方政府的经济负担。另外,部分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脱离实际和客观性,忽视了建设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气候、降水和当地作物季节性等,导致建设效果较低。与此同时,由于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规划与设计之初,未能明确相关管理责任归属,出现部分政府及相关部门将精力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建设上,而忽视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后续运作管理,导致在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营上,出现管理漏洞、疏忽,影响了工程自身效益的发挥。
2、设计主体综合投入不足,导致工程质量低下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的主体投入若是不足,将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主体投入不足会导致规划设计上出现失误甚至错误,如不能把尺寸标注明确、图纸设计不规范等问题是较为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而且一些水利工程施工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若设计时无法使主体全力投入将会出现具体的施工操作有非常大的困难,对施工质量和进度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另外,主体综合投入不足还会出现预算工作的不全面,往往由于缺乏相关数据,没有标本,分析不到位,或者是没有把市场作为导向就贸然确定工程项目的单价,甚至是采用先前用过的单价标准,都会对施工产生延误工期,增加成本的影响,工程成本预算不准确,自然就会无法保证工程投资的准确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更进一步的扩大和开放,从事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公司逐步增多,但大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这也大大限制了水利工程设计的主体综合投入。
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设计的基础工作不过关,而且,常会出现部分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过度相信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水利工程设计的实践性作用。设计时缺乏实地考察和理论应证,导致设计缺乏实际性,加大了工程施工的难度,而且还会由于设计缺陷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存在隐患。
3、忽视专业标准执行,存在设计盲目性
当前,我国在水利工程设计这一方面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部分从业人员,对相关基础资料的把握不精确、不全面和不及时,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除此之外,某些设计人员不能对编制大纲进行透彻和完全的理解,导致其设计出的方案不符合编制大纲的规范标准。这些都导致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缺乏科学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我国是水利工程灌溉设计还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节水灌溉就是简单的灌溉方式的设计,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设计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追求灌溉方式的科技化、信息化,反而对相应的资源消耗以及资金需求不加重视,这样做极大的增加了整个水利工程的经济负担。
二、解决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根据上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所遇到的瓶颈,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从而推动水利节水灌溉设计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措施有如下:
1、遵循地方客观实际,强化配套科学管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与经济条件基础,通过对地方经济财力的权衡与估略,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设计与规划中,应严格把握工程造价,避免对地方财政造成过大的压力。通过对当地气候降水的调查以及主要农作物的生长需水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积极探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真正实现地方农民的增产、增收,以及实现当地政府相关财政的合理利用与收支的平衡,从而将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避免将大量的精力与人力集中在扩大建设规模上,必须稳扎稳打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强相关操作培训,完善后续管理与维护。这些措施应该重点体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设计与规划之中,做到有备无患,打有准备的仗。
2、严格设计主体资质,确保工程规划效果。为应对当前设计主体的资质欠缺的困境,相关负责部门应针对设计人员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打破地域限制的旧观念,在全国范围内,招标具有相关资质,并且能力较强的设计单位,辅之以严格的评审程序,为工程建设的开展提供高水准的设计单位。
3、加大节水灌溉规范执行力度,确保工程综合指标。应该加大节水灌溉规范的执行力度,以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将节水灌溉的标准贯彻到整个工程的设计与规划中,从而确保节水灌溉的投入与产出以及工程的高效运转。
4、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技术水平,加强设計人员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水利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严重缺乏创新性的人才。为此,单位要定期进行培训,尤其是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掌握最先进的节水技术,不断进行设计创新,从而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应用。
5、加强设计方案的比选,确保方案科学化、标准化。设计方要认真分析项目区基础资料,从技术可行性、资金投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因素,提出几套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将不同的设计方案加以比选,综合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终推荐采用最优的设计方案,保证整个方案设计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结束语: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作为我国当下农业用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保障我国粮食连年稳产、增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不仅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效益,更是为了从最大程度上实现其社会效益。而且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建设能够极大促进农业的发展,缓解其水资源危机。另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固然重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应疏忽,必须将两者结合,才可以把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效益发挥到最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并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徐德辉;李宗礼;刘蕾;景电灌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对策研究[J];人民黄河;2011(10)
[2]李和香;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水利
科技;2010(03)
[3]曾磊;节水灌溉自动化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信息
技术;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