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教学理念非常重视。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其文化建设更能够对学生的言行与品德产生积极的促进意义,是高中“思想政治”很好的教育素材;但部分教师并不善于利用,只注重理论、概念性的教学内容,挖掘与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方面,缺乏实施力度。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积极贯彻落实学科素养、实践性教学,进行有实效性、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坚持做到将高中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深度教学内容的整合,构建活动型课堂的实践性教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校园文化;立德树人;路径探析
当前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立德树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总基调,是当前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一个人道德的养成不仅仅是停留于表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目标,这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蓬勃发展,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要不断革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复进行渗透,以此深度钻研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结合校园文化资源的运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树立学生理性思维和政治认同感,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内化生成。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及德育目标的现状
(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理念陈旧
经历了高一的过渡与洗礼,高二学生心智早已成熟,已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独特思想,对外界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高二学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非常大,每天都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会产生过多的焦虑心理。然而,在实际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和单一,部分政治教师依然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作为讲授重点,忽视对校园文化资源的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中涵盖很多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教师只按照教材大纲、课本知识进行照本宣科,在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学习状态,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单一,对实际学情的了解不够深刻,难以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二)校园资源丰富,教师不善挖掘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在当今也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文化指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层面的内容,良好的文化理念对于人们现实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驱动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工作,实现积极的效果。在校园当中,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校风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当今绝大部分学校已具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虽然校园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部分教师不善于挖掘学校已有的资源。比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加强校史馆资源的利用,落实立德树人德育目标。校史馆承载着学校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如果未能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难以让学生深层次的了解学校建校以来的历史背景,很难激起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生更不能深刻地体会到校领导的重要性,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在学习《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一课时,教师要深化教学内容,抓重点、抓细节,将弘扬民族精神与校园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能够积极的将立德树人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目标,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灌输式说教模式进行转化,逐步提高高中生们对课程的认可程度,从而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了解兴趣和参与兴趣。而课堂教育是中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要从生活中出发,从细节中入手,“轻微之处见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爱国主义的高尚之举随处可见。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延伸很多有教育色彩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丰富的课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落实立德树人德育目标的路径分析
(一)树立教师榜样,潜移默化影响
教师是一个令人值得尊重、高尚的职业,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修养,内在的教学技能和才华感染学生,在日常讲课过程中,不要摆姿态、讲格调,师生之间要本着平等、和谐、公正的原则。教师要起好表率作用,肩膀上扛起立德树人的大旗,利用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学生体会教师的关爱、温暖、用心良苦,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正确引导学生,作为学生的领航者,用真心去澆灌,期待日后美丽的绽放。
例如,在学习《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时,高中生的个人意识觉醒,教师若采用灌输的方式对学生培养,很容易招致学生的厌恶。因此,教师可尝试从其他角度入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通过授课过程,为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理念,这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提升师生的立德树人自觉性变得尤为重要。在高中学校,提升师生的道德自觉性需对以下几点提起充分重视:其一、将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师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从外部和内在同时进行道德自觉性的提升;其二、开展相应的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借助优秀道德人物的事迹激励师生不断砥砺前行、见贤思齐,进而使之树立高尚的道德思想。就像我们学校的姚兰老师,他将毕生的心血全部奉献给讲台,教书育人,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在言传身教,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无怨无悔,对学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对自己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在姚兰老师离开后将毕生积蓄全部捐献给学校,为了能使姚兰老师爱校如家的精神可以得到弘扬,学校设立姚兰书香节这一校园活动,树立学生以校为家的精神品格。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挖掘本校校园文化资源,提炼政治思想,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自觉进行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认同感。
(二)理论联系实际,构建活动型课堂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学内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动脉。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传递着师生之间语言交流的桥梁。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很多时候会在讲台上“自问自答”上演“独角戏”的情况居多。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注重教材的理论知识、概念性知识,完全根据课本内容来进行压缩。而活动型课堂实践性教学,是在立足教材之上,延伸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来贴合生活,以崭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高中政治课堂焕然一新。具体就是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为高中生们创设相应的思想政治问题,引导高中生们围绕实际的思想政治问题来进行问题分析与争辩、探究的活动开展。并且能够在对思想政治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有效培养高中生们的政治综合素质以及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参与程度。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就能够带领高中生们以自己文化的学习视角来分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在临近课堂收尾阶段选择引用相关的题材或事件作为课堂总结的点睛之笔。在选择例子时,要结合本课堂所学的教学内容以及重点难点部分,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消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采用活动型课程来开展课堂教学。基于学校文化资源,结合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高二年段学生开展辩论赛活动的时机,在课堂上采用辩论的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延展课堂活动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开展辩论赛活动,辩题就以“华为在科技长征路上,应该如何突围”来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科技是没有国界的,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科技最重要”,也有学生认为:“美国的行为属于霸权主义,华为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不应该失掉民族的精神”。在激励的辩论现场,双方各抒己见激烈地争辩,你来我往、据理力争,丝毫互不相让。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过程进行了总结:科技虽是没有国界,但每一个科技的产生都蕴含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华为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之下,挺直民族脊梁的一些列作为,体现了中华儿女高擎民族精神,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品格与信念。之所以要弘扬民族精神,主要是因为民族精神是无边界、无局限性的,不仅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学习中,还存在于工作与科技科研中,因此,在高中思政教学中,要多方面、深层次的挖掘校园文化活动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三)整合教学资源,践行民族精神
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运作能力,有的时候学生学会和掌握知识了,但是不能将其进行利用。而思政教材与常规的生活实践相比,加入了理论化的见解。这充分说明思政学科具有生活化、知识化和实践化相结合的特征,为此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将一切可利用的公共资源作为教育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身边事件出发,整合这些公共性的教学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运用正确價值观去分析和解决社会中的问题,在不断的积累与学习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民族精神,开展校园民族文化节、礼仪之邦传承礼仪文化等实践活动。如,我校优秀学子张永林在参加完高考后,被南开大学录取,之后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把在学校六年获得的一万元各类奖学金,捐赠给培元中学校友会“大同教育基金”,希望以实际行动,为即将步入高三的学弟学妹们做一点事情。张永林在不断努力下获得了不少奖学金,每一份奖学金都是对他努力的肯定,同时让他感受到校友前辈们爱校如家的培元情怀。以张永林为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谈如何践行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等,体现书本联系生活,课堂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此可见,通过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践行民族精神,实现校园文化资源的运用与落地,达到高中政治课程的情感升华,在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深化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体验,从而推动了他们个性化的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在实际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创新教学模式,设计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叙述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丰富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天元.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0(91):145-146.
[2]朱凌宇.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对策:以“立德树人”为例[J].财富时代,2020(10):227-228.
[3]张季燕.立德树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渗透途径探微[J].中学课程资源,2020(10):26-27.
[4]陈侠.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建构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20(10):55-39.
关键词:高中政治;校园文化;立德树人;路径探析
当前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立德树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总基调,是当前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一个人道德的养成不仅仅是停留于表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目标,这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蓬勃发展,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要不断革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复进行渗透,以此深度钻研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结合校园文化资源的运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树立学生理性思维和政治认同感,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内化生成。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及德育目标的现状
(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理念陈旧
经历了高一的过渡与洗礼,高二学生心智早已成熟,已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独特思想,对外界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高二学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非常大,每天都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会产生过多的焦虑心理。然而,在实际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和单一,部分政治教师依然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作为讲授重点,忽视对校园文化资源的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中涵盖很多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教师只按照教材大纲、课本知识进行照本宣科,在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学习状态,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单一,对实际学情的了解不够深刻,难以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二)校园资源丰富,教师不善挖掘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在当今也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文化指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层面的内容,良好的文化理念对于人们现实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驱动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工作,实现积极的效果。在校园当中,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校风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当今绝大部分学校已具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虽然校园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部分教师不善于挖掘学校已有的资源。比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加强校史馆资源的利用,落实立德树人德育目标。校史馆承载着学校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如果未能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难以让学生深层次的了解学校建校以来的历史背景,很难激起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生更不能深刻地体会到校领导的重要性,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在学习《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一课时,教师要深化教学内容,抓重点、抓细节,将弘扬民族精神与校园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能够积极的将立德树人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目标,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灌输式说教模式进行转化,逐步提高高中生们对课程的认可程度,从而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了解兴趣和参与兴趣。而课堂教育是中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要从生活中出发,从细节中入手,“轻微之处见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爱国主义的高尚之举随处可见。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延伸很多有教育色彩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丰富的课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落实立德树人德育目标的路径分析
(一)树立教师榜样,潜移默化影响
教师是一个令人值得尊重、高尚的职业,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修养,内在的教学技能和才华感染学生,在日常讲课过程中,不要摆姿态、讲格调,师生之间要本着平等、和谐、公正的原则。教师要起好表率作用,肩膀上扛起立德树人的大旗,利用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学生体会教师的关爱、温暖、用心良苦,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正确引导学生,作为学生的领航者,用真心去澆灌,期待日后美丽的绽放。
例如,在学习《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时,高中生的个人意识觉醒,教师若采用灌输的方式对学生培养,很容易招致学生的厌恶。因此,教师可尝试从其他角度入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通过授课过程,为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理念,这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提升师生的立德树人自觉性变得尤为重要。在高中学校,提升师生的道德自觉性需对以下几点提起充分重视:其一、将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师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从外部和内在同时进行道德自觉性的提升;其二、开展相应的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借助优秀道德人物的事迹激励师生不断砥砺前行、见贤思齐,进而使之树立高尚的道德思想。就像我们学校的姚兰老师,他将毕生的心血全部奉献给讲台,教书育人,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在言传身教,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无怨无悔,对学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对自己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在姚兰老师离开后将毕生积蓄全部捐献给学校,为了能使姚兰老师爱校如家的精神可以得到弘扬,学校设立姚兰书香节这一校园活动,树立学生以校为家的精神品格。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挖掘本校校园文化资源,提炼政治思想,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自觉进行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认同感。
(二)理论联系实际,构建活动型课堂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学内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动脉。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传递着师生之间语言交流的桥梁。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很多时候会在讲台上“自问自答”上演“独角戏”的情况居多。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注重教材的理论知识、概念性知识,完全根据课本内容来进行压缩。而活动型课堂实践性教学,是在立足教材之上,延伸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来贴合生活,以崭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高中政治课堂焕然一新。具体就是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为高中生们创设相应的思想政治问题,引导高中生们围绕实际的思想政治问题来进行问题分析与争辩、探究的活动开展。并且能够在对思想政治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有效培养高中生们的政治综合素质以及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参与程度。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就能够带领高中生们以自己文化的学习视角来分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在临近课堂收尾阶段选择引用相关的题材或事件作为课堂总结的点睛之笔。在选择例子时,要结合本课堂所学的教学内容以及重点难点部分,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消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采用活动型课程来开展课堂教学。基于学校文化资源,结合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高二年段学生开展辩论赛活动的时机,在课堂上采用辩论的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延展课堂活动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开展辩论赛活动,辩题就以“华为在科技长征路上,应该如何突围”来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科技是没有国界的,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科技最重要”,也有学生认为:“美国的行为属于霸权主义,华为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不应该失掉民族的精神”。在激励的辩论现场,双方各抒己见激烈地争辩,你来我往、据理力争,丝毫互不相让。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过程进行了总结:科技虽是没有国界,但每一个科技的产生都蕴含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华为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之下,挺直民族脊梁的一些列作为,体现了中华儿女高擎民族精神,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品格与信念。之所以要弘扬民族精神,主要是因为民族精神是无边界、无局限性的,不仅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学习中,还存在于工作与科技科研中,因此,在高中思政教学中,要多方面、深层次的挖掘校园文化活动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三)整合教学资源,践行民族精神
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运作能力,有的时候学生学会和掌握知识了,但是不能将其进行利用。而思政教材与常规的生活实践相比,加入了理论化的见解。这充分说明思政学科具有生活化、知识化和实践化相结合的特征,为此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将一切可利用的公共资源作为教育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身边事件出发,整合这些公共性的教学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运用正确價值观去分析和解决社会中的问题,在不断的积累与学习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民族精神,开展校园民族文化节、礼仪之邦传承礼仪文化等实践活动。如,我校优秀学子张永林在参加完高考后,被南开大学录取,之后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把在学校六年获得的一万元各类奖学金,捐赠给培元中学校友会“大同教育基金”,希望以实际行动,为即将步入高三的学弟学妹们做一点事情。张永林在不断努力下获得了不少奖学金,每一份奖学金都是对他努力的肯定,同时让他感受到校友前辈们爱校如家的培元情怀。以张永林为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谈如何践行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等,体现书本联系生活,课堂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此可见,通过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践行民族精神,实现校园文化资源的运用与落地,达到高中政治课程的情感升华,在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深化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体验,从而推动了他们个性化的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在实际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创新教学模式,设计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叙述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丰富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天元.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0(91):145-146.
[2]朱凌宇.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对策:以“立德树人”为例[J].财富时代,2020(10):227-228.
[3]张季燕.立德树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渗透途径探微[J].中学课程资源,2020(10):26-27.
[4]陈侠.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建构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20(10):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