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更多课程开发与创新的权利。作为构成学校基本要素的教师,应该是学校课程建设者,必须确立课程意识、研究意识、自我实现意识和合作意识,积极充分准备、扎实有序推进,认真及时总结课程建设,赋予课程更多的丰富性、可能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教师课程开发;课程意识;“林—树”课程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2-0049-0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整合、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结合学校的文化特色,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提出了“林—树课程”这一学校课程建设思路,是在分享教育的视野下,扎根于“精勤”土壤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纲要。我校在《〈学校“林—树课程”的建构〉课程总纲(试行稿)》中指出:“‘扎根、吸纳、向上、舒展’是‘林—树课程’建设的追求,也是学校着力培养的学生素养特质。”这是学校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热切呼唤。作为构成学校基本要素的教师,首先应该是学校课程的建设者,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赋予了课程更多的丰富性、可能性和创造性。同样,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也会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赋予教师自我实现的幸福感。
“我们爱科学”语文主题单元是我校三年级语文教师主动参与“林—树课程”建设的一次探索。作为率先尝试参与课程建设的先行者,回顾课程从开发、实施到最后的成果呈现,从起初的大讨论到后来的大实践,从模糊的认识到清晰的理解,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下面结合自身的实践思考,从三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进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确立课程意识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首先要确立课程、研究、自我实现和合作意识,才能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课程意识。
“纲举才能目张”,教师应充分研读学校课程总纲,深入了解学校课程的核心理念、整体架构、发展目标等诸多信息,形成“教师即课程”[1]的价值观,通过学校文化环境的创设和自身建设,“基于儿童文化课程的视角开发并形成自己的课程”[2],让“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3]成为可能,不断完善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和自身专业成长。
2.研究意识。
钟启泉教授指出:“当代课程研究事实上含括了不可分割的三个层面问题的研究,这就是课程政策研究,学校课程设计的研究,每个教师的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3]我们应成为一名研究者,“用教育研究的目光去观照课程、教材、课堂、学生”[3]。教师应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课程创新和开发,在学习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在实践中创造。
3.自我实现意识。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教师成长是一种不需要提醒的自觉,因为成长是自己的事。”只有当教师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视作个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时,才会激发建设学校课程、创造学校课程的动力和决心,并会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
4.合作意识。
學校课程建设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教师应学会沟通与倾听,彼此理解支持,共同分享经验,让每个人共同卷入课程建设中,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共同成长”[4],才会使课程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充分的课程准备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所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唯有充分准备,才能保障课程扎实有序地推进。在“我们爱科学”主题单元课程的开发中,为了确保主题单元的实施质量,我们让教师从以下7个方面着手准备。
1.明晰课程意义。
我们从课程、校情、教情、学情几个方面展开思考,依托“5How”范式的视角,审视“我们爱科学”主题单元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教师应基于学生需求和教材内容开发课程内容,拓宽课程视野,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依托团队力量,让课程方案扎实有序地推进课程实施。
2.梳理课程内容。
教师通过研读了上下册教材,以教材中的科学篇目为主体,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阅读材料增补,已形成“亲亲自然”“遨游太空”“发明创造”三个篇章,搜集了“少儿百科”MP3、“值得推荐的八部科幻影片”影视资源,为每个班级配置了《自然科学童话》等十余套百余本科普读物,确定了两个主题活动,推荐了两个实践考察基地,等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3.架构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是主题单元的“纲”。教师从实施流程、实施内容、能力目标、素养目标这几个角度进行整体架构,形成明晰的课程方案理论框架。实施流程和实施内容要清晰有序,阐明师生需共同经历的阅读、制作、表演、观赏等一系列活动。这样一来,教师能明确实施过程中的认知、能力、素养发展目标,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4.撰写指导手册。
备课组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撰写指导手册,制定详细的实施前期、中期、后期教师应注意的事项及准备;针对每个板块进行细化的操作设计,确立了启动、推进、翻转、拓展、写作、总结等不同课型,使实施教师明晰每一步的具体操作策略,知晓如何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功效,以期提升课程实施的效果。
5.研讨教学设计。
课程实施团队分工合作,每位教师紧扣课程建设目标选择课文或课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最终形成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在团队中彼此共享设计成果。每位实施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进行相应调整,确保教学设计的适切性。
6.制定学生手册。
教师依据课程方案制作的学生手册,包含一张《活动手册》和一张彰显游戏精神的“行动地图”,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我们爱科学”之旅从“启航”到“总结”的完整过程,了解每一步的学习任务、目标及成果展示等信息,以任务驱动促进学生学习走向自主、有效。 7.设计评价方案。
为了凸显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课程学习之中,教师要设计精美的学生版“活动评价单”。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每参与一个主题活动可以获得量化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充分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多元性和差异性,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积极分享、勇于创新。
三、认真及时的总结是课程建设提升的关键
教师认真及时地整理过程性资料,提炼实施经验,分享研究收获,是提升其课程建设能力的关键。就“我们爱科学”主题单元的实施来说,教师主要有四点收获。
1.方式变革,增强了学习趣味性。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从教的层面而言,方式变革使主题单元的实施课型多样化。教师细化教学实施建议,分享课程资源,通过导入、推进、翻转、总结、拓展等多种课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从学的层面而言,方式变革使主题单元的学习方式具有丰富性。在“我们爱科学”之旅中,语文学习不再只是单纯的听说读写,还有看、画、参观、体验、探究、创造等丰富的学习方式。
以“亲亲自然篇”的学习过程为例。学生走进奇妙的植物世界,探究种子的传播方式;走进多彩的动物天地,从生存环境、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探究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走进一本本科普读物,把阅读变成一种自我需求;上网搜集、处理信息,把网络探究变成另一种学习方式。从该课程中,教师深感教与学的方式变革把学生的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真正践行着我校“整个世界就是教材”的理念。
2.重视语用,实现了言语发展性。
主题单元课程实施时,我们始终不忘坚守语文之根,重视教材的语用功能,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迁移,促进学生表达,让学生的言语获得发展。
(1)阅读记录。我校主要以《书海一萍》激发学生记录阅读收获,栏目的设置意在锻炼学生的概括、表达观点等语文能力,一篇篇文章、一张张图片、一本本书籍,串起了学生成长的脚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2)迁移表达。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倡导读写结合、适度迁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汇的积累、方法的习得和能力的提升。学生迁移教材的语言结构,给最喜爱的植物做名片,生动有序地介绍植物独特之处;学习提取、处理信息,给水上飞机或航天飞机写“自我介绍”;分工合作选择课外读物,制作竞赛题目,参加“科学知识挑战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留下的不只是一幅幅作品、一次次记忆,还有悄然生长的言语智慧。
(3)创新写作。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语言,掌握了一定的表达方法。以“迎元旦”科学童话创作比赛为契机,给学生提供语言创新实践的平台。学生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或道理,插上想象的翅膀,创编了大量题材有趣、对话精彩、想象丰富的童话故事。
3.变革评价,提升了实施能效性。
教师以评价单和活动手册为依据,立足学生的发展,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指引学生去分享、探究、合作、创造,充分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及时评价,不断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注重传授评價的方法,努力把学生变成评价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让课程建设服务学生成长。
4.解放教师,成就了课程生长性。
学校和教师应该是一种共生共长的关系,学校的发展引领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促进了学校的成长。每一位教师都有一种内在的自觉的生长力量,学校应包容教师的差异化成长,给每位教师提供积极自主的生长空间,鼓励教师让课程像树木一样“尽量长上去”。
学校还通过专家引领、研究培训和阶段性成果分享,让教师明晰学校“人建课程,课程树人”的价值追求,化行政的推动为自觉的行动,促进教师课程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教师即课程:蕴涵与形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2]王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7.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89,190.
[4]佐藤学.教师的挑战[M].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1.
【关键词】教师课程开发;课程意识;“林—树”课程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2-0049-0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整合、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结合学校的文化特色,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提出了“林—树课程”这一学校课程建设思路,是在分享教育的视野下,扎根于“精勤”土壤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纲要。我校在《〈学校“林—树课程”的建构〉课程总纲(试行稿)》中指出:“‘扎根、吸纳、向上、舒展’是‘林—树课程’建设的追求,也是学校着力培养的学生素养特质。”这是学校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热切呼唤。作为构成学校基本要素的教师,首先应该是学校课程的建设者,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赋予了课程更多的丰富性、可能性和创造性。同样,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也会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赋予教师自我实现的幸福感。
“我们爱科学”语文主题单元是我校三年级语文教师主动参与“林—树课程”建设的一次探索。作为率先尝试参与课程建设的先行者,回顾课程从开发、实施到最后的成果呈现,从起初的大讨论到后来的大实践,从模糊的认识到清晰的理解,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下面结合自身的实践思考,从三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进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确立课程意识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首先要确立课程、研究、自我实现和合作意识,才能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课程意识。
“纲举才能目张”,教师应充分研读学校课程总纲,深入了解学校课程的核心理念、整体架构、发展目标等诸多信息,形成“教师即课程”[1]的价值观,通过学校文化环境的创设和自身建设,“基于儿童文化课程的视角开发并形成自己的课程”[2],让“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3]成为可能,不断完善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和自身专业成长。
2.研究意识。
钟启泉教授指出:“当代课程研究事实上含括了不可分割的三个层面问题的研究,这就是课程政策研究,学校课程设计的研究,每个教师的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3]我们应成为一名研究者,“用教育研究的目光去观照课程、教材、课堂、学生”[3]。教师应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课程创新和开发,在学习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在实践中创造。
3.自我实现意识。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教师成长是一种不需要提醒的自觉,因为成长是自己的事。”只有当教师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视作个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时,才会激发建设学校课程、创造学校课程的动力和决心,并会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
4.合作意识。
學校课程建设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教师应学会沟通与倾听,彼此理解支持,共同分享经验,让每个人共同卷入课程建设中,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共同成长”[4],才会使课程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充分的课程准备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所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唯有充分准备,才能保障课程扎实有序地推进。在“我们爱科学”主题单元课程的开发中,为了确保主题单元的实施质量,我们让教师从以下7个方面着手准备。
1.明晰课程意义。
我们从课程、校情、教情、学情几个方面展开思考,依托“5How”范式的视角,审视“我们爱科学”主题单元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教师应基于学生需求和教材内容开发课程内容,拓宽课程视野,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依托团队力量,让课程方案扎实有序地推进课程实施。
2.梳理课程内容。
教师通过研读了上下册教材,以教材中的科学篇目为主体,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阅读材料增补,已形成“亲亲自然”“遨游太空”“发明创造”三个篇章,搜集了“少儿百科”MP3、“值得推荐的八部科幻影片”影视资源,为每个班级配置了《自然科学童话》等十余套百余本科普读物,确定了两个主题活动,推荐了两个实践考察基地,等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3.架构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是主题单元的“纲”。教师从实施流程、实施内容、能力目标、素养目标这几个角度进行整体架构,形成明晰的课程方案理论框架。实施流程和实施内容要清晰有序,阐明师生需共同经历的阅读、制作、表演、观赏等一系列活动。这样一来,教师能明确实施过程中的认知、能力、素养发展目标,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4.撰写指导手册。
备课组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撰写指导手册,制定详细的实施前期、中期、后期教师应注意的事项及准备;针对每个板块进行细化的操作设计,确立了启动、推进、翻转、拓展、写作、总结等不同课型,使实施教师明晰每一步的具体操作策略,知晓如何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功效,以期提升课程实施的效果。
5.研讨教学设计。
课程实施团队分工合作,每位教师紧扣课程建设目标选择课文或课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最终形成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在团队中彼此共享设计成果。每位实施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进行相应调整,确保教学设计的适切性。
6.制定学生手册。
教师依据课程方案制作的学生手册,包含一张《活动手册》和一张彰显游戏精神的“行动地图”,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我们爱科学”之旅从“启航”到“总结”的完整过程,了解每一步的学习任务、目标及成果展示等信息,以任务驱动促进学生学习走向自主、有效。 7.设计评价方案。
为了凸显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课程学习之中,教师要设计精美的学生版“活动评价单”。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每参与一个主题活动可以获得量化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充分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多元性和差异性,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积极分享、勇于创新。
三、认真及时的总结是课程建设提升的关键
教师认真及时地整理过程性资料,提炼实施经验,分享研究收获,是提升其课程建设能力的关键。就“我们爱科学”主题单元的实施来说,教师主要有四点收获。
1.方式变革,增强了学习趣味性。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从教的层面而言,方式变革使主题单元的实施课型多样化。教师细化教学实施建议,分享课程资源,通过导入、推进、翻转、总结、拓展等多种课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从学的层面而言,方式变革使主题单元的学习方式具有丰富性。在“我们爱科学”之旅中,语文学习不再只是单纯的听说读写,还有看、画、参观、体验、探究、创造等丰富的学习方式。
以“亲亲自然篇”的学习过程为例。学生走进奇妙的植物世界,探究种子的传播方式;走进多彩的动物天地,从生存环境、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探究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走进一本本科普读物,把阅读变成一种自我需求;上网搜集、处理信息,把网络探究变成另一种学习方式。从该课程中,教师深感教与学的方式变革把学生的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真正践行着我校“整个世界就是教材”的理念。
2.重视语用,实现了言语发展性。
主题单元课程实施时,我们始终不忘坚守语文之根,重视教材的语用功能,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迁移,促进学生表达,让学生的言语获得发展。
(1)阅读记录。我校主要以《书海一萍》激发学生记录阅读收获,栏目的设置意在锻炼学生的概括、表达观点等语文能力,一篇篇文章、一张张图片、一本本书籍,串起了学生成长的脚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2)迁移表达。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倡导读写结合、适度迁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汇的积累、方法的习得和能力的提升。学生迁移教材的语言结构,给最喜爱的植物做名片,生动有序地介绍植物独特之处;学习提取、处理信息,给水上飞机或航天飞机写“自我介绍”;分工合作选择课外读物,制作竞赛题目,参加“科学知识挑战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留下的不只是一幅幅作品、一次次记忆,还有悄然生长的言语智慧。
(3)创新写作。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语言,掌握了一定的表达方法。以“迎元旦”科学童话创作比赛为契机,给学生提供语言创新实践的平台。学生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或道理,插上想象的翅膀,创编了大量题材有趣、对话精彩、想象丰富的童话故事。
3.变革评价,提升了实施能效性。
教师以评价单和活动手册为依据,立足学生的发展,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指引学生去分享、探究、合作、创造,充分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及时评价,不断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注重传授评價的方法,努力把学生变成评价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建设,让课程建设服务学生成长。
4.解放教师,成就了课程生长性。
学校和教师应该是一种共生共长的关系,学校的发展引领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促进了学校的成长。每一位教师都有一种内在的自觉的生长力量,学校应包容教师的差异化成长,给每位教师提供积极自主的生长空间,鼓励教师让课程像树木一样“尽量长上去”。
学校还通过专家引领、研究培训和阶段性成果分享,让教师明晰学校“人建课程,课程树人”的价值追求,化行政的推动为自觉的行动,促进教师课程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教师即课程:蕴涵与形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2]王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7.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89,190.
[4]佐藤学.教师的挑战[M].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