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本质的思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uji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是社会的中心,是传递、发现高深知识的社会组织。传递、发现高深知识是大学的本质规定,大学的三大职能是由大学的本质决定的。大学本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同一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又表现出具体的差异。深入理解大学的本质对大学合理定位,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大学本质;大学定位
  作者简介:张相乐(1966-),男,河南淅川人,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副教授。(湖北 荆州 434023)
  中圖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001-02
  
  早在20世纪60年代,大学已“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的社会中心地位越来越明显。潘懋元先生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提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将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2]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一步加剧了国与国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的竞争,大学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大学应往何处去,应如何变革,如何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要解决这些关乎大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追根溯源,首先回答大学是怎么产生的,大学的本质又是什么等问题。
  一、关于大学是什么的认识
  大学自从她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社会休戚与共,历经千年而不遭废弃,不被摧毁。据克拉克·克尔研究,西方世界中在1520年以前建立的大约75个公共机构仍旧以可辩认的形式存在,有着类似的功能和未中断的历史,这其中有61所左右的大学,这些大学大部分仍在同样的地点,拥有一些同样的校舍,教授和学生从事很相同的事情,学校管理按基本上相同的方法进行。[3]大学以其自身顽强的韧劲,不仅存在下来,而且得到迅速发展,大学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心和前沿,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和“社区服务站”。[4]
  众所周知,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5]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大学与环境间频发的冲突和斗争史”。[6]1810年,德国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提出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1862年,美国颁布《莫里尔法案》,诞生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凸显出来。至此,大学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大学在不断发展,大学职能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然而对什么是大学、大学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人们却并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答案。由于时代及地域不同,人们对大学有多种多样的理解。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神学家、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一方面,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它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7]洪堡认为,大学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它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处理最终无穷无尽的任务——它们从事一个不停的探究过程。[8]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9]赫钦斯认为:“大学是致力于高深学问、专业教育和研究的机构”。[10]怀特海认为:“大学是实施教育的机构,也是进行研究的机构。”[11]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里克·博克认为:“大学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设的机构,它们的使命在于发现和传播知识。”[12]蔡元培认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场所,亦不可视为赎买知识之所”。[13]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重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14]
  除了教育家、哲学家们从自己的价值取向出发对“大学应是什么”的众多释义外,也存在不少较规范的定义。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大学的解释是,大学是“高等学府,通常包括一所文理学院、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并有权授予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位。”[15]《辞海》对大学的解释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分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中国大学以本科为基本组成部分,有的设专修科或研究生机构。”[16]199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25条明确规定:“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对大学的这些定义都指出了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组织,所不同的是我国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中,还对大学与其他高等教育院校进行了区分。而从广泛意义上来理解,大学不仅指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审批通过设置的狭义的“大学”,也指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学院及专科学校。
  关于大学概念的描述可谓众说纷纭,难怪唐纳德·肯尼迪对此指出,关于大学“是什么的概念取决于我们个人的经历,也取决于关于社会应该如何运转和我们希望达到什么更为超然的构想。”[17]上述关于大学概念的释义或定义虽然描述了或揭示了大学的部分特征或部分属性,但并没有揭示大学的本质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所构成,只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把握该事物,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大学概念反映的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因此,要给大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必须明确大学之为大学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二、关于大学本质的认识
  关于对大学本质的认识,历来颇多歧见,至今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有研究者从学术活动的特点、规律入手,阐述了大学的学术性,认为“支配着大学的根本是学术,学术是大学的本质之所在”,“学术是大学的边界和起点,大学的一切问题都需要从学术性上加以说明”,[18]“大学正是以人才培养为自身学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中介,将探索和发展知识、传授和保存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自身成为一个特殊的学术机构。”[19]也有研究者认为,除了学术性外,教育性也是大学组织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20]这里的教育性是指通过传播知识来培养人才。对此,奥尔特加·加塞特曾说过,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达到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大学的基本功能是教授重要的文化学科”,[21]“将科学研究排除出大学核心部分或将它减低到最小的程度是适当的”。[22]还有研究者从大学和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质的区别出发,认为随着大学发展科学功能的“发现”,教育的本质就不再是大学的本质,大学的本质应当是“一种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这是分析和观察一切大学现象的根本出发点”。[23]另有研究者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的本质,认为“人才的生产能力和学问的生产能力是大学发挥社会职能的基础”,“研究型大学以较高的学问生产能力为本质特征”。[24]
  应当如何来把握大学的本质呢?关于对事物本质的揭示,黑格尔曾有深刻的阐释,他认为,本质有三层含义。一是讲本质是实存事物的内在根据,“根据是在自身中存在着的本质,这个本质实质上是根据”。二是本质通过关系得到揭示,“一切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有关系,这种关系是每个实存中的真正的东西”。三是本质与规律是同等的概念,“规律是本质的关系”。[25]根据黑格尔的论述,第一,大学的本质应当是大学自身具有的、普遍的、稳定的属性,是大学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性。第二,大学的本质必须与大学历史的逻辑一致。第三,大学的本质规定着大学的矛盾运动和大学的发展趋势。不过,黑格尔并没有区分揭示自然物与社会存在物的本质与属性有什么不同。有研究者就认为,一方面,大学是一种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本质与属性存在于社会对它的需要和它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之中;另一方面,大学又是一种关系存在,大学正是在接受社会对它的要求和努力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获得它的本质和属性,因此,关于大学本质的揭示应当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从预成论转向生成论,大学的本质不是内生的,而是外发的,不是生就的,而是进化的,大学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随着承担新的社会使命与责任,不断增加新的属性和职能,获得新的本质。[26]这一观点从把大学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的本质与属性,对于我们研究大学的本质与属性是有启发意义的,但是,把大学的本质看成是外发的、进化的,否定了大学自身要素的变化发展规律,否定了大学自身的矛盾运动,因而是值得商榷的。
  事实上,大学的本质是大学这一社会组织存在发展的根据。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了大学,大学就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属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大学一旦被社会所创造,就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也就有了自身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也就获得了发展的规定性和无限的可能性。大学自身内部要素及其可能形成的结构、大学对社会提出的要求可能满足的程度,一方面是大学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决定了大学发展及前进的方向。大学内部要素形成什么结构虽然离不开各种条件,但根本上是大学本质决定的。社会可能向大学提出无限多的要求,但大学能够满足哪些需要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既与这些需要有关,更受到大学本质的决定。在大学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丰富和完善,固然是大学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但不能因此就说大学的本质与属性来自于社会需要,更不能说“每当社会要求大学承担一项新的使命与责任时,大学就会增加一种新的属性和职能。”[27]对于社会要求大学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先不说大学应不应该承担,即使大学应该承担,还要看大学能不能承担,而这正是大学的本质决定的。
  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我们在揭示大学本质时,要把逻辑的分析与大学发展的历史结合起来,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学发展史告诉我们,大学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以传递、发现高深知识为己任,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稷下学宫,还是西方古代的阿卡德米学园,无论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还是现代大学,概莫若此。大学与中学、小学等学校教育机构一样,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组织,但大学与其他教育机构的本质不同在于它是对高深知识的传递与发现,传递高深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人的过程,发现高深知识的过程就是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大学就是传递、发现高深知识的社会组织。正因为如此,有研究者才把学术性作为大学的本质属性,然而,学术性是独立的科研机构的本质属性,把学术作为大学的本质显然是不全面的。培养人、开展科学研究最终还是要服务社会,大学的三大职能就是由传递、发现高深知识这一本质所决定的,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不存在“把学术研究引入大学”,更不是“大学的职能随之发生变化,大学至此开始具有了第二种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28]洪堡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发现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大学更好地发挥这一职能。同样,威斯康星思想也是在認识到大学具备服务社会的职能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需要,主动地加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主动地服务社会。
  当然,由于高等教育受到“教育的外部关系的规律”和“教育的内部关系的基本规律”的制约,[29]大学对高深知识的传递与发现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同一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又表现出具体的差异。如在中世纪,社会发展尚没有对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提出迫切要求,大学也就不会把发展科学这一职能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而到19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仅对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认识到大学作为社会知识中心的重要性,要求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发现新知识,同时,高等教育实践也为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准备了条件,在这种背景下,随着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被发现,发展科学就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国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30]也就是要求大学在传递、发现高深知识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条件,办出特色,或注重高深知识的传递,或注重高深知识的发现,但都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服务社会。而就研究型大学而言,更应注重高深知识的发现,这也就是有研究者把较高的学问生产能力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1.
  [2]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1,(1).
  [3]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0-51.
  [4][5]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6,
  47.
  [6]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2.
  [7]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5.
  [8]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
  [9]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0.
  [10]赫钦斯.教育现势与前瞻[M].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121-122.
  [1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137.
  [12]RichardNorton Smith.The Harvard Century[M].Simon and Schuste,1986:303.
  [13]蔡元培,著.高叔平,编.蔡元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211.
  [14]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3(1).
  [1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08.
  [16]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759.
  [17]唐纳德·肯尼迪.学术的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
  [18][19]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1,39.
  [20]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2009.
  [21][22]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1,95.
  [23]王冀生.大学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4]胡建华.试析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学问的生产能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5]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2-252.
  [26][27]刘小强.关系论和生成进化论视野中的大学本质与属性[J].现代大学教育,2008,(4).
  [28]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
  [29]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
  [3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30/info1280446539090830.htm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中,实践类教学往往得不到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关键词: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力支撑,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
期刊
摘 要: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心理健全的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应该抓住契机,调整办学方向,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生理疾患、情感挫折、学习和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及周边生活环境的变故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期刊
摘 要:中外联合培养本科生教育是大学国际化的重要内容。积极贯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抓好教与学两个关键,实现人员、机制和经费保障,树立为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服务的基本思路,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采取有效的基本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抓好联合培养学生的学风建设,并由此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化大学。  关键词:联培长;学风;运行机制    大学的国际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途,中外联合培养学生(联培生)的教育方式则
期刊
摘 要:为了解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并分析学习倦怠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以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对两所重点学校300名高中生进行测试。结论显示,高中生存在学习倦怠的现象,且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年级差异显著;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与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控制对学习倦怠有负向预测力。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倦怠;自我控制能力    “倦怠”(Burnout)一词源于美国,最初
期刊
摘 要:本文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的基础上,对目前大学生行为规范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和分析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与行为规范上存在明显问题的学生之间的行为和思想意识的差别,总结了大学生不良行为规范的主体意识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规范;主体意识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现状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有30余年,随着高考体制和高等教育模
期刊
摘 要:当代学生的多元解读既是一种富有个性的价值体验活动,也是充满价值冲突并需要教师予以有效调控的教育主题。实施“激发探关~构建”三位一体的价值引领方略是教师克服价值调控乏力,提高多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可鉴之策。  关键词:多元解读;激发;价值引领    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笔者近期旁听了数节思想品德课后发现,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实施“个性化”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获得价值观上
期刊
摘 要:深度辅导是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更是教育环境多样化的客观要求。深度辅导的实质内涵是,在帮助学生解决或缓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学生尽早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加快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在这一内涵指导下’实践中唯有构建起“立体化”的辅导模式,不断完善和提高辅导技能,辅导员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贴心人、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心理上的疏导者,才能使深度辅导真正实现其目的,
期刊
摘 要: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历史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因材施教、培养并加强创新人才管理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培养尝试的创新实验班,它的管理对象有异于普通班学生,教育对象及层次上存在差异,必然促使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上进行调整,从而决定了它的管理模式与普通班级管理模式有较大的不同。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创新实验班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
期刊
摘要:基于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研究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分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探索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廖志凌(1971-),男,湖南衡阳人,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刘贤兴(1964-),男,江苏靖江人,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期刊
摘 要:针对“电机学”的教学与实验特点,结合MATLAB的simulink及GuI的各种功能,设计了基于Gui的电机仿真实验系统软件。该软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尤其在实物实验系统难以实现或很难设计的环节,使学生对电机物理模型有了更好的认识。本文就软件的功能、制作的理念和设计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就软件功能的扩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MATLAB/Gui;电机仿真实验;simul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