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实验班开放式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32215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历史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因材施教、培养并加强创新人才管理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培养尝试的创新实验班,它的管理对象有异于普通班学生,教育对象及层次上存在差异,必然促使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上进行调整,从而决定了它的管理模式与普通班级管理模式有较大的不同。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创新实验班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曾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强调了教育过程中管理的重要意义。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一、高校创新实验班设立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一些高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生入学后通过组织大学英语分级考试、创新班选拔和数学、物理综合考试等选拔考试,经过面试等途径择优录取一部分学生成立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实行小班授课,启发式教育,一对一导师制,独立测评,单独分配奖学金和免试研究生的名额,实行特色化培养与管理,尝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探索。
  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要阵地。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从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入手。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行班级管理模式沿席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规范式管理模式,班级管理主要依托辅导员或班主任,学生干部协助,辅导员起主导作用,学生干部为具体的任务执行者。随着高校的扩招,辅导员所带学生的数量不断攀升,传统的工作模式逐渐不适应快速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与管理。创新实验班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操作模式,弱化了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实现辅导员由“有为”(辅导员主动,学生接受被动管理)向“无为而治”(主要依靠学生自治管理)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由传统的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化。
  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来自于全校遴选的优秀学生,他们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是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缩影和体现。科学的管理模式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创新班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保障。
  
  二、开放式管理模式下高校创新实验班管理实践
  
  1.确立管理模式运行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现创新班特色化,通过确立创建“品牌班级”、学习型班级、创新型班级的目标,实现辅导员真正意义上的“放手”,使学生真正投入到班级管理建设中,即实现由“有为”到“无为而治”。开放式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创新班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沟通、协调、组织能力的锻炼,有助于学生接触课本之外的宽泛知识。如图1所示。
  


  辅导员工作的“无为而治”并不意味着辅导员什么都不过问,将班级交由学生管理。“无为而治”的实施需要制度保障做前提。用制度保证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成体系的班级各类管理规章制度,是践行开放式管理的落脚点。科学、先进、完善的制度是管理模式能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的科学性需要学校与创新班级共同协商制定。
  
  2.制度做保证的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手段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实现创新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中建设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关键。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和决策者,拥有的决策权比较大,因此班级管理的导向非常重要,要切实选拔能力出众、阅历丰富、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干部才能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正常进行。
  “无为而治”背后的有效监管机制需要完善。尽管在开放式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真正意义上“当家作主”,但鉴于他们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心智上的不完全成熟,学习、生活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还需要辅导员加以规范和引导,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保证“无为而治”的顺利实施。图1说明,在创新班开放式自我管理模式中,辅导员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对党(团)支部学生干部的有效监管。党(团)支部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这是根本所在。
  
  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注重培育学生情商,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开展深度辅导
  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优越感,自我意识浓厚,关注自身发展的问题。学生工作者可以根据创新实验班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深度辅导,通过深度辅导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和个性心理特征,通过深度辅导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以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档案中应囊括道德思想情况、生活学习情况、身体发展状况、心理发展状况、职业规划、自身特长、社会实践、社会认知等方面。把学生的特点、成长方案、培养方案和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为日后的心理预案和职业生涯规划找到第一手资料。
  
  4.研究性学习与开放式管理模式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国外已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开放式管理模式是当今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面临学生个性日益多元化、自主化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方式,实质上是着眼于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探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是具有创新性人格特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高校创新实验班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和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试验田,着重考虑以下环节:优选生源、强化基础科学知识、鼓励创新、培养综合素质。其中,优选生源是基础,强化基础科学知识是保证,鼓励创新是途径,培养综合素质是根本。高校通过每学期单独进行教改立项的方式,组织创新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贯彻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和开放式管理能促使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实现创新教育与创新管理结合,充分调动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5.注重培育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创新性人格
  要求学生按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学习、自我培养和自我实现的活动。高校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强,刻苦努力,争强好胜,不甘落后。但他们的思维较简单,略显幼稚。较普通班学生而言,他们更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础。思想的转变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学生工作者要主抓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教育与锻炼,健全以党员和学生骨干为核心的“领导班子”, 让其多作表率、多作贡献,引领同学踊跃参与到班集体建设中来。让学生树立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正确态度,把对自己的教育、管理、服务落实到行动中。这种开放式管理并不是说学生工作者可以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实际上,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工作者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以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上,放在宏观决策上,放在教育研究上,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道德情感素质、意志品质素质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6.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班级活动和学科竞赛小组为载体,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高校创新班的学生由于过分关注学习成绩,部分同学只埋头学习,对班级活动不管不问。部分同学性格内向孤僻,不与同学交流,这样不利于其成长。学生工作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美国学生事务理论中的学生发展理论,鼓励个性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以适应社会。班级活动和学科竞赛小组是开展素质教育强有力的实践载体。高校创新实验班形成了以人文、艺术、经济管理等系列选修课为主渠道,以讲座、人文论坛、学术报告等形式为补充的交叉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科学意识薄弱的状况,开展了以科学报告会、班级“多学科讨论”、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学科竞赛学习小组为主要载体的科学意识培养工作。
  高校创新班学生学习劲头足,参与竞赛积极,以组建学科竞赛小组为契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科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加固和升华所学的学科知识,增强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并通过竞赛找到所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创新突破口,培育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与实践,2008级和2009级石油工程专业创新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各方面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文体特长学生较多,学业成绩优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以2008级石油工程专业学生为例:大—上半年成功组队获得北京市挑战杯三等奖;大一学年结束,创新班32名学生中共有19人获得45项奖励,其中获国家级奖励3人、省市级奖励5人、校级奖励37项;31名学生一次性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在学校班集体考核中成绩高居榜首。该班同学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竞赛和科技创新类比赛奖项共18人次,占全体人数56%;23人获校一等获学金(占全体人数72%),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尽管开放式管理模式在创新班的日常管理中初见成效,但班级管理作为一项工程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几点建议:运用数学开放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运用跨章节编制综合题,培养思维的迁移性品质;注重“正难则反”策略的训练,培养逆向思维的品质;编制问题域,培养思维的重组性。  关键词:创遗性思维品质;数学开放题;思维的迁移;逆向思维;思维的重组
期刊
摘 要: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工作方法单一,出现形式化的倾向;同时,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也缺乏执著信念的支撑。所以,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要想取得突破,应多从事现实生活中的实证性研究,注意区分人们社会生活的背景、地域、族群等方面的差异,对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应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精神生命    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拥有意志和内心世界,并且不满足于自然生
期刊
摘 要: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都具有一定的可以开发的潜能。本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持t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关键词:课堂教学;开发潜能;多元智能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出版了他的著作《智力的结构》,在这本著作中,加德纳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简称
期刊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中,实践类教学往往得不到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关键词: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力支撑,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
期刊
摘 要: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心理健全的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应该抓住契机,调整办学方向,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生理疾患、情感挫折、学习和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及周边生活环境的变故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期刊
摘 要:中外联合培养本科生教育是大学国际化的重要内容。积极贯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抓好教与学两个关键,实现人员、机制和经费保障,树立为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服务的基本思路,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采取有效的基本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抓好联合培养学生的学风建设,并由此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化大学。  关键词:联培长;学风;运行机制    大学的国际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途,中外联合培养学生(联培生)的教育方式则
期刊
摘 要:为了解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并分析学习倦怠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以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对两所重点学校300名高中生进行测试。结论显示,高中生存在学习倦怠的现象,且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年级差异显著;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与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控制对学习倦怠有负向预测力。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倦怠;自我控制能力    “倦怠”(Burnout)一词源于美国,最初
期刊
摘 要:本文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的基础上,对目前大学生行为规范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和分析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与行为规范上存在明显问题的学生之间的行为和思想意识的差别,总结了大学生不良行为规范的主体意识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规范;主体意识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现状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有30余年,随着高考体制和高等教育模
期刊
摘 要:当代学生的多元解读既是一种富有个性的价值体验活动,也是充满价值冲突并需要教师予以有效调控的教育主题。实施“激发探关~构建”三位一体的价值引领方略是教师克服价值调控乏力,提高多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可鉴之策。  关键词:多元解读;激发;价值引领    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笔者近期旁听了数节思想品德课后发现,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实施“个性化”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获得价值观上
期刊
摘 要:深度辅导是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更是教育环境多样化的客观要求。深度辅导的实质内涵是,在帮助学生解决或缓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学生尽早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加快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在这一内涵指导下’实践中唯有构建起“立体化”的辅导模式,不断完善和提高辅导技能,辅导员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贴心人、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心理上的疏导者,才能使深度辅导真正实现其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