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4月28日,对于绵延数千公里长江流域地区的旅游发展来说,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的大好历史机遇。这一天在重庆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对中国旅游来说,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是其最大的机遇舞台。不过就每个地区而言,其崛起的先后顺序却因国家经济在每个时期空间区域战略部署的不同,而各自演奏着属于自己的旅游发展乐章。
无论何时上演属于自己的故事,只要在机遇还未降临时,以乐观的心态时刻准备着,那么,等那扇为当地旅游发展的机遇之门打开时,我们才不会在手忙脚乱中迎接“春天的故事”。
1978—2000:从“国外”到“国内”
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要从改革开放以后说起。
严格来说,1978年前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8年这段时间,旅游业一直扮演着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角色。
1964年,国务院成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并归外交部代管,直到1983年才升格为国家旅游局。尽管我国幅员辽阔、山水奇特、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8年间,全国入境游客接待量合计不到70万人次,可以说几十年来,我国旅游的发展几乎为“零”。
旅游业的真正起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
在当时,这个几乎不为人所知的行业,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迈进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不断地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起飞、赶超和跨越。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旅游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外开放程度明显加快,市场机制在旅游产业中发挥的作用也开始加强,且是最早开发和引进外资的行业,如在1982年开业的我国第一家合资酒店——北京建国饭店,和在1983年开业的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宾馆——广州白天鹅宾馆。
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几年间,我国的旅游业可以说是在一片处女地上野蛮成长起来的,纵横交织的各种矛盾都因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暂时遮盖。
其中,最先火爆起来的,是入境游市场。统计显示:1978年入境人数为180.9万人次,创汇2.63亿美元;1984年入境人数达1285万人次,创汇11.3亿美元。回顾上世纪的整个80年代,作为重要创汇产业的旅游业,政府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旅游业自身的强大创汇能力,尽快补充国内经济发展外汇短缺的问题。
由于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旅游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采取的是“不提倡、不宣传、不反对”的政策。这一时期的旅游业主要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与改善供求矛盾为重点,积极开展旅游产业的基本建设。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旅游业要变成综合性的行业,要将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来发展。198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取得了一个重大成果,即对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共识的达成。
改革,需要有大刀阔斧的勇气,但同时也需要有做好每一个细分领域认真细心的态度。凭借着当时极不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在经历了6年内宾外宾有别的“双轨制”发展之后,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已基本完成,国内旅游市场已经慢慢形成。
从单一入境旅游市场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个市场并举,从两个市场并举再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市场全面开花,我国原本很小的旅游市场在不断升级中,逐渐展现出其对国民经济增长所蕴藏的巨大拉动力。
1978年,无论从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我国国际旅游的排位都在世界40名以后。仅仅两年之后的1980年,我国在接待外宾人数上就进入到了前20名,1988年时跨入进前10名,1999年起进入前5名。在国际旅游收入方面,1980年仅列34名,两年后进入前30名,1992年进了前20名,1994年翻了一番,进入到了前10名。
1993年,国家旅游局对国内旅游工作提出“搞活市场、正确领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这一年的下半年,受经济过热引发的通货膨胀影响,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开始凸显。
从1995年实行的双休日工作制度,使得居民闲暇时间开始增多,而此举则是为克服内需问题,拉动国内闲暇消费的一次有效尝试。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波及到了国内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客观上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来扩大内需。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混沌未开的国内旅游受到了高度重视。
于是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000以来:大旅游的空间战略
对于广大普通民众来说,真正开始熟悉旅游,并参与到旅游体验中来,还要从2000年开始的两个黄金周说起。国内旅游的假日井喷现象的出现,也是从这个时期才真正在全国四处蔓延。这也充分显示出一种内生性旅游消费需求,对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下的巨大拉动作用。
对于局部区域的旅游发展来说,2000年初,伴随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部署的提出,西部旅游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凭借着国家的政策扶持,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始展现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优势,并不断成为西部重要的产业支撑。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一年年持续加强,这就为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基础条件保障。
2004年,被普遍看好的红色旅游概念提了出来,这无疑为西部大开发中红色资源比较丰富地区的旅游业更快发展,注入进了一股新鲜血液。作为我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学习性、故事性和参与性的红色旅游,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成为撬动地方经济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和动力引擎。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原因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后,作为之前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东北老工业及整个东北经济似乎已日薄西山。
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无疑给东北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反过来随着东北旅游业的异军突起,也为东北经济的提速带来了动力支持。
东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独具特色,不用说东北的大冰雪、大森林、大湿地全国独一无二,就说大家熟悉的大农业、大工业方面的旅游资源也是得天独厚,还有在全国具有垄断性的大边界、大界河更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而从这些粗线条的描述足见东北旅游的巨大魅力和发展潜力。
由于旅游业具有关联度强、带动性强、乘数效应大的综合产业特点,因此在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具有多方面的特殊功能,也应该被列为优先发展的“有为”产业,并成为统筹相关方面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抓手。
2004年3年,首先由温家宝总理提出来的,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在内的“中部崛起计划”经过各方论证和研讨,终于在2006年进入到实施阶段。其中,无论从投资额度还是投资广度来说,旅游产业都成为了拉动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引擎,小旅游撬动大经济的生力军作用尤为瞩目。
伴随国家一次次区域性重大战略部署出台,各地旅游业在国家政策和财政的倾斜下,逐渐前后迈开了勇敢向前的脚步。
到2007年末,全国已有旅行社18943家,星级饭店13583家,A级旅游区3100余家,国家旅游度假区12家,省级度假区上百家,优秀旅游城市307个,旅游强县17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098家,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03个,国家森林公园627个。经过30年的培育和发展,旅游业基本形成了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产业体系格局。
2012年,我国以3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已连续6年摘得世界第一的桂冠。也是在这一年,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大众旅游趋势日渐明晰,以大规划、大产业、大投入、大效益为重要特征的大旅游时代离广大百姓越来越近。
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无疑为区域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使大旅游与大农业间的相互交融更为紧密,并激励旅游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14年4月28日,对于绵延数千公里长江流域地区的旅游发展来说,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的大好历史机遇。这一天在重庆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会上,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考虑和相关规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
“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一届领导上任一年多来,继“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针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战略部署。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空间上的发展顺序,走的是一条“先沿海带头后内陆跟进,先大城市为点后以面展开向周边辐射,先以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后将这一模式向全国各地复制”的发展模式。
各地旅游的发展也多是沿着这条发展线,在全国各地按顺序梯次展开、顺时缤纷绽放。也就是说,随着每一次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旅游业都能够在其中获得属于各种的发展机遇,并使得当地旅游产业跨越升级成为可能。
对于此次建设长江经济带而言,先后有11个省市、29个城市连接其中,覆盖整个国土面积超过五分之一,人口约6亿。若能将下中上游具有各自不同经济发展特征的产业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必能大大增强中西部地区内生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
同时,对于正处在大旅游时代的沿江旅游发展而言,有两个大好机遇。一方面是克强总理指出来的“要保障长江生态安全,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而大力发展沿江区域的旅游业,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打造长江经济带带来的各种生态污染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打造长江经济带在各个省份、城市、地区各就其位,进入到落实阶段后,长江这条贯穿东西蜿蜒数千公里的运输水道必将更加繁忙,人流自然也会增加。而这无疑会为各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带来足够的客源保障。
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认清这一大好形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正是“有所为”之时。
不过,更为关键的是,各地要对自身的旅游资源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定位,深挖埋藏在历史深处的传说和故事,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让文化与科技融合,打造当地独一无二的特色品牌旅游模式。
中国旅游的崛起,就像似一场踩着每一个历史时期重大经济结构空间调整的节拍,翩翩起舞的精灵,在经济改革的星空中划出一道道让人扑朔迷离的魅影。然而就每一个具体旅游目的地而言,其自身的旅游发展之路却有着每个地方不同历史机遇。
对每一个地方来说,在旅游发展的历史机遇没有降临在自己头上之前,需要在耐心等待中积蓄力量、积极准备;而当机会降临时,则需及时出手,拿出确实可行的方案,上下同欲、快马扬鞭,谱写一篇属于自己的旅游发展赞歌。
对中国旅游来说,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是其最大的机遇舞台。不过就每个地区而言,其崛起的先后顺序却因国家经济在每个时期空间区域战略部署的不同,而各自演奏着属于自己的旅游发展乐章。
无论何时上演属于自己的故事,只要在机遇还未降临时,以乐观的心态时刻准备着,那么,等那扇为当地旅游发展的机遇之门打开时,我们才不会在手忙脚乱中迎接“春天的故事”。
1978—2000:从“国外”到“国内”
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要从改革开放以后说起。
严格来说,1978年前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业。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8年这段时间,旅游业一直扮演着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角色。
1964年,国务院成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并归外交部代管,直到1983年才升格为国家旅游局。尽管我国幅员辽阔、山水奇特、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8年间,全国入境游客接待量合计不到70万人次,可以说几十年来,我国旅游的发展几乎为“零”。
旅游业的真正起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
在当时,这个几乎不为人所知的行业,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迈进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不断地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起飞、赶超和跨越。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旅游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外开放程度明显加快,市场机制在旅游产业中发挥的作用也开始加强,且是最早开发和引进外资的行业,如在1982年开业的我国第一家合资酒店——北京建国饭店,和在1983年开业的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宾馆——广州白天鹅宾馆。
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几年间,我国的旅游业可以说是在一片处女地上野蛮成长起来的,纵横交织的各种矛盾都因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暂时遮盖。
其中,最先火爆起来的,是入境游市场。统计显示:1978年入境人数为180.9万人次,创汇2.63亿美元;1984年入境人数达1285万人次,创汇11.3亿美元。回顾上世纪的整个80年代,作为重要创汇产业的旅游业,政府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旅游业自身的强大创汇能力,尽快补充国内经济发展外汇短缺的问题。
由于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旅游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采取的是“不提倡、不宣传、不反对”的政策。这一时期的旅游业主要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与改善供求矛盾为重点,积极开展旅游产业的基本建设。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旅游业要变成综合性的行业,要将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来发展。198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取得了一个重大成果,即对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共识的达成。
改革,需要有大刀阔斧的勇气,但同时也需要有做好每一个细分领域认真细心的态度。凭借着当时极不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在经历了6年内宾外宾有别的“双轨制”发展之后,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已基本完成,国内旅游市场已经慢慢形成。
从单一入境旅游市场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个市场并举,从两个市场并举再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市场全面开花,我国原本很小的旅游市场在不断升级中,逐渐展现出其对国民经济增长所蕴藏的巨大拉动力。
1978年,无论从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我国国际旅游的排位都在世界40名以后。仅仅两年之后的1980年,我国在接待外宾人数上就进入到了前20名,1988年时跨入进前10名,1999年起进入前5名。在国际旅游收入方面,1980年仅列34名,两年后进入前30名,1992年进了前20名,1994年翻了一番,进入到了前10名。
1993年,国家旅游局对国内旅游工作提出“搞活市场、正确领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这一年的下半年,受经济过热引发的通货膨胀影响,如何扩大内需的问题开始凸显。
从1995年实行的双休日工作制度,使得居民闲暇时间开始增多,而此举则是为克服内需问题,拉动国内闲暇消费的一次有效尝试。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波及到了国内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客观上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来扩大内需。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混沌未开的国内旅游受到了高度重视。
于是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2000以来:大旅游的空间战略
对于广大普通民众来说,真正开始熟悉旅游,并参与到旅游体验中来,还要从2000年开始的两个黄金周说起。国内旅游的假日井喷现象的出现,也是从这个时期才真正在全国四处蔓延。这也充分显示出一种内生性旅游消费需求,对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下的巨大拉动作用。
对于局部区域的旅游发展来说,2000年初,伴随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部署的提出,西部旅游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凭借着国家的政策扶持,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始展现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优势,并不断成为西部重要的产业支撑。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一年年持续加强,这就为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基础条件保障。
2004年,被普遍看好的红色旅游概念提了出来,这无疑为西部大开发中红色资源比较丰富地区的旅游业更快发展,注入进了一股新鲜血液。作为我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学习性、故事性和参与性的红色旅游,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成为撬动地方经济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和动力引擎。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原因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后,作为之前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东北老工业及整个东北经济似乎已日薄西山。
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无疑给东北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反过来随着东北旅游业的异军突起,也为东北经济的提速带来了动力支持。
东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独具特色,不用说东北的大冰雪、大森林、大湿地全国独一无二,就说大家熟悉的大农业、大工业方面的旅游资源也是得天独厚,还有在全国具有垄断性的大边界、大界河更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而从这些粗线条的描述足见东北旅游的巨大魅力和发展潜力。
由于旅游业具有关联度强、带动性强、乘数效应大的综合产业特点,因此在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具有多方面的特殊功能,也应该被列为优先发展的“有为”产业,并成为统筹相关方面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抓手。
2004年3年,首先由温家宝总理提出来的,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在内的“中部崛起计划”经过各方论证和研讨,终于在2006年进入到实施阶段。其中,无论从投资额度还是投资广度来说,旅游产业都成为了拉动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引擎,小旅游撬动大经济的生力军作用尤为瞩目。
伴随国家一次次区域性重大战略部署出台,各地旅游业在国家政策和财政的倾斜下,逐渐前后迈开了勇敢向前的脚步。
到2007年末,全国已有旅行社18943家,星级饭店13583家,A级旅游区3100余家,国家旅游度假区12家,省级度假区上百家,优秀旅游城市307个,旅游强县17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098家,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03个,国家森林公园627个。经过30年的培育和发展,旅游业基本形成了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产业体系格局。
2012年,我国以3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已连续6年摘得世界第一的桂冠。也是在这一年,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大众旅游趋势日渐明晰,以大规划、大产业、大投入、大效益为重要特征的大旅游时代离广大百姓越来越近。
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无疑为区域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使大旅游与大农业间的相互交融更为紧密,并激励旅游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14年4月28日,对于绵延数千公里长江流域地区的旅游发展来说,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的大好历史机遇。这一天在重庆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会上,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考虑和相关规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
“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一届领导上任一年多来,继“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针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战略部署。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空间上的发展顺序,走的是一条“先沿海带头后内陆跟进,先大城市为点后以面展开向周边辐射,先以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后将这一模式向全国各地复制”的发展模式。
各地旅游的发展也多是沿着这条发展线,在全国各地按顺序梯次展开、顺时缤纷绽放。也就是说,随着每一次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旅游业都能够在其中获得属于各种的发展机遇,并使得当地旅游产业跨越升级成为可能。
对于此次建设长江经济带而言,先后有11个省市、29个城市连接其中,覆盖整个国土面积超过五分之一,人口约6亿。若能将下中上游具有各自不同经济发展特征的产业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必能大大增强中西部地区内生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
同时,对于正处在大旅游时代的沿江旅游发展而言,有两个大好机遇。一方面是克强总理指出来的“要保障长江生态安全,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而大力发展沿江区域的旅游业,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打造长江经济带带来的各种生态污染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打造长江经济带在各个省份、城市、地区各就其位,进入到落实阶段后,长江这条贯穿东西蜿蜒数千公里的运输水道必将更加繁忙,人流自然也会增加。而这无疑会为各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带来足够的客源保障。
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认清这一大好形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正是“有所为”之时。
不过,更为关键的是,各地要对自身的旅游资源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定位,深挖埋藏在历史深处的传说和故事,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让文化与科技融合,打造当地独一无二的特色品牌旅游模式。
中国旅游的崛起,就像似一场踩着每一个历史时期重大经济结构空间调整的节拍,翩翩起舞的精灵,在经济改革的星空中划出一道道让人扑朔迷离的魅影。然而就每一个具体旅游目的地而言,其自身的旅游发展之路却有着每个地方不同历史机遇。
对每一个地方来说,在旅游发展的历史机遇没有降临在自己头上之前,需要在耐心等待中积蓄力量、积极准备;而当机会降临时,则需及时出手,拿出确实可行的方案,上下同欲、快马扬鞭,谱写一篇属于自己的旅游发展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