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8月,我第一次来到巴西的玛瑙斯(Manaus)市。玛瑙斯位于巴西的北部,整个亚马逊大森林的正中间,亚马逊河的岸上。这个城市有两百多万人口,是巴西第八大城市,不过连巴西人自己都说这个城市比较脏、乱、没有规划。我选了市中心一家老房子改造的小旅馆住着。玛瑙斯的市中心是历史古城区,建筑风格还蛮别致的。满眼尽是高低新旧不一的老房子,有的老房子其实只剩了几根巴洛克式的柱子和爬了藤蔓的一两面墙——倒也给人很坦然的真实感和历史的沧桑感。
市中心的精华又在于圣·塞巴斯提翁广场(Pra?a de S?o Sebasti?o)。广场并不大,西面就是著名的亚马逊剧院(Teatro Amazonas),西北角是圣·塞巴斯提翁教堂,广场的东面和南面则以各色酒吧餐馆为多,兼有几家画廊和工艺品店。每天傍晚开始,这个广场就热闹起来了。先是日落时分酒吧的服务员们就把桌子椅子都放到广场上来,广场的东南角摆上了一个小舞台音响设备和很多的椅子,然后广场中间的树荫下长椅上就来了歇脚的、乘凉的、谈恋爱的各色人等,然后卖糖果卖玩具的小贩们也推着小车来了……这个时候,广场东南角的小舞台上乐手们开始吹拉弹唱起来,酒吧的音乐也都响起来,人群也开始喧闹起来。广场西面,亚马逊剧院里的节目也快开始了。
我带着对这个久负盛名的剧院的好奇,也受了免费入场的诱惑,去听了剧院里的一场“钢琴”音乐会。一走进剧院,就感到一阵彻骨的凉意,剧院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喊冷,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只穿了一件短袖——赤道热带雨林地区,谁会喜欢穿更多呢?
不过这个剧院还真名不虚传,其建筑陈设的精致和富丽跟剧院外面这个城市的面貌真是两个极端。剧院大厅的穹顶有四幅很大的壁画,四幅壁画被一个大大的四角星形状的图案隔开,四角星的中间是一个套一个的圆环,一直向内缩小至穹顶的最高点。据说这个图案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法国埃菲尔铁塔,确切地说这四幅壁画和四角星图案就是人站在埃菲尔铁塔正下方所看到的塔身(四个塔脚和中间圆顶)和天空。穹顶的正中最高点挂下来一个巨大的水晶吊灯。大厅的四周,有四层楼的贵宾席,贴着贵宾席廊前落下的,是大厅的22根白色大理石柱。每根石柱在一层楼高的位置,都有一个古希腊风格的头像雕塑,这些头像是自古希腊以来欧洲最杰出的剧作家和音乐家,如莎士比亚、贝多芬、莫扎特、歌德等等。大厅有701个座位,都是红色的沙发椅,想来贵宾席的沙发可能更好。剧院的地板都是巴西最好的桃心红木做的……
音乐会还没开始,大家就开始聊了起来。跟我一同来的有两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坐在我周围的还有一对比利时老夫妇,一个荷兰人,两个日本人,一个秘鲁人,一个巴西最南部州的人……就是没有一个本地人,大家都是来自他国的游客。
那两个比利时人最为这个剧院的豪华而感到惊讶,不敢相信这是19世纪末建的。他们的评论倒提醒了我一个很实在的问题,19世纪末做的吊灯,应该是点蜡烛的吧,可是那吊灯临空悬那么高,人怎么爬上去点蜡烛啊?后来得知这个剧院1896年建成时,用的就是电灯!在中国,1896年时知道什么是电灯的人恐怕也屈指可数,连欧洲美国那时候也只在大城市里才有电灯,广大农村小城镇地区还没通上电呢,而这亚马逊雨林正中间的一个剧院居然就有了如此奢侈的装置。
亚马逊剧院的奇迹远不止于此。这么大一座建筑,其所有材料都是从欧洲直接运来的:屋顶的材料来自法国阿尔萨斯,所有的家具和装潢都是按巴黎按路易十五时期风格做好后运来的,总共198盏水晶吊灯也来自法国来,楼梯柱子等大理石料来自意大利,大楼的钢架来自英国,甚至连铺地板的巴西红木料都是送到欧洲加工后再运回来的。剧院由意大利建筑师Celestial Sacardim按照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设计,并从一开始就将电灯照明包含在建筑设计之中。剧院在1882年开工建设,1896年12月31日建成,七天后也就是1897年1月7日,举行了第一场演出。演出的是当时在欧美刚刚获得巨大成功的意大利戏剧《歌女乔康达》。
聊着聊着,我们的音乐会就开始了。曲目单上的曲子都是巴赫和贝多芬的,我想当然地以为是钢琴曲。灯光亮起,我才看清舞台上的那架“钢琴”好像特别小。琴声响起,更觉得怪了,这琴声比较脆甚至有点涩,音量也小,全没有钢琴那样掷地有声。原来不是钢琴,而是羽管键琴(也叫大键琴或拨弦古钢琴,葡语cravo),这是古代欧洲的一种键盘乐器,主要流行于16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即巴洛克艺术时期。巴赫和(早期)贝多芬确实也做过不少羽管键琴的曲子。
听第一个曲子时,我还颇有点好奇心;第二曲未了,我这乐盲早走神了,还好剧院里的空调奇冷,要不然我都睡着了。直到琴师每曲终了一次又一次弯腰致谢、他那精致的燕尾服优雅地挺起裙摆时,我终于悟出点什么了:琴师他肯定不冷,他穿得厚呢。可是在这么热的地方,人人都穿短袖短裤拖鞋,他穿燕尾服扎领结,多不相称啊?就为他穿得厚,把整个大厅都搞得这么冷,多费电啊?……
演出终了,当琴师的燕尾服又挺起裙摆,当大家都为这年轻的琴师起立鼓掌、并高喊“Bravo”(精彩)的时候,我忽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身处于一个多世纪之前《剧院幽灵》所描述的法国老剧院里。听众们都没有即刻散去,一边兴奋地谈论着,一边掏出相机来拍照。不知道所回味的是今日演出的精彩,还是往昔辉煌的重现;说不清是在体验巴西的异国情调,还是在重修欧洲的古典文化。
出了剧院,一股热气迎面扑来。这热气一半来自热带的空气,一半来自广场上的喧闹。这边是热闹喧天的forró音乐(一种巴西流行音乐和舞蹈风格),那边是节奏欢快的桑巴音乐,远处的角落悠悠地传来Bossa Nova。剧院里出来的游客们多为此而吸引,纷纷加入了这一场又一场露天音乐会。我和我的朋友在广场东南角的小酒吧门口找到了一个桌位。这里位置不错,离广场上的露天小舞台最近,小舞台上两个歌手在唱着歌,舞台前面很多人伴着音乐跳着风格放肆的forró舞。这两个歌手其貌不扬、歌喉倒是不错,音响设备听起来也算不得好,投影屏也是小小的……可是这丝毫不减唱者、听者、舞者和饮者的激情和欢乐。我们的餐点终于来了,酒吧的小伙儿端着盘子,扎着围裙,一边很熟练但还是很小心地从桌子之间窄窄的空当穿行,一边不时抬眼笑眯眯地看着桌子圈外在跳舞的美女……大概他在等着下班拿了小费,就可以自己去喝酒、去和美女跳舞了吧。 这里的酒吧原也是有的,只不过最近几年生意才火爆起来,更确切地说,是有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远来游客来消费。那之前怎么了呢?亚马逊剧院运作了不到20年,此后整个剧院一直被弃置、朽烂了将近九十年!直到2001年,亚马逊剧院才真正重新开张。这九十年间偶有尝试翻新和重开,却都没有成功。这段悲剧的原委还得从剧院的建成开始讲起。
19世纪末如此奢华的剧院之所以能在亚马逊雨林正中的小城建成,乃是因为当时巴西亚马逊地区正经历所谓的“橡胶繁荣期”(葡语:Ciclo de Borracha)。天然橡胶最初只有亚马逊雨林里的橡胶树才出产,这里的土著印第安人最早发现它可以用做防水材料,比如给鞋子做胶底。此后欧洲殖民者就学了去,但是也一直没有大规模利用,因为天然橡胶对温度很敏感,热了就化、冷了就变硬。直到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Charles Goodyear)发明了橡胶硫化技术,大大降低了天然橡胶的温度敏感性,从此橡胶的工业应用大大提升。1888年和1892年,英国人邓洛普(John Boyd Dunlop)和法国人米其林兄弟(Michelin)先后发明和改良了充气橡胶轮胎。从此充气橡胶轮胎的生产进入大规模工业化,与汽车工业互为推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对天然橡胶的巨大需求。巴西一度垄断了全世界的天然橡胶出口,此外只有玻利维亚和秘鲁的亚马逊林区有少量的出产。从1890年起天然橡胶出口进入高峰期,占巴西全国总出口额的40%。天然橡胶的垄断出口给巴西带来了巨额财富,确切地说,给在巴西的橡胶巨头们(葡语:Barons de Borracha)带来了财富,这些巨头们也有的是直接来自欧美的大老板。而普通的巴西割胶工人并拿不到多少钱甚至吃不饱饭,橡胶巨头对他们的残酷剥削是巴西历史上黑暗的一笔。
因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玛瑙斯成了整个橡胶出口产业的中心,这个产业所带来的财富大部分聚集在这里。巨额的财富马上用作了奢华的消费,玛瑙斯成为巴西第二个通电力的城市,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钻石消费市场,并兴建了奢华的亚马逊剧院、政府大楼、海关大楼和中心市场等。
当时的巴西虽然已经独立大半个世纪,但总体上还是非常崇尚欧洲的贵族文化。那些有钱的暴发户们,生怕欧洲人鄙视他们没文化、在蛮荒之地谋生,所以一旦有了钱,就要竭力表现他们对正统欧式文化的追求。亚马逊剧院就是这一文化追求的集中体现。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剧院里竖起欧洲古代的剧作家和音乐家雕像是蛮可以理解的,而从欧洲直接定制那么多建筑材料真是大可不必。可是,要知道当时这些橡胶暴发户们甚至用法国进口的葡萄酒喂马,还经常把衣服送到葡萄牙清洗熨烫再送回玛瑙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里,用欧洲的建筑材料来建一个相对永久性的剧院大楼,实在已经是比较理性的文化消费了。
可惜好景不长,亚马逊橡胶的“黄金时期”(1890-1912)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伟大”的大英帝国打破了巴西的天然橡胶垄断。1876年,英国橡胶专家威克曼(Henry Wickham)将七万颗橡胶树种走私出了巴西,带到了伦敦。英国女王给这位大英帝国的功臣、巴西史上最大的(单个)敌人颁授了骑士勋爵。利用威克曼偷回来的种子,英国人培育出了亚马逊橡胶树苗,经过几轮的树苗繁殖和扩大种植规模,大英帝国产的天然橡胶从1910年开始大规模进入世界市场。巴西的橡胶出口份额急速下跌,到1912年就完全失去竞争力。因为巴西的橡胶树都是自然生长的,每隔两三公里才有一棵,且因自然环境恶劣,采割成本其实很高;而英帝国的橡胶树都是在马来西亚等殖民地的种植园进行大规模集中种植和采割,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此后在巴西也有很多巨额投资的项目来建立橡胶树种植园,但是因为亚马逊的橡胶树有一种致命的枯叶病,一旦集中种植就会相互传染、大量死亡。而英帝国橡胶园在异地种植,没有这种原产地枯叶病的细菌。
巴西的橡胶出口一落千丈,此后仅作为国际橡胶市场的补充而已。巴西的橡胶巨头们很多就离开了玛瑙斯,留下的也就坐吃山空了。玛瑙斯从此萧条下去,整座城市居然就断电了好多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亚马逊剧院从此也就荒废了。哪怕有电,只怕也没钱请欧洲的剧团,富人们也没有心情听戏了,穷人们则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兴趣。更糟糕的是,遍布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割胶工人们从此没有了生计,有的就地学起土著印第安人种木薯捕鱼谋生,有的则来到了城市,更有先前听闻“割胶致富”而赶来的外地穷人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滞留在城市了。没落的玛瑙斯自然无力照顾这么多被橡胶产业所抛弃的穷人。这些人就地搭了无数的简易木板房以栖身,慢慢也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只不过这样自然“发展”的城市没有什么规划,更没有什么好的市政设施,脏乱也就难免,这一城市格局至今仍然挺明显。这些割胶工人和橡胶暴发户的后代,就成了今天的玛瑙斯人。
2001年,时任亚马逊州州长Amazonino Mendes决定州政府每年提供财政预算约两百万美元用于本州文化事业。作为该州文化明珠的亚马逊剧院自然受益匪浅,因而终于涅槃重生:重新装修之外,还建立了高水平的交响乐团、合唱团、芭蕾舞团;而且,剧院的绝大部分演出都免费向观众开放,少量收费演出票价也很便宜,未售出票一律免费赠送给学校学生。
不过似乎剧院的风格,一如百年前,仍以欧洲(古代)文化为正统。大厅里的莎士比亚、歌德雕塑依旧,舞台上的贝多芬羽管键琴独奏曲也依旧,琴师的燕尾服也依旧。不知道是玛瑙斯精英阶层的文化追求一如百年前,还是有意保留怀旧的历史文化氛围作为剧院和城市的特色。无论怎样,这剧院似乎都具有了历史文物馆的意义,每天现场演出的音乐便是活的文物,绕与梁上的,不只是余音,更有绵绵的历史。
慕名而来剧院的,没有在剧院花钱听音乐,却大大增加了剧院前广场上的兴隆。广场上的本地人,唱歌的、跳舞的、端酒的、摆摊的,无疑因此多了些谋生的手段,也多了些快乐的机会。他们也许从不进剧院听古典音乐,因为他们更喜欢剧院外的露天流行音乐。剧院虽在眼前,但他们也许不再回想祖辈们的血汗对之的贡献;剧院既在眼前,他们是有理由好好利用剧院的存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剧院仍在眼前,而今天的玛瑙斯人所欣赏的音乐却早已改变。不是今天的玛瑙斯人不懂历史,而是他们有自己的方式:他们将音乐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生活延续着历史。
市中心的精华又在于圣·塞巴斯提翁广场(Pra?a de S?o Sebasti?o)。广场并不大,西面就是著名的亚马逊剧院(Teatro Amazonas),西北角是圣·塞巴斯提翁教堂,广场的东面和南面则以各色酒吧餐馆为多,兼有几家画廊和工艺品店。每天傍晚开始,这个广场就热闹起来了。先是日落时分酒吧的服务员们就把桌子椅子都放到广场上来,广场的东南角摆上了一个小舞台音响设备和很多的椅子,然后广场中间的树荫下长椅上就来了歇脚的、乘凉的、谈恋爱的各色人等,然后卖糖果卖玩具的小贩们也推着小车来了……这个时候,广场东南角的小舞台上乐手们开始吹拉弹唱起来,酒吧的音乐也都响起来,人群也开始喧闹起来。广场西面,亚马逊剧院里的节目也快开始了。
我带着对这个久负盛名的剧院的好奇,也受了免费入场的诱惑,去听了剧院里的一场“钢琴”音乐会。一走进剧院,就感到一阵彻骨的凉意,剧院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喊冷,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只穿了一件短袖——赤道热带雨林地区,谁会喜欢穿更多呢?
不过这个剧院还真名不虚传,其建筑陈设的精致和富丽跟剧院外面这个城市的面貌真是两个极端。剧院大厅的穹顶有四幅很大的壁画,四幅壁画被一个大大的四角星形状的图案隔开,四角星的中间是一个套一个的圆环,一直向内缩小至穹顶的最高点。据说这个图案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法国埃菲尔铁塔,确切地说这四幅壁画和四角星图案就是人站在埃菲尔铁塔正下方所看到的塔身(四个塔脚和中间圆顶)和天空。穹顶的正中最高点挂下来一个巨大的水晶吊灯。大厅的四周,有四层楼的贵宾席,贴着贵宾席廊前落下的,是大厅的22根白色大理石柱。每根石柱在一层楼高的位置,都有一个古希腊风格的头像雕塑,这些头像是自古希腊以来欧洲最杰出的剧作家和音乐家,如莎士比亚、贝多芬、莫扎特、歌德等等。大厅有701个座位,都是红色的沙发椅,想来贵宾席的沙发可能更好。剧院的地板都是巴西最好的桃心红木做的……
音乐会还没开始,大家就开始聊了起来。跟我一同来的有两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坐在我周围的还有一对比利时老夫妇,一个荷兰人,两个日本人,一个秘鲁人,一个巴西最南部州的人……就是没有一个本地人,大家都是来自他国的游客。
那两个比利时人最为这个剧院的豪华而感到惊讶,不敢相信这是19世纪末建的。他们的评论倒提醒了我一个很实在的问题,19世纪末做的吊灯,应该是点蜡烛的吧,可是那吊灯临空悬那么高,人怎么爬上去点蜡烛啊?后来得知这个剧院1896年建成时,用的就是电灯!在中国,1896年时知道什么是电灯的人恐怕也屈指可数,连欧洲美国那时候也只在大城市里才有电灯,广大农村小城镇地区还没通上电呢,而这亚马逊雨林正中间的一个剧院居然就有了如此奢侈的装置。
亚马逊剧院的奇迹远不止于此。这么大一座建筑,其所有材料都是从欧洲直接运来的:屋顶的材料来自法国阿尔萨斯,所有的家具和装潢都是按巴黎按路易十五时期风格做好后运来的,总共198盏水晶吊灯也来自法国来,楼梯柱子等大理石料来自意大利,大楼的钢架来自英国,甚至连铺地板的巴西红木料都是送到欧洲加工后再运回来的。剧院由意大利建筑师Celestial Sacardim按照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设计,并从一开始就将电灯照明包含在建筑设计之中。剧院在1882年开工建设,1896年12月31日建成,七天后也就是1897年1月7日,举行了第一场演出。演出的是当时在欧美刚刚获得巨大成功的意大利戏剧《歌女乔康达》。
聊着聊着,我们的音乐会就开始了。曲目单上的曲子都是巴赫和贝多芬的,我想当然地以为是钢琴曲。灯光亮起,我才看清舞台上的那架“钢琴”好像特别小。琴声响起,更觉得怪了,这琴声比较脆甚至有点涩,音量也小,全没有钢琴那样掷地有声。原来不是钢琴,而是羽管键琴(也叫大键琴或拨弦古钢琴,葡语cravo),这是古代欧洲的一种键盘乐器,主要流行于16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即巴洛克艺术时期。巴赫和(早期)贝多芬确实也做过不少羽管键琴的曲子。
听第一个曲子时,我还颇有点好奇心;第二曲未了,我这乐盲早走神了,还好剧院里的空调奇冷,要不然我都睡着了。直到琴师每曲终了一次又一次弯腰致谢、他那精致的燕尾服优雅地挺起裙摆时,我终于悟出点什么了:琴师他肯定不冷,他穿得厚呢。可是在这么热的地方,人人都穿短袖短裤拖鞋,他穿燕尾服扎领结,多不相称啊?就为他穿得厚,把整个大厅都搞得这么冷,多费电啊?……
演出终了,当琴师的燕尾服又挺起裙摆,当大家都为这年轻的琴师起立鼓掌、并高喊“Bravo”(精彩)的时候,我忽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身处于一个多世纪之前《剧院幽灵》所描述的法国老剧院里。听众们都没有即刻散去,一边兴奋地谈论着,一边掏出相机来拍照。不知道所回味的是今日演出的精彩,还是往昔辉煌的重现;说不清是在体验巴西的异国情调,还是在重修欧洲的古典文化。
出了剧院,一股热气迎面扑来。这热气一半来自热带的空气,一半来自广场上的喧闹。这边是热闹喧天的forró音乐(一种巴西流行音乐和舞蹈风格),那边是节奏欢快的桑巴音乐,远处的角落悠悠地传来Bossa Nova。剧院里出来的游客们多为此而吸引,纷纷加入了这一场又一场露天音乐会。我和我的朋友在广场东南角的小酒吧门口找到了一个桌位。这里位置不错,离广场上的露天小舞台最近,小舞台上两个歌手在唱着歌,舞台前面很多人伴着音乐跳着风格放肆的forró舞。这两个歌手其貌不扬、歌喉倒是不错,音响设备听起来也算不得好,投影屏也是小小的……可是这丝毫不减唱者、听者、舞者和饮者的激情和欢乐。我们的餐点终于来了,酒吧的小伙儿端着盘子,扎着围裙,一边很熟练但还是很小心地从桌子之间窄窄的空当穿行,一边不时抬眼笑眯眯地看着桌子圈外在跳舞的美女……大概他在等着下班拿了小费,就可以自己去喝酒、去和美女跳舞了吧。 这里的酒吧原也是有的,只不过最近几年生意才火爆起来,更确切地说,是有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远来游客来消费。那之前怎么了呢?亚马逊剧院运作了不到20年,此后整个剧院一直被弃置、朽烂了将近九十年!直到2001年,亚马逊剧院才真正重新开张。这九十年间偶有尝试翻新和重开,却都没有成功。这段悲剧的原委还得从剧院的建成开始讲起。
19世纪末如此奢华的剧院之所以能在亚马逊雨林正中的小城建成,乃是因为当时巴西亚马逊地区正经历所谓的“橡胶繁荣期”(葡语:Ciclo de Borracha)。天然橡胶最初只有亚马逊雨林里的橡胶树才出产,这里的土著印第安人最早发现它可以用做防水材料,比如给鞋子做胶底。此后欧洲殖民者就学了去,但是也一直没有大规模利用,因为天然橡胶对温度很敏感,热了就化、冷了就变硬。直到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Charles Goodyear)发明了橡胶硫化技术,大大降低了天然橡胶的温度敏感性,从此橡胶的工业应用大大提升。1888年和1892年,英国人邓洛普(John Boyd Dunlop)和法国人米其林兄弟(Michelin)先后发明和改良了充气橡胶轮胎。从此充气橡胶轮胎的生产进入大规模工业化,与汽车工业互为推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对天然橡胶的巨大需求。巴西一度垄断了全世界的天然橡胶出口,此外只有玻利维亚和秘鲁的亚马逊林区有少量的出产。从1890年起天然橡胶出口进入高峰期,占巴西全国总出口额的40%。天然橡胶的垄断出口给巴西带来了巨额财富,确切地说,给在巴西的橡胶巨头们(葡语:Barons de Borracha)带来了财富,这些巨头们也有的是直接来自欧美的大老板。而普通的巴西割胶工人并拿不到多少钱甚至吃不饱饭,橡胶巨头对他们的残酷剥削是巴西历史上黑暗的一笔。
因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玛瑙斯成了整个橡胶出口产业的中心,这个产业所带来的财富大部分聚集在这里。巨额的财富马上用作了奢华的消费,玛瑙斯成为巴西第二个通电力的城市,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钻石消费市场,并兴建了奢华的亚马逊剧院、政府大楼、海关大楼和中心市场等。
当时的巴西虽然已经独立大半个世纪,但总体上还是非常崇尚欧洲的贵族文化。那些有钱的暴发户们,生怕欧洲人鄙视他们没文化、在蛮荒之地谋生,所以一旦有了钱,就要竭力表现他们对正统欧式文化的追求。亚马逊剧院就是这一文化追求的集中体现。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剧院里竖起欧洲古代的剧作家和音乐家雕像是蛮可以理解的,而从欧洲直接定制那么多建筑材料真是大可不必。可是,要知道当时这些橡胶暴发户们甚至用法国进口的葡萄酒喂马,还经常把衣服送到葡萄牙清洗熨烫再送回玛瑙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里,用欧洲的建筑材料来建一个相对永久性的剧院大楼,实在已经是比较理性的文化消费了。
可惜好景不长,亚马逊橡胶的“黄金时期”(1890-1912)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伟大”的大英帝国打破了巴西的天然橡胶垄断。1876年,英国橡胶专家威克曼(Henry Wickham)将七万颗橡胶树种走私出了巴西,带到了伦敦。英国女王给这位大英帝国的功臣、巴西史上最大的(单个)敌人颁授了骑士勋爵。利用威克曼偷回来的种子,英国人培育出了亚马逊橡胶树苗,经过几轮的树苗繁殖和扩大种植规模,大英帝国产的天然橡胶从1910年开始大规模进入世界市场。巴西的橡胶出口份额急速下跌,到1912年就完全失去竞争力。因为巴西的橡胶树都是自然生长的,每隔两三公里才有一棵,且因自然环境恶劣,采割成本其实很高;而英帝国的橡胶树都是在马来西亚等殖民地的种植园进行大规模集中种植和采割,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此后在巴西也有很多巨额投资的项目来建立橡胶树种植园,但是因为亚马逊的橡胶树有一种致命的枯叶病,一旦集中种植就会相互传染、大量死亡。而英帝国橡胶园在异地种植,没有这种原产地枯叶病的细菌。
巴西的橡胶出口一落千丈,此后仅作为国际橡胶市场的补充而已。巴西的橡胶巨头们很多就离开了玛瑙斯,留下的也就坐吃山空了。玛瑙斯从此萧条下去,整座城市居然就断电了好多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亚马逊剧院从此也就荒废了。哪怕有电,只怕也没钱请欧洲的剧团,富人们也没有心情听戏了,穷人们则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兴趣。更糟糕的是,遍布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割胶工人们从此没有了生计,有的就地学起土著印第安人种木薯捕鱼谋生,有的则来到了城市,更有先前听闻“割胶致富”而赶来的外地穷人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滞留在城市了。没落的玛瑙斯自然无力照顾这么多被橡胶产业所抛弃的穷人。这些人就地搭了无数的简易木板房以栖身,慢慢也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只不过这样自然“发展”的城市没有什么规划,更没有什么好的市政设施,脏乱也就难免,这一城市格局至今仍然挺明显。这些割胶工人和橡胶暴发户的后代,就成了今天的玛瑙斯人。
2001年,时任亚马逊州州长Amazonino Mendes决定州政府每年提供财政预算约两百万美元用于本州文化事业。作为该州文化明珠的亚马逊剧院自然受益匪浅,因而终于涅槃重生:重新装修之外,还建立了高水平的交响乐团、合唱团、芭蕾舞团;而且,剧院的绝大部分演出都免费向观众开放,少量收费演出票价也很便宜,未售出票一律免费赠送给学校学生。
不过似乎剧院的风格,一如百年前,仍以欧洲(古代)文化为正统。大厅里的莎士比亚、歌德雕塑依旧,舞台上的贝多芬羽管键琴独奏曲也依旧,琴师的燕尾服也依旧。不知道是玛瑙斯精英阶层的文化追求一如百年前,还是有意保留怀旧的历史文化氛围作为剧院和城市的特色。无论怎样,这剧院似乎都具有了历史文物馆的意义,每天现场演出的音乐便是活的文物,绕与梁上的,不只是余音,更有绵绵的历史。
慕名而来剧院的,没有在剧院花钱听音乐,却大大增加了剧院前广场上的兴隆。广场上的本地人,唱歌的、跳舞的、端酒的、摆摊的,无疑因此多了些谋生的手段,也多了些快乐的机会。他们也许从不进剧院听古典音乐,因为他们更喜欢剧院外的露天流行音乐。剧院虽在眼前,但他们也许不再回想祖辈们的血汗对之的贡献;剧院既在眼前,他们是有理由好好利用剧院的存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剧院仍在眼前,而今天的玛瑙斯人所欣赏的音乐却早已改变。不是今天的玛瑙斯人不懂历史,而是他们有自己的方式:他们将音乐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生活延续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