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学生的语文能力越来越差,语文成绩普遍不高,写作能力也随之下降。当众读书读得结结巴巴,别说读出感情,读出抑扬顿挫,就是基本的断句、节奏也无法掌握,更别说演讲、辩论了。究其原因是一些语文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我以为这是语文教学中的缺陷。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我们应有个重新的认识。
为什么要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出来的要比看出来的更富有深刻而广泛的内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更有穿透力,更能打动人心。通过朗读,对文章的理解,对感情的渗透,对思想的熏陶,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往往比单纯地讲解更深入、更透彻。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教师一旦离开了朗读,单纯地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你会发现讲台下的学生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之中。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朗读教学,让学生对这些拗口的文言文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老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将会大大的不同。因为通过朗读,可以形象地理解文字包含的深意,可以心领神会。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吗?
首先,朗读是一篇课文入门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老师在讲析之前的范读,特别是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范读,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字蕴含的情感,为学好这篇课文打下基础。
其次,朗读能训练学生的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直觉力。而朗读正是语感获得的主要途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说明了读的重要性,特别是朗读。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地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文字的隐含的意义。在朗读过程中,各式各样的语言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反复地出现,反复刺激学生的语言器官,逐步形成一个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语感。朗读的作品越多,次数越多,形成的语感也就越强。
第三,朗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储存记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能够认真训练学生的读,让学生多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进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材中所选的一些名篇,文辞优美,意境美妙,甚至有些是很难于在课堂上用语言描绘和表达出来,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而体验的唯一路径就是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去理解体验,在这理解和体验中,学生会产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朱自清先生名篇《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的描写,光靠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还应靠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理解品味。还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那么的大气磅礴,而其中的那句“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是如此之豪迈,构思是如此之奇妙,学生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仔细地揣摩,才能体味到词的雄浑豪迈。也就是说,学生只有认真地朗读,认真地体味,才能触摸到文章语言的真情味、真滋味。
可见,朗读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有声化,它还包含了朗读者对文章的剖析、理解、评价。既然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如此重要的,那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来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呢?
一、学生的朗读与老师的讲解相结合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除了讲解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比如文章中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诵读,尤其是诗歌、情景交融的散文,朗读时那种和谐悦耳的韵律感,那些美词汇、美句等,只要学生反复去诵读就会从中理解其内容的含义,同时朗读能力的提高也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对一些应掌握的语文知识,老师要随着学生的诵读给予适当地讲解,对课文有直接关系的,能帮助领会课文,对学生起思想教育作用的作者、时代背景,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老师也应作适当地介绍。这样由诵读带动讲解,由讲解促进诵读,讲解和诵读结合,语文教学就会显得轻松融洽,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二、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
诵读一定要讲究方法,不同的文体,诵读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议论文的诵读,议论的语言功能是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讨论,对人民群众起宣传鼓动的作用,语言表达上以逻辑性和形象性有机结合为基本特征。因此在朗读这类文章时,要依照文章的思想脉络,总体上要求声音宏亮,刚劲有力,要把宣传、鼓动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以引起共鸣。而小说、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诵读则与议论文不同,这些文体的修辞方式的选用都比较广泛,句式灵活多变,短句居多,适当穿插长句,结构自由,在诵读这类文章时,语速或快或慢,语调或高或低,感情或飘柔似水、或激越奔放、或如泣如诉、或怒发冲冠,都要随着字里行间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三、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
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例如,白居易《瑟琶行》中描写音乐的那一段文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朗读“嘈嘈如急雨”时语速应快,以表现一个“急”字;而读“如私语”时语调应轻缓。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丁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四、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不论是采用那种形式都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要做到每一位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收获,而不是流于形式。
总之,语文就是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朗读训练,授之以法,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欣赏课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为什么要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出来的要比看出来的更富有深刻而广泛的内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更有穿透力,更能打动人心。通过朗读,对文章的理解,对感情的渗透,对思想的熏陶,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往往比单纯地讲解更深入、更透彻。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教师一旦离开了朗读,单纯地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你会发现讲台下的学生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之中。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朗读教学,让学生对这些拗口的文言文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老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将会大大的不同。因为通过朗读,可以形象地理解文字包含的深意,可以心领神会。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吗?
首先,朗读是一篇课文入门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老师在讲析之前的范读,特别是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范读,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字蕴含的情感,为学好这篇课文打下基础。
其次,朗读能训练学生的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直觉力。而朗读正是语感获得的主要途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说明了读的重要性,特别是朗读。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地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文字的隐含的意义。在朗读过程中,各式各样的语言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反复地出现,反复刺激学生的语言器官,逐步形成一个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语感。朗读的作品越多,次数越多,形成的语感也就越强。
第三,朗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储存记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能够认真训练学生的读,让学生多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进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材中所选的一些名篇,文辞优美,意境美妙,甚至有些是很难于在课堂上用语言描绘和表达出来,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而体验的唯一路径就是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去理解体验,在这理解和体验中,学生会产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朱自清先生名篇《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的描写,光靠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还应靠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理解品味。还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那么的大气磅礴,而其中的那句“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是如此之豪迈,构思是如此之奇妙,学生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仔细地揣摩,才能体味到词的雄浑豪迈。也就是说,学生只有认真地朗读,认真地体味,才能触摸到文章语言的真情味、真滋味。
可见,朗读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有声化,它还包含了朗读者对文章的剖析、理解、评价。既然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如此重要的,那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来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呢?
一、学生的朗读与老师的讲解相结合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除了讲解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比如文章中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诵读,尤其是诗歌、情景交融的散文,朗读时那种和谐悦耳的韵律感,那些美词汇、美句等,只要学生反复去诵读就会从中理解其内容的含义,同时朗读能力的提高也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对一些应掌握的语文知识,老师要随着学生的诵读给予适当地讲解,对课文有直接关系的,能帮助领会课文,对学生起思想教育作用的作者、时代背景,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老师也应作适当地介绍。这样由诵读带动讲解,由讲解促进诵读,讲解和诵读结合,语文教学就会显得轻松融洽,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二、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
诵读一定要讲究方法,不同的文体,诵读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议论文的诵读,议论的语言功能是对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讨论,对人民群众起宣传鼓动的作用,语言表达上以逻辑性和形象性有机结合为基本特征。因此在朗读这类文章时,要依照文章的思想脉络,总体上要求声音宏亮,刚劲有力,要把宣传、鼓动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以引起共鸣。而小说、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诵读则与议论文不同,这些文体的修辞方式的选用都比较广泛,句式灵活多变,短句居多,适当穿插长句,结构自由,在诵读这类文章时,语速或快或慢,语调或高或低,感情或飘柔似水、或激越奔放、或如泣如诉、或怒发冲冠,都要随着字里行间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三、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
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例如,白居易《瑟琶行》中描写音乐的那一段文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朗读“嘈嘈如急雨”时语速应快,以表现一个“急”字;而读“如私语”时语调应轻缓。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丁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四、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不论是采用那种形式都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要做到每一位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收获,而不是流于形式。
总之,语文就是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朗读训练,授之以法,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欣赏课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