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支持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rc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幼儿园的班级,我们常常看到活动室里留有幼儿的活动痕迹和教师的指导轨迹,但这些痕迹总是十分雷同。比如“橘子树”主题活动留下的痕迹往往是找橘子树、画橘子树、摘橘子、做橘子造型、做橘子甜品等活动场景和作品记录。是孩子們的关注点近乎一致从而使得教师的支持行为如此相似,还是教师不自觉地“蒙上了眼睛”“捂住了耳朵”,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而自作主张规划了幼儿的活动路径和自己的指导路径?
  我们认为,每个班的孩子都会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发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不断探究,获得快乐体验。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观察孩子的行动,体会孩子的感受,并基于此给予孩子个性化的支持。
  对孩子们的关注热点,教师和他们一起探究
  幼儿园的橘子树结果了,小橘子绿绿的,缀满了树枝,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去观察。教师事先预设了一些问题,如“幼儿园里有几棵橘子树”“树上的橘子长什么样子”“猜一猜橘子什么时候会变黄呢”……不料,活动现场情况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没一会儿,孩子们就都扎进了其中一棵橘子树的底下。“这些是什么?”“好像是刺。为什么其他几棵树没有刺?”“它是不是怕蜗牛爬上来?”“是地下有一只刺猬吗?”……原来,孩子们发现其中一棵橘子树的树干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刺。
  于是,教师放下预设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探究起树上的刺来。大家摸摸树干,看看树冠,和边上的几棵橘子树比比,发现除了刺,没有什么异样。教师说:“这棵树到底为什么会长刺?我们该怎么寻找答案呢?”孩子们的方法很多。“我们去查找资料,我爷爷是研究员。”“我妈妈会百度。”……于是,关于“橘子树为什么长刺”的调查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从大人们那里获得的经验,孩子们总结出了几种可能性:橘子树的品种不同,橘子树为了保护自己,橘子树为了锁住水分,等等。虽然孩子们没有寻找到确切的答案,但经历了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孩子们还查找和发现了许多其他带刺的植物,比如玫瑰、月季、山楂树、枸杞树等,还了解到植物的刺分为茎刺、皮刺和叶刺……大大拓展了探究范围,开阔了眼界。
  对孩子们的各种猜测,教师和他们一起验证
  国庆节前的某一天,雨后,幼儿园的草地上出现了成片的小蘑菇。孩子们看着成片的蘑菇,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蘑菇长得真好看,不知道能不能吃?”“能吃的,我家常常吃蘑菇。”“我妈说鲜艳的一般有毒,不能吃。”……孩子们还找来有关蘑菇的图书翻看,并在区域活动中画蘑菇。
  不料,国庆长假回来后,孩子们发现幼儿园里成片的小蘑菇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们发出了各种疑问和猜测。有人说可能被食堂阿姨摘去烧菜了,教师便和孩子们一起去询问了食堂工作人员,得到的结果当然是否定的;有人说可能被维修工人挖掉了,教师便和孩子们一起打电话给维修师傅,但师傅并不知情;有人提出去看监控录像,幼儿园负责安全的教师便带领孩子们一起去查,也没有任何发现。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时,有一个孩子提出:“会不会是蘑菇自己变没有了?”孩子们对这一奇思妙想有认同的,也有不认同的,教师于是决定提供具体的支持,带着孩子们到办公室上网查阅,结果发现野生蘑菇雨天时会长大,而只要天一放晴就会自己萎缩。孩子们终于找到了真相。
  对孩子们富有创意的想法,教师陪他们一起实践
  开学初,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怎么布置活动室。恰好“娃娃家”边上有一张桌子闲置着,孩子们觉得那里可以开辟成小花园。游戏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说小花园里需要一把伞,这样即使下雨也可以在小花园里玩。
  “一把伞?那我们怎么才能有一把伞呢?”教师嘴上问,其实心里在想可以买一把伞。不料,孩子们作出了如下反应:“伞要有一根伞柄,一个伞顶。”“还要有骨架子。”“还要有布。”……教师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设想:何不让孩子自己设计、制作一把伞?
  于是,孩子们的设想从选择合适的伞柄开始了,有人提议用废旧罗马杆,有人说用木棍或树枝。教师和孩子一起找来了孩子们罗列的材料,让他们商量选择。孩子们看看、掂掂、比比,觉得这些材料有的太细,有的太粗,有的太长……最后发现罗马杆最合适。接着,新的问题产生了:伞柄怎么样才能立住呢?孩子们想了种种方法:绑在桌子脚上,放到纸箱里,插到有洞的大积木里……最后他们决定放在有洞的积木里,先用绳子固定,然后用报纸塞紧加固。
  为了更好地支持孩子们的想法,教师组织孩子们参观了伞博物馆。孩子们从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伞,还了解了伞的结构和各种制作伞的材料及方法,为孩子们设计和制作伞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在之后设计雨伞时,孩子们的作品中都有伞柄、伞骨和伞面三个部分,还出现了蘑菇伞、三角形伞等不同形状的伞。
  伞柄选好了,大家开始做伞骨。大家选择了扁扁细细的木条做伞骨,可是将伞骨固定到伞柄上的难度非常大。刚开始,孩子们直接将伞骨搭在伞柄上,过了没多久伞骨就都掉了下来。后来他们用双面胶粘,还是固定不了。试了好几天,有人提议用钉子钉,但这个技术难度比较大。教师建议他们请人帮忙。于是,孩子们请来了保安叔叔帮他们用钉子固定住了,他们也从保安叔叔的操作中习得了经验。
  终于到了设计、制作伞面的时候,大家觉得用废报纸做伞面有图案又可以节省白纸。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画的图案贴到废报纸上装饰伞面,然后教师和孩子一起把伞面固定到了伞架上,伞总算制作成功了。大家对自己制作的伞很满意,经常有不少孩子在伞下游戏。可是过了没几天,孩子们开始不满足了,他们觉得自己的画都贴在伞面上,游戏的时候看不到,很遗憾。“那怎样才能坐在伞下也能看到伞上面的画呢?”有的孩子提议换成透明的塑料布,直接在上面画。孩子们总是有办法。
  孩子们就这样不断地行动着,教师就这样不断地支持他们,和他们一起探究、一起验证、一起创作。相信教师通过有效的观察和支持,能让孩子收获更多的经验和体验,促进孩子的成长。
其他文献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已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的主要内容涉及现有民办学校的分类登记、差异化分类收费、办学收益分配、财政税收扶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并对民办学校的运行及内部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笔者就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可能对民办幼儿园产生的财务及税务影响进行分析,重点对现存民办幼儿园分类登记、变更和后续运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资产产权变更、清算、运营架构规划等相关财税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
期刊
民办教育新政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正式进入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新时代。笔者站在律师的角度,就民办幼儿园如何积极应对分类管理,给举办者提供一些法律实务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举办者的身份问题。根据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条的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现有民办幼儿园的登记,往往存在登记的举办者与实际的
期刊
2016年11月7日,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审议通过后,作为一名民办幼儿园园长和投资人,我第一时间就找来研读。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我对即将到来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有些惶恐不安,甚至有些难以接受。根据新法精神,未来民办学校要分成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就民办幼儿园而言,如果选择非营利性,幼儿园就成了社会资产,举办者不得分配幼儿园的经营收益;如果选择营利性,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举办者可以分配经营收益,
期刊
2016年11月7日,《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稿审议通过,从而确立了未来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基本框架。营利性民办学校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法人属性、产权制度和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身为民办幼儿园的举办者,面对民办教育政策外部环境的改变,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今后该如何发展?从最初的震惊、迷茫,到后来的平静思考和理性分析,我以为,民办园应该在新的改革浪潮中寻找机遇,在压力和危机下寻求突破
期刊
前几年,温州市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风生水起,出台了许多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地方政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政策示范效应。温州的民办学前教育也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温州民办幼儿园办园起点不高,收费较低,加上后续扶持政策乏力等原因,民办幼儿园发展遭遇瓶颈。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它既不能像高端幼儿园一样走“高投入、高收益”道路,又没法像中小学一样搭乘义务教育的便车,显得举步维艰。在
期刊
民办学校要全面实行分类管理、国家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孩政策全面落地、各种形态的资本涌入幼教行业……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高新技术的发展,市场格局的变
期刊
张 虹(主持人,《幼儿教育》杂志主编):白驹过隙,记得10年前的6月24日,我们借心桥幼儿园建园10周年园庆,做了一个关于民办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论坛。今天在座的好几位专家、前辈10年前也在现场。时至今日,民办幼儿教育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国在2016年11月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领导、同行一起来思考和讨论民办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期刊
爱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我在大班区域活动中投放了若干水枪、眼药水瓶、洗发水瓶、洗手液瓶以及瓶身上有一个洞或两个洞的矿泉水瓶等,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在用这些材料吸水、装水、喷水等。幼儿似乎更喜欢玩有洞的矿泉水瓶,我意识到这一操作隐含着教育价值,即可以让幼儿探究水位高低与水柱喷射远近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存在压力的科学现象。而大班幼儿已开始对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表现出探究兴趣,喜欢关注事物的变化、奇特的现象以及细微的
期刊
在户外自主性游戏中,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发展运动能力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解读,并进行适宜的介入与支持,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大班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平衡与动作协调能力较中班幼儿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已能运用多种动作的配合来进行游戏。  片段1:“攀爬小能手”开始比拼了  热
期刊
体育规则游戏能有效促进幼儿动作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师在组织体育规则游戏时,如果只注重运动价值,就有可能变成一味的动作练习,幼儿往往体味不到游戏的情趣。如果教师只注重游戏情境的营造,忽视运动要求,则幼儿虽然浸润其中,乐享其趣,但往往发挥不了体育规则游戏对幼儿动作和身体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与体育教学活动相比,体育规则游戏的目的更具隐蔽性,游戏者是伴随玩耍过程,在与人、物的交互中,在快乐的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