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认为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诗、书、礼、易、春秋”。然而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中成长的80、90后们拒绝长大,他们心中有传统文化吗?他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又是什么呢?本文论述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深切忧虑。笔者希望全体国人用一颗爱国之心,了解和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并让自己的民族走得更远!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文化积淀 全球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
  简练的讲,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我用五经的名字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它刚好总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诗”,是指从《诗经》开始到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古乐。“书”,是指历代文人体现他们思想观点的专著。“礼”,是指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体制。“易”,并不单指《易经》,还包括了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数学。而“春秋”便是指从《尚书》到《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一系列的史学专著。中华传统文化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博大精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学习和继承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自《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全唐诗》、《全宋词》,这浩瀚如海般的诗词国度,怎是一首《东风破》所能表达的?现在我们是否只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离离原上草”或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阶段
  我们现在是否能从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潇洒不群、壮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龙金庸小说里的“任侠之气”是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致,与君痛饮三百杯”。而“侠之大者”是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呢?大概只会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杀杀中了吧。
  没有了“花间一壶酒”、“共剪西窗烛”的烂漫情怀,没有了“誓扫匈奴不顾身”、“醉里挑灯看剑”的壮烈胸襟。没有这些古韵的滋养,我们的80后和90后难道只能在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的多袋阔脚裤中显示自己的潇洒不羁么?没有了任侠的少年轻狂,没有了温文的少年情怀,我们的青春还完整吗?
  还有多少人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来自孟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有多少年轻人还会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大概只会装作很酷的说“我就是我,我喜欢,我可以。”他们只是整日埋首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中拒绝长大。
  还有多少人知道何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勇”?多少人会觉得“香九龄,能温席”是一种孝心的表现?还有谁会觉得“融七岁,能让梨”是一种中国式的谦逊礼让?再不知何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们可以成为像曹子建、王摩诘那样的浊世翩翩佳公子了。孩子们现在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大多是为考试加分服务,哪还有“为君唱遍《红豆吟》”的情怀了。
  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开始相信基督,相信圣诞老人。我们不知道谁是阿福,也好久没放过爷爷纸糊的风筝了。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看来除了意味着能看到无聊的文艺晚会,多几天去哪里都是人满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苍白。传统,从我们指缝滑过,轻轻流失。
  台湾忠信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在内地演讲时说,“什么是爱国?哪里是爱国?什么都是爱国,哪里都是爱国!”爱国是微小却又具体的。我们身在中国,有时却茫然不知自己国家有什么,是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我们过于注意别人的东西?爱国其实很简单,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而让我们走的更远。
  ★作者简介:孙春波,吉林省通化县七中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是育人工程,作文教学更是育人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以人为本、以悟为法、以真为准、以新为则的弘扬个性的写作教学在创新教育中正呈现出勃勃生机。在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人的价值获得充分重视的新形势下,在鼓励创新、倡导个性的课堂演练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知美、捕捉美、表现美,让极富生命活力的写作课堂充满快乐的信念,从而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他们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要】传统的“以教评学”的课堂评价机制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学评教”的课堂评价机制及评价标准。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课堂教学评价又是教育评价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在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中,我们通用的做法是“以教评教”,即重在考查:教师教了什么、教师怎么教的、教师为何这么教、教师教
【摘 要】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轻视审题、思维保守、盲目分列论点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解决的方案是:审清题意,加强对文题的理解;结合对题目的理解,看议论文材料的选择是否贴切;发表自己的新颖见解。  【关键词】作文教学 议论文写作 审清题意 贴切选    一、审清题意,加强对文题的理解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表现手法等。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摘要】勾践的成功之道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优秀的精神品质,包括坚强的意志,忍辱负重的精神,勇当责任的精神,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其二是正确的治国方略,包括抚慰百姓、医治创伤,鼓励生育、发展人口,重视人才、礼遇贤士,减轻赋税、关注民生。  【关键词】勾践;人物形象;成功之道;精神品质;治国方略    课文《勾践灭吴》选自于我国历史著作《国语》,具有历史真实性。课文叙述的故事是:越王勾践被吴国战败,困守会
【摘要】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决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应该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生活。  【关键词】作文;思维局限;反思生活    同学们初入高三,我给他们出了一个作文题:  杨万里有一首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请根据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同学们写好作文以后,我收上来一看,几乎千篇一律地写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同
【摘要】语言得体是人际交往中必须积极追求的境界。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的言谈,作指令明晰决断、一语千钧,慰百姓温婉亲民、春风化雨,充分展示了新一代领导人的新风采、新风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语言得体人际交往言为心声    2008年的“5·12”大地震,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5·12”震灾灾区的现场直播牵连着全国人的心,中央领导在灾区的一言一行,格外引人注目。今天,回放
【摘 要】诗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感悟人生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得到提高。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作品,准确把握现代诗歌的特点,同时更要有“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举一反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诗歌教学 现代诗歌 鉴赏水平 语文素养    当下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现代诗歌有限,高考语文
【摘 要】当代文学屡遭炮轰,多个有影响的人竟然用“垃圾”一词来形容当代文学。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当代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中国当代文学,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关键词】当代文学作品 语文教学 垃圾 养料    2006年底,德国汉学家顾彬曾炮轰中国文学是垃圾。2007年7月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文坛已经荣升为一个庞大的垃圾厂”。这个被誉为中国
【摘要】诗歌的翻译有利于学生再现诗歌所描述的画面,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对诗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把握;能够促进学生把自己移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意境当中。做好诗歌的翻译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及答题的得分率。  【关键词】诗歌鉴赏翻译再现画面表达方式意境    “诗言志”,诗歌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学者用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最佳方式,诗歌的内容就是那情感的外化,是作者思想的物质化表现,所以鉴赏诗
【教学设计的起源】  1.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宋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绽放着自身独特的光辉。然而在现今的教学中,诗词教学多年来都是一个薄弱环节,诗词并没有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对诗词的感觉常是意象分析 景物分析 情感分析,既显得枯燥,又玄妙莫测,难以把握。由此,如何在诗词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是我努力探索的方向。  2.在目前的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