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老年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妥善安排老年人群生活方式成为当今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今,各界社会组织均为老年人搭建了养老平台,但我国普遍养老水平仍局限于硬件养护阶段。老年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老年化;音乐治疗;音乐教育;措施
一、人口老年化现状及社会养老问题分析
目前,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社会问题。截止2018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949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对比2017年同比上升0.6%。预计到2024年,65周岁以上老年化人口将增加至7400万余人,占总人口比例超20%,我国老年化社会已然到来。
在老年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妥善安排老年人群生活方式成为当今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今,各界社会组织,诸如社区、学校、慈善机构等均为老年人搭建了养老平台,但我国普遍养老水平仍局限于硬件养护阶段。老年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二、老年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1.音乐的治疗价值能帮助老年群体保持社会行为
音乐治疗的方法包括视听、演奏、创作等多个手段,通过音乐投射及音乐联想释放不同频率的声波振动,作用于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使之产生有益的共振。节奏鲜明的声波作用于大脑,刺激大脑皮层神经,促进体内活性物质分泌,调节肠道蠕动,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节奏舒缓的声波可加速血液内啡肽分泌,达到镇痛作用。有案例证实,英国伦敦,音乐治疗先驱塔玛伊诺曾为接受脑肿瘤手术后出现失忆、呆滞后遗症的患者,以患者曾经最为熟悉的摇滚乐旋律成功修复受损脑神经,恢复记忆力。
音乐治疗具有为被治疗者提供安全感,增加创造性表达能力的治疗目标。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社会认同感缺失的心理。音乐治疗具有群体性特征,在正确的引导下,开发老年人音乐同步能力,开导音乐思维,激发再创造式音乐能力,增强老年人共情能力,保持社会性行为,让老年人在音乐互动中获得自信。
2.通过音乐学习产生情感共鸣
音乐学习与鉴赏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了解音乐的结构与情感表达,使学习者得到情绪释放,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体验增加了音乐学习的德育功能。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情感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特定的反映模式,是人类对于外界事物是否合符自己需要的表现形式。音乐是极富情感的艺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感受音乐所呈现的艺术语言,结合自己的主观思维去思考,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帮助情感宣泄,培养审美情操。
三、老年音乐教育的手段措施
1.重视音乐教育科普宣传
各级政府需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老年人对于音乐活动的重视。同时,政府应发挥其自身影响力,联合各类社会媒体在不同地区开展音乐交流活动,为广大老年群体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挖掘特色音乐元素,不断丰富音乐活动形式。音乐不再局限于荧幕之后,而应真正走入基层与群众。
2.政府与社区紧密合作,加强基层音乐文化建设
发展老年音乐教育事业需要以坚实的物质成本为基础,要做到老年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应充分利用社会群体的作用。目前,各大社区已基本设置社区老年大学,但仍存在学位“供不应求”的现状。对此,社区物业及开发商应加大建设力度,在社区硬件及人员设备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放宽老年大学学位供应,壮大老年大学发展规模。同时,政府应积极支持相关项目,加大老年大学机构的经费投入,开辟更多渠道,帮助社区进行人才及资金引流。老年音乐教育应实现老年人足不出户接受音乐教育的基层化趋势。
3.鼓励各界专业人士参与到老年音乐教育事业中
目前社会老年教育机构存在专业性音乐人才匮乏的情况,政府及各界社会组织应搭建与专业机构互通的平台,组织艺术类院校师生参与到老年音乐教学实践中来。同时,为专业性艺术人才提供相应福利,为艺术院校毕业生及退休教师提供就业机会,定期在老年教育机构开设讲座、音乐会等音乐活动,调动专业性人才参与老年音乐教育的积极性,即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专业的学习平台,也解决了社会就业紧张问题。
4.丰富创新音乐教学方式
传统音乐教育注重于对乐曲的理论化处理,包括读谱唱谱以及音乐曲式结构的剖析。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过于专业理性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感受不到音樂的趣味,从而降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老年音乐教育机构应注重音乐课程的互动性,着重介绍乐曲外延的创造背景,结合历史、文学等元素以故事形式作阐述。同时,开发老年人音乐创作思维能力,以群体为模式,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音乐创造,让老年人感受到音乐就在身边的乐趣。
四、结语
基于身体机能老化的生理特征,老年人群具有抗压力弱、专注力弱的心理特征。因此,老年音乐教育有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在物质发达的社会环境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再局限于解决物质条件,更在于精神层面的关爱。如何提高老年群体学习兴趣,如何为老年人创造科学的学习环境,如何提高全民老年化音乐教育意识,这些都需要音乐工作者不断探索钻研。
参考文献
[1]姜雪,关注学生心理—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
[2]刘敏丽、姜艳春,浅谈老年大学的音乐教育工作,音乐时空,2014年11期
作者简介:
王紫滢,1994年8月6日,汉族,女,广东省广州市,文学学士学位,音乐教育研究方向
(身份证号码:440181199408060063)
关键词:老年化;音乐治疗;音乐教育;措施
一、人口老年化现状及社会养老问题分析
目前,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社会问题。截止2018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949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对比2017年同比上升0.6%。预计到2024年,65周岁以上老年化人口将增加至7400万余人,占总人口比例超20%,我国老年化社会已然到来。
在老年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妥善安排老年人群生活方式成为当今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今,各界社会组织,诸如社区、学校、慈善机构等均为老年人搭建了养老平台,但我国普遍养老水平仍局限于硬件养护阶段。老年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二、老年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1.音乐的治疗价值能帮助老年群体保持社会行为
音乐治疗的方法包括视听、演奏、创作等多个手段,通过音乐投射及音乐联想释放不同频率的声波振动,作用于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使之产生有益的共振。节奏鲜明的声波作用于大脑,刺激大脑皮层神经,促进体内活性物质分泌,调节肠道蠕动,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节奏舒缓的声波可加速血液内啡肽分泌,达到镇痛作用。有案例证实,英国伦敦,音乐治疗先驱塔玛伊诺曾为接受脑肿瘤手术后出现失忆、呆滞后遗症的患者,以患者曾经最为熟悉的摇滚乐旋律成功修复受损脑神经,恢复记忆力。
音乐治疗具有为被治疗者提供安全感,增加创造性表达能力的治疗目标。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社会认同感缺失的心理。音乐治疗具有群体性特征,在正确的引导下,开发老年人音乐同步能力,开导音乐思维,激发再创造式音乐能力,增强老年人共情能力,保持社会性行为,让老年人在音乐互动中获得自信。
2.通过音乐学习产生情感共鸣
音乐学习与鉴赏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了解音乐的结构与情感表达,使学习者得到情绪释放,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体验增加了音乐学习的德育功能。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情感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特定的反映模式,是人类对于外界事物是否合符自己需要的表现形式。音乐是极富情感的艺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感受音乐所呈现的艺术语言,结合自己的主观思维去思考,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帮助情感宣泄,培养审美情操。
三、老年音乐教育的手段措施
1.重视音乐教育科普宣传
各级政府需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老年人对于音乐活动的重视。同时,政府应发挥其自身影响力,联合各类社会媒体在不同地区开展音乐交流活动,为广大老年群体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挖掘特色音乐元素,不断丰富音乐活动形式。音乐不再局限于荧幕之后,而应真正走入基层与群众。
2.政府与社区紧密合作,加强基层音乐文化建设
发展老年音乐教育事业需要以坚实的物质成本为基础,要做到老年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应充分利用社会群体的作用。目前,各大社区已基本设置社区老年大学,但仍存在学位“供不应求”的现状。对此,社区物业及开发商应加大建设力度,在社区硬件及人员设备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放宽老年大学学位供应,壮大老年大学发展规模。同时,政府应积极支持相关项目,加大老年大学机构的经费投入,开辟更多渠道,帮助社区进行人才及资金引流。老年音乐教育应实现老年人足不出户接受音乐教育的基层化趋势。
3.鼓励各界专业人士参与到老年音乐教育事业中
目前社会老年教育机构存在专业性音乐人才匮乏的情况,政府及各界社会组织应搭建与专业机构互通的平台,组织艺术类院校师生参与到老年音乐教学实践中来。同时,为专业性艺术人才提供相应福利,为艺术院校毕业生及退休教师提供就业机会,定期在老年教育机构开设讲座、音乐会等音乐活动,调动专业性人才参与老年音乐教育的积极性,即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专业的学习平台,也解决了社会就业紧张问题。
4.丰富创新音乐教学方式
传统音乐教育注重于对乐曲的理论化处理,包括读谱唱谱以及音乐曲式结构的剖析。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过于专业理性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感受不到音樂的趣味,从而降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老年音乐教育机构应注重音乐课程的互动性,着重介绍乐曲外延的创造背景,结合历史、文学等元素以故事形式作阐述。同时,开发老年人音乐创作思维能力,以群体为模式,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音乐创造,让老年人感受到音乐就在身边的乐趣。
四、结语
基于身体机能老化的生理特征,老年人群具有抗压力弱、专注力弱的心理特征。因此,老年音乐教育有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在物质发达的社会环境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再局限于解决物质条件,更在于精神层面的关爱。如何提高老年群体学习兴趣,如何为老年人创造科学的学习环境,如何提高全民老年化音乐教育意识,这些都需要音乐工作者不断探索钻研。
参考文献
[1]姜雪,关注学生心理—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
[2]刘敏丽、姜艳春,浅谈老年大学的音乐教育工作,音乐时空,2014年11期
作者简介:
王紫滢,1994年8月6日,汉族,女,广东省广州市,文学学士学位,音乐教育研究方向
(身份证号码:44018119940806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