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村庄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是什么?是姥姥绑的秋千架,种的黑悠悠秧,是姥姥讲的那些怎么听也听不够的老故事,是姥姥烀的茄子、腌的糖蒜、下的酱——那是我心里最温暖的地方,是属于我跟姥姥的那个村庄。
   回忆穿越漫长的时光,我们几个孩子追逐着跑向仲夏的水塘,水塘我万万不敢靠近,这可是姥姥下了死命令的。我只敢在塘边草丛里跟着我哥抓蚂蚱。抓蚂蚱这种事,男孩子才是行家里手,薅一根草棍儿,悄声地寻着蚂蚱影儿,瞅准了时机一扑一扣一串,一会儿工夫就能抓它个几十只。太阳偏西了,姥姥家的烟囱冒起了烟,我跟哥提着十几串蚂蚱往家跑。支在当院儿的“靠边站”上放着嫩绿的葱、水灵的白菜……姥姥从屋里端出来烀好的茄子、土豆,吹着气儿放在桌上,两只手在耳垂儿上搓着“训”我俩:“这一下午又野哪去了,瞅你俩造的这埋汰,看你妈来我不告诉她。”“嘿嘿,你看——”我把“战利品”举起来。“就知道你俩去树林儿了,灶坑给你们留火了。”姥姥说。灶坑的余火刚好用来烧蚂蚱,我跟哥蹲在灶坑口眼巴巴地等着,成串的蚂蚱扔进火里,一会儿就传出来焦煳的香味儿,我俩把蚂蚱从灶里掏出来,拾掇干净就争抢起来,每次我都能赢,因为姥姥说我年纪小,妈又不在身边儿,总是把大份儿的分给我,我记着那时哥总说我“抓不着几个,吃得倒挺多”。
   深秋的一个晚上,饭桌上姥姥和姥爷吵了起来,跋扈的姥爷掀了桌子,扣了我巴巴地盼了一下午的炖泥鳅。争吵以姥爷把姥姥推倒在地上告终,我抱着姥姥,吓得想哭却不敢哭,姥爷摔门走了,临走前留下句话:“我回来前你不走,看我不打死你!”“姥,咱走吧,我害怕。”姥姥默默从地上爬起来,给我换上了厚实的衣服,小声跟我说“不怕,不怕”,那声音平静里夹着一丝哽咽,让人心疼。
   那是我对山村黑夜为数不多的印象,我拽着姥姥,姥姥拉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舅舅家去,我俩没有手电,天上也没有星星,天黑得那么纯粹,风呼呼地在耳朵边吹过去,吹得人头疼。黑暗中我听见了脚步声,还有两只微亮的光点儿在黑暗中飘。“姥,有狼!”我吓得手都凉了。“是牛,不怕的。”姥姥把我抱起来,踏着黑往前走。舅家离姥姥家也就隔着三四趟房子,那晚却是我走过的最长的夜路。很多年过去了,我总能记起在那个路口,那两点亮光,当时心中的恐惧和姥姥怀里的温度。
   前年回农村老家,去了小时候经常去的水塘和小树林儿。水塘没有了,树林少了一半,地上的草稀稀疏疏地露出地皮儿,像是中年不得意的男人,干瘪还有点秃顶,生气不再。舅妈说姥姥家的房子前阵子让雨冲塌了,我跑去看老房子,大门口我们晒过太阳的石礅子还在,院子的栅栏却倒了一半儿,老房子被及腰的草包围着,隐隐地还能看到红砖小路的模样。挺大的房子就剩下几面墙,窗框被砖砸得变了形,我跟姥姥插花的窗台上几片水泥像补丁一样贴着,我俩躺在上面讲故事的小炕也塌得没了样儿。我愣愣地站在那儿,好像想起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只觉得心里一阵阵的伤感。
   姥姥在老房子里把我带大,也是从老房子走的。姥姥走那天的前半夜,舅打电话说姥姥不太好了,我们匆匆往回赶。那天的雾真大,黑透的天铺满白色的雾,往常开车一个小时的路我们走了两个半小时,我坐在车子后座,脑子里满是奇怪的想法,我在想,这雾怎么那么像电视剧里死人盖的白被单啊,书上说外星人会带来生命之光,这么厚的雾,万一外星人来了,姥姥能看见生命之光吗?……我就那么胡思乱想着,用嘴呼呼地吹气儿,我爸回头问我:“你干啥?”我说,我想把雾吹散了,能早点看见我姥。
   这雾像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到了姥姥家没一会儿就散了。姥姥躺在小炕上,脸色灰黄,她就那么平躺着,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已经脱了相的她颧骨高高的,牙也半露着,瘦骨嶙峋的手上布满了斑,很久没吃东西的原因,以前她手上暴起的血管此刻干瘪地贴在手背那层单薄的皮上,黑色的衣服显得她整个人小了一圈,和她说话她好像听不见,也不睁眼。我想去拉拉她的手,像小时候那样,可是我不敢,我就在边上一圈一圈地转。
   熬到后半夜,有那么一阵儿,我突然特别困,稀里糊涂地倒在邻居家烧得滚热的炕上睡了过去,感觉像是睡了很久很久,我被温暖包围着,被光包围着,没有恐惧,也忘了伤心,直到隔壁的哭声把我震醒。
   等我披上衣服跑回姥姥家,姥姥已经被抬到了地上,单薄的木板上躺着单薄的姥姥,从头到脚的黑布吓得我躲到大人的身后。接下来我就断片儿了,看着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进进出出,来来往往,我看着我妈哭,看着我哥哭,看着那些我没见过的人哭,我就那么看着却哭不出来。
   那是我最混沌的几天,我没有任何关于当时環境的记忆,能想起来的情景就像鬼故事一样,昏黄诡异,风中飘摇的电灯,深秋呼啸的山风、纸钱烧尽后鬼魅的光亮,还有高高搭起的灵棚。出殡的头一宿,我们几个女眷去大舅家休息,那天的夜没有星星,没有亮,那么大的村子没有人家开灯,黑漆漆一片,像是蒙在姥姥脸上的布,沉重压抑。四周静静的,只听得见我们几个人嚓嚓的脚步声和断断续续的狗叫,这让我想起好多年前跟姥姥深一脚浅一脚“出逃”的晚上,姥姥在耳边说“不怕,不怕”。夜风迎面吹过来,脸上一阵冰凉。
   出殡的那天,哭声一片,我戴着尖尖的孝帽子被一个不认识的姨领着,跟在人群里。我观察着他们每一个人,除了家里的亲戚和街坊邻居,还有很多生面孔,大家看起来都很难过,唢呐声中有几个婶子哭得特别的走心,还有两个哭得有些夸张。身边的姨拽着我让我哭,说你姥活着就对你好,你咋不哭呢,我使了半天劲,还是没哭出来。我心里一遍一遍地叨咕:这就是死吗?然后呢?回不来了吗?
   送葬的队伍走远了,一切平静了,我被带到邻居家,刚才哭得很大声的姨娘们开始切菜炖肉,准备答谢来吊唁的亲戚朋友,我看见一个大姨把手伸进凉菜盆,抓拌着,心里一阵难受,“哇”的就哭了。
   我这一哭给大伙吓了一跳,之前一直陪着我的姨说,这孩子,出殡的时候不哭,现在倒想起来了。后面的事我记不住了,只记得我一直嘟囔:“我姥没了,谁给我煮方便面啊?”
其他文献
“我自以为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反而异常平静,因为害怕是多余的。你可能会在鲜花丛中散步,在绿湖中游泳,总之,你会得到平静和美丽。”几年前,汪建华在他那本《把心捂热——一个“渐冻人”的生命日记》的书里曾经这样写道。他用一种极其优雅的平和坦然面对命运的不幸;我不知道这是他面对死亡时真实的心理,还是他早已看淡生死,只想静静地离去。   一个雪花飘飘的日子,我得知汪建华心脏停止跳动的消息。告知老友,不会吧
期刊
窝在床上,听北方呼啸,感觉终于有了个完整的冬天,尽管今年的雪下得大,化得也快,终究是齐全了。豌豆苗切碎用面粉和好,再加入个鸡蛋,水磨的糯米粉就如乡下自家舂的面粉,不那么黏手了。搓成团,压成饼,在平底锅烙至两边起脆,就唇齿留香了。冬天的慈姑粉球球的,没有了苦尾子,和切碎的大咸菜一起炒,这两样是冬日佐粥的最好搭配。浇头粉丝,这个好像也是冬日的菜肴,把肉斩碎,葱花爆香,加入切好的茶干、香菇,炒熟备用。泡
期刊
说起铁耙,这一农作工具功不可没。它是我国农耕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有着浓郁的传统历史,它与土地缘深,农民视同自己的左右双臂一样,十分护惜。   早些年,尽管农村推行了机械化生产,拖拉机犁地几乎替代了耕牛。农民见了“铁牛”,大开眼界,其翻田效率与铁耙之比不可同日而语,助推了劳动效率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农民说,田边地角的旮旮旯旯哈,还是少不了铁耙们的帮衬。   当年我在生产队劳动时,常年备足
期刊
有条大鱼,不小心撞进童年的记忆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印象越来越深,时常令人想起,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和富有诗意。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我大约十岁,故事就发生在老屋后面的那条小河里,那是一条清澈而美丽的生命之河,因其发源于原平定乡境内,故名平定河。这条小河蜿蜒相依于卧牛山下,流经我家门前汇入吕河,然后投入汉江的怀抱。   故乡小河里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游动的小鱼,以及爬来爬去的
期刊
1950年的冬天是黄土高原上所有村庄最为萧条和寒冷的时候,没人说得清,狼是哪一天混进村庄的。  白天,狼偷偷地潜藏在雨水常年冲刷形成的山洞里,一到晚上,潜进村庄,开始是咬死了羊、猪或者鸡。村庄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是狼干的。以至于后来,有一些村庄的孩子不见了,人们循血迹找到了孩子衣服,村庄人才知道,这一只只像狗一样的动物,会叼走孩子。  那动物不是狗,是狼。  村庄的许多人,那时正经历着一场饥饿。野菜、
期刊
小妹戴着一顶虎头帽来了,从山里来了。来时大年刚过,寒气犹存,有这帽子保暖,小脸红扑扑的,一张漂亮的小脸蛋儿,让这虎头帽衬托得更可爱。那时候,这样的帽子,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那虎头帽,枣红色,灯芯绒做的,两只耳朵竖起,额前大大的“王”字,用黄丝线绣的,眼睛嘴巴,棕色布装饰,白丝线绣的眉毛胡子,这小小的虎头帽,有如一只小老虎,生动而又有灵气。见到小妹的人,都很惊奇这帽子,都要夸赞一番。我也像拿着
期刊
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每天课堂吵闹得像一群小麻雀,真让人束手无策。   刚来三小,记得第一天走进教室,小朋友们见我面善,各自玩耍自己的玩具,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下课了,李东从后面一大步跨过来,跳在背上要我背他出去。恰巧这时班主任熊老师走了进来,屁股上给他一巴掌,小家伙惊叫着从我背上滑了下来。   “潘老师,你以后不要宠坏这帮孩子,对他们要凶一点,要不然,你的课堂无法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那时,书包里、家里,甚至同学家,除了学校统一发的课本外,几乎见不到有字的纸。   那时的作业本,纸页多是灰色的,偶尔还会看到手指头肚长或一韭菜叶宽、闪着微光的麦秸秆嵌在纸里,突兀着。行笔到此,要么搁笔,要么笔尖“嗖”的一下,滑梯一样滑过去了,变成一条走形的一撇一捺或一横一竖。   就这样的一张大纸,拦腰一折,再折,再折……然后垂直方向再折……用剪刀拉开,就成了16
期刊
桂林到南宁的列车。软座车厢。   我发了一夜低烧,起了一个大早,早早来到车站,早早走进车厢,坐在靠近车窗的沙发上,泡上一杯花茶,静静地等待发车。趁此空闲,我掏出随身携带的药片,用白开水吞服了几粒。此次出差,是应广西接力出版社之邀,去南宁参加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几家少儿报纸“碰头会”的。出发之前,我已患病,低烧,四肢无力。在医院门诊看过医生,服药后仍未见好转。   列车驶离站台。就在此时,一位年轻的
期刊
四月,能让我刻骨铭心惦记着故乡的,除了埋葬在老家大圩上故去的亲人们,应该就是大圩上那漫野的油菜花了。   说它野,是那种泼剌剌的生长姿态,就像我家隔壁的琴儿丫头:大大咧咧的,嗓门杠杠的,辫子粗粗的,手脚壮壮的,走路“咚咚”作响,毫不掩饰。那油菜花的花蕊,就是她的辫子,张扬个性,风一吹,簇拥一处,就是她与同伴在田埂上嬉闹追逐着。隔壁琴儿的奶奶说,“农村的娃好长。跌了,磕了,碰了,抓把土擦一下就没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