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从“十七年文学”的研究历程来看,其核心就是探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于各思潮的发展过程中。笔者将以“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窗口,不再集中探讨具体作品的“好”与“坏”,而是试图重新审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并且由此引申出对两者关系的新看法。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文学;政治;文化政治
众所周知,十七年是指1949至1966年,包含了50年代和60年代初。我们通常会把建国至文革的三十年独立出来,以改革开放为新的起点。其实,50年代和80年代的政治是有相同点的,即两个时间段的政治动向都不明朗,党内的意见、走向都没有统一,而指向自然也随时在变。但是,50年代更为敏感,它处于政权更迭期而不是发展期,许多想法都是未知的,摸着石头过河,过着过着就可能湿鞋。中共作为一个新生政权,其实也在不断尝试,而毛泽东肃清党内思想,并且发动一系列批判运动,虽然沉重打击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但是其背后的政治斗争是必要的,否则上层建筑的坍塌是极其危险的。
但是,通常我们都会认为80年代新文学,开启了文学与政治的新局面,即文学摆脱了政治的“绑架”,从而恢复了它的审美特性,因而复活了文学。不过我们必须知道,承认文学的审美特性并不代表着否认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不会出现在真空中,它总是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结构、思想潮流、情感类型相关联而存在着。确实,80年代后越来越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就必然谈到之前政治对文学的高压,但是这种特性又反而把文学给架空了。需要明白的是,虽然借助邓小平的不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终结了一种模式化的束缚,但是二者的关系却不会因此中断。“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是被提出,这可以说是文学存在于国家中,所必然发生的互动,正如现代性中,政治也是包含在内的。如果一味将其置于二元对立的体系中思考,那就难以实现二者融通的可能。正如刘锋杰等人所说:“其实新时期只是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一个新的语境机缘,学理源头还得回溯到60年代初。”[1]
像广受关注的长篇小说《红旗谱》、《青春之歌》和《林海雪原》,以及贺敬之的诗歌《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杨朔、刘白羽的散文《荔枝蜜》、《雪浪花》、《长江三日》等,可以作为这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也是其显著时代风格特征的体现者。但是,许多研究者都会质疑其文学性,认为这时期的作品缺失了文学内涵,完全成为政治规范下的宣传文艺,甚至认为“作家被纳入政治体制当中,其身份被夹杂和模糊在政治和文学之间,严重影响了作家形成独立的精神和成熟的艺术个性,许多作家也因此丧失了自我主体的自觉,成为了完全的政治服务者”[2] 。“50年代开始,就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概念出现……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新的社会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的既定叙述的合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中的民众,提供生活准则和思想依据———是这些小说的主要目的”[3],然而很多研究者并非能理解这一层,于是对于十七年文学的概述,文学史上大致就是“文学被规范于意识形态之下”,“文学丧失了审美特性”“作家缺乏主体意识”,但是我们所定义的“审美特性”“主体意识”又何尝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呢?甚至,有一段时期,文以载道也被划归为政治对文学的绑架,对于十七年的作家,有研究者认为他们失去了主体性,成为了封建士大夫。这是一种很明显的误解,因为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常常被等同于后来的文艺工具论,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往往将道的内涵推至天地,也将情的内涵推至天地,这时候,道与情合,使得文以载道观以体重超越现实政治功用的方式,超越了简单的世俗有用性,而达到了文与道、道与情的本源上的统一。”[4]即,它试图寻求道与情的某种平衡。而从现代文学工具论出现后,不仅“道”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情”也渐渐淡化,平衡被打破,即演變成一种高度单一型的论调。众所周知,陈独秀是提倡这种工具论的,而胡适、周作人则有着根本区别。前者强调完全的政治化,文以载“政”,文学批判现实,由此放弃自身的超越性。后者则强调保留文学的自由,认为可以间接地服务政治。 曹禺似乎更像后者,虽然他否定作品的社会功用,但是又不可避免地涉及了现实问题,类似于间接地服务了政治。但这种对现实问题思考,一直都是在文学的视野中,因此埋没了更深的意义。而用政治化的思维去思考,能真正地“为民立言”,使得作家不是高高在上地审视社会,而是放低姿态地成为现实的一员,激发出更贴合社会的情感。譬如我们所熟知的赵树理、丁玲等,都是十七年时期较为活跃的作家,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无论是塑造的人物还是语言,都附带着新中国全新的活力。但是,我们却把这种现象作为批判文学政治化的标杆,因而忽略了作家本人的想法,甚至认为作家在政治环境中失去了主体性,从而如牵线木偶一般地被政治带领。其实,曹禺的转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正如他所说:“当时我感到是一个新的开端,那种感情是难以描写的。我还没有经历过像共产党这样重视和关心文艺工作,给文艺工作者以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荣誉。”[5]我想,曹禺的心声能代表一大批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即他们将文学置于政治的规划下,是出于自愿的心态的,因而正是作家这种主体性的引导,才会有十七年文学的辉煌成就。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的知识谱系都是有局限的,知识的单一只会导致思维的单一。为此,我们有必要打破现有壁垒森严的知识边界,寻求彼此之间的对话交流,包括文学知识谱系内的跨学科的对话交流,也包括文学知识谱系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学术等非文学知识谱系的跨学科的对话交流,探寻它们彼此之间互渗互补的可能性,在知识谱系和范式的运动中拓宽思维视野,找到对十七年文学富有新意和深度的解读。”[6]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必须重新审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要明确两者并非是对立的,也并非是单向的,而是一种融合的互动关系。就文学而言,它与政治不是两种要素的有意向加,而应原本就是统一的,只是在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新生政权将文学直接等同于政治了,从而导致不可避免的片面性。
由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西方理论在文学与政治关系上的努力,而不能简单地将探讨者划分阵营。比如,对待伊格尔顿在《文学原理引论》中的观点:“一切批评都是政治批评”,我们就认为文学的审美在他的研究中毫无地位,其实不然。以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来说,世界、作品、作家、读者都是并联的,如若强调“政治绑架了文学”一说,其实在无意中也就切断了四要素之间的联系,或者单就文学审美特性而言,单一化的理解审美也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但是,在当今发展稳定的时代,文学已不会直接等同于政治了,不过文学对于政治的功能,我们也不能视若无睹。其实,承认了文学与政治不可分割的双向互动关系,其分歧也自然不存在了,只是互动的限度问题了。
注释:
[1]刘锋杰、薛雯、尹传兰:《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07页。
[2]贺仲明:《转型的艰难与心灵的归化:“十七年文学”的政治认同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07-23。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107页。
[4]刘锋杰、薛雯、尹传兰:《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來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
[5]田本相:《曹禺传》,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63页。
[6]吴秀明:《关于“十七年文学”整体评价的思考》,《学术月刊》,2010-06-20。
【摘要】:从“十七年文学”的研究历程来看,其核心就是探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于各思潮的发展过程中。笔者将以“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窗口,不再集中探讨具体作品的“好”与“坏”,而是试图重新审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并且由此引申出对两者关系的新看法。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文学;政治;文化政治
众所周知,十七年是指1949至1966年,包含了50年代和60年代初。我们通常会把建国至文革的三十年独立出来,以改革开放为新的起点。其实,50年代和80年代的政治是有相同点的,即两个时间段的政治动向都不明朗,党内的意见、走向都没有统一,而指向自然也随时在变。但是,50年代更为敏感,它处于政权更迭期而不是发展期,许多想法都是未知的,摸着石头过河,过着过着就可能湿鞋。中共作为一个新生政权,其实也在不断尝试,而毛泽东肃清党内思想,并且发动一系列批判运动,虽然沉重打击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但是其背后的政治斗争是必要的,否则上层建筑的坍塌是极其危险的。
但是,通常我们都会认为80年代新文学,开启了文学与政治的新局面,即文学摆脱了政治的“绑架”,从而恢复了它的审美特性,因而复活了文学。不过我们必须知道,承认文学的审美特性并不代表着否认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不会出现在真空中,它总是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结构、思想潮流、情感类型相关联而存在着。确实,80年代后越来越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就必然谈到之前政治对文学的高压,但是这种特性又反而把文学给架空了。需要明白的是,虽然借助邓小平的不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终结了一种模式化的束缚,但是二者的关系却不会因此中断。“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是被提出,这可以说是文学存在于国家中,所必然发生的互动,正如现代性中,政治也是包含在内的。如果一味将其置于二元对立的体系中思考,那就难以实现二者融通的可能。正如刘锋杰等人所说:“其实新时期只是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一个新的语境机缘,学理源头还得回溯到60年代初。”[1]
像广受关注的长篇小说《红旗谱》、《青春之歌》和《林海雪原》,以及贺敬之的诗歌《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杨朔、刘白羽的散文《荔枝蜜》、《雪浪花》、《长江三日》等,可以作为这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也是其显著时代风格特征的体现者。但是,许多研究者都会质疑其文学性,认为这时期的作品缺失了文学内涵,完全成为政治规范下的宣传文艺,甚至认为“作家被纳入政治体制当中,其身份被夹杂和模糊在政治和文学之间,严重影响了作家形成独立的精神和成熟的艺术个性,许多作家也因此丧失了自我主体的自觉,成为了完全的政治服务者”[2] 。“50年代开始,就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概念出现……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新的社会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的既定叙述的合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中的民众,提供生活准则和思想依据———是这些小说的主要目的”[3],然而很多研究者并非能理解这一层,于是对于十七年文学的概述,文学史上大致就是“文学被规范于意识形态之下”,“文学丧失了审美特性”“作家缺乏主体意识”,但是我们所定义的“审美特性”“主体意识”又何尝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呢?甚至,有一段时期,文以载道也被划归为政治对文学的绑架,对于十七年的作家,有研究者认为他们失去了主体性,成为了封建士大夫。这是一种很明显的误解,因为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常常被等同于后来的文艺工具论,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往往将道的内涵推至天地,也将情的内涵推至天地,这时候,道与情合,使得文以载道观以体重超越现实政治功用的方式,超越了简单的世俗有用性,而达到了文与道、道与情的本源上的统一。”[4]即,它试图寻求道与情的某种平衡。而从现代文学工具论出现后,不仅“道”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情”也渐渐淡化,平衡被打破,即演變成一种高度单一型的论调。众所周知,陈独秀是提倡这种工具论的,而胡适、周作人则有着根本区别。前者强调完全的政治化,文以载“政”,文学批判现实,由此放弃自身的超越性。后者则强调保留文学的自由,认为可以间接地服务政治。 曹禺似乎更像后者,虽然他否定作品的社会功用,但是又不可避免地涉及了现实问题,类似于间接地服务了政治。但这种对现实问题思考,一直都是在文学的视野中,因此埋没了更深的意义。而用政治化的思维去思考,能真正地“为民立言”,使得作家不是高高在上地审视社会,而是放低姿态地成为现实的一员,激发出更贴合社会的情感。譬如我们所熟知的赵树理、丁玲等,都是十七年时期较为活跃的作家,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无论是塑造的人物还是语言,都附带着新中国全新的活力。但是,我们却把这种现象作为批判文学政治化的标杆,因而忽略了作家本人的想法,甚至认为作家在政治环境中失去了主体性,从而如牵线木偶一般地被政治带领。其实,曹禺的转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正如他所说:“当时我感到是一个新的开端,那种感情是难以描写的。我还没有经历过像共产党这样重视和关心文艺工作,给文艺工作者以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荣誉。”[5]我想,曹禺的心声能代表一大批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即他们将文学置于政治的规划下,是出于自愿的心态的,因而正是作家这种主体性的引导,才会有十七年文学的辉煌成就。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的知识谱系都是有局限的,知识的单一只会导致思维的单一。为此,我们有必要打破现有壁垒森严的知识边界,寻求彼此之间的对话交流,包括文学知识谱系内的跨学科的对话交流,也包括文学知识谱系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学术等非文学知识谱系的跨学科的对话交流,探寻它们彼此之间互渗互补的可能性,在知识谱系和范式的运动中拓宽思维视野,找到对十七年文学富有新意和深度的解读。”[6]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必须重新审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要明确两者并非是对立的,也并非是单向的,而是一种融合的互动关系。就文学而言,它与政治不是两种要素的有意向加,而应原本就是统一的,只是在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新生政权将文学直接等同于政治了,从而导致不可避免的片面性。
由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西方理论在文学与政治关系上的努力,而不能简单地将探讨者划分阵营。比如,对待伊格尔顿在《文学原理引论》中的观点:“一切批评都是政治批评”,我们就认为文学的审美在他的研究中毫无地位,其实不然。以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来说,世界、作品、作家、读者都是并联的,如若强调“政治绑架了文学”一说,其实在无意中也就切断了四要素之间的联系,或者单就文学审美特性而言,单一化的理解审美也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但是,在当今发展稳定的时代,文学已不会直接等同于政治了,不过文学对于政治的功能,我们也不能视若无睹。其实,承认了文学与政治不可分割的双向互动关系,其分歧也自然不存在了,只是互动的限度问题了。
注释:
[1]刘锋杰、薛雯、尹传兰:《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07页。
[2]贺仲明:《转型的艰难与心灵的归化:“十七年文学”的政治认同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07-23。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107页。
[4]刘锋杰、薛雯、尹传兰:《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來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
[5]田本相:《曹禺传》,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63页。
[6]吴秀明:《关于“十七年文学”整体评价的思考》,《学术月刊》,20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