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地位尤其重要。当前,信息化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农业信息化,增强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在世界农业信息大潮面前,我国迅速调整了发展思路,理清发展脉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3文献标识码: A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
  
  1、农业信息化的定义
  农业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农业科技的新产物,目前仍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至今学术界还没有对农业信息化的定义达成共识。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我们认为,其基本涵义不外乎是指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以及信息和智力活动对农业的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加大的过程。总之,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应该是,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了技术、通信技
  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农民生活质量,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利用信息资源的动态发展过程。
  2、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从农业信息化的定义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是农业经济高度发达、农业科学技术高度进步的必然产物。完整的农业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
  (1)农业基础网络体系,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农业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2)农业信息科技研发与应用,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发与应用,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技术水平,才能使农业信息化再上新台阶,才能在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3)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使农业增产、增收;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提高农业管理水平,使农业管理系统达到最优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农业生产资源和农产品供销市场信息化,网络和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及普及使农业的产供销更加合理、方便、快捷,不仅解决了供需矛盾,而且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户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5)效用积累过程,农业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广大农户的素质显著提高,而且在不断的发展积累中,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社会更加稳定,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迈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民信息意识淡薄,对农业信息化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利用信息的白觉性不高,信息意识不足,主动学习相关信息知识理论的能动性差,导致农业信息的利用率不高。也有一些人甚至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2、政府主导作用不够,行业分割,部门掣肘
  我国政府部门是农业信息产业的投资主体,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各国看来,农业均是弱质产业,受到国家的保护,政府主要通过加强立法、制定规划和政策、增加投资,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在一些西方国家,农业部门根据国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走势,随时发布供求信息,引导农产品的产供销。以美国为例,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各县政府均十分注重对农业信息工作的协调管理。
  3、网络建设站建设规模较小
  当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规模比较小,不发达,专业站点、服务质量比较好的站点比较少,而且站点之问的关联性比較差,难以有效地进行链接。另外,农业网站站点分布不平衡,一般来说,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分布比较多,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较少甚至没有。
  4、网络设施成本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对于广大农户来说,要花5000元左右去买电脑和安装因特网,还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除了电脑和因特网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还需要有软件和服务成本,上网的费用基本上是一年500,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单单是为了农业生产和经营,广大农民对这个价格还是难以接受。
  5、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管理在在应用信息方面依然比较薄弱,在广大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甚至一度出现了停滞。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覆盖面的扩大,农业基础设施涵盖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设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设施,畜禽工厂化饲养设施,农作物种了工程设施,日光节能温
  室设施,无土栽培设施,全球定位系统设施等,卫星遥感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是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当前,由于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还不够大,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转化为生产力周强比较长,我国的农业生产信息化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另外,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基本上一直都是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化,使用现代
  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在农民的意识中基本上不存在,这也影响了了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的发展。
  
  三、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要大力进行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宣传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给现代农业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巨大的效益,通过宣传来使人民群众对农业信息化有一定的认知,对农业信息化网络和计算机应用进一步了解,从而形成全社会关心农业信息化的良好氛围。其次,通过开展持久、广泛的农业信息化宣传活动和对广大农业部门和涉农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培训活
  动,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增加他们加快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他们把满腔的工作热情积极投入到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的工作当中。
   2、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多部门,而且涉及到多个学科,因此,政府必须提高认识,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工程重视程度,在开展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一指挥,有效协调,保证农业信息化工作健康、有效地向前推进。
  (1)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由于农业信息化投入效能比较高,需要投入的周期和发挥作用的周期都比较长,而且农业信息化服务前景比较广阔,再加上农业信息服务的公益性特征,不仅需要前期的基础投入用于软硬件建设,还有后期的维护经费和运行经费,在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加以完善,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另外,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巨大,在资金投入方面,除了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还要考虑全方位、多元化的投入渠道,比如,通过招商引资,或者与一些农业协会、社会团体联合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来增加农业信息化自己投入等,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全方面找突破口,想办法,增加资金投入,农业信息化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2)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随着农业信息化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化相关责任问题也开始出现,这就需要国家配套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指导,要求国家重视农业信息法规的立法和监督。使农业信息化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农业信息法规,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对农业信息进行规范,从而形成高效、便捷、实用的农业共建共享机
  制。在信息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应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这一总原则的指导下,首先确定好大的法律框架,然后再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形成的“强化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参与,民众共建共享”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大力完善农村网络设施和通信设施,尽快实现“村村能上网,家家有电话”。要建立起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县、乡、村信息网络的有效对接,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农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和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另外,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远程教育系统,让农民群众通过远程教育了解国家的农业政策法规,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了解最新的通过农业
  生产发财致富的信息,掌握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问题的方法,从而运用到自己的生产实践当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结束语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农业信息化的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应充分发挥其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淑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现状及差距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9):174-176.
  [2] 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J].信息化建设,2006(6):50-53.
  [3] 曹俊杰.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7):11-1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某幢建筑高度超过200 m 的项目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为例,介绍了超高层建筑生活给水设计,生活热水设计,消火栓系统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以及排水和雨水系统设计,总结了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经验,以供同僚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给排水设计 消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对于超
期刊
摘要:运用地下水渗流理论,以天津某小区地下车库基坑降水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Visual MODFLOW对基坑降水三维非稳定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基坑降水中地下水渗流规律以及降水诱发的地表变形规律,为基坑降水方案优化以及降水施工作业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地下水数值模拟 基坑降水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活动的日益剧烈,地下商业、高层
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了对应急照明概念的理解,对民用建筑应急照明的设置场所和照度要求、转换时间和持续工作时间、供电、线路选型及敷设、控制等等做了探讨了。  【关键词】 民用建筑应急照明概念设置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 A    应急照明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设施,它同人身安全和建筑物安全紧密相关。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或其它灾害,伴随着电源中断,应急照明对人员疏散、消防救援工作,对重要的生产、工作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作用不容忽视,国家也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农村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该文章重点写出了幕墙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相关依据,主要内容以及对其常见的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建筑幕墙需要建立单独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是因为建筑幕墙在建筑工程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而且安装幕墙的风险高、涉及的知识面又很广。  关键词:建筑幕墙;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案;相关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幕墙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的原则  建筑幕墙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就是施工组
期刊
【摘要】佛山市南海新交通1标岩土工程勘察具有线路长、工点多、要求严、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勘察单位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有效的施工组织,如人员架构、工序安排和进度安排等,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为类似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南海新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施工组织  中图分类号: S969 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桂城至三山枢纽段)(以下
期刊
摘要:在我国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推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掀起,电力系统的建设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文章分其维护技术,探讨管理策略。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社会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多,对电力系统电力供应及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输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电力企业与用户的重要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职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公路建设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公路系统越来越完善。随着不断完善的公路系统的建设,对于我国公路的养护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的养护技术也在高起点下发展的越来越快。笔者通过考察我国公路养护的发展现状,通过运用发展的眼光来透析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公路;发展;浅析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各行各业也开始应用自动化技术,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降低管理成本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配网自动化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但在实际的建设和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分析。本篇文章就针对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展开进一步的阐述,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建设运行 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N830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暖通空调安装很重要,暖通空调的安装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是否高质量完成,亦即暖通空调安装质量决定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而这个安装过程,暖通空调安装施工是其在运行过程中质量的保证,其安装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影响着空调在使用过程中效果高低好坏,更是影响着空调寿命,是一项非常繁琐而细致的工程。分析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就在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最终保障建筑施工质量。解决问题之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