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的质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而其中“教师发展学校”又是在教师教育的大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发展学校”既着眼于教师,也着眼于学生,使学校具有让教师获得持续有效发展的功能,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学生的最大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师成为研究者,而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核心是要具有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教师作为研究者,经常反思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赋予教学以生命力,与此同时,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过程,即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独立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又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一定的理论,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1 以科研促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措施。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以教育思想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必须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必须将专业知识、教材、学生知识水平结合在一起,因而如何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而加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
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这是造成不少教师对教学缺乏经常性的理性思考的重要因素。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此,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即通过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要进行教育理论学习。通过定期专门举办教育理论培训班,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研讨。在活动中,教师们不仅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而且一起商讨、分析、研究、解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强化研究意识,自觉地担当起研究者的角色。
2 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繁重的教学负担几乎没有为研究留下多余的时间,因而部分教师认为“研究将挤占教学时间”,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假设。这种假设将教学与研究视为截然独立的两项活动,这种错误的假设显然没有考虑研究与教学之间“互补协同”关系,其实教师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定的“教学研究”,是对教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探究,这种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教学增加另外的负担,而是力图使教学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尽管在研究之初教师可能费时费力,但一旦进入研究的正常状态,熟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那么教学就演变成“研究式的教学”。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使每一个教师既服务于学校总体目标又切合各自实际的发展,有目的、有重点地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进行研究,从而使教研活动有具体的内容,教师在这样的教研科研活动中不仅能扩大交流,而且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3 以科研促转变,优化教师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一位具有渊博知识的人能否当一名好教师,要看他是否具有教师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要做一名优秀教师,则要看他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教育观念的大转变。转变教育观念靠行政命令并不能解决问题,解决的办法只能靠科研,靠教师有意识地去主动研究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其思想的不断优化。
对于教学来说,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教师就更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教学,并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提高,使其教育思想以教学为手段得到更好的实现。“教师发展学校”不仅使教师各自的理论水平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教育观念有了转变,这种转变,使自己在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逐渐地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经过长时期的“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的过程,更新了教育观念,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还开始逐渐形成了反思的习惯。
4 教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教科研相结合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和锻炼教师,又可以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通过“教师发展学校”可以促进教师钻研教育科学理论,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走上科学的轨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教师发展学校”可以促进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增强教师教学工作的针对性;通过“教师发展学校”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历史责任感,促进教师热爱教育工作,更好的履行职责。
教科研相结合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学会研究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促使教师努力形成反思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教师一旦将学习教育理论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则说明已经进入“研究”的过程。“研究”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自主的研究唤起学习教育理论的需要和合作的兴趣,教师在本职工作中进行的“研究”是最有效的培训。
现代教育强调教师必须是具备经过严格训练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需要持续发展,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因此,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而“教师发展学校”正是在实现着这一目标。
1 以科研促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措施。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以教育思想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必须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必须将专业知识、教材、学生知识水平结合在一起,因而如何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而加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
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这是造成不少教师对教学缺乏经常性的理性思考的重要因素。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此,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即通过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要进行教育理论学习。通过定期专门举办教育理论培训班,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研讨。在活动中,教师们不仅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而且一起商讨、分析、研究、解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强化研究意识,自觉地担当起研究者的角色。
2 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繁重的教学负担几乎没有为研究留下多余的时间,因而部分教师认为“研究将挤占教学时间”,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假设。这种假设将教学与研究视为截然独立的两项活动,这种错误的假设显然没有考虑研究与教学之间“互补协同”关系,其实教师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定的“教学研究”,是对教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探究,这种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教学增加另外的负担,而是力图使教学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尽管在研究之初教师可能费时费力,但一旦进入研究的正常状态,熟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那么教学就演变成“研究式的教学”。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使每一个教师既服务于学校总体目标又切合各自实际的发展,有目的、有重点地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进行研究,从而使教研活动有具体的内容,教师在这样的教研科研活动中不仅能扩大交流,而且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3 以科研促转变,优化教师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一位具有渊博知识的人能否当一名好教师,要看他是否具有教师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要做一名优秀教师,则要看他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教育观念的大转变。转变教育观念靠行政命令并不能解决问题,解决的办法只能靠科研,靠教师有意识地去主动研究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其思想的不断优化。
对于教学来说,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教师就更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教学,并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提高,使其教育思想以教学为手段得到更好的实现。“教师发展学校”不仅使教师各自的理论水平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教育观念有了转变,这种转变,使自己在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逐渐地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经过长时期的“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的过程,更新了教育观念,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还开始逐渐形成了反思的习惯。
4 教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教科研相结合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和锻炼教师,又可以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通过“教师发展学校”可以促进教师钻研教育科学理论,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走上科学的轨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教师发展学校”可以促进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增强教师教学工作的针对性;通过“教师发展学校”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历史责任感,促进教师热爱教育工作,更好的履行职责。
教科研相结合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学会研究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促使教师努力形成反思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教师一旦将学习教育理论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则说明已经进入“研究”的过程。“研究”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自主的研究唤起学习教育理论的需要和合作的兴趣,教师在本职工作中进行的“研究”是最有效的培训。
现代教育强调教师必须是具备经过严格训练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需要持续发展,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因此,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而“教师发展学校”正是在实现着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