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管理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现实社会的需求下,管理学课程教方式和内容要求不断创新与改革,并且从教学改革内容与培养目标要求上,实践性教学与企业单位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客观逻辑性思维上,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创新考察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通过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关键词:管理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管理学》课程作为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城市管理、行政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管理意识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起到夯实性的作用。本学科它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管理科学的艺术性特点,在学习中须注重实践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管理方式方法艺术上的提升。目前,我校存在相当多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与企业岗位职责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缺乏局部管理型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很难胜任其工作岗位赋予的职责。为了让学生高效率、科学的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运作原理和实践操作内容,提高其本身管理素质与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应在老师现代化教学和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的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管理学课程教学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个人吸引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及兴趣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以"应用型为主旨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 一、现行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大纲不完善,内容不健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截至目前,我校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较为科学、完善的科学大纲,即缺乏统一的本科教学大纲,也缺乏统一的依据。普通本科院校教师讲授内容与最终的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讲授内容随意性较大,完全根据讲授老师个人喜好的知识点来进行教学,且讲授的具体内容不专不深等问题比较明显。其各章节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衔接性较差,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完全缺乏统一性、连续性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滞后
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师以"教教科书",学生为"学教科书"的现象较严重。教师只注重书本内容知识点教授,其理论知识点与管理实践存在莫大的差距,基于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是阻碍学生的积极性与思维发散性,从而得不到完美的教学效果。缺乏管理的实践性及教学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重理论体系、轻技能训练,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很难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中采用实例教学问题研究不够深或采用实例与教学内容匹配度不高、吻合度不深。再者,忽视课堂集体交流讨论,只注重学生单个体的思维局限。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中,须适当穿插影音等资料,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转变为津津乐道的生动性课堂。
(三)考核方式主观,指标体系欠缺
学生学习效果的课程考试应该既包含基础知识又包括灵活应用能力,而大部分老师对学生成绩评定主要是根据期末试卷成绩而定,影响了学生在其他学习环节的主动积极性及实践性,这种方式不符合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学习质量评价与考试方法的相关精神。课程考核上应把所有的教学环节考虑其中,不仅有理论考核,更有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在考核中将课堂表现、小组管理、案例讨论、环境调查分析、管理潜能、角色模拟等全部计入平时成绩中,同时课程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卷面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组成,将目前的平时成绩提高至40%的比例,否者学生将在实践能力上突显不足。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改革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文化
管理学教材存在很多版本,但教材目录内容基本相似,且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所学内容相同,应从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情况出发适时制订或修改原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老师在教学中对讲授内容应有所整合和创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基本概念,介绍其内涵及其外延,再者从具体的实践操作向理论知识点的转变,使学生于具体实践管理中形成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时,能运用所学理论对一般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加强实地观摩实训,合理安排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时间,多角度应用教学案例,对国内外新案例、典型性案例、跨国合资企业案例、国有企业改制案例所面对当局管理的挑战进行长期跟踪总结,并按专业要求整理成篇,集成案例库,供教学使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和。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宜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讨论可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积极的思考,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问题的设计、资料的提供、思路启发、审核结论。结合管理学教学的模式及特点,就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其梳理出个人问题思维方式的不同解决路径,以引导学生能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管理当局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得出自己的观点与结论。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考核方式,提高考评质量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教学理念,把实践应用考核作为质量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所有考核纳入教学环节,不仅有理论考核,更有对实践环节即管理理论应用的考核。将课堂表现、团队管理、案例讨论、管理环境分析、角色模拟等全部计入平时成绩,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与研究,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管理学课程老师应加强学生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而考核的答案应是开放、多元化的,使學生认识到考试不但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保证学生管理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正峰.学科研究视角下的学校管理学学科属性--兼谈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转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0(06)
[2]王蓓颖.论《学校管理学》教学创新[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关键词:管理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管理学》课程作为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城市管理、行政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管理意识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起到夯实性的作用。本学科它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管理科学的艺术性特点,在学习中须注重实践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管理方式方法艺术上的提升。目前,我校存在相当多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与企业岗位职责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缺乏局部管理型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很难胜任其工作岗位赋予的职责。为了让学生高效率、科学的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运作原理和实践操作内容,提高其本身管理素质与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应在老师现代化教学和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的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管理学课程教学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个人吸引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及兴趣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以"应用型为主旨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 一、现行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大纲不完善,内容不健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截至目前,我校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较为科学、完善的科学大纲,即缺乏统一的本科教学大纲,也缺乏统一的依据。普通本科院校教师讲授内容与最终的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讲授内容随意性较大,完全根据讲授老师个人喜好的知识点来进行教学,且讲授的具体内容不专不深等问题比较明显。其各章节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衔接性较差,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完全缺乏统一性、连续性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滞后
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师以"教教科书",学生为"学教科书"的现象较严重。教师只注重书本内容知识点教授,其理论知识点与管理实践存在莫大的差距,基于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是阻碍学生的积极性与思维发散性,从而得不到完美的教学效果。缺乏管理的实践性及教学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重理论体系、轻技能训练,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很难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中采用实例教学问题研究不够深或采用实例与教学内容匹配度不高、吻合度不深。再者,忽视课堂集体交流讨论,只注重学生单个体的思维局限。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中,须适当穿插影音等资料,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转变为津津乐道的生动性课堂。
(三)考核方式主观,指标体系欠缺
学生学习效果的课程考试应该既包含基础知识又包括灵活应用能力,而大部分老师对学生成绩评定主要是根据期末试卷成绩而定,影响了学生在其他学习环节的主动积极性及实践性,这种方式不符合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学习质量评价与考试方法的相关精神。课程考核上应把所有的教学环节考虑其中,不仅有理论考核,更有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在考核中将课堂表现、小组管理、案例讨论、环境调查分析、管理潜能、角色模拟等全部计入平时成绩中,同时课程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卷面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组成,将目前的平时成绩提高至40%的比例,否者学生将在实践能力上突显不足。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改革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文化
管理学教材存在很多版本,但教材目录内容基本相似,且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所学内容相同,应从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情况出发适时制订或修改原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老师在教学中对讲授内容应有所整合和创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基本概念,介绍其内涵及其外延,再者从具体的实践操作向理论知识点的转变,使学生于具体实践管理中形成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时,能运用所学理论对一般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加强实地观摩实训,合理安排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时间,多角度应用教学案例,对国内外新案例、典型性案例、跨国合资企业案例、国有企业改制案例所面对当局管理的挑战进行长期跟踪总结,并按专业要求整理成篇,集成案例库,供教学使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和。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宜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讨论可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积极的思考,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问题的设计、资料的提供、思路启发、审核结论。结合管理学教学的模式及特点,就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其梳理出个人问题思维方式的不同解决路径,以引导学生能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管理当局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得出自己的观点与结论。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考核方式,提高考评质量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教学理念,把实践应用考核作为质量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所有考核纳入教学环节,不仅有理论考核,更有对实践环节即管理理论应用的考核。将课堂表现、团队管理、案例讨论、管理环境分析、角色模拟等全部计入平时成绩,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与研究,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管理学课程老师应加强学生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而考核的答案应是开放、多元化的,使學生认识到考试不但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保证学生管理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正峰.学科研究视角下的学校管理学学科属性--兼谈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转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0(06)
[2]王蓓颖.论《学校管理学》教学创新[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