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从“运用生活情境,导入数学新知;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运用生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四个方面探索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数学、生活
中国分类号:G623.5
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数学的发展,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有意义的活动,使孩子们在熟悉的事物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学习中,有时候学生感觉数学很枯燥,很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日常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数学就会感觉很轻松、快乐,而且,为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运用生活情境,导入数学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导入新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易于他们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让学生模拟超市情境,请一名同学扮演售货员,帮助介绍商品的价钱:汉堡8元,薯条4元,面包5元,三明治6元,两名同学扮演顾客来买东西,其中一名顾客拿着10元钱买了一个汉堡,售货员应找回多少元。另一名顾客用13元钱,正好能买哪两种食品。学生兴趣高涨,学生们都争抢着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二、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单纯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儿童实际。”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些数学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显得较为抽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活泼的问题中,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素材来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原来是那样的亲切与可近,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原型,例如木梯、挂衣架、堤坝截面、跳箱等,由于这些实物无法在课堂上直观展示,只能用多媒体从这些生活原型中分别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从直观到抽象,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而总结出它们的定义。
三、 运用生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数学知识。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内容尽可能来在于他们熟悉的生活,或来自当今社会的热点,或是有趣的数学史料,或是富有挑戰性的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在讲括号后,安排这样一个租船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和学生一共30人。公园门口写着:租一条大船35元,限乘6人,租一条小船20人,限乘4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租船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如果都租小船: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2、如果都租大船:30÷6=5(只) 35×5=175(元)
3、租6条小船,1条大船:6×20+35=155(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会做更多的题,而是要体会数学的价值,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的思想,进而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因此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将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后的应用中去,教师在教学中便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体数学的价值。在应用中体验数学,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应用能力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发展。极好地培养了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在学习了分类与整理后,让学生回家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自己的衣柜;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之后,让学生观察学校的伸缩门,理解这是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应用;在学习了分数时,强调平均分,同时对学生行了德育教育,做事应该公平、公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数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学习,但也未必每个知识的教学都要联系生活,去实践操作、尝试。因此,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选择恰当的方法为学生传授知识。
关键词:数学、生活
中国分类号:G623.5
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数学的发展,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有意义的活动,使孩子们在熟悉的事物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学习中,有时候学生感觉数学很枯燥,很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日常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数学就会感觉很轻松、快乐,而且,为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运用生活情境,导入数学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导入新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易于他们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让学生模拟超市情境,请一名同学扮演售货员,帮助介绍商品的价钱:汉堡8元,薯条4元,面包5元,三明治6元,两名同学扮演顾客来买东西,其中一名顾客拿着10元钱买了一个汉堡,售货员应找回多少元。另一名顾客用13元钱,正好能买哪两种食品。学生兴趣高涨,学生们都争抢着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二、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单纯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儿童实际。”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些数学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显得较为抽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活泼的问题中,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素材来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原来是那样的亲切与可近,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原型,例如木梯、挂衣架、堤坝截面、跳箱等,由于这些实物无法在课堂上直观展示,只能用多媒体从这些生活原型中分别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从直观到抽象,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而总结出它们的定义。
三、 运用生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数学知识。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内容尽可能来在于他们熟悉的生活,或来自当今社会的热点,或是有趣的数学史料,或是富有挑戰性的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在讲括号后,安排这样一个租船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和学生一共30人。公园门口写着:租一条大船35元,限乘6人,租一条小船20人,限乘4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租船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如果都租小船: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2、如果都租大船:30÷6=5(只) 35×5=175(元)
3、租6条小船,1条大船:6×20+35=155(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会做更多的题,而是要体会数学的价值,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的思想,进而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因此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将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后的应用中去,教师在教学中便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体数学的价值。在应用中体验数学,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应用能力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发展。极好地培养了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在学习了分类与整理后,让学生回家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自己的衣柜;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之后,让学生观察学校的伸缩门,理解这是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应用;在学习了分数时,强调平均分,同时对学生行了德育教育,做事应该公平、公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数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学习,但也未必每个知识的教学都要联系生活,去实践操作、尝试。因此,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选择恰当的方法为学生传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