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选择。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建设也已步入加速发展期。但由于地方政府多年来关注GDP增长率而忽略COD等生态指标,致使我国城市在规模化扩张过程中,一些棘手的“城市病”层出不穷,生态城市建设被各级政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层面。
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为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为之提供充足人才资源的重任。多年来,兰州城市学院遵循这一思路,针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因需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与地方发展共同进步,探索出了一条立足生态城市学科建设,致力于合格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与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一度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一些城市盲目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的“暂时繁荣”。如此发展的结果自然得不偿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促使整个社会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的日益重视,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探索和反思如何消除城市盲目发展所带来的弊端。这些城市无一例外地希冀通过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路以解决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通过城市环保的投入、环保技术的开发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估指标的制定方式,实现城市产业由单向流动的线性方式向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转变的良性循环。此外,许多城市积极推广绿色产业,并力图将其培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
一定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是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制约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而又对之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硅谷与斯坦福大学。二者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谁也不敢肯定地回答如果没有斯坦福大学,还会不会有今天的硅谷以及硅谷目前风头正劲的发展态势。理性地说,斯坦福大学的存在肯定不是硅谷形成的充分条件,但没有斯坦福大学这个必要条件,恐怕也同样不会出现硅谷。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顺应内在发展规律和要求,获取外部资源,满足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才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规格。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则可以通过控制人才供应的量与质,通过为社会提供科技文化等服务来影响、调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兰州城市学院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大举措
兰州城市学院由于地处甘肃省会,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学校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围绕国家“两型社会”“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区建设以及甘肃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瞄准兰州新区、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申报中的甘肃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等重大建设平台,以及推进甘肃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契合自身发展实际,全力构建城市生态学科群,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通过施行四大举措努力探索助力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道路。
1.专注特色,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学校前身是一所师范性专科院校,要实现为区域发展全方位服务,尤其在推动城镇化建设方面作出贡献,学科转型势在必行。鉴于此,学校在升本之初,按照“突出和发展城市服务功能,保留和优化师范教育特色,注重和强化应用技能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经过近年来不遗余力的建设,学校已逐步形成了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了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第一,实现与区域对接,大力发展城市生态相关学科群。学校结合甘肃区域发展需求,从培育特色入手,依靠地方经济、文化、自然资源的优势,以生态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互融,遴选出了一批具有自身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学科,并加大新兴学科、交叉与边缘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生态学科集群化发展机制。目前,以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等专业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相关学科群建设与地方发展的迫切需求高度吻合,服务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人才供不应求。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学科创新与融合机制。学校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学科交叉,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培养高层次、交叉型学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学校以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按照“整合、共享、开放、服务”的支撑平台建设方针,形成了共享开放平台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第三,争取多方注资,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学校设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对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优秀科研团队实行激励机制和不同比例的资金配套机制,鼓励教师通过成果转化、争取企业资助等方式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学校创新校企联合办学思路,与大唐移动、北方汽修等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由学校出场地、包教学,企业出资金、包就业的联合办学机制,有力地拓宽了学科建设融资渠道,培养了一批地方亟需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重点扶持发展与城市经济和产业布局密切相关的专业,调整学校原有专业布局,学校已初步创建了具有甘肃地域和人文特色的专业体系,形成了能够体现学校特色与优势的专业品牌,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日益紧密。
2.多措并举,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兴校之举,首在得人。学校自升本以来,坚持稳定、培养与引进多措并举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实施推进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 第一,招贤引智工作不断推进。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学校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稳定人才的政策,先后吸纳浙江大学在内的许多名校的博士、硕士来校工作,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逐年呈显著上升趋势;学校同时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采用“柔性引才”原则,先后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迅,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长江三角洲研究院副院长王祥荣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参与教学科研工作,以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学术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人才高地建设。
第二,自主培养实现跨越发展。学校先后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教师高学历工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制定了以城市生态学科群为主的教师进修制度、跟踪培养制度以及稳定人才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制度,并在教师学术交流、考察访问、学历提升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力地形成了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全校形成了追求上进,提高水平的良好导向。
通过坚持不懈地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人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与升本前相比,学校高级职称教师由原来的65人增加到395 人,增长6.1倍;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88人,增长44倍。专任教师的高职称比和高学历比分别由2006年的35.1%和53.6%达到了目前的53.9%和64.4%,逐步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结构合理、干劲十足、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先后有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40余人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或人才支持计划。
3.加大投入,着力打造精品专业实验室
学校以努力解决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与生态建设有关的重大问题为导向,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先后建成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等22个研究院(所),为培养人才、开展技术研发等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第一,围绕甘肃生态城市建设,成立相关研究院所。学校针对兰州大气污染、城市生态安全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问题,先后建立了以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城市生态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数个实验室,在采集数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已陆续为城市治污提供了一些翔实的理论依据。目前,相关实验室正陆续开展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对接协同创新合作,以进一步对甘肃生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另外,依托学校成立的甘肃城市发展研究院,已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共同主持完成了《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之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系列研究成果,其在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合评价、咨询指导等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因需开展相关实验项目。学校根据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兰州新区、兰白都市经济圈、甘肃省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等重大项目的需要,不断整合力量,优先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投入近千万元专项资金,购置了先进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实验设备。各实验室根据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采取资源共享、综合建设、规范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实验室规模提升、学科融合和持续发展的可能。目前,学校已承接或完成多项生态类实验,其中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5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7项,主持甘肃省内科技项目几十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发明1项。
4.凝心聚力,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本领
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坚持突出与城市生态文化发展相关的各类专业,不断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发展。
第一,为城市管理贡献才智。由于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甘肃省近年依托学校建立了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甘肃省城镇化建设县(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兰州市安宁区管理干部研修班等培训活动。这些培训从理论阐释、现身说法、政策讲解等方面入手,使学员获得了一定的思想收益,必将对甘肃省城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教育支撑作用。
第二,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受邀参加了第六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赴欧美等国家交流武学,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发起组织了国内外88支武术团队参加的兰洋杯“2012兰州国际武术交流大会暨武术文化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现已形成“太极法则与和谐思维”等一批学术交流成果,敦煌文化研究关于艺术再生理论和价值增值理论等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甘肃地方武学传承与保护发展规划等大量优秀成果。尤其是学校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为平台,已邀请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视觉艺术系副教授、美国知名雕塑家肯特·怀恩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共同构筑敦煌艺术研、学、产、商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为甘肃省打造“敦煌画派”的三步走战略和敦煌元素创意成果转化贡献着力量。
第三,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结合甘肃省发展实际,学校先后多次主办“西部循环经济论坛”“中国生态城市发展论坛”“全国敦煌艺术产业化协同创新高层论坛”等高规格学术论坛,为甘肃生态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学校创办了《城镇化研究》双月刊杂志,就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学校完成了兰州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新区定位、新区总体空间构架等方面贡献了才智,间接地推动了兰州新区升格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学校围绕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提出了十大生态水系工程,尽最大能力助推兰州市山水名城建设工程。此外,学校还为一些市(县)区制定了工业园区规划,为一些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了园林景观等。
第四,增强学校科研服务能力。在学校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学科,不断引进相关人才的同时,学校科研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2年3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合作,共同主持完成的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中央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直播和广泛报道。《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蔓延的严峻现实进行反思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智库型研究报告,旨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学校已培养各类城镇化建设人才数千名,与城市生态相关课题的申报、立项的数量与质量形势喜人,在城市生态领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不断增强,优势不断彰显。
深谋而瞻远,凝力而行疾。纵观学校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与其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密不可分的。地方高校只有积极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提供合格人才与智力支持,才能够实现人才培养适销对路、学校发展健康持续的良好态势,才能够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飞速向前的同时找到自身做大、做强的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为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为之提供充足人才资源的重任。多年来,兰州城市学院遵循这一思路,针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因需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与地方发展共同进步,探索出了一条立足生态城市学科建设,致力于合格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与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一度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一些城市盲目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的“暂时繁荣”。如此发展的结果自然得不偿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促使整个社会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的日益重视,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探索和反思如何消除城市盲目发展所带来的弊端。这些城市无一例外地希冀通过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路以解决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通过城市环保的投入、环保技术的开发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估指标的制定方式,实现城市产业由单向流动的线性方式向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转变的良性循环。此外,许多城市积极推广绿色产业,并力图将其培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
一定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是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制约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而又对之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硅谷与斯坦福大学。二者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谁也不敢肯定地回答如果没有斯坦福大学,还会不会有今天的硅谷以及硅谷目前风头正劲的发展态势。理性地说,斯坦福大学的存在肯定不是硅谷形成的充分条件,但没有斯坦福大学这个必要条件,恐怕也同样不会出现硅谷。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顺应内在发展规律和要求,获取外部资源,满足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才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规格。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则可以通过控制人才供应的量与质,通过为社会提供科技文化等服务来影响、调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兰州城市学院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大举措
兰州城市学院由于地处甘肃省会,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学校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围绕国家“两型社会”“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区建设以及甘肃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瞄准兰州新区、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申报中的甘肃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等重大建设平台,以及推进甘肃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契合自身发展实际,全力构建城市生态学科群,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通过施行四大举措努力探索助力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道路。
1.专注特色,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学校前身是一所师范性专科院校,要实现为区域发展全方位服务,尤其在推动城镇化建设方面作出贡献,学科转型势在必行。鉴于此,学校在升本之初,按照“突出和发展城市服务功能,保留和优化师范教育特色,注重和强化应用技能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经过近年来不遗余力的建设,学校已逐步形成了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了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第一,实现与区域对接,大力发展城市生态相关学科群。学校结合甘肃区域发展需求,从培育特色入手,依靠地方经济、文化、自然资源的优势,以生态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互融,遴选出了一批具有自身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学科,并加大新兴学科、交叉与边缘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生态学科集群化发展机制。目前,以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等专业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相关学科群建设与地方发展的迫切需求高度吻合,服务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人才供不应求。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学科创新与融合机制。学校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学科交叉,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培养高层次、交叉型学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学校以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按照“整合、共享、开放、服务”的支撑平台建设方针,形成了共享开放平台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第三,争取多方注资,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学校设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对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优秀科研团队实行激励机制和不同比例的资金配套机制,鼓励教师通过成果转化、争取企业资助等方式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学校创新校企联合办学思路,与大唐移动、北方汽修等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由学校出场地、包教学,企业出资金、包就业的联合办学机制,有力地拓宽了学科建设融资渠道,培养了一批地方亟需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重点扶持发展与城市经济和产业布局密切相关的专业,调整学校原有专业布局,学校已初步创建了具有甘肃地域和人文特色的专业体系,形成了能够体现学校特色与优势的专业品牌,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日益紧密。
2.多措并举,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兴校之举,首在得人。学校自升本以来,坚持稳定、培养与引进多措并举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实施推进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 第一,招贤引智工作不断推进。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学校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稳定人才的政策,先后吸纳浙江大学在内的许多名校的博士、硕士来校工作,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逐年呈显著上升趋势;学校同时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采用“柔性引才”原则,先后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迅,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长江三角洲研究院副院长王祥荣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参与教学科研工作,以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学术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人才高地建设。
第二,自主培养实现跨越发展。学校先后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教师高学历工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制定了以城市生态学科群为主的教师进修制度、跟踪培养制度以及稳定人才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制度,并在教师学术交流、考察访问、学历提升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力地形成了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全校形成了追求上进,提高水平的良好导向。
通过坚持不懈地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人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与升本前相比,学校高级职称教师由原来的65人增加到395 人,增长6.1倍;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88人,增长44倍。专任教师的高职称比和高学历比分别由2006年的35.1%和53.6%达到了目前的53.9%和64.4%,逐步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结构合理、干劲十足、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先后有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40余人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或人才支持计划。
3.加大投入,着力打造精品专业实验室
学校以努力解决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与生态建设有关的重大问题为导向,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先后建成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等22个研究院(所),为培养人才、开展技术研发等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第一,围绕甘肃生态城市建设,成立相关研究院所。学校针对兰州大气污染、城市生态安全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问题,先后建立了以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城市生态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数个实验室,在采集数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已陆续为城市治污提供了一些翔实的理论依据。目前,相关实验室正陆续开展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对接协同创新合作,以进一步对甘肃生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另外,依托学校成立的甘肃城市发展研究院,已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共同主持完成了《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之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系列研究成果,其在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合评价、咨询指导等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因需开展相关实验项目。学校根据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兰州新区、兰白都市经济圈、甘肃省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等重大项目的需要,不断整合力量,优先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投入近千万元专项资金,购置了先进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实验设备。各实验室根据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采取资源共享、综合建设、规范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实验室规模提升、学科融合和持续发展的可能。目前,学校已承接或完成多项生态类实验,其中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5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7项,主持甘肃省内科技项目几十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发明1项。
4.凝心聚力,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本领
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坚持突出与城市生态文化发展相关的各类专业,不断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发展。
第一,为城市管理贡献才智。由于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甘肃省近年依托学校建立了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甘肃省城镇化建设县(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兰州市安宁区管理干部研修班等培训活动。这些培训从理论阐释、现身说法、政策讲解等方面入手,使学员获得了一定的思想收益,必将对甘肃省城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教育支撑作用。
第二,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受邀参加了第六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赴欧美等国家交流武学,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发起组织了国内外88支武术团队参加的兰洋杯“2012兰州国际武术交流大会暨武术文化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现已形成“太极法则与和谐思维”等一批学术交流成果,敦煌文化研究关于艺术再生理论和价值增值理论等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甘肃地方武学传承与保护发展规划等大量优秀成果。尤其是学校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为平台,已邀请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视觉艺术系副教授、美国知名雕塑家肯特·怀恩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共同构筑敦煌艺术研、学、产、商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为甘肃省打造“敦煌画派”的三步走战略和敦煌元素创意成果转化贡献着力量。
第三,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结合甘肃省发展实际,学校先后多次主办“西部循环经济论坛”“中国生态城市发展论坛”“全国敦煌艺术产业化协同创新高层论坛”等高规格学术论坛,为甘肃生态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学校创办了《城镇化研究》双月刊杂志,就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学校完成了兰州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新区定位、新区总体空间构架等方面贡献了才智,间接地推动了兰州新区升格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学校围绕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提出了十大生态水系工程,尽最大能力助推兰州市山水名城建设工程。此外,学校还为一些市(县)区制定了工业园区规划,为一些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了园林景观等。
第四,增强学校科研服务能力。在学校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学科,不断引进相关人才的同时,学校科研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2年3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合作,共同主持完成的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中央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直播和广泛报道。《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蔓延的严峻现实进行反思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智库型研究报告,旨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学校已培养各类城镇化建设人才数千名,与城市生态相关课题的申报、立项的数量与质量形势喜人,在城市生态领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不断增强,优势不断彰显。
深谋而瞻远,凝力而行疾。纵观学校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与其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密不可分的。地方高校只有积极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提供合格人才与智力支持,才能够实现人才培养适销对路、学校发展健康持续的良好态势,才能够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飞速向前的同时找到自身做大、做强的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