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的措施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需要教师真正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了解学生的主观认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尚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尚待丰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追问;生活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儿童实际。”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些数学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显得尤为抽象。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总会遇到这样抽象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习起来生搬硬套。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的画平行线内容中,教材只是通过示意图来示范平行线的画法。究竟为什么要这么画?为什么要用到两把尺?教材没有进行任何说明。所以学生掌握起来相当困难,对两把尺的配合操作也显得非常生硬且不得要领。
  一、依靠“追问”,亦步亦趋
  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让学生想办法画出它的平行线,学生跃跃欲试。学生1先用尺的上沿与这条直线对齐,然后沿尺的下沿画一条直线;学生2质疑:“如果不是直尺而是一把实心的三角尺呢?”学生3先用尺与这条直线对齐,然后把尺拉到合适的位置,再沿尺边画一条直线。本以为这一环节就此结束,但马上有学生评价说他画得不够好。
  这是一个好时机,笔者马上追问:“你觉得哪里画得不太好?”“画得不平行。”“为什么说他画得不平行呢?”“左边靠得有点近。”“靠得近会怎么样?两条线在不远处会相交。”学生们一下子就找到了问题的本质。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集思广益,相信孩子的回答一定更接近孩子。笔者再次追问:“刚刚这位同学已经很认真了,怎么还会不平行呢?”学生们在纸上尝试着,探讨着,终于有了体会:用另一把尺子来当轨道,这样这把尺怎么走都不会歪了。有操作就会有体会,有体会就会有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追问,则让学生暴露了真实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展露真实的想法和需要,让学生将学生簇拥到成功的舞台。
  (一)在学生怀疑时追问。“哪里不太好?”“为什么说他画得不平行呢?”“有没有办法来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呢?”这给学生的观察与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依靠。学生在分析中进一步得知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在学生茫然时追问。“刚刚这位同学已经很认真了,怎么还会不平行呢?”“怎么才能保证不歪呢?”学生的头脑中一下子将刚才有人画的过程进行重新放映,有的学生通过观察怀疑,有的学生依据分析怀疑,还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怀疑,问题一下子集中,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在学生满足时追问。“大家的体会很深啊!我们再来试试,总结画平行线是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的?”学生们正在内心为自己的发现为欢呼时,教师的一句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又带入了另一个思考的空间,学生将自己的满足感悄悄收起,积极思考。
  二、依靠“生活”,合理迁移
  笔者拉动黑板,边拉边问:“老师会不会把黑板拉掉下来?”学生脱口而出:“怎么会呢?下面有边支撑着。”下面这条边还有什么作用?不让活动的黑板倾斜,让它总在这个轨道里活动。我们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推拉窗、推拉门……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数学回到生活中来。
  学生对量身高还是比较熟悉的。(屏幕出示身高测量仪器)看着屏幕上一遍遍量着身高,学生们恍然大悟:支撑那根测量杆运动,让它不歪斜。身高测量仪的前后运动,正好是一组平行线。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本质,学会用数学的眼睛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一)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移动黑板就在学生的眼前、推拉门窗天天接触、身高测量仪也是生活中常见,这些形象的素材,让学生感到数学原来是那样的亲切与亲近,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的好感。
  (二)能归纳出素材本质。“大家刚刚说的移动黑板、推拉门窗、身高测量仪,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多种信息在一起,学生一眼就能发现其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正是画平行线方法中的重难点的突破。用同类素材做依靠,将素材的本质进行迁移,学生探究操作方法时就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三)构建数学模型。数学是对生活的提炼,又是对生活的超越。将生活中的事物找到原型,这不仅需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做文本的思考者,更要做课堂的开拓者。
  责任编辑 一 觉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作文难,难作文”,提起作文,不仅学生头疼,老师也颇伤脑筋,花的时间不少,收效却甚微。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呢?  一 另辟蹊径: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学三年级的第一堂作文课,我刚进教室就听见有学生说怕写作文。我半开玩笑地说:“那我们今天就不上作文课了,好吗?”学生信以为真,掌声雷动。我若有所思,说:“行,那今天就让大家交流交流暑假里有趣的事
红外光学系统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会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系统成像质量变差。利用光学材料热特性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一种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方法,分析了透镜组的消像差方程组并进行
国学的兴起,是近年来文化界最为引人瞩目现象之一。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国学研究院”。随后.海外也成立了不少类似“孔子学院”、“国学会”的民间学院。2008年.政府出
语文教育学家黄光硕认为:“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前,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的习作教学,步入了种种误区——目标淡化、指导泛化、教学弱化,导致习作教学效果不佳,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困扰师生的最大难题。  小学习作教学的出路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除了抓好课堂习作教学,以阅读教学带动习作教学外,还应从
[摘 要]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为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则妙语连珠,写则文思如涌。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丰富学生的积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积累;途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
结合BTT控制与特征建模思想,将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应用于高超声速无人机的横侧向机动控制。对一类高超声速无人机进行了BTT自适应控制器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特征模
<正>"有的国家可能用纪念碑来纪念逝者,但我们爱尔兰更习惯用踢踏舞。"《泰坦尼克》舞剧像一位历史老人也像一位游吟诗人,讲述了这艘世界上最著名的船只从贝尔法斯特造船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