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im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惘”,离开思考的学习只是简单的灌输和记忆,只是知识的机械化积累,难以带来本质上的突破和创新。唯有思考才能让学习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带着思考的学习才有提高和创新的可能。思考则源于质疑,质疑既是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为思考提出一定的方向和任务,所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便是为学者常提的“学贵有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
   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爱问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凡是學生能提出的问题,无论简单或复杂,教师都应积极的肯定并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提问,如:“你提的这个问题真妙!”“你提的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你提的这个问题真有创意!”“你把老师没想到的问题都提出来了,真厉害!”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学生的自信心便树立起来了,也就爱问想问了。
  
   其次,要教给学生具体的质疑方法。语文课堂中的质疑有它的独有的特点:一、课题的质疑如《鲸》这篇课文,读了课题之后,学生便会提出“鲸有多大多重?”“鲸爱吃什么?”“鲸生活在哪里?”……等一系列和鲸有关的问题。通过学生提问在课题这一环节就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地呈现出来,使课堂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二、词语的质疑读完一句话,学生首先会质疑的可能就是关于词语的意义或用法。如“这个词语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而不用另一个词语?”“为什么相同的意思用了几个不同的词语?”三、句子的质疑句子的理解对于解读整个文本走进人物内心至关重要。句子的质疑可以从句子本身的内容有无矛盾去质疑,如《金色的鱼钩》中最后一句话“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学生会提出“这个鱼钩明明长满红锈,作者为什么还说它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句子的质疑还可以着眼于整篇文章的结构,如“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了什么作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句子的质疑还可以从标点符号的用法质疑,如《军神》一课中“你,你能忍受吗?—割掉!”这句话中问号后紧跟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四、段落的质疑 段落的质疑可以着眼于段落的形式、作用。如《索溪峪的野》一课中,“为什么二、三、四每段的开头都以( )是野的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最后,当然是释疑了。语文学习中的释疑有它的独到之处:一、结合上下文思考;二、结合文章写作背景既时代背景、环境背景、作者个人成长背景思考;三、查阅工具书思考;四、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思考。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做为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的一名教师更应把这句话做为自己教学的警言,努力探索让学生主动质疑、释疑的方法。
  
   【作者单位:南充市嘉陵区光彩实验小学四川637000]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要切实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提高课程实施对学生发展作用的有效性,克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影响“表层化”的局限性,需要增强教师调控的有效性。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但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调控。  一、兴趣调控  1、激发动机,培养興趣  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动
一、让习作与思想相约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同样的,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的同时必须学会做好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习良好的品德是不可忽视的。要把品德教育同作文有机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案例(一):  一天上午,数学老师气愤地告诉我:“课间十分钟,我们班的几个男生又再欺负于梦龙了。”我脑袋“嗡”的一声,一股怒火窜了上来。这次又是谁?!我三
我爸爸30多岁,是一名建筑工人,又黑又瘦。爸爸每天天刚亮就出工,夜幕降临时才回家。每天回到家里,他总是一脸的疲(pí)惫(bèi),吃完饭就休息。  可是近几天,爸爸不知怎的爱上了《格林童话》,吃完饭便坐在书桌旁读童话,还时不时地向我介绍有趣的内容。我好奇地问:“爸爸,你不累呀?”爸爸笑着回答:“一读书就不累啦!”  爸爸提议:“咱们一块儿读,三天后举行讲故事比赛,让你妈当裁判,你如果赢了就奖励你
教师的指导究竟是详细一点还是简单一些好呢?如果指导详细必定使学生受到影响,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惰性和依赖性,习作出现雷同现象是必然的。或许它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少走弯路,习作中少出“废品”,但它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习作教学思想格格不入的,甚至会让学生越写越怕,教师越教越“困”,越改越“烦”。但是不指导是不行的,怎么办?  不妨尝试:先
课间十分钟时,班上有好几个学生到我这儿来告状:老师,高××下课时又来打我;老师,高××上课把我的笔弄坏了;老师,高××把×××弄哭了……唉!接这个班以来,我最常听到的就是班级学生来告诉我高××又做了什么。这个学生让各科老师都很头疼,只有上我的数学课稍微好一点。  这个班以前的班主任在我接班时就已经告诉我这个班上有个学生很特殊,班上没有学生喜欢和他一起玩,也没有学生愿意和他做同桌,班级活动时也没有学
一、课题研究背景:    1、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是“基于载体的活动”,更是“基于资源的学习”。  2、我校比较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继开发了“南山竹海”、“横涧茶场”等实践活动基地,积累了一些课题相关的经验,为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    综合实践活
一、精彩在手指上生成  【案例】圆柱的表面积: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学生很顺利地总结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 底面积×2。这时一位同学举手——  生1:我还发现一种方法:圆柱体表面积=底面周长×(半径 高)。  其他孩子一时满头雾水,我也颇感意外。稍作停顿,我把“球”踢给了学生  师:我们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讲讲是怎么想的好吗?  生1(边说边演示):我把圆柱两个底面剪拼成一个
绘本是一个丰富的载体,它蕴涵了宽广的艺术,它容纳了细腻的情感,它体现了优美的语言,而这些艺术、情感、语言又密不可分的融会在一起,让你在打开它之后,就能默默地感受到。我们不能说,在每一个绘本活动中,都让孩子感受到如此之多,而是,取其一角,和孩子一起慢慢感受。  我试图从专家的教学视频中获得完满教学的典范,以为一个完满的绘本教学应该是从头到尾的精彩。其实不然,读书的活动,总是需要安静的观察、细细的讨论
那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如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变得精彩起来?从而吸引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的学习中,值得我们去思考。本文就结合当时教学《折形状》中的一些做法和课后的一些思考,谈实现精彩课堂的几个思路:  一、给学生一个评价的标准:由单一知识转向多个角度  学生的知识面广、能力强,应该成为学好科学课的良好基础,不应成为不喜欢科学课的理由。这个班的学生至所以不喜欢科学课,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科学课
小学生正值儿童情感不稳定、直观思维占上风的年龄阶段,但其接受能力较强、善于钻研新事物,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可以从小培养他们养成优良的品行,为将来在社会上立足奠定扎实、牢固的基础。本文就以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途经与方式。  一、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的六年里,学生应当会读、写、使用至少2500个常用汉字,几乎每一节语文课都要学习循环往复地学习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