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8例经胃肠减压保守治疗痊愈,2例手术治愈。结论:早期炎性肠梗阻于术后5到10天表现为典型肠梗阻体征,多由腹腔内炎症广泛粘连所致,多数病例采用保守治疗痊愈。
【关键词】肠梗阻 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8-031-02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ieus,EPII梗阻)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它是由于腹腔内炎症广泛粘连所致,这类肠梗阻有它特殊性,处理的方法也和其它肠梗阻截然不同,此类肠梗阻多于术后早期出现,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会减少对病人的痛苦及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3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体征
1.1一般资料 本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30例,其中男18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6岁;女12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44岁;多于术后5到10天内起病。
1.2临床症状体征 此类肠梗阻常表现为腹痛、腹胀,严重的有呕吐等,此组30例,X线腹透及腹部平片:小肠有多处不同程度积气积液,有时自左上腹部至右中腹部都可见多个宽大液平。B超检查30例,肠管扩张、肠腔积气积液明显,膈下积液3例,体检;大多腹软轻度腹痛13例,腹痛较重17例,呕吐15例,腹部轻度压痛12例,腹部压痛不明显18例,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25例,肠鸣音消失3例,有气过水音2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20例,偏高10例。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大都正常。发病前手术类型:本组30例,23例术前都有局限性和完全性腹膜炎,其中8例胃穿孔修补,10例化脓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切除5例,胃癌行全胃切除4例,其它3例,本组30例均诊断为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给予保守治疗: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低压灌肠,肛管排气,营养支持,使用激素等措施保守治疗平均10天治愈。2例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1例于术中见小肠粘连扭曲成角,给予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8天痊愈,1例由于腹腔内广泛粘连致密,无法分离,行小肠造瘘术,术后3月行二次手术治愈。
2.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以下几个方面:(1) 本病多见于手术操作范围广、渗血多、手术时间长、病人耐受力差。(2)多发于术后5—7天,往往已排便排气,进食后再出现肠梗阻且症状加重。(3) 此类肠梗阻腹胀明显,肠鸣音弱,肠功能恢复时间长。(4)此类肠梗阻症状、体征明显,但腹部平片无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典型表现。(5) 保守治疗大多有效,多数病人给予禁食、胃肠减压,1周内开始好转,极少数超过2周,平均治愈时间为10天。
3.讨论
3.1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术后早期肠梗阻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略有不同,前者包括肠麻痹、肠扭转、内疝等机械因素所致的肠梗阻,后者则由于炎症广泛粘连所致肠梗阻,此类肠梗阻并非少见,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短肠等严重并发症。我院30例均发生于术后5—10天,特别是术前有典型腹膜炎患者,是形成EPII的重要因素,患者均于5—10天排便排气,在恢复顺利的情况下,出现腹胀腹痛,这是因为病灶清除后,肠道功能开始恢复,但随着肠管本身炎性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另外早期进食后,增加肠管的负担最终导致梗阻。这也是此症的一个特点
3.2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征、腹部X线平片多可诊断,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和治疗有以下几点:(1) 术前手术指征明显的应及早手术,本组23例术前都有典型的腹膜炎。(2) 术中操作要稳、准、轻、快,尽量减少对腹膜的损伤。(3) 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防止炎性渗出。(4)术中仔细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以防腹腔内积血。5)清除一切坏死组织,避免大块结扎。(6)注意浆膜面的保护,防止暴露干燥。(7)关腹前将大网膜铺顺在切口下面避免腹膜粘连(6)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肠蠕动恢复。
3.3 EPII的治疗应在警惕绞窄性肠梗阻前提下采取保守治疗,时间5—10天,因为EPII造成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不大,急于手术解除梗阻往往难以奏效,这是由于术中往往发现腹腔内广泛粘连,强行剥离致密肠管势必造成EPII加重甚至肠穿孔。我院多采用以下措施保守治疗:(1) 禁食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2)腹部给予局部热敷理疗。(3)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3L袋,减少肠道内分泌,促进肠道早期恢复,促进肠蠕动药物。(4) 激素的应用,因为此类肠梗阻大多为肠管炎性水肿渗出而并非为细菌感染所致,因此适当应用激素较为合理,短时间应用激素并非会发生切口裂开和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5)在保守治疗期间我们根据病人体温、血象、腹膜炎症是否明显酌情应用抗生素,同时口服四磨汤,促进肠蠕动恢复。(5)应用生长抑素,降低胃肠分泌量,减少炎性渗出,利于肠管血循环和炎症的消退,减轻腹胀、腹痛及腹腔的渗出有明显疗效,缩短病程,用法施他宁6mg加生理盐水500ml维持静滴。
总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应严密观察,耐心等待,积极治疗,保守疗法是目前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唯一可行的有效方法,但同时要根据病人一般情况、肠鸣音恢复程度、腹腔渗出量以及有无腹膜炎的体征来判断病人的恢复情况。严格掌握二次手术指征,以防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责任审校:杨名雅)
【关键词】肠梗阻 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8-031-02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ieus,EPII梗阻)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它是由于腹腔内炎症广泛粘连所致,这类肠梗阻有它特殊性,处理的方法也和其它肠梗阻截然不同,此类肠梗阻多于术后早期出现,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会减少对病人的痛苦及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3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体征
1.1一般资料 本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30例,其中男18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6岁;女12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44岁;多于术后5到10天内起病。
1.2临床症状体征 此类肠梗阻常表现为腹痛、腹胀,严重的有呕吐等,此组30例,X线腹透及腹部平片:小肠有多处不同程度积气积液,有时自左上腹部至右中腹部都可见多个宽大液平。B超检查30例,肠管扩张、肠腔积气积液明显,膈下积液3例,体检;大多腹软轻度腹痛13例,腹痛较重17例,呕吐15例,腹部轻度压痛12例,腹部压痛不明显18例,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25例,肠鸣音消失3例,有气过水音2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20例,偏高10例。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大都正常。发病前手术类型:本组30例,23例术前都有局限性和完全性腹膜炎,其中8例胃穿孔修补,10例化脓阑尾炎行阑尾炎切除术,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切除5例,胃癌行全胃切除4例,其它3例,本组30例均诊断为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给予保守治疗: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低压灌肠,肛管排气,营养支持,使用激素等措施保守治疗平均10天治愈。2例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1例于术中见小肠粘连扭曲成角,给予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8天痊愈,1例由于腹腔内广泛粘连致密,无法分离,行小肠造瘘术,术后3月行二次手术治愈。
2.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以下几个方面:(1) 本病多见于手术操作范围广、渗血多、手术时间长、病人耐受力差。(2)多发于术后5—7天,往往已排便排气,进食后再出现肠梗阻且症状加重。(3) 此类肠梗阻腹胀明显,肠鸣音弱,肠功能恢复时间长。(4)此类肠梗阻症状、体征明显,但腹部平片无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典型表现。(5) 保守治疗大多有效,多数病人给予禁食、胃肠减压,1周内开始好转,极少数超过2周,平均治愈时间为10天。
3.讨论
3.1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术后早期肠梗阻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略有不同,前者包括肠麻痹、肠扭转、内疝等机械因素所致的肠梗阻,后者则由于炎症广泛粘连所致肠梗阻,此类肠梗阻并非少见,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短肠等严重并发症。我院30例均发生于术后5—10天,特别是术前有典型腹膜炎患者,是形成EPII的重要因素,患者均于5—10天排便排气,在恢复顺利的情况下,出现腹胀腹痛,这是因为病灶清除后,肠道功能开始恢复,但随着肠管本身炎性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另外早期进食后,增加肠管的负担最终导致梗阻。这也是此症的一个特点
3.2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征、腹部X线平片多可诊断,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和治疗有以下几点:(1) 术前手术指征明显的应及早手术,本组23例术前都有典型的腹膜炎。(2) 术中操作要稳、准、轻、快,尽量减少对腹膜的损伤。(3) 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防止炎性渗出。(4)术中仔细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以防腹腔内积血。5)清除一切坏死组织,避免大块结扎。(6)注意浆膜面的保护,防止暴露干燥。(7)关腹前将大网膜铺顺在切口下面避免腹膜粘连(6)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肠蠕动恢复。
3.3 EPII的治疗应在警惕绞窄性肠梗阻前提下采取保守治疗,时间5—10天,因为EPII造成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不大,急于手术解除梗阻往往难以奏效,这是由于术中往往发现腹腔内广泛粘连,强行剥离致密肠管势必造成EPII加重甚至肠穿孔。我院多采用以下措施保守治疗:(1) 禁食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2)腹部给予局部热敷理疗。(3)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3L袋,减少肠道内分泌,促进肠道早期恢复,促进肠蠕动药物。(4) 激素的应用,因为此类肠梗阻大多为肠管炎性水肿渗出而并非为细菌感染所致,因此适当应用激素较为合理,短时间应用激素并非会发生切口裂开和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5)在保守治疗期间我们根据病人体温、血象、腹膜炎症是否明显酌情应用抗生素,同时口服四磨汤,促进肠蠕动恢复。(5)应用生长抑素,降低胃肠分泌量,减少炎性渗出,利于肠管血循环和炎症的消退,减轻腹胀、腹痛及腹腔的渗出有明显疗效,缩短病程,用法施他宁6mg加生理盐水500ml维持静滴。
总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应严密观察,耐心等待,积极治疗,保守疗法是目前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唯一可行的有效方法,但同时要根据病人一般情况、肠鸣音恢复程度、腹腔渗出量以及有无腹膜炎的体征来判断病人的恢复情况。严格掌握二次手术指征,以防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责任审校:杨名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