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之我见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是人类娱乐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大众传播媒体,更是掌握国内外各种信息涌动的主流渠道。它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被它非强制性侵占,自觉地接收电视的“和平演变”,心甘情愿被无情吞噬。
  虽然荧屏被固定在室内,而调动观众情感之源的仍然是那流动而又漂亮的画面。如何去催发和培植“电视文化”这株瑰丽的时代奇葩,让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建设,让“中国特色”的独特魅力在“电视文化”中大放光芒,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和娴熟专业技能的电视从业大军。电视摄像是“电视人”的骨干成员,这些画面直接出自记者之手,因此,电视记者摄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电视制作的质量,更影响到节目播出的收视率和整个栏目的生命力,可以说电视摄像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学问。通过几年电视“镜头语言”的磨练,我们感到要当好一名电视摄像,离不开色、稳、移、抓和构图几要素。
  1、色,就是顏色。颜色是指物质发射、反射或透过光波视觉所产生的印象。它对电视画面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电视是依靠光线记录外界景观的,也是依靠光线镜头对摄像管发生作用的。所以色彩对电视画面有很大的影响。
  摄像机一般采用红、绿、蓝三管分色再现色彩,在不同色温的光线条件下,要调整白平衡,才能正确地反应景物的色彩。通常情况下采用顺光、顶光、逆光时采用手动光圈,否则采访对象面上无光,一般拍剪影时采用逆光。采访人物正面时应放在中间,侧面要给被采访对象留足视角,否则观众看起来,像对局外人讲话。作为一名电视摄像,开机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选择相应的滤色片,用AWB键调整机器的色温,同时应注意被摄对象所处环境是冷色(日光型5600K以上)还是暖色(灯光型3000K以下),通常情况下,光源中所含的蓝色光成分越多,色温越高,光源中所含的红色光成分越多,色温越低。
  在拍摄时有意识地营造色温的偏差,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日光型再加上白炽灯光源,拍出的景物情调会呈现出明显的温馨悦目之感,画面中会洋溢一种桔黄色彩,产生一种亲切舒适的气温,使画面变得异常瑰丽辉煌。在拍日出日落时,其色温本来就偏低,如能加上琥珀色滤光镜来降低色温,使景物蒙上了一片金红色,更能突出秋意的盎然。
  2、稳,是指拍出的画面平稳适度,推、拉、摇、跟、进退都要稳中求进。推镜头是某一主体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拉镜头则是把某一主体放到一个环境中。推拉镜头的效果是强烈的,是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突出环境中的主体,起幅与落幅果断,干净利落,有适当的长度,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结构的中心位置,推拉速度要与画面中的情节一致。
  摇镜头有横摇和竖摇,相似于人站在一处左顾右盼、上下张望。摇镜头是展示空间扩大观众的视野,侧重介绍环境、事件发生的地形概貌,给人一种趋于开阔、舒展有更多的视角信息。竖摇不能连续使用,否则观众的目光像刷墙一样,非常别扭。急摇尽头又称甩镜头,速度极快,画面上的景物全部虚化,在摇摄时应注意,选择纵向线条,丰富有层次的景物,但一定要稳、准、匀。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物体,用摇拍方式景物逐个出现,可以形成积累的效果,也能摇出意外之物,制造一种悬念,在镜头内形成视角注意力的起伏。因此推拉摇镜头使用时一定要慎重,要有目的性,不能滥用。
  跟镜头是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既可以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待运动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从人物背景后跟随拍摄,可以同被摄人物视点相吻合。不管画面中人物运动如何上下起伏、跳跃变化,跟拍画面应基本上成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性运动,画面的平稳运动时保证观众稳定观看的先决条件。跟镜头拍摄在纪实性专题片和新闻中着重突出的是纪实性意义。
  进退拍摄与人们走近物体观察极为相似,有一种身临其境渐渐贴近或渐渐离去的感觉,与推拉镜头相比有相同之处,只不过一个是机位变动一个是焦距变动,起幅与落幅往往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画面拍摄是要略推上去一点,这样拍出的画面看起来较为饱满舒适,但如果摄像功夫不到家的话,拍出的画面也容易抖动,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如何把握适度,除在理论上要弄清除外,还要靠平时的实践与锻炼。
  3、移,是指移动机位和变换镜头,是摄像重要掌握的部分之一。恰似边走边看,可以作直线移动,也可作曲线移动,可进可退,可左可右,对空间的展示有较好的效果。移动画面内容也是不停地变换,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弥补了定点拍摄的不足,形成了多样化的视点。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等复杂场面方面,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对复杂空间表现完整性和连贯性。把不同景致、不同运动形式的镜头组接起来是剪辑和编辑的事,但与摄像有很大的关系,不管摄像是否参加后期剪辑,前期的拍摄就能体现摄像的剪辑和编辑思想,并且对后期的编辑工作会有重大影响。所以摄像在前期拍摄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编辑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从事电视摄像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拍完一个镜头后,下一个镜头如果是拍同一个对象,那就必须变换机位或者更换景别,不然的话,让人看起来始终是一个重复的镜头,因画面构图缺乏变化,给后期制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当编辑的都知道,相同的机位又是同一个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给人感觉是在组接的一瞬间,画面中的主体及景物的位置,仿佛突然移动了一下,产生了跳动,从而破坏了画面的连贯性。
  电视摄像应根据所拍的具体内容和不同的情况来决定机位,要前后左右观察,多选择几个拍摄角度。表现一个事态内容可采用不同角度的多组镜头,可以说新闻摄像的全部过程就是机位的变换过程。因此开机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机位的确定,根据剧情的需要不断地变换机位和景致。机位应接近被摄主体的正前方或后前方,机位的周围要留有移动的回旋余地。有经验的摄像很少利用变焦推拉处理画面,多数是用广角定焦和机位移动相结合的拍摄手法。远景可以展示人物和环境的整体气氛,近景特写能突出主题。运动机位移动和景别变换的拍摄手法,可以使画面始终处于变化状态,消除画面呆板无力的现象,能使画面增强表达能力,因此拍摄新闻移动机位是非常重要的。
  4、抓,顾名思义,就是能抓住。抓拍,就是抓住拍摄的机会,在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空间里的事物所发生突然的变化过程,摄像人员是否能够将这个变化瞬间拍摄下来,将瞬间变为永恒,把精彩的场面变为作品,把现场感强可看性好的新闻奉献给观众,这完全是反映摄像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领导的各项活动、大会颁奖和抢险救灾等新闻的现场拍摄,这些都不能像拍电影、电视剧那样,可以重新再演一次、再拍一次,不但要考虑光线、构图和机位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新闻需要的内容,拍多了,不是带子拍完,就是电池用尽,拍少了,重要的镜头没抓住,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5、构图,是指摄像把物体的在画面结构取景范围内进行艺术真实、合情合理的安排和组合,使其成为一种令人感到美妙的形态。电视画面的造型一般有形状、线条、影调、质感、立体和运动等方面。电视的画面构图有着自己特有的规律和原理。所以,画面的结构要简单明了,坚持一个画面反映一个典型事实或情况的发展过程,不可出现多中心、多头绪。画面的立意要明确,突出主体,主体的安排一定要在视角中心位置上并占据一定的面积比例,与陪衬的主次要分清,轮廓清晰,调理和层次要分明。画面既要又生气,也要有活的感觉,人物要有神有情,风景要有意境和自然之美。
  电视画面不是静止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画面,画面里大多数的景物、人物是活动的。因此画面中的景物关系一直都在变化,摄像应有充分的准备和估计。比如,画面左侧的人会走到右侧,坐着的人会站起来,如果机位不动,人的躯体只能看到一部分,他的脸部也在画外,所以摄像在进行画面结构处理时,应注意画面中景物、人物的活动会使画面发生变化。摄像更应该懂得充分利用电视画面对运动的表现力和揭示作用,去表现生活中最有趣、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那些动态和变化过程,万万不能沉湎于绘画、照片的画面结构,陶醉在单幅静止画面的精美之中。画面一定要有完整的视角印象,它所表现的内容让人一看就懂。在处理时要有鲜明的特色和美感,这样的构图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总之,电视摄像是一门既浅显易懂又高深莫测的学问,电视摄像看起来像是一门专业技术,其实和很多学科都有联系,它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它与光学、电子学、声学、化学、新闻学、心理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其他各类理论都密切相关。这样就更加要求电视摄像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学识修养,对社会生活和所要表现的主题要有自己的看法,在拍摄时仔细观察、认真体会,对反映的主题产生应有的敏感度,这样才能抓住事物内在的本质。拍摄时要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准确地选择最佳的角度和最佳的时机及最佳的表现方式,这样主题才能表现得非常清楚、非常真实。因此,对生活的体会深浅,文化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到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靠老经验、老方法、老思路是当不好摄像的,只有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人,只有有文化、有思想、有创新、有敬业精神的人,只有全力以赴地做好以上工作的人,把各种知识交融结合在一起,并能随时接纳新的信息,加以融会贯通,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摄像。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点探索: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检查评价,激发自学热情;养成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自学能力;培养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然而,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这个社会生生不竭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创新就是把已知的素材(或者已知的经验)重新组合,产生具有新价值的事物、思想和方法的过程。创新有三个特点:一是变化性。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不叫创新,创新就是在现有的素材和经验的基础上或加以组合、或加以分解等等变化,从而产生新的东西。二是新颖性。只有变化而不新颖也不是创新。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标新立异
期刊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激发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的思维能力,给学生一个广泛
期刊
摘 要: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異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普
期刊
新课程理念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樣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明确要求教学要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以高品质的有效教学带领学生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因此,在新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构建新知;信息提炼,培养学生获取新
期刊
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仍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依然存在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的现象。在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而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思品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让思品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一、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思品活动化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
期刊
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始终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最大的效应,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的一环。记得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有了强大的兴趣就会入迷,入迷自然会勤奋,最终达到忘我。”可见,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动机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场所。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着眼于高效率,用最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精髓,它充分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个性的养成,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体性教学中达到辨析明理、自我提高的过程。   一、转变观念,树立主体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常常出现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动
期刊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
期刊
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的。所以,教法应围绕“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在施教过程中,“三个基本原则”,以达到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原则。  2、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原则。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动,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