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脱位牙齿156例植入,使其成活的影响因素以及失败的教训。方法:局麻下将牙齿再植入牙槽窝内,评估一下牙齿的位置是否正确,如不中意应轻轻地移动直到理想位置,如牙位正确,应行牙弓夹板固定,软组织处理及其它辅助治疗。结果:牙齿成活予否于牙齿在口外干燥时间长短,牙槽窝准备,牙弓夹板固定,辅助治疗等因素有关。结论:牙齿在口外干燥时间大于60min,就不必考虑牙齿活髓情况,应考虑进行牙体治疗植入。
【关键词】牙齿脱位;植入;牙齿活髓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34-01
牙齿发生脱位,牙根的附着结构如牙周韧带,牙骨质层板受到损害,根尖血管被切断,使得牙髓坏死。牙齿再植后,牙周韧带的生物学反应决定了脱位牙的最终命运。附着结构的创伤,导致牙周韧带局部炎症,如果炎症反应不过度且无其他炎症刺激出现,则愈合时生成新的牙周韧带和牙骨质层板,这个过程称为表面吸收。这个过程无症状且常规X线 片上观察不到。牙齿脱位通常是外伤引起的,如果创伤面广泛,达到牙根面的20%,愈合后会产生不正常的附着。清除创伤产生的碎片的炎症反应过后,牙根表面缺乏牙骨质,裸根附近的细胞竟相迁居与根面。骨和牙不通过中间附着结构而直接接触(这种现象叫作牙骨粘连)。或者骨的吸收和重建终生进行,与牙根接触的破骨细胞引起牙本质吸收,在重建时间,成骨细胞在原来牙根的部位产生骨质取代了牙根(这个过程被称作替代吸收)。我们将156例病人牙齿发生脱位再植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56例牙齿脱位植入患者,男性126例,女性30例,年龄平均为19~56岁,其中以23~35岁之间为多,主要由于23~35岁之间,作工作危险多。
1.1 方法:(1)。首先要在局麻下清創;(2)牙槽窝准备:牙槽窝在牙脱位后并发症的起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植前必须保持完整,强调去除牙槽窝中再植牙时的障碍物。牙槽窝应最大可能地不予改变。如果有血凝块应轻轻吸出,如果牙槽窝塌陷可能阻止再植或引起损伤,应仔细地复位。(3)。牙髓治疗:根尖开放、口外干燥时间少于60min者,根尖开放有血液循环重建的潜力,牙根能继续发育。(4)。夹板固定:容许牙齿在愈合过程中有适当的运动,尽量缩短固定时间,可以减少粘连的发生率。半固定7~10天为好,夹板应允许牙齿运动,不具有记忆功能,不能损伤牙龈或阻碍口腔卫生的维持。(5)。辅助治疗:再植时和牙髓治疗前系统地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侵入坏死的牙髓及继发炎症性吸收,直到去除夹板(7~10天),其间应控制龈沟中细菌,强调口腔卫生,用洗必太漱口7~10天。
2 结果
牙齿脱位植入患者,牙齿愈后情况:(1)。稳固型:a.恢复正常。B. 牙骨粘连。(2)。不稳固型:a.替代吸收:组织学特征是牙本质和骨直接接触,缺乏分隔的牙周韧带和牙骨质层。 放射照相示牙根与周围骨质的区别消失且出现虫蚀样改变。临床上的特征性改变是牙齿缺乏动度,敲击有金属音,发育中的牙列表现低咬合。b.炎症性牙根吸收:正常情况下,如果髓腔内感染,牙骨质层(是分割根管系统和牙周组织的一道物理屏障。)可以阻止毒素达到牙周韧带。牙齿撕脱伤后,牙骨质覆盖被损伤,其保护功能丧失,如果因脱位而致的牙髓感染,毒素就可以通过牙本质小管,刺激周围相应的牙周韧带产生炎症反应,结果是引起牙根和骨的吸收。牙周浸润包括含浆细胞。
3 讨论
影响再植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再植的时间、牙根准备、牙槽窝处理、以及夹板固定等因素,每6个月一次共5年,完全脱位牙齿植入牙根吸收多,告知患者手持牙冠,用自来水或盐水温和地冲洗牙根(不过度),尽可能无创伤地放回牙槽窝,立即去医院。如果不可能适当地再植入,脱位牙齿应立即放入恰当的介质中。保存介质包括水、口腔前庭、生理盐水、牛奶、特制运输容器中的细胞培养基。最重要的是防止干燥以免导致正常生理、牙周韧带细胞形态丧失,全力争取最初15~20分钟内干净无牙根损伤的牙,应尽可能无创伤的植入。以争取牙齿脱位植入成功。
【关键词】牙齿脱位;植入;牙齿活髓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34-01
牙齿发生脱位,牙根的附着结构如牙周韧带,牙骨质层板受到损害,根尖血管被切断,使得牙髓坏死。牙齿再植后,牙周韧带的生物学反应决定了脱位牙的最终命运。附着结构的创伤,导致牙周韧带局部炎症,如果炎症反应不过度且无其他炎症刺激出现,则愈合时生成新的牙周韧带和牙骨质层板,这个过程称为表面吸收。这个过程无症状且常规X线 片上观察不到。牙齿脱位通常是外伤引起的,如果创伤面广泛,达到牙根面的20%,愈合后会产生不正常的附着。清除创伤产生的碎片的炎症反应过后,牙根表面缺乏牙骨质,裸根附近的细胞竟相迁居与根面。骨和牙不通过中间附着结构而直接接触(这种现象叫作牙骨粘连)。或者骨的吸收和重建终生进行,与牙根接触的破骨细胞引起牙本质吸收,在重建时间,成骨细胞在原来牙根的部位产生骨质取代了牙根(这个过程被称作替代吸收)。我们将156例病人牙齿发生脱位再植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56例牙齿脱位植入患者,男性126例,女性30例,年龄平均为19~56岁,其中以23~35岁之间为多,主要由于23~35岁之间,作工作危险多。
1.1 方法:(1)。首先要在局麻下清創;(2)牙槽窝准备:牙槽窝在牙脱位后并发症的起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植前必须保持完整,强调去除牙槽窝中再植牙时的障碍物。牙槽窝应最大可能地不予改变。如果有血凝块应轻轻吸出,如果牙槽窝塌陷可能阻止再植或引起损伤,应仔细地复位。(3)。牙髓治疗:根尖开放、口外干燥时间少于60min者,根尖开放有血液循环重建的潜力,牙根能继续发育。(4)。夹板固定:容许牙齿在愈合过程中有适当的运动,尽量缩短固定时间,可以减少粘连的发生率。半固定7~10天为好,夹板应允许牙齿运动,不具有记忆功能,不能损伤牙龈或阻碍口腔卫生的维持。(5)。辅助治疗:再植时和牙髓治疗前系统地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侵入坏死的牙髓及继发炎症性吸收,直到去除夹板(7~10天),其间应控制龈沟中细菌,强调口腔卫生,用洗必太漱口7~10天。
2 结果
牙齿脱位植入患者,牙齿愈后情况:(1)。稳固型:a.恢复正常。B. 牙骨粘连。(2)。不稳固型:a.替代吸收:组织学特征是牙本质和骨直接接触,缺乏分隔的牙周韧带和牙骨质层。 放射照相示牙根与周围骨质的区别消失且出现虫蚀样改变。临床上的特征性改变是牙齿缺乏动度,敲击有金属音,发育中的牙列表现低咬合。b.炎症性牙根吸收:正常情况下,如果髓腔内感染,牙骨质层(是分割根管系统和牙周组织的一道物理屏障。)可以阻止毒素达到牙周韧带。牙齿撕脱伤后,牙骨质覆盖被损伤,其保护功能丧失,如果因脱位而致的牙髓感染,毒素就可以通过牙本质小管,刺激周围相应的牙周韧带产生炎症反应,结果是引起牙根和骨的吸收。牙周浸润包括含浆细胞。
3 讨论
影响再植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再植的时间、牙根准备、牙槽窝处理、以及夹板固定等因素,每6个月一次共5年,完全脱位牙齿植入牙根吸收多,告知患者手持牙冠,用自来水或盐水温和地冲洗牙根(不过度),尽可能无创伤地放回牙槽窝,立即去医院。如果不可能适当地再植入,脱位牙齿应立即放入恰当的介质中。保存介质包括水、口腔前庭、生理盐水、牛奶、特制运输容器中的细胞培养基。最重要的是防止干燥以免导致正常生理、牙周韧带细胞形态丧失,全力争取最初15~20分钟内干净无牙根损伤的牙,应尽可能无创伤的植入。以争取牙齿脱位植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