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员工“主人翁”心态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企业希望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在市场上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整个企业上下一心,凝聚成企业强大的战斗力,这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无往不胜的基石。
  
  肩担责任不推卸
  人们常常会视困境为偶然,处于顺境时,却自然而然地邀功请赏。这点与“主人翁精神”背道而驰。如果企业领导者只能有选择地为某些情况承担责任,却对其他情况闪烁其词,你的公司就不可能培养出有主人翁意识的员工。
  人们难以看清当前的形势,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领导者只满足于企业目前取得的成就,认为自己对当前的局面没有责任,这是非常可怕的。作为领导,要承认自己的责任似乎就更困难。如要培养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领导所要走出的第一步,就是观测到企业发展情况的成就和弊端,将所做的和未能做到的事情,与当前形势联系起来,并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做了什么,让企业出现这样的失败?世界领先的汽车、运输及服务公司克莱斯勒,它的前总裁艾科卡,就能够很快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对其结果负责,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因此,克莱斯勒公司能够避免深陷受害者循环,并着手改善形势。艾科卡曾告诉《财富》杂志,自己犯过很多错误,比如,“曾决定将欧姆尼牌汽车转移到一家工厂生产,然后再次进行转移。这样在错误的生产计划上,浪费了两次物力和财力。最后,不得不将它的生产计划中止,付出的代价是1亿美元——我们犯了一个1亿美元的错误!”认识到他所犯的错误时,艾科卡立即停止转移行动,并且召开员工大会,以一种低姿态对员工剖析了他的错误,言辞诚恳,毫无掩饰之意,并请求公司员工的谅解。正是由于这种勇于面对现实、承认错误的勇气,克莱斯勒公司的员工上下一心,使企业从破产的边缘慢慢回到正轨上,并令其生机勃勃。
  而员工想要主动承担责任,首先要主动思考,从自己的角度,哪怕是只有微弱的力量,可以为企业做出哪些改进?在《财富》杂志上刊登的一篇关于“最受赞赏的公司”的报道指出,企业充溢着由“责任感”所构建的主人翁精神,是那些最受赞赏的公司取得成功的共同秘诀。美国的“牛仔裤大王”公司——利维·斯特劳斯公司的CEO哈斯指出,员工敬业和满意,是企业强大的基础:“你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代表。如果员工不知道公司主张什么,没有最出色地完成交易的意愿,公司注定要摔跟头。”《财富》杂志描述了在该公司发生的一件小事:工人们对每年运到填埋场的重约数百万磅的粗斜纹棉布碎片,进行回收利用后,各分公司间使用的信纸都变成了蓝色,因为这些信纸里,工人们自觉掺入了回收后的粗斜纹棉布。不要小看这一举动,这一措施不仅缓解了当地填埋场的压力,也使这家工厂的用纸成本降低了18%。这就是员工主人翁精神的体现!
  
  趁热打铁效果好
  大量研究表明,主人翁意识最容易塑造的阶段,是在新员工刚加入企业的时候。企业应如何“趁热打铁”呢?
  告诉新员工真实信息。告诉新员工有关工作的真实信息,以真诚的态度来欢迎他们,这样更容易让新员工的心态得到平衡,为激发其主人翁意识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有些企业急需招聘到优秀员工,往往为新员工提供的信息,是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的,这使得新员工入职后对企业的信誉产生怀疑。如能把企业的相关情况,如组织结构、专业技术与优势、发展与激励机制等如实告诉他们,让他们在迅速、客观地了解企业的同时,尽快消除担心与顾虑,做到心里有底,将大大有利员工“主人翁意识”的形成。不仅如此,企业还可通过帮助新员工制订职业发展计划,树立对职业发展的信心,找到合适的职业定位,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和自我实现,从而避免与现实冲突。
  鼓励新员工说出心里话。人力资源工作者应当鼓励他们在了解企业以后,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根据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为激发新员工主人翁意识创造条件。有时,新员工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没有条条框框的规矩束缚,往往会使企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新方法的使用,会让新员工具有成功的经历,有助于他们树立工作信心,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同时也让其他同事对新员工的工作能力更有信心。
  培养新员工归属感。企业不妨注重处理好公司的内部管理事宜,为新人创造一种“家”的氛围,使新人潜移默化之中与公司、与同事建立起微妙的归属感。西门子公司开发的“新员工融入计划”,就是一个能够很好培养新人归属感,激发主人翁意识的典型。进入西门子之前,人事部会通知公司前台每一名新员工报到的时间,及时安排在职员工到前台迎接新员工。新员工被带到各自部门时,办公桌、电脑、电话、名片、移动电话、网络、电子信箱、文具等所有的办公用品早已准备妥当,桌上摆着漂亮的鲜花欢迎新员工的到来,同时还有一张欢迎卡,上面详细说明入职第一天的日程安排。周到、人性化措施马上给新员工以家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西门子的细致、人性管理风格,也会让新员工明白应该如何对待其他同事。接下来,西门子会为新员工安排一名老员工做导向,引导新员工适应公司环境,带领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为其提供一些诸如员工手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资料,指导他们登录公司内部网站查阅了解更多的信息,进而影响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试用期内,西门子会为新员工介绍公司的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及其工作内容等,组织新员工参加新员工研讨会,帮助新员工在一种备受关怀的感动中,融入进新环境。西门子所做的一切,无疑能使新员工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然产生为企业效力的主人翁意识。
  
  主人翁意识自查标准
  多项调查总结发现,但凡员工“主人翁意识”浓厚的公司,都具备以下特点,不妨对照看看,你的企业做到了吗?
  公司领导层会达成这样的共识:员工的事情和生意一样重要,管理层不管多忙,都不能侵占员工培训和活动的时间。
  每年会进行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并且把员工满意度与客人满意度、财务指标并列作为衡量经营效果的标准。
  保持公司信息对员工的透明。每个季度有员工大会,向员工报告上个季度的所有信息,预告下面的工作计划;注重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
  每年拿出一周的时间,作为“员工感谢周”,设计各种活动,表达对辛勤工作的员 工的感谢。
  重视发展员工。能不能帮助下属员工发展,是对主管考核的重要内容。每个经理每年至少参加40小时的培训。
  及时组织员工之间的思想交流,并提上正式会议的议程,领导部门和员工都要在会议上交流自己近段时间,在工作上的改进,即使是细微的进步,也会得到及时的表彰。实行开门政策和边走边说政策,并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总经理座谈。
  更直观的,是以下的八种情况,它们是员工开始拥有“主人翁心态”的迹象。
  第一,即使你不在办公室,你的员工也知道你期望他们做什么。这意味着你 已经让每个人明白了你对他们的期望,并且赋予了他们充分的自由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更重要的,他们有这个责任感去做。
  第二,当你回到办公室,你的员工会主动告诉你他们做了什么,为什么那样做,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这意味着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相当自信,并且相信你也认为他们做对了。
  第三,在你召开例行会议时,你的员工个个都很放松,并且能够畅所欲言。如果开口的人寥寥无几,意味着你平时可能太过专制。
  第四,对于公司里发生的一切,鲜有人传播小道消息或无端猜测。这意味你的沟通工作做得相当不错,民心平和,这是培养主人翁心态的温床。
  第五,你的员工对待客户的方式,与你对待客户的方式一样。这意味着你已 经在这方面给员工确立了一个适当的标准,也意味着他们非常清楚公司的目标,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
  第六,你的员工能够彼此尊重,合作无间。通常,员工之间冲突不断,是因为领导容忍某些人的不良表现。当他们之间合作无间,往往意味着你是一个公平、得力的领导者,有了“大家庭”的范围,主人翁心态才能生根发芽。
  第七,在收到你的负面反馈后,你的员工不会生气或觉得震惊。这意味着员工认可你的看法,也意味着你很好地掌握了在不伤害他们自尊的情况下,提供负面反馈的技巧。
  最后,当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时,你的员工会主动推荐好的候选人,公司的员工流失率低。这意昧着他们乐意追随公司,为其效劳。
  (本文作者系解放日报实习记者)
其他文献
民营呼唤公共服务平台,是上海民营企业转型中出现的新气象。民营企业创业伊始,大多是从事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业。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家认识到创新是发展的引擎,一部分民营企业开始重视以服务业为主的公共平台服务,其中创意产业是结出最艳丽花朵的行业。但是,几年下来,创意产业一方面持续深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口号化倾向,难以真正形成气候。    走进创意产业的门槛  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四行创意仓库的诞生过程
期刊
要问2010年什么最给力,那非上海世博会莫属!上海世博会已有11项纪录入选世界之最,包括参展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日前,美国《旧金山纪事报》发表一篇文章:《难忘的上海世博会:做生意“卖”的就是吸引力》。这个标题,真是让人耳目一新,难道不是吗,各个国家、各地商人汇聚上海,就是要抓住世博会的机遇进行积极的自我“推销”,夺人眼球,于是产生了新兴的“注意力经济学”。    “桑拿房”的秘密   芬兰馆中
期刊
引 言  今年是上海市工商联成立60华诞,上海工商界在工商联和商会的领导下,走过了真正一个甲子不同寻常的岁月历程。在这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回顾辉煌的历史,检点当下的工作,同时展望未来的前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6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工商联工作,这是工商联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支持。邓小平同志说过要“落实好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江泽民同
期刊
关注民生,自然也应当包括中小民营老板的生活。最近,温州民营商会等机构根据调查研究,发布了温州地区《中小民营企业家幸福感研究》报告。这个报告显示:在人们眼中已然拥有财富的老板们,他们的“幸福指数”却并不尽如人意。至少温州的大大小小老板,其生活幸福的平均值仅为65.3,勉强刚刚达到“合格”的基准线之上。一时间,“是否有钱了,反而会带来不幸福”的话题被诸多网友热议。  目前在中国工商机构注册的民营企业总
期刊
近十年来,在全球经济体中,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而且规模最大的新兴经济体,非中国莫属。在大量参与全球制造的同时,一股新的浪潮也在逐渐孕育:以投资为目的的产业在中国开始发展。近年来,除了一向有投资传统的境外专业投资者之外,少数中国本土企业家也开始向投资行业转型,并渐成气候,成为中国市场上一种新的市场力量。     “中国故事”的魅力   为什么从做实业转向做投资? 每一个实业家可能都有各不相同的原因,但从
期刊
民营经济中有一种另类,竞争开发所谓“名人故里”,哗众取宠,谋取利益。这种竞争,不仅生意角斗,连地方政府和老百姓都被卷入进去,实在成了一个民生问题了。  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都已经下达通知,要求不宣传有争议、未认定的名人故里,不命名虚构人物故里,严禁利用反面或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等。从字面上看,只是进行限制和规范,并未禁止。毕竟,各地抢夺名人故里的行为并不触犯任何一条法律,撑死也不过一个“
期刊
中国现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世界企业家同名不同宗,他们出身何处?去往哪里?有何光荣、骄傲与恐惧?在社会与公众对他们时而追捧、时而棒喝的摇摆之间,他们渴望尘归尘、土归土,让一切回归本分与原点。这是一群被套上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助推手”名号却实际上内心有着诸多不安的群体——中国民营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的“起源”  这是一群最近二三十年来被高度关注、频繁提及却整体性面目暧昧、定论摇摆的人,人们管他们
期刊
如果替中国经济画一幅素描,一定是冷热世界两重天。一方面,炒楼市、炒股票、炒收藏、炒矿产、炒农作物……诸多领域的游资,不断搅动着市场,赚钱的人似乎越来越赚钱;另一方面,实业家周旋在资金、政策、技术创新等空间,忙忙碌碌,被调侃为“傻子”。 人们禁不住发出疑问:中国投资市场迅速膨胀现象,到底是正常还是不正常?中国实体企业难以为继,症结何在?     民企老板缺乏的坚守原则   如今的中国市场,存在一种
期刊
民营企业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啃商学院的教材而企图成为企业家的是四流选择,与成功人士交往而梦想成为企业家的是三流选择,选择自己创业,从小做起不断打拼而想成为企业家的则是二流选择。那么,真正“一流”的民营企业家应该是什么选择?我认为,应当是将以上三种“选择”,按轻重缓急排列,进行杂合交融,互相渗透,总结出自己的成功特色。比如,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和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就是中国一流的民营企业。    老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跨国投资与海外上市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更加频繁。2010年,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在上海的舞台上闪耀光辉,其所产生的效应不仅仅是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者,更是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新契机。  2011年,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十二五”规划拉开了序幕,政府将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鼓励与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