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数”与“术”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elo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即数目,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背景来说,就是作为一个数目来衡量儿童的阅读量。例如,阅读的书籍数目,阅读文本的合计字数等。以三年级学生为例,《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今秋,我们将迎来期待已久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全学段覆盖使用,大大增加了课外阅读量,未来我们也将面对“15%的人做不完”的严峻形势,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来审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这个“数”,即阅读量。笔者认为,大幅度增加阅读量是趋势所向,儿童将迎来大阅读时代,海量阅读顺势而生。海,有纳百川之意,海量指容量很大,海量阅读指阅读量很大,对于阅读书籍的种类也有包容的意思。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数”已然成为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
  一、“术”:链接阅读打开阅读新方式
  “术”即策略。攻坚克难、博弈竞技、行军打仗想要全胜必须讲求技术、战术等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需要策略来指导。有了策略的指导,阅读教学才会有灵魂,阅读的种子便能在语文课的沃土中生根发芽。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中,老师教阅读要有方法,学生读文本也要有策略,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讲求术的运用。
  阅读之“术”数不胜数,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儿童的海量阅读,就必须将海量的阅读资源引入儿童的生活,以课内阅读为源头进行“开源引流”,即根据适切的链接点,将大量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链接起来,整合相关联的阅读文本群,这是一种阅读的新形式。这种链接阅读以教材为源点,从文本体裁、内容、作者等维度联通到课外,形成“1篇→1群”的阅读新方式,适切地引入阅读资源,让阅读真正发生,让海量阅读走进儿童的阅读之旅。笔者认为,链接阅读是当下阅读教学中能有效提升阅读的质与量的一种阅读策略,这种阅读方法也与部编版教材注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编排理念相契合。
  二、实现海量阅读的路径
  1.创建阅读共同体
  阅读可以是个人的独立活动,也可以是多人共同阅读。针对小学阶段的儿童,创建阅读共同体对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实践阅读过程更有效。比如,第一学段(1-2年级)儿童可以与父母组成阅读共同体,进行亲子阅读。部编版教材中编排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板块,目的就是为了促成亲子阅读,增加阅读量。
  第二学段(3-4年级)儿童可以进行师生共读,教师作为阅读的榜样人物和引导者带领学生走进阅读,交流阅读感想,实现阅读质与量的双重飞跃。
  到了第三学段(5-6年级),儿童已经有了充分的阅读经验,此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能组成阅读共同体,小组阅读,伙伴阅读等交流各自的阅读体验。
  创建这三种常见的阅读共同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鼓励儿童多阅读,朝着海量阅读的方向奔去。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在参与阅读活动时都相互起到了分享、鼓励、督促的作用,通过创建阅读共同体,促进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儿童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2.依托链接阅读来实现
  例如,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链接阅读是汪曾祺的《自报家门》,其中节选了汪曾祺老先生小时候上学路上所观察到的景色,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根据这一链接切入点,还可以链接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书中主人公英子也像前面两位作家一样,以充满童真的眼光观察着周围的人和物,不仅将所观察到的转换成了文字,更是将情也融入到了文字中。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以略读或者选读的方式阅读《城南旧事》一书。《自报家门》节选部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内完成阅读,《城南旧事》可以給定一到两周时间进行选读或者略读。借助链接阅读,从原先的一篇课文的阅读量增加到两篇文章和一整本书的阅读量,实现了阅读量的飞跃。
  三、链接阅读的有效实施
  1.选定适切的链接点
  教师作为阅读活动的设计者,要有一双慧眼,能够根据年段目标、教学目标和实际学情设定适切的链接点,进行资源搜集整合。链接点可以根据文本的主题、体裁、作者、指向能力发展和思维训练等维度去选定。例如,笔者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一课,阅读第二自然段描写翠鸟外形的片段时,链接了郑振铎的名篇《燕子》中有关燕子的外形描写的句子,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思考:描写翠鸟的外形主要抓住了翠鸟鲜艳的色彩,而描写燕子时为什么不像描写翠鸟一样抓住颜色来写?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色彩鲜艳是翠鸟最直观的特点,人们一看到翠鸟就被它鲜艳的色彩所吸引;燕子本身只有黑白两种颜色,颜色对于燕子来说并不是最有特色的地方,那剪刀似的尾巴就很有特色,所以描写燕子可以抓住剪刀似的尾巴这些形态特征。链接《燕子》的外形部分进行阅读,实际上也是根据课文“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的教学目标来选定,选择适切的链接点,能够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合适的链接阅读激发了儿童的思考,发展了儿童的思维活动,增加课堂内的思维流量,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大有助益。
  2.选择经典的阅读资源
  链接阅读中,有了适切的链接点后,就面临选择链接阅读文本。大数据时代下,阅读资源遍地开花,但是质量却良莠不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海量阅读的滋养,就必须精心选择经典的阅读文本。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为例,第二单元第6课《秋天的雨》课后链接的是德国乌纳·雅各布的《迁徙的季节》;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四篇童话读完后,“快乐读书吧”链接的是童年的经典阅读《安徒生童话》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和格林兄弟整理的《格林童话》;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课后链接的阅读是叶圣陶的《瀑布》;第七单元23课《带刺的朋友》课后链接的文本是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的原文。这就是编者们为学子们精心编选的经典阅读文本,经典文本是各国作家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阅读的文字就像一颗颗珍珠,不会被时光遮掩光芒,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心灵。链接阅读的资源尽量从国学经典、中外名著、名家名篇这些经典文本中选取,其中丰富的语言形式,隽永的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经典阅读文本是海量阅读之旅中的指路明灯。
  阅读教学追求“数”,实现海量阅读;阅读教学也要讲求“术”,以链接阅读打开海量阅读之门,在阅读的大时代,把握阅读教学的这两大关键词,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拓展儿童阅读视野,激活儿童阅读思维,提升儿童阅读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校(215000)
其他文献
人快速直接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即为语感,其是人分析、理解、体会语言文字后,结合自己的感悟对信息加以接收所形成的对语言的感知.教师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必须对其进行
期刊
小学古诗教学内容虽然语言凝练简短,但其意象丰富,许多古诗内容之间也存在关联,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目前基于关联理论的小学古诗教学强调教学的巧妙设计与实践应用合理融合,处
期刊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选文的范例价值,积极开掘其中所蕴含的教学价值,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地发展提供最适切的教学资源.为此,教
期刊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的记叙文,其中有不少关于景物描写的片段,这些景物描写并不是画蛇添足.“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寓情于景,关注景物描写对体会作者感情大有益处,因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路径.教师应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出发,把握好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立足于课堂学习的朗读、启发式
期刊
写作,就是记录、感受、思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要想写好文章,首要的就是观察.鲁迅先生在《给董永舒》结尾处写到“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文
期刊
统编教材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新设了习作单元,改变了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如何依托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系,启发学生的习作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以六年级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积极展开写话活动,引导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乐于在写话中使用自己运用阅读和生活学到的词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围
期刊
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习作之前的指导,对于学生的习作评改不够重视.作为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习作评改的作用不容忽视.关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孔子
期刊
阅读是吸收而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构筑“双赢”的语文课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积累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