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德生出生于长江南岸的江阴县城,幼时即开始学画,童年临摹的《芥子园画谱》把颇显灵气的他带入了中国画的艺术长江之中。是江南的的水土养育了他,是江南的环境浸润了他,是江南的美景触动了他稚嫩的心灵。那些树木田舍,纵横河道,丝瓜花,扁豆花烂漫的景色,是他小时候的真实生活环境,把这些景色画得优美一点,漂亮一点,是画家对美好环境的祈愿。这些早年的田园生活,成了其后半辈子创作关注的焦点,成了其日后作品产生的梦工厂。及至少年,其在画画上已显露天赋,初中毕业,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学习,后又复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本科学习,与著名画家贺成、王为政等皆为同门同学。在诸多南艺大师的教诲下,他勤而时习之,通过八年的学院体系化培养奠定了他的深厚功底,当年这些“厚积”的功底,成为其日后“薄发”的创作源泉。
俞德生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在灯芯绒厂搞花样设计,“薄发”了很多创作灵感,“薄发”了多项荣誉的奖项,也“薄发”了他的国画创作热情,这些“薄发”的活水疏浚了他对故园的的思念之渠,引来了他“江南情思”的活水。这些活水泼洒到画卷上就成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春色江南;就成了“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的夏夜江南;就成了“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的秋意江南;就成了“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的冬日江南;就成了“平生不识五老峰,且写吾乡一奇观”,“客树回望成故乡。”的梦中江南,他所浓墨淡彩的画中客树,铺陈画面的梦里水乡,都是他脑海中故乡的倒影,是江南美景的诗意显现,春花秋树、垣墙舟桥,映带左右也都是江南民俗的自然再显。
“自然”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画最为依赖的物质支撑和精神支柱。在传统国画中使用的笔、墨、纸、砚,所谓的文房“四宝”,皆取自于自然。国画所普遍描绘的对象也来自于“观物取象”、“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自然。国画的传统理论,从耳熟能详的王维《山水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到孙过庭《书谱》中所言“同自然之妙有。”,再至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尽管时间跨越千年,但皆体现出一种自然情节。
在今天“自然”本身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农耕社会的田园自然被侵削,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自然”也有了工业化、都市化的色彩。诸多新生事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生活中。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存环境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俞德胜将“自然”作为与我们在心理上渐行渐远的越来越有距离感的“故土”、“家园”进行描绘以唤醒我们的记忆。把环绕在其周遭的仍然遗存的乡村风景放入了他的山水画中,这些风景不是描绘人工打造的新景,是朴实无华原生态的身边之景,又有些似乎是在记忆中带有传统文化痕迹的近代之景,有些画面比较清净平淡,有些画面比较亮丽鲜活。这些画面或多或少似乎带有现代文学创作的的一种“底层叙事”的现实倾向。是现代都市人心灵遥驰的桃红柳绿、山水风光,郊外景致;是躺在沙发上体会物外高隐,无限惬意的追梦遐思;是坐在茶几前啜茗味淡、畅怀舒啸、凭窗对景的清朗乐趣。让喧嚣的都市人在思绪繁杂的现代社会里,在奔波忙碌的快节奏中领略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一种情怀。
俞德生在描绘自然山水时显得更追求古典一点、平静一点、出世一点。相反,其在对人物的绘画表现上却注重笔墨的感觉,突出松动的闲适表达,而不局限于形态的真实,更强调人物的时代感、舒适感和闲适感,显得更现代一点、乐活一点、入世一点。这些是他个人的追求和情怀,旁人也许看不出来,但从他的画面里述说出来,通过艺术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是可以听得到的。当然,这样的二元对立,也是可以在俞德生的画中体悟到的。既可见到其在山水描绘中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又可见其对人物勾画形式上创新的高度自觉。前者体现了画家及其我们民族对文化传统的夙慕;后者则由时代激活,具有鲜活的时代特征,在两者间俞德生能就熟驾轻、腾挪自如,是他一直把中国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用于他的艺术创作实践。
写生是艺术实践的重要过程。一个好的画家除了基本功外,还要注重写生,只有通过写生才能画出有生气的画来,才能突破程式化、概念化的桎梏。俞德生非常重视写生。一方面是他作为教师常常要带上学生一起出去写生,是工作使然。另一方面也由于其亲近自然的天性所定,写生是他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描绘自然的重要途径,他用心去感知天地山川的生命跃动,体会身边的自然环境,眼帘中的自然美景,发现自然之美,他以乐观喜悦的态度去描绘自然的优美,是他陶然自怡的内心的表现。他遍历大江南北,深入三山五岳,足迹遍天下,写山川之自然,绘四时之变化,搜集奇峰异峦,穷极造化,纵情山水,把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到山、水、云、石、树、草的写生之中,积累了大量的写生手稿。可以看到这些博观约取的手稿为他的画带来了创新气象,注入了勃勃生机。
生机的产生还来自于他不断地采风。在采风中他常常为自然的优美风景所触动,先后画过长江山峡,西双版纳,桂林漓江,及至后来作为教师又常常带学生出去采风、写生,更多地接触了江南的苏南、皖南等地。一摸黛瓦粉墙的农舍,一团乡村林间飘荡的雾气,这些画家熟悉的山水对于他来说视乎格外亲切,他凭借着自然景物对自己最真切的触动。思绪在自然中获得宁静与充实,正如日本著名风景画家东山魁夷在《旅之环—自传抄》中写道:“对于我来说,即使站在荒无人迹的冬季的高原上,在我身边也充满了远比都市中心更为亲切的东西。”他看到了一些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他用别人没有注意的观察悟性去发现了这个美。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有的人去转了转可能没有发现这个美,拍了些照片就走了,我发现了这个朴实的普通的美,这个是我骨子里的平民意识的流露,对于那些大山大水,名山名水,觉得不太想去画,又常常为内心深处的江南所牵引,这些身边熟悉的山水对于我来说似乎格外亲切,自觉不自觉的画了一张又一张的江南山水”。这些一张又一张的山水画来自于他向先贤学,向传统学,向自然学,来自于他朴实的情怀,来自于他的不断创新。 俞德生除向自然学习外,还博览群书,执着地探索传统绘画之奥秘,对历代山水画多有研究,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关仝的《关山行旅图》和《山溪待渡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董源的代表作《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和《龙宿郊民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六峰雪荠图》都不断临摹、研究。他继承先贤画风,能“师其意,而不师其迹”,这些师意在他的画中仔细体嗅出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清逸之气,体察出“元四家”的布衣精神。体会到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以及张宏为代表的“吴门”生活气息、文人情怀。体悟到满清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等“四王”和石涛的画中节奏韵律、笔墨张力。对于这些前辈画家的理论和实践图册他均有追随,从中汲取营养。及至现代,他又与时俱进地向当代的山水画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学习,领会现时新阶段山水画《革命摇篮井冈山》、《龙盘虎踞》、《江山如此多娇》等山水画的现实表现手法,从而博取众家之长。在此基础之上他的现时图画山水,有题材、有笔墨、有表现手法,并不断探索开拓,逐渐形成自家的形神兼备的风格面貌。
他自成一格的山水画没被传统山水范式中形式主义的八股套路所束缚,而是将传统的程式作为其登攀的阶梯。他儿时临摹的画谱中常见有这样的程式:气势雄伟的全景山水构图之上,座座大山,陡峭绝壁、重峦叠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个老头拄拐或站于山脚边的小道上,或行于溪流平缓的小桥上。这种传统山水画,数千年来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有些变化也是大同小异,要创作出区别于传统山水大山大河的全景式构图,现在如何创新?就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去取景、去描绘,这真是他所尝试的。他说:“我最早是在苏州的东山、西山画银杏树,画了’冬天过了是春天’七张画的树,当时想画一张轻快一点,颜色鲜艳一点的一张放在七张画的中间,画了很多都没有画好,偶尔把一张反过来,看到了透过宣纸映出来的效果觉得不错,就按这个添了些船、网、树在上面,感觉比较空灵,这样就组成了八张画。后来到安徽写生就用了这样的笔法,再加入了一些中国书法的线,再加上贯气,通过一大片的树反映秋色,笔墨有些浓淡枯湿的变化,画面感很好”。“后来,为了办展,看看那些画过的画,发现都是秋天,都是赭色调,就又画了六尺对开的四条幅,画了乱草乱树丛中的野花,画的也比较生动,相对于传统山水的严谨而言,显得更为轻松自在”。
透过他表面轻松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他自在的基本功和不俗的画面驾驭能力。无论是运笔走势的布控还是画面位置的经营,其秉承了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法则,在作品随意的无序有序的形式构成上,保持了传统中国画意韵的同时,将感性与理性、继承与创造、传统与现代,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挥洒和谐融合中,表现了他的审美理想和个人风格。这种风格与画家有较丰富的花样设计功底,是分不开的,在其画中就时有流露如散点纹样、块状纹样、线条纹样、墨染纹样等纹样布景效果,这样的布景似乎是普通人能接受的视角景色。在位置经营上相对于有些专业视角的取景而言,他的画相对有些直观,貌似没有太条理化的景色布置,其实是运思精妙乱而有序,繁而不塞,繁密中更见宽绰,更见深远,近景密密扎扎的线条之间,还可隐约透视出中景的田野建筑,远山一抹,色彩淋漓,墨意酣畅,不着颜色而墨色益鲜,不着人物而意境更幽,景物隐而不显,则更见笔墨之灵动,更觉意境之无穷,远景的山川、飞鸟、云霞,与近景之间的联系则通过梵寺藏露、舟渚巧设、树木掩映、前后承接,自然过渡,流露出满纸的溪麓烟霏、平淡真实的江南景色。其所画山峦,也颇具长江中下游一带江南的地理特征,坡陀起伏,土丘微隆。溪中小船荡漾,远帆近舟,寥寥数笔,稚气生动,笔墨工夫之好罕有匹俦。在他状物写景的图画里秉承着写实主义的风格,兼具有印象画的水墨效果,注重神韵,讲究笔触,追求色彩的细微变化,并且在立意与构图上汲取中国画的精髓。他的作品既蕴涵浑厚质朴的古典美,又洋溢着蓬勃创新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在近几年,俞德生创作了一批反映江南风貌的国画,无论是从气韵、构思还是手法上都显示了其老到的艺术功力。
艺术功力还体现在俞德生线条的娴熟妙用上。这是因为线条是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国画构成的民族特征。不管是在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到的“六法”,还是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用笔画线,勾取物象轮廓,在国画里都强调线条的作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变化,往往又与表达的形式美密切相关,俞德生绘画技法上的不拘古人,使抽象的线条保持了充实与丰满,为整个画面掌控着平衡。能以浓淡不同的圆融笔墨如中国书法般写出枝干叶蕊,岸石屋宇的生动画面,不仅在于他对线条的掌握,更在于他在传统国画线条的运用基础之上又前进了一步,加入了西方美术的用线意识,使线的外在表达更丰富。他用大团紧密的线来代替面,用短促的虚化的线来代替点,在描绘对象的轮廓、明暗、转折处大量使用线条来表现,在需要皴、擦、点、染的地方也时有用线来代替。在注重这些线条的外在表现运用时,他也不断创新对线条本身内在艺术魅力的挖掘与呈现。追求线条的的“浓淡”、“曲直”、“润涩”感,体现所要表达的韵味,如树木运笔讲究润涩、曲直变化,通过浓淡冲和的妙得,表现干与枝的关系。他娴熟老到而又丰富的线条之美,美在其或凝重、或轻灵、或刚健、或婀娜。如晋顾恺之的线条“紧劲联绵,循环超忽”;如南朝陆探微的线条般“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如唐吴道子的线条那样“虬须之鬓,数尺飞动。”富有运动感、节奏感。再如西方马蒂斯人体线描似轻松随意,漫不经心,实际却恰到好处,内紧外松,线条丰润饱满且刚柔相济,韵态绰约之中蕴含着极为流畅的美感。他的运笔线条、笔墨秀润、圆浑纯朴,不疾不徐、不骄不作,平淡自然、笔意冲融,以书法的线条写就着画家对山水的敬意。这些线条变化中求统一,丰富中见协调,给人以清新典雅、致密圆融出神入化的独特艺术享受。这些线条看似无意挥洒,实则笔笔到位,是外在形态和内在价值的和谐统一,这些线条的聚散变换,巧妙交融,如音乐符号的墨点与周密融通的线条组成了一曲悠扬的江南小调。这首小调唱出了画家对艺术的敬仰之情,唱出了江湖间草木畅茂,烟岚蓊郁、野怡之致的江南情调。 这些带着乐感的线条常被他用以描绘大幅铺盖画面的浓树密枝,遮蔽天日的浓墨的树顶墨叶,把整个画面贯穿起来,组成了通幅黑、白对比强烈而又气韵生动和谐的基调。树枝、树叶的浓密则通过浓墨线条的交错表现来获得,简单几勾,草草数点,树木若隐若现,在这些枝叶的空隙处,透出如云似烟的深远处的丛林枝叶蕊蕾,层次分明而又交错而成。在树叶的处理上,采用了层层积点,遍遍渍染,诸种墨色兼施并加正渲冲反水渍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一组组树冠,层层密密,仿佛在密林深处,嗅到了沁人心田的甘淳。树叶的设色明暗变化得当,林木深处渲染得虚实得宜,显出了密林深处的松动。整个画面满幅灵气,墨色多变,线条活泼、恣肆潇洒、闪现着蓬勃的生命活力。
画面活力的体现是他活力在手的把握,他一笔在手,轻重缓急,提按顿挫,节奏自现,生气自展,浓淡枯湿,点线晕染,笔法灵活而有弹性,他笔下的这些江南树木花草,疏密有致,朴拙形象,显勃勃生机,盎然之气,真如郭沫若所言:“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似乎在画面上显现出了树木枝桠的水分和植物生命的蓬勃和嫩枝的弹性神韵来,如若在江南的春天里,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摇曳舞蹈。根据春夏秋冬随季赋彩,表现出四季江南山水的烟雨迷茫、草木变化,流露出春草初发时的朦胧与午后小憩般的恍惚。
正如袁武所说:“人要有人趣,物要有物趣,自然要有天趣,画也要有画趣。”俞德生的画构图位置,笔墨修养,用色把握、意境营造、环境渲染都充满了画趣。这从其所作山水笔墨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意境滋润,气韵秀美中是体会得到的。他深明“得之于心,以心状物”的中国艺术精神所在,强调“格体精微,下笔无妄”。用笔自然下接地气,中有情怀,上有意趣,继承并发扬了“不装巧取、皆得天真”的五代南唐画家董源之风。画面上各式各样的野花野树遍纸满框,杂乱却极其赏心悦目。无尽的墨色渲染了一幅无边的画卷,可谓是景色怡人,画趣天成。
这些妙成的画趣自然也与其人生态度是息息相关的。在事业上,他能认定一条艺术探索之路而矢志不渝,不管是在工厂从事花样设计,还是在学校教书育人。都脚踏实地,不存取宠之心,坚守着艺术的执着,惨淡经营,通过触动自己来感动别人,用美化图画来美化世界。他的许多作品以及其上的题鉴就是他心灵和憧憬的真实写照。俞德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随和畅达,淡泊陶然,乐观善良,深受学生和同仁们的爱戴和钦敬。他对你争我夺的名利,看得很淡,骨子里总是隐藏着传统文人的“清高”、“雅逸”和“超脱”的意趣,在创作时强调“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心生。”表现于其作品中,画趣就成了艺术意趣,之所以为意趣,当然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这正如明代袁中郎所言:“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这些意趣植根于他作为生与斯长与斯成于斯的江南画家,对地缘文化的独特热爱。
俞德生的画作远观有意,中看有景,近察有形。笔下山水画的江南总是表现出在一片生机的土地上孕育的生态自然,树林密植景色清幽,极富田园诗意。但都不失“画如其人”的江南雅逸之气。俞德胜也曾画过不少美妙的四季山水图,但是,我却更觉得不管画的是何时何地它们都似江南春季的景色。他的画笔墨活力十足,画面、色调、笔触和所表现的热情与活泼,反映出水墨兼色的别样情趣,充满着希望、欢乐,闪烁着能使四季都变成春季,万物萌动着勃发之情。妙手得来,举重若轻甚得各界赞赏和好评,为中国山水画创新面貌做出了贡献。
俞德生近七十年来,对其身边的真山真水的真情未变;作为一个真真的艺术家他追求的是在艺术上不断攀登,体会的是上下求索,树立的是彪炳史册的千秋笔墨。俞德生的画作为视觉艺术首先还是源于他的视觉吸引和美的感受,其次是在描绘这种自然景色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再次是这其中的地域文化价值才会呈现出来,所以我认为独特的视觉享受和意味是其作品魅力所在。俞德生的水墨从这里发现了一个既尊重传统,又能表达现实的水墨语言方式。从外在的视觉的美感中实现了传统水墨语言在继承中的创新与发扬,其内在的精神是画家虔诚的心态和朴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对现实题材的把握与视角的着眼点以及国画精神的自觉拓展。他的作品追求继承和发展的完美结合,融汇中西,为风景添彩,为山河传神,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景致与情怀,传统与个性的高度和谐统一,而这真令画者折服,观者赞叹。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俞德生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在灯芯绒厂搞花样设计,“薄发”了很多创作灵感,“薄发”了多项荣誉的奖项,也“薄发”了他的国画创作热情,这些“薄发”的活水疏浚了他对故园的的思念之渠,引来了他“江南情思”的活水。这些活水泼洒到画卷上就成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春色江南;就成了“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的夏夜江南;就成了“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的秋意江南;就成了“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的冬日江南;就成了“平生不识五老峰,且写吾乡一奇观”,“客树回望成故乡。”的梦中江南,他所浓墨淡彩的画中客树,铺陈画面的梦里水乡,都是他脑海中故乡的倒影,是江南美景的诗意显现,春花秋树、垣墙舟桥,映带左右也都是江南民俗的自然再显。
“自然”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画最为依赖的物质支撑和精神支柱。在传统国画中使用的笔、墨、纸、砚,所谓的文房“四宝”,皆取自于自然。国画所普遍描绘的对象也来自于“观物取象”、“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自然。国画的传统理论,从耳熟能详的王维《山水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到孙过庭《书谱》中所言“同自然之妙有。”,再至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尽管时间跨越千年,但皆体现出一种自然情节。
在今天“自然”本身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农耕社会的田园自然被侵削,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自然”也有了工业化、都市化的色彩。诸多新生事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生活中。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存环境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俞德胜将“自然”作为与我们在心理上渐行渐远的越来越有距离感的“故土”、“家园”进行描绘以唤醒我们的记忆。把环绕在其周遭的仍然遗存的乡村风景放入了他的山水画中,这些风景不是描绘人工打造的新景,是朴实无华原生态的身边之景,又有些似乎是在记忆中带有传统文化痕迹的近代之景,有些画面比较清净平淡,有些画面比较亮丽鲜活。这些画面或多或少似乎带有现代文学创作的的一种“底层叙事”的现实倾向。是现代都市人心灵遥驰的桃红柳绿、山水风光,郊外景致;是躺在沙发上体会物外高隐,无限惬意的追梦遐思;是坐在茶几前啜茗味淡、畅怀舒啸、凭窗对景的清朗乐趣。让喧嚣的都市人在思绪繁杂的现代社会里,在奔波忙碌的快节奏中领略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一种情怀。
俞德生在描绘自然山水时显得更追求古典一点、平静一点、出世一点。相反,其在对人物的绘画表现上却注重笔墨的感觉,突出松动的闲适表达,而不局限于形态的真实,更强调人物的时代感、舒适感和闲适感,显得更现代一点、乐活一点、入世一点。这些是他个人的追求和情怀,旁人也许看不出来,但从他的画面里述说出来,通过艺术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是可以听得到的。当然,这样的二元对立,也是可以在俞德生的画中体悟到的。既可见到其在山水描绘中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又可见其对人物勾画形式上创新的高度自觉。前者体现了画家及其我们民族对文化传统的夙慕;后者则由时代激活,具有鲜活的时代特征,在两者间俞德生能就熟驾轻、腾挪自如,是他一直把中国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用于他的艺术创作实践。
写生是艺术实践的重要过程。一个好的画家除了基本功外,还要注重写生,只有通过写生才能画出有生气的画来,才能突破程式化、概念化的桎梏。俞德生非常重视写生。一方面是他作为教师常常要带上学生一起出去写生,是工作使然。另一方面也由于其亲近自然的天性所定,写生是他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描绘自然的重要途径,他用心去感知天地山川的生命跃动,体会身边的自然环境,眼帘中的自然美景,发现自然之美,他以乐观喜悦的态度去描绘自然的优美,是他陶然自怡的内心的表现。他遍历大江南北,深入三山五岳,足迹遍天下,写山川之自然,绘四时之变化,搜集奇峰异峦,穷极造化,纵情山水,把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到山、水、云、石、树、草的写生之中,积累了大量的写生手稿。可以看到这些博观约取的手稿为他的画带来了创新气象,注入了勃勃生机。
生机的产生还来自于他不断地采风。在采风中他常常为自然的优美风景所触动,先后画过长江山峡,西双版纳,桂林漓江,及至后来作为教师又常常带学生出去采风、写生,更多地接触了江南的苏南、皖南等地。一摸黛瓦粉墙的农舍,一团乡村林间飘荡的雾气,这些画家熟悉的山水对于他来说视乎格外亲切,他凭借着自然景物对自己最真切的触动。思绪在自然中获得宁静与充实,正如日本著名风景画家东山魁夷在《旅之环—自传抄》中写道:“对于我来说,即使站在荒无人迹的冬季的高原上,在我身边也充满了远比都市中心更为亲切的东西。”他看到了一些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他用别人没有注意的观察悟性去发现了这个美。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有的人去转了转可能没有发现这个美,拍了些照片就走了,我发现了这个朴实的普通的美,这个是我骨子里的平民意识的流露,对于那些大山大水,名山名水,觉得不太想去画,又常常为内心深处的江南所牵引,这些身边熟悉的山水对于我来说似乎格外亲切,自觉不自觉的画了一张又一张的江南山水”。这些一张又一张的山水画来自于他向先贤学,向传统学,向自然学,来自于他朴实的情怀,来自于他的不断创新。 俞德生除向自然学习外,还博览群书,执着地探索传统绘画之奥秘,对历代山水画多有研究,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关仝的《关山行旅图》和《山溪待渡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董源的代表作《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和《龙宿郊民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六峰雪荠图》都不断临摹、研究。他继承先贤画风,能“师其意,而不师其迹”,这些师意在他的画中仔细体嗅出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清逸之气,体察出“元四家”的布衣精神。体会到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以及张宏为代表的“吴门”生活气息、文人情怀。体悟到满清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等“四王”和石涛的画中节奏韵律、笔墨张力。对于这些前辈画家的理论和实践图册他均有追随,从中汲取营养。及至现代,他又与时俱进地向当代的山水画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学习,领会现时新阶段山水画《革命摇篮井冈山》、《龙盘虎踞》、《江山如此多娇》等山水画的现实表现手法,从而博取众家之长。在此基础之上他的现时图画山水,有题材、有笔墨、有表现手法,并不断探索开拓,逐渐形成自家的形神兼备的风格面貌。
他自成一格的山水画没被传统山水范式中形式主义的八股套路所束缚,而是将传统的程式作为其登攀的阶梯。他儿时临摹的画谱中常见有这样的程式:气势雄伟的全景山水构图之上,座座大山,陡峭绝壁、重峦叠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个老头拄拐或站于山脚边的小道上,或行于溪流平缓的小桥上。这种传统山水画,数千年来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有些变化也是大同小异,要创作出区别于传统山水大山大河的全景式构图,现在如何创新?就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去取景、去描绘,这真是他所尝试的。他说:“我最早是在苏州的东山、西山画银杏树,画了’冬天过了是春天’七张画的树,当时想画一张轻快一点,颜色鲜艳一点的一张放在七张画的中间,画了很多都没有画好,偶尔把一张反过来,看到了透过宣纸映出来的效果觉得不错,就按这个添了些船、网、树在上面,感觉比较空灵,这样就组成了八张画。后来到安徽写生就用了这样的笔法,再加入了一些中国书法的线,再加上贯气,通过一大片的树反映秋色,笔墨有些浓淡枯湿的变化,画面感很好”。“后来,为了办展,看看那些画过的画,发现都是秋天,都是赭色调,就又画了六尺对开的四条幅,画了乱草乱树丛中的野花,画的也比较生动,相对于传统山水的严谨而言,显得更为轻松自在”。
透过他表面轻松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他自在的基本功和不俗的画面驾驭能力。无论是运笔走势的布控还是画面位置的经营,其秉承了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法则,在作品随意的无序有序的形式构成上,保持了传统中国画意韵的同时,将感性与理性、继承与创造、传统与现代,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挥洒和谐融合中,表现了他的审美理想和个人风格。这种风格与画家有较丰富的花样设计功底,是分不开的,在其画中就时有流露如散点纹样、块状纹样、线条纹样、墨染纹样等纹样布景效果,这样的布景似乎是普通人能接受的视角景色。在位置经营上相对于有些专业视角的取景而言,他的画相对有些直观,貌似没有太条理化的景色布置,其实是运思精妙乱而有序,繁而不塞,繁密中更见宽绰,更见深远,近景密密扎扎的线条之间,还可隐约透视出中景的田野建筑,远山一抹,色彩淋漓,墨意酣畅,不着颜色而墨色益鲜,不着人物而意境更幽,景物隐而不显,则更见笔墨之灵动,更觉意境之无穷,远景的山川、飞鸟、云霞,与近景之间的联系则通过梵寺藏露、舟渚巧设、树木掩映、前后承接,自然过渡,流露出满纸的溪麓烟霏、平淡真实的江南景色。其所画山峦,也颇具长江中下游一带江南的地理特征,坡陀起伏,土丘微隆。溪中小船荡漾,远帆近舟,寥寥数笔,稚气生动,笔墨工夫之好罕有匹俦。在他状物写景的图画里秉承着写实主义的风格,兼具有印象画的水墨效果,注重神韵,讲究笔触,追求色彩的细微变化,并且在立意与构图上汲取中国画的精髓。他的作品既蕴涵浑厚质朴的古典美,又洋溢着蓬勃创新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在近几年,俞德生创作了一批反映江南风貌的国画,无论是从气韵、构思还是手法上都显示了其老到的艺术功力。
艺术功力还体现在俞德生线条的娴熟妙用上。这是因为线条是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国画构成的民族特征。不管是在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到的“六法”,还是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用笔画线,勾取物象轮廓,在国画里都强调线条的作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变化,往往又与表达的形式美密切相关,俞德生绘画技法上的不拘古人,使抽象的线条保持了充实与丰满,为整个画面掌控着平衡。能以浓淡不同的圆融笔墨如中国书法般写出枝干叶蕊,岸石屋宇的生动画面,不仅在于他对线条的掌握,更在于他在传统国画线条的运用基础之上又前进了一步,加入了西方美术的用线意识,使线的外在表达更丰富。他用大团紧密的线来代替面,用短促的虚化的线来代替点,在描绘对象的轮廓、明暗、转折处大量使用线条来表现,在需要皴、擦、点、染的地方也时有用线来代替。在注重这些线条的外在表现运用时,他也不断创新对线条本身内在艺术魅力的挖掘与呈现。追求线条的的“浓淡”、“曲直”、“润涩”感,体现所要表达的韵味,如树木运笔讲究润涩、曲直变化,通过浓淡冲和的妙得,表现干与枝的关系。他娴熟老到而又丰富的线条之美,美在其或凝重、或轻灵、或刚健、或婀娜。如晋顾恺之的线条“紧劲联绵,循环超忽”;如南朝陆探微的线条般“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如唐吴道子的线条那样“虬须之鬓,数尺飞动。”富有运动感、节奏感。再如西方马蒂斯人体线描似轻松随意,漫不经心,实际却恰到好处,内紧外松,线条丰润饱满且刚柔相济,韵态绰约之中蕴含着极为流畅的美感。他的运笔线条、笔墨秀润、圆浑纯朴,不疾不徐、不骄不作,平淡自然、笔意冲融,以书法的线条写就着画家对山水的敬意。这些线条变化中求统一,丰富中见协调,给人以清新典雅、致密圆融出神入化的独特艺术享受。这些线条看似无意挥洒,实则笔笔到位,是外在形态和内在价值的和谐统一,这些线条的聚散变换,巧妙交融,如音乐符号的墨点与周密融通的线条组成了一曲悠扬的江南小调。这首小调唱出了画家对艺术的敬仰之情,唱出了江湖间草木畅茂,烟岚蓊郁、野怡之致的江南情调。 这些带着乐感的线条常被他用以描绘大幅铺盖画面的浓树密枝,遮蔽天日的浓墨的树顶墨叶,把整个画面贯穿起来,组成了通幅黑、白对比强烈而又气韵生动和谐的基调。树枝、树叶的浓密则通过浓墨线条的交错表现来获得,简单几勾,草草数点,树木若隐若现,在这些枝叶的空隙处,透出如云似烟的深远处的丛林枝叶蕊蕾,层次分明而又交错而成。在树叶的处理上,采用了层层积点,遍遍渍染,诸种墨色兼施并加正渲冲反水渍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一组组树冠,层层密密,仿佛在密林深处,嗅到了沁人心田的甘淳。树叶的设色明暗变化得当,林木深处渲染得虚实得宜,显出了密林深处的松动。整个画面满幅灵气,墨色多变,线条活泼、恣肆潇洒、闪现着蓬勃的生命活力。
画面活力的体现是他活力在手的把握,他一笔在手,轻重缓急,提按顿挫,节奏自现,生气自展,浓淡枯湿,点线晕染,笔法灵活而有弹性,他笔下的这些江南树木花草,疏密有致,朴拙形象,显勃勃生机,盎然之气,真如郭沫若所言:“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似乎在画面上显现出了树木枝桠的水分和植物生命的蓬勃和嫩枝的弹性神韵来,如若在江南的春天里,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摇曳舞蹈。根据春夏秋冬随季赋彩,表现出四季江南山水的烟雨迷茫、草木变化,流露出春草初发时的朦胧与午后小憩般的恍惚。
正如袁武所说:“人要有人趣,物要有物趣,自然要有天趣,画也要有画趣。”俞德生的画构图位置,笔墨修养,用色把握、意境营造、环境渲染都充满了画趣。这从其所作山水笔墨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意境滋润,气韵秀美中是体会得到的。他深明“得之于心,以心状物”的中国艺术精神所在,强调“格体精微,下笔无妄”。用笔自然下接地气,中有情怀,上有意趣,继承并发扬了“不装巧取、皆得天真”的五代南唐画家董源之风。画面上各式各样的野花野树遍纸满框,杂乱却极其赏心悦目。无尽的墨色渲染了一幅无边的画卷,可谓是景色怡人,画趣天成。
这些妙成的画趣自然也与其人生态度是息息相关的。在事业上,他能认定一条艺术探索之路而矢志不渝,不管是在工厂从事花样设计,还是在学校教书育人。都脚踏实地,不存取宠之心,坚守着艺术的执着,惨淡经营,通过触动自己来感动别人,用美化图画来美化世界。他的许多作品以及其上的题鉴就是他心灵和憧憬的真实写照。俞德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随和畅达,淡泊陶然,乐观善良,深受学生和同仁们的爱戴和钦敬。他对你争我夺的名利,看得很淡,骨子里总是隐藏着传统文人的“清高”、“雅逸”和“超脱”的意趣,在创作时强调“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心生。”表现于其作品中,画趣就成了艺术意趣,之所以为意趣,当然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这正如明代袁中郎所言:“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这些意趣植根于他作为生与斯长与斯成于斯的江南画家,对地缘文化的独特热爱。
俞德生的画作远观有意,中看有景,近察有形。笔下山水画的江南总是表现出在一片生机的土地上孕育的生态自然,树林密植景色清幽,极富田园诗意。但都不失“画如其人”的江南雅逸之气。俞德胜也曾画过不少美妙的四季山水图,但是,我却更觉得不管画的是何时何地它们都似江南春季的景色。他的画笔墨活力十足,画面、色调、笔触和所表现的热情与活泼,反映出水墨兼色的别样情趣,充满着希望、欢乐,闪烁着能使四季都变成春季,万物萌动着勃发之情。妙手得来,举重若轻甚得各界赞赏和好评,为中国山水画创新面貌做出了贡献。
俞德生近七十年来,对其身边的真山真水的真情未变;作为一个真真的艺术家他追求的是在艺术上不断攀登,体会的是上下求索,树立的是彪炳史册的千秋笔墨。俞德生的画作为视觉艺术首先还是源于他的视觉吸引和美的感受,其次是在描绘这种自然景色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再次是这其中的地域文化价值才会呈现出来,所以我认为独特的视觉享受和意味是其作品魅力所在。俞德生的水墨从这里发现了一个既尊重传统,又能表达现实的水墨语言方式。从外在的视觉的美感中实现了传统水墨语言在继承中的创新与发扬,其内在的精神是画家虔诚的心态和朴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对现实题材的把握与视角的着眼点以及国画精神的自觉拓展。他的作品追求继承和发展的完美结合,融汇中西,为风景添彩,为山河传神,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景致与情怀,传统与个性的高度和谐统一,而这真令画者折服,观者赞叹。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