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教”微解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知学说所接引的世人有两种,一种是“利根人”,直接从性体本源感悟,“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一旦得悟性之本体,即刻“内外俱透”;另一种是中根以下人,这种人由于习心的存在,使得性之本体蒙尘,只有实实在在地教导如何在意念上为善去恶,以至于“正其不正以全其正”,等到功夫熟悉之后,性之本体也就展露无遗。作为宋明理学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对后世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他的哲学思想中,最引起后世学者争议的,莫过于“四句教”。
  关键词:四句教;心体;意;良知;格物
  中图分类号:B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43-02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立足于中国封建伦理之上,“同植纲常,同扶名教”,都在试图论证天理,即封建伦理纲常的合理性。所不同的是,程朱理学认为,理是“所以然之故,所当然之则”,是外在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以此将封建伦理纲常上升到宇宙本体上来,并通过理性的方法论证封建伦理纲常与宇宙本体的同一性与合一性,通过对封建伦理纲常必然性的认识从而推出在自然行为的应然性。与之相比,陆王心学恰恰相反,重在论证封建伦理纲常的主观性与应然性,强调心即理与致良知。王阳明在平叛的过程中认识到,许多人不遵循伦理纲常,并不是没有伦理纲常的认识,而是缺乏遵循的主观意识。这就意味着,要让人们遵循伦理纲常,不仅需要教导伦理纲常的知识,更需要给予遵循执行伦理纲常的意志。所以,与其在证明伦理纲常的客观必然性上下功夫,不如在树立、磨练遵循伦理纲常的主体意志上下功夫。
  作为宋明理学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对后世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他的哲学思想中,最引起后世学者争议的,莫过于“四句教”。嘉靖六年夏,朝廷让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王阳明兼任督察院左都御史,前往广西平定思恩、田州之乱,在辞退无果的情况下,于该年九月启程前往广西征战思田。在即将按令起行之时,天资聪敏的王畿与踏实稳健的钱德洪对王阳明所提出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发,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产生了分歧。王畿认为这四句话没有把话说尽,他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与之相反,钱德洪认为此四句话已说尽,他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奕。”针对两人的分歧,王阳明指出,良知学说所接引的世人有两种,一种是“利根人”,直接从性体本源感悟,“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一旦得悟性之本体,即刻“内外俱透”;另一种是中根以下人,这种人由于习心的存在,使得性之本体蒙尘,只有实实在在地教导如何在意念上为善去恶,以至于“正其不正以全其正”,等到功夫熟悉之后,性之本体也就展露无遗。四无说可以接引利根人,为其立教,而四有之说则接引中根以下人,两者不可或缺。但是,王阳明这样的解答并没有消除四句教的争议,以至于成为致良知学说分化,演变出各个王门学说或学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王畿的现成良知说、突出后天实际功夫的工夫派等。而在近代,众多学者对四句教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比如张践试图从思维结构的解读探讨“四句教”的奥秘。
  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对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些学者认为此语陷入了佛老思想领域,而有些学者认为这是王阳明对佛老精粹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王阳明认为,“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即心并不是血肉组成的心这个器官,而是指主宰“充塞处”,即眼耳口鼻四肢这些具体器官,让眼能视物、耳能听声、口能言、鼻能闻、四肢能动的精神力量。而朱熹所犯的错误,是认为心是人“即物穷理”的认识器官,以至于“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对于“心之体”的说法源自于陆九渊。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将天理收归于心,这也成为王阳明主要的观点之一。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同时,在王阳明的观点中,心体等于性,是人的本原,而作为心之本体的性,其本源是天理。他指出:“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另外,他提出:“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如此,便把“心之体”、“天理”、“性”以及“良知”贯通起来。因此,心之体即天理,即性,即良知。
  对于“无善无恶”,有些学者把善恶定义为现实经验世界中的道德判断,在这种解释下,我们可以如此理解,心作为每个人都具有的意志能力本身并不具有善恶属性,仅仅是一种向善或者向恶发展的可能性,在这种可能性没有成为现实之前,不能以善恶判。一个人懂得如何行孝并不能就说他孝,只有确确实实地付诸实践了,知行合一了,才是孝。这种解释跟告子的人性论主张“性无善无不善”有些类似。然而,如此之善恶果真是王阳明之善恶?对于善惡的判断与定义,王阳明这么回答薛侃:“(善恶)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可以这么理解,在经验世界中,对于善恶的判断,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自身的个人价值判断,是个人价值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并不在父、君、友、民身上,而是内在于“汝心”。当然,善恶的判断不能脱离事物本身而独立存在,有父、君、友、民方有有孝、忠、信、仁之理。同时,王阳明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在此语中,“理”即天理、良知、性之本体,表述的是圣人所达到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至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圣人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从心所欲而不违天理。
  二、有善有恶是意之发
  “意”可以解释为人心的意志活动。在这里,需要先明确在阳明学里心、意、身、物这四者的逻辑联系。王阳明指出:“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由此可知,就心与意的关系而言,意是心之发用,即心为体,意为用。按照王阳明“体用一源”的说法,既然心、意、身、物“只是一物”,而心体乃无善无恶,是不是意味着心体所发之意也是无善无恶?否则,为何说意乃有善有恶?如果将善恶作后天经验世界之善恶解,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作为先天的意志能力,心体无善无恶,但当其有所发,就落入了后天的经验世界的价值判断范畴。而在王阳明的解释里:“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有些过当,便是恶了。”首先,“心”与“物”并不能直接联系,这中间间隔着“身”,虽然在“心”的主宰之下“身”方能视听言动,但就现实处境而言,心体本身也无法避免地收到“身”的逆向限定。即便人之本体乃“感而遂通”,但毕竟这意味着耳目之感会对本体之通敝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一旦耳目之官受敝于物,为物欲所迷惑,人之本体必然无法自明。其次,“人有习心”,人由于禀气的原因,不仅受到物欲的影响,还会收到自身习性的诱导,以至于“动气”,使得本体过当而有善有恶。对于至善之本体来说,无有作好,无有作恶,只要着一分意便是恶,而在耳目之官与习性的影响下,其心并不能时时自明,自然就有善有恶。   那要如何实现诚意?王阳明如此说:“意欲温清、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清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这种观点符合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一贯主张,心所发之意必须付诸实践,而且没有丝毫的自欺,才能说是诚意。然而意有善恶,如何确保所发之意是善非恶,这是四句教下一句所讨论的问题。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致其知温清之良知,而后温清之意始诚;致其知奉养之良知,而后奉养之意始诚。故曰‘知致而后诚意’。”同时王阳明认为:“意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由此可知,在现实经验世界中,人的意念活动有善有恶,当心有所发时,良知能够如明镜般照其是非,因而良知之致成为意能否诚的前提条件。
  “良知”之说自孟子始。孟子提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的概念里,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人性本能。而王阳明也基本采用了孟子的观点,并以此阐述自己的良知学说,他把良知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至高范畴,并将其与心之本体及天理等同,而天地万物都是其流行发用。
  那良知是如何进行是非善恶判断的呢?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而“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良知”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是人人先天皆有的道德天赋本能。良知作为一种先天的道德意志,具有指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而在道德人文的经验社会,所遇之事物唯有经过良知的先天道德评价,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同时,在王阳明的观点里,良知即天理,包含了万事万物及其规律。王阳明没有像朱熹一般心外求理,而是推崇程颐“良知即是天理,‘体认’者,实有诸己之谓耳”的观点,强调“天理之在吾心,无假于外也”。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良知”作为人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志,但由于后天禀气的原因,受到各种物欲习性的影响,良知往往如镜子蒙尘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通过格物的功夫来“存天理,去人欲”,使良知显现。
  对于格物,王阳明认为朱熹“格物”的说法不免有些牵强,不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的本意。事实上,王阳明也曾遵循朱熹“格物”之法,花费七日,穷尽心思地格竹子之理,以至于劳思成疾却不得法。后在夷中居住三年,才领悟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之后王阳明提出了自己对于“格物”的见解。对于“物”,他认为,“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而对于“格”,“‘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夫是之谓格。”格物不应该是即物穷理之意,而应该是“去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即对“动气”所产生的恶进行修正以全循理之善。
  另外,王阳明认为,“物格而后知至”“致知必在与格物”,由此可知,他把“格物”当做“致知”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而“致知格物”则指把吾心之良知贯彻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合天理。
  关于如何为善去恶,首先,要做到“必有事焉”“事上磨练”,一天之中,无论有事无事,只是一心培养自己的本体,良知之本体愈明,则事之是非善惡愈明。其次,王阳明认为,“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并说,“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所以不管私念是好是坏,只要有一丝过当,便当如猫捉老鼠般,立刻将其改正,不得容情。
  王阳明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就这么通过四句教做出了典型的表述和概括,而王阳明也告诫其弟子,“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然而,在阳明学本身存在的许多内在矛盾尚未得到解决之时,王阳明就盍然逝世了,这些矛盾与分歧导致了阳明后学诸多学派的产生,而四句教也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最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2]钱穆.阳明学述要[M].九州出版社.2015.
  [3]阎韬.四句教新探[J].南京大学学报.2002第3期.
  [4]张践.“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的纲领[J].齐鲁学刊,1986
  [5]冯巽.从“四句教”看王阳明的宗旨与立言[J].中山大学学报,1996
  [6]范津华.王阳明“良知”伦理意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谭鸿顺(1989.05),男,汉族,籍贯: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葵阳镇葵联村,研究生在读,研究生,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中国哲学。
其他文献
1929年夏天,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时,钱钟书拿到数学试卷一看,几乎不会做,蒙了几道题后就匆匆交卷,最后的成绩是15分。按照当时学校的规定,这样的成绩根本不可能被录取。但他的国文和英文成绩得了特优,英文还得了满分,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大为赞赏,决定破格录取。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则充满“民国范儿”的自主招生佳话,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种无法落地的传说。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破冰开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宗教信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现就我县如何更好
摘要:“认识你自己”这一远古箴言传承至今有着各种各样的解读。人们通过认识自己而成长进步,也能通过认识自己而改造社会。文章从自知即是至善切入,讨论了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为自身定位,继而由个体及集体,阐述了如何通过对自身的认知而适当定位发展方向,重建中国个性的问题。  关键词:自知;至善;适度;中国个性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41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互联网在生活中应用正在不断地增多,使得我国的多个媒体高度融合,形成了融媒发展的时代,媒体样态的多样性,促使广播电视的业务构架、组织机构、业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一新生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一新生适应教育问题上占有独特优势.本文从民办高职大学新生常见适应问题出发、探讨了基础课针对新生进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管癌中的的影像学表现和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胆管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
随着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悄然转向文化的深层次竞争.习总书记在十九大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重要性,他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
围绕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展开研究,在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环境以及政府支持两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具体解决策
在日常工作中对乳突的投照,常常是将暗盒放于摄影台上,我们感到有许多的不便,暗盒放于台面上易滑动,摆好位置后,患者头部稍微对暗盒用力,暗盒就会移动,使投照失败,造成废片,同时,无滤线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淮安市妇幼保健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管理理念,创新服务,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