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校体育作为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向国家输送多种形式体育人才的任务。我们必然要适应这种形势。近几年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的现实,也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终身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培育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具有从事体育自我锻炼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 体育锻炼 习惯
一、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
德国着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本质不单单是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也是搞好学习的动力和有效保证。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独特的身体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更好地掌握一些运动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树立锻炼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终成习惯
习惯是一种得到巩固的行为方式。凡属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即有一个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整体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从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当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后,要根据他们的实际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同时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如上课开始,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伍前,不仅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相反若是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垮垮,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多年的体育教学,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师的良好表率,身正为范,身穿整齐的运动服装,示范动作优美规范,语言简练易懂,成为学生的榜样,就这样我所教的学生都很喜欢上我的课。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拥有强烈的教学事业心和责任感。又如教师在课堂上用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美的感受,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也有助于不爱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转变态度,改消极怠工为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和其它课程一样,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新课程理念下,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态度,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
五、美化情境,培养锻炼习惯
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种种良好的身体锻炼情境,诱导和启发他们的主动地去锻炼。在锻炼中教师即使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做,也要因势利导,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其活动。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有的学生觉得自己会做了,就练起“投篮”来,或是做自己喜爱的练习;这时教师不应斥责这些学生,或禁止其活动;应该心平气和地讲清楚道理,提出更同的地求;或进行个别辅导提高。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潜化地养成锻炼的习惯。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自我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自我锻炼习惯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它不仅是为学生自我锻炼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静.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J]. 教育界(上旬),2013(21).
[2] 王俊.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J]. 学园·教育科研,2013(3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龙布中学)
【关键词】学生 体育锻炼 习惯
一、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
德国着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本质不单单是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也是搞好学习的动力和有效保证。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独特的身体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更好地掌握一些运动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树立锻炼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终成习惯
习惯是一种得到巩固的行为方式。凡属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即有一个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整体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从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当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后,要根据他们的实际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同时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如上课开始,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伍前,不仅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相反若是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垮垮,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多年的体育教学,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师的良好表率,身正为范,身穿整齐的运动服装,示范动作优美规范,语言简练易懂,成为学生的榜样,就这样我所教的学生都很喜欢上我的课。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拥有强烈的教学事业心和责任感。又如教师在课堂上用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美的感受,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也有助于不爱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转变态度,改消极怠工为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和其它课程一样,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新课程理念下,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态度,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
五、美化情境,培养锻炼习惯
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种种良好的身体锻炼情境,诱导和启发他们的主动地去锻炼。在锻炼中教师即使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做,也要因势利导,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其活动。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有的学生觉得自己会做了,就练起“投篮”来,或是做自己喜爱的练习;这时教师不应斥责这些学生,或禁止其活动;应该心平气和地讲清楚道理,提出更同的地求;或进行个别辅导提高。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潜化地养成锻炼的习惯。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自我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自我锻炼习惯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它不仅是为学生自我锻炼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静.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J]. 教育界(上旬),2013(21).
[2] 王俊.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J]. 学园·教育科研,2013(3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龙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