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创业者在寻求创业机会时,最大的愿望是找到一个“风口”,成为风口上那头飞起来的幸运的“猪”。所以,在中国经济体中,创业者众,但创新者少。常常是极少数的创业者(主要是美国的创业者)探索、创新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且需求得到市场确认以后,一大堆追风口的“猪”蜂拥而来,渴望后来居上,成为独占鳌头的那头飞起来的“猪”。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有机农业、比特币、共享单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等这些所谓的风口上,追风的创业者此起彼伏,风起云涌。这些追风的“猪”,摔死的永远被世人所忽视,而极少数飞起来的就可以指点江山,俯视众生,成为众星捧月的王侯。所以,寻找和追随“下一个风口”,始终是创业界乐此不疲的游戏,也是投资界津津乐道、永不过时的话题。
创业的风口,即重大的创业机会,最初的形态是什么样的?是怎样演进和变化的?为什么有些风吹起来了,而有些起初气势如虹,最后却无影无踪了?为什么有些追风的“猪”飞起来了,有些却摔死了?
互联网一直都是大型“风口”,在2011年之前,互联网也出过各种潮流,但都只是趋势,而不是业务模式,2011年后互联网的时代正式来临,到如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大部分的需求也已经被满足,留给创业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不得不将目光放在别处。
大多数的创业者都被趋势的繁华迷住了眼睛,看见别人做了,看见别人挣到钱了,就眼红,也想去分一杯羹。与其随波逐流地满世界乱跑,不如静下心来,看一看市场的需求,迎合消费者才是王道。创业者要思考清楚,做什么都要顺势而为,有了资本和底气,风只是助力,一味只有勇气,那风就是让你清醒的“杀气”。
近些年来,笔者观察和研究了几十位不同领域创业者的心路历程,分析了影响他们创业成败的因素,试图对此问题给出合适的解答,以便能够对中国未来的创业、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
风口的传说
寻找并追随风口,并非新鲜事物,但确实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聯网创业大潮。如腾讯创业的起始业务QQ,追的是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的即时通讯软件ICQ,选择的时机是风口基本形成之际。百度的搜索引擎追随的是布赖恩·平克顿的搜索引擎WebCrawler、杨致远的雅虎等,时机是搜索引擎在海外已经风起云涌,而国内乍暖还寒之时。阿里巴巴的淘宝同样是从美国不断兴起的网上购物模式,如eBay、亚马逊等,得到创业灵感。正是这些早期成功追风者的神话和传说,为中国创业者掀起了追风口的浪潮。
但并不是所有追风的人,都像上面那几个企业家一样幸运。或者说,绝大多数的追风者都没有上面那几位那样幸运。
有些创业者自以为找到了风口,早早地投入资源,创新了商业模式、构建了运营体系,热情地向客户发出呼唤,然后苦苦地等待,却迟迟得不到市场的响应,最后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孤独抑郁而失败。比如,进入21世纪以后,经营和销售有机、天然产品的全食超市公司(Whole Foods Market)在美国快速崛起,业绩增长远超沃尔玛等传统超市,引起了中国许多创业者的关注。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众多,食品安全问题又非常严重,中高收入阶层对更为安全的有机食品一定会存在巨大的需求。所以,有机农业曾被许多创业者视为一个绝佳的风口,创业公司纷纷进入有机农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但是,由于中美制度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别,在中国有机产品市场,建立并实施“可置信”的有机产品标准,成本过高,周期过长。创业者期望的暖风迟迟没有吹来,最后绝大多数市场定位不精准、价值体验不明晰的创业者折戟沉沙,还有少部分在苦苦挣扎。
最近,有的创业者意识到制度、文化环境方面的差异,追随美国的风口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当某种商业模式在国内市场得到初步确认后开始追风,以求降低风险。2014年,ofo创立。2015年6月,ofo共享计划推出,在北京大学成功运营2000辆共享单车,接着把共享单车的概念推向了北京的其他院校,小黄车的身影开始穿梭于北京各大校园。那时的小黄车分两种,一种可以骑出校园,一种只能在校内骑。2015年10月,ofo完成了Pre-A轮融资;2016年1月,ofo完成了A轮融资。5月份,ofo共享单车总订单量突破200万辆,单日服务校园出行近10万次。这时,针对城市服务的摩拜单车出现了。然后2016年11月,小蓝单车首发落地深圳,酷奇单车创立,哈罗单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一时间共享单车遍地开花,气势如虹,可以选择的单车颜色,成了当时创业者最为稀缺的资源。最后铅华落尽,风口过于拥挤,大多数追风者相互踩踏而死,仅有少数得以生存。
创业的风口每天都在演绎着无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巨大的希望,深深的失望在这里不断地碰撞;无数人的梦想、激情,无数的资源、创意在这里交汇、融合,以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兴衰,产业竞争力的起伏。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对风口的形成、演进规律进行探索。
“风口”即重大的创业机会
所谓创业“风口”,就是重大的创业机会。寻找风口的说法,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印象: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创业者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当风吹起来时率先感知到它,然后顺势而为,乘风前进。而风的形成和起落,则是创业者无法干预的。盲从这种说法,有可能抑制创业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根据阿迪奇威利(A. Ardichvili)等的研究,创业机会的最初形态是“未被清晰界定的需求,或者未被有效开发的资源”。这些未被界定的需求和开发的资源,经由创业者一系列感知、开发、创造、检验、修正、完善的过程,才会演化成重大的创业机会。所以,机会不仅是发现的,同时也是创造的。某个特定的风口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也是可以通过谨慎的评估和试验,加以识别的。
当创业者感知到未被清晰界定的需求,或者发现、获得未被有效开发利用的资源后,需要构想、设计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满足这些需求;或者根据这些资源的功能,寻找可能的市场,以便为相关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但这个阶段,创业者面对的市场仅是一个潜在市场。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有机农业、比特币、共享单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等这些所谓的风口上,追风的创业者此起彼伏,风起云涌。这些追风的“猪”,摔死的永远被世人所忽视,而极少数飞起来的就可以指点江山,俯视众生,成为众星捧月的王侯。所以,寻找和追随“下一个风口”,始终是创业界乐此不疲的游戏,也是投资界津津乐道、永不过时的话题。
创业的风口,即重大的创业机会,最初的形态是什么样的?是怎样演进和变化的?为什么有些风吹起来了,而有些起初气势如虹,最后却无影无踪了?为什么有些追风的“猪”飞起来了,有些却摔死了?
互联网一直都是大型“风口”,在2011年之前,互联网也出过各种潮流,但都只是趋势,而不是业务模式,2011年后互联网的时代正式来临,到如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大部分的需求也已经被满足,留给创业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不得不将目光放在别处。
大多数的创业者都被趋势的繁华迷住了眼睛,看见别人做了,看见别人挣到钱了,就眼红,也想去分一杯羹。与其随波逐流地满世界乱跑,不如静下心来,看一看市场的需求,迎合消费者才是王道。创业者要思考清楚,做什么都要顺势而为,有了资本和底气,风只是助力,一味只有勇气,那风就是让你清醒的“杀气”。
近些年来,笔者观察和研究了几十位不同领域创业者的心路历程,分析了影响他们创业成败的因素,试图对此问题给出合适的解答,以便能够对中国未来的创业、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
风口的传说
寻找并追随风口,并非新鲜事物,但确实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聯网创业大潮。如腾讯创业的起始业务QQ,追的是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的即时通讯软件ICQ,选择的时机是风口基本形成之际。百度的搜索引擎追随的是布赖恩·平克顿的搜索引擎WebCrawler、杨致远的雅虎等,时机是搜索引擎在海外已经风起云涌,而国内乍暖还寒之时。阿里巴巴的淘宝同样是从美国不断兴起的网上购物模式,如eBay、亚马逊等,得到创业灵感。正是这些早期成功追风者的神话和传说,为中国创业者掀起了追风口的浪潮。
但并不是所有追风的人,都像上面那几个企业家一样幸运。或者说,绝大多数的追风者都没有上面那几位那样幸运。
有些创业者自以为找到了风口,早早地投入资源,创新了商业模式、构建了运营体系,热情地向客户发出呼唤,然后苦苦地等待,却迟迟得不到市场的响应,最后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孤独抑郁而失败。比如,进入21世纪以后,经营和销售有机、天然产品的全食超市公司(Whole Foods Market)在美国快速崛起,业绩增长远超沃尔玛等传统超市,引起了中国许多创业者的关注。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众多,食品安全问题又非常严重,中高收入阶层对更为安全的有机食品一定会存在巨大的需求。所以,有机农业曾被许多创业者视为一个绝佳的风口,创业公司纷纷进入有机农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但是,由于中美制度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别,在中国有机产品市场,建立并实施“可置信”的有机产品标准,成本过高,周期过长。创业者期望的暖风迟迟没有吹来,最后绝大多数市场定位不精准、价值体验不明晰的创业者折戟沉沙,还有少部分在苦苦挣扎。
最近,有的创业者意识到制度、文化环境方面的差异,追随美国的风口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当某种商业模式在国内市场得到初步确认后开始追风,以求降低风险。2014年,ofo创立。2015年6月,ofo共享计划推出,在北京大学成功运营2000辆共享单车,接着把共享单车的概念推向了北京的其他院校,小黄车的身影开始穿梭于北京各大校园。那时的小黄车分两种,一种可以骑出校园,一种只能在校内骑。2015年10月,ofo完成了Pre-A轮融资;2016年1月,ofo完成了A轮融资。5月份,ofo共享单车总订单量突破200万辆,单日服务校园出行近10万次。这时,针对城市服务的摩拜单车出现了。然后2016年11月,小蓝单车首发落地深圳,酷奇单车创立,哈罗单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一时间共享单车遍地开花,气势如虹,可以选择的单车颜色,成了当时创业者最为稀缺的资源。最后铅华落尽,风口过于拥挤,大多数追风者相互踩踏而死,仅有少数得以生存。
创业的风口每天都在演绎着无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巨大的希望,深深的失望在这里不断地碰撞;无数人的梦想、激情,无数的资源、创意在这里交汇、融合,以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兴衰,产业竞争力的起伏。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对风口的形成、演进规律进行探索。
“风口”即重大的创业机会
所谓创业“风口”,就是重大的创业机会。寻找风口的说法,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印象: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创业者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当风吹起来时率先感知到它,然后顺势而为,乘风前进。而风的形成和起落,则是创业者无法干预的。盲从这种说法,有可能抑制创业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根据阿迪奇威利(A. Ardichvili)等的研究,创业机会的最初形态是“未被清晰界定的需求,或者未被有效开发的资源”。这些未被界定的需求和开发的资源,经由创业者一系列感知、开发、创造、检验、修正、完善的过程,才会演化成重大的创业机会。所以,机会不仅是发现的,同时也是创造的。某个特定的风口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也是可以通过谨慎的评估和试验,加以识别的。
当创业者感知到未被清晰界定的需求,或者发现、获得未被有效开发利用的资源后,需要构想、设计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满足这些需求;或者根据这些资源的功能,寻找可能的市场,以便为相关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但这个阶段,创业者面对的市场仅是一个潜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