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学生,虽然不多,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还是时常会遇到。他们要么品行恶劣,屡教不改;要么懒惰成性,不思进取;要么自卑抑郁,心灵闭塞;要么情绪异常,走向极端。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成败,直接决定着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成败。可见对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一天早上,正要进校门时,我看见不远处班上一名学生P正在对着送她上学的父亲大发脾气,样子很凶,全然不同于在学校里那副胆小怕事的样子。P在学校同在校外的表现怎么会相差这么大?
一、解读P
P进了校门之后,我上前询问P的父亲出了什么事,他说:“P在家里很任性,常常对父母发脾气”。我感到P在校内外表现出这么大的反差,说不定是由于什么特殊原因造成的,或者受到过什么刺激。当时她的父亲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事隔不久,P的母亲来学校参加家长会,特意找我交流意见,她告诉我:P在家里从小到大好像没受过特别的刺激,要说有的话,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上课因为扯小朋友的辫子,把人家弄哭了。老师罚她呆在厕所里。直到吃过午饭,老师才想起她还在厕所里,她已经整整哭了两个小时。现在回想起来,P好像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性情起了变化。听完P母亲的述说,我猜想,可能是与幼年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有关。
二、问题的解决:转变P
1.对策与方案
带着这样的猜测,我想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她消除在老师面前、在学校生活中过度的紧张感。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P是因为过去老师严厉的惩罚而害怕。那么,现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老师体贴她、关心她,让她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因此,我准备通过课堂内外轻松愉快地交往和看似闲聊的交往,逐步与P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营造出一种互相体谅、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集体生活氛围。
2.方案的实施
第一步:辅导性谈话
带着这样的设想,我比以前更多地留意P,设法接近她,寻找与她闲聊的时机。
老师:P,你喜欢英语吗?
P:……(点头)
老师:喜欢杨老师吗?
P……(点头)
老师:那么,杨老师有一个问题,你既然喜欢杨老师,也喜欢英语,怎么不见你英语课上积极举手发言呢?
P……(稍有害羞、沉默)
老师:怕老师吗?
P:……不是
老师:好吧,老师相信你!不管什么原因,我希望你下次上英语课积极举手发言,踊跃与同学、老师对话,老师还希望看到你笑,因为你笑起来非常漂亮!要上课了。P,再见!
P:杨老师,再见!
整个交谈过程中,P只讲了两句简短的话,但她的神情鼓舞了我,我原先的分析和估计很可能是对路的。
第二步:对话练习
英语课上,进入“师生对话”环节时,我自然地走近P,用鼓励的目光期待着她。当她慢慢地将手伸出桌面时,我高声地与她对练起英语口语:
老师:Hello! P! How are you?
P:Fine, thank you! and you?
老师:Very well ,thanks, Nice to see you!
P:Nice to see you, too!
……
我用惊喜的表情和语言对全班学生说:没想到吧!不敢大声讲话的P同学,今天和杨老师说了一长串英语。让我们为她鼓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地掌声,同学们欣喜地望着P,P红着小脸,洋溢着笑容,低下了頭。
由此打开缺口,她开始信任老师,隐藏在她内心的对老师和对学校生活的恐惧感,像阳光下的春雪在悄悄融化。P的性情有所转变,一天,她的母亲高兴地告诉我:孩子回到家里,喜欢谈论自己的老师,她在家里的表现有一点好转,但还时不时地任性,比方说,饭菜不合口味,就发脾气。
第三步:教育性谈话。
为此,我又设计了一次私下的谈话,碰见P后,“不经意”地与她聊了起来:
师:P,吃饭了吗?
P:(微笑着点头)吃过了。
师:在学校吃的,还是在家里吃的?
P:在家里吃的。
师:如果爸爸妈妈烧的菜不好吃,会生气吗?
(思索状,摇头)
师:爸爸妈妈一定很疼你吧?
P:点点头
师:那你爸爸妈妈一定很辛苦,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想想看,怎样分担爸爸妈妈的一些辛苦呢?
P:(歪头笑,想了一会儿)给爸爸妈妈倒茶、端碗、洗碗……
师:很好,那我相信你真能做到这些,因为你是一个懂事讲理的好孩子。
3.实施效果
一个多学期过去了,P同以往大不一样,课堂上经常主动举手发言,还能创造性地与周围的同学表演对话,经了解,这孩子在别的课堂上也改变了以往胆小怕事的形象,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积极性提高了,同老师交往比以前轻松愉快多了,在家里的表现也大有改变。
三、反思与讨论
变化真令人欣慰,也促进我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对一个幼嫩的孩子的教育,怎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教育工作者,给孩子讲理还是示爱,在看似简单的闲聊式的交谈中,怎样唤起孩子的良知和爱的意识,让他们感受被关心的愉悦,从而使他们逐步学会关心?我感到,教育人的工作实在是一件感情与理智相互交融的工作,如果对孩子缺乏爱心,就难以赢得学生的信赖,无法接触他们在与教师交往以及在学校生活中的心理障碍,更不用说引导他们逐步学会关心。
P的转变,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那次“辅导性谈话”,一方面争取到了当事人某种程度的好感和信任,为后面的对话练习做了铺垫。第二,围绕“like”一词与当事人进行进行的对话练习,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被爱的意识。第三,当事人成功地参与对话练习之后,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之情,以一种分享学生成功的欢乐方式,表达出对其进步的肯定和欣慰,不仅对当事人勇敢尝试和大胆参与活动是一种非常及时的强化,也会感染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其实,懂得关心人的这种品质,,是靠教师爱心的启迪获得的,是靠相互关心的集体生活气氛的感染获得的。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在我看来,教育是一种精神:执着和奉献的精神;教育是一门艺术:激励和唤醒的艺术;教育更是一种力量:爱的力量。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教育理论可以引用,老师必须针对不同问题学生表现出的不同情况,选择性的实施理论,创造性地运用方法,尽力让问题学生能回归班级、回归自然,健康成长。
例如,一天早上,正要进校门时,我看见不远处班上一名学生P正在对着送她上学的父亲大发脾气,样子很凶,全然不同于在学校里那副胆小怕事的样子。P在学校同在校外的表现怎么会相差这么大?
一、解读P
P进了校门之后,我上前询问P的父亲出了什么事,他说:“P在家里很任性,常常对父母发脾气”。我感到P在校内外表现出这么大的反差,说不定是由于什么特殊原因造成的,或者受到过什么刺激。当时她的父亲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事隔不久,P的母亲来学校参加家长会,特意找我交流意见,她告诉我:P在家里从小到大好像没受过特别的刺激,要说有的话,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上课因为扯小朋友的辫子,把人家弄哭了。老师罚她呆在厕所里。直到吃过午饭,老师才想起她还在厕所里,她已经整整哭了两个小时。现在回想起来,P好像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性情起了变化。听完P母亲的述说,我猜想,可能是与幼年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有关。
二、问题的解决:转变P
1.对策与方案
带着这样的猜测,我想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她消除在老师面前、在学校生活中过度的紧张感。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P是因为过去老师严厉的惩罚而害怕。那么,现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老师体贴她、关心她,让她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因此,我准备通过课堂内外轻松愉快地交往和看似闲聊的交往,逐步与P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营造出一种互相体谅、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集体生活氛围。
2.方案的实施
第一步:辅导性谈话
带着这样的设想,我比以前更多地留意P,设法接近她,寻找与她闲聊的时机。
老师:P,你喜欢英语吗?
P:……(点头)
老师:喜欢杨老师吗?
P……(点头)
老师:那么,杨老师有一个问题,你既然喜欢杨老师,也喜欢英语,怎么不见你英语课上积极举手发言呢?
P……(稍有害羞、沉默)
老师:怕老师吗?
P:……不是
老师:好吧,老师相信你!不管什么原因,我希望你下次上英语课积极举手发言,踊跃与同学、老师对话,老师还希望看到你笑,因为你笑起来非常漂亮!要上课了。P,再见!
P:杨老师,再见!
整个交谈过程中,P只讲了两句简短的话,但她的神情鼓舞了我,我原先的分析和估计很可能是对路的。
第二步:对话练习
英语课上,进入“师生对话”环节时,我自然地走近P,用鼓励的目光期待着她。当她慢慢地将手伸出桌面时,我高声地与她对练起英语口语:
老师:Hello! P! How are you?
P:Fine, thank you! and you?
老师:Very well ,thanks, Nice to see you!
P:Nice to see you, too!
……
我用惊喜的表情和语言对全班学生说:没想到吧!不敢大声讲话的P同学,今天和杨老师说了一长串英语。让我们为她鼓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地掌声,同学们欣喜地望着P,P红着小脸,洋溢着笑容,低下了頭。
由此打开缺口,她开始信任老师,隐藏在她内心的对老师和对学校生活的恐惧感,像阳光下的春雪在悄悄融化。P的性情有所转变,一天,她的母亲高兴地告诉我:孩子回到家里,喜欢谈论自己的老师,她在家里的表现有一点好转,但还时不时地任性,比方说,饭菜不合口味,就发脾气。
第三步:教育性谈话。
为此,我又设计了一次私下的谈话,碰见P后,“不经意”地与她聊了起来:
师:P,吃饭了吗?
P:(微笑着点头)吃过了。
师:在学校吃的,还是在家里吃的?
P:在家里吃的。
师:如果爸爸妈妈烧的菜不好吃,会生气吗?
(思索状,摇头)
师:爸爸妈妈一定很疼你吧?
P:点点头
师:那你爸爸妈妈一定很辛苦,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想想看,怎样分担爸爸妈妈的一些辛苦呢?
P:(歪头笑,想了一会儿)给爸爸妈妈倒茶、端碗、洗碗……
师:很好,那我相信你真能做到这些,因为你是一个懂事讲理的好孩子。
3.实施效果
一个多学期过去了,P同以往大不一样,课堂上经常主动举手发言,还能创造性地与周围的同学表演对话,经了解,这孩子在别的课堂上也改变了以往胆小怕事的形象,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积极性提高了,同老师交往比以前轻松愉快多了,在家里的表现也大有改变。
三、反思与讨论
变化真令人欣慰,也促进我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对一个幼嫩的孩子的教育,怎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教育工作者,给孩子讲理还是示爱,在看似简单的闲聊式的交谈中,怎样唤起孩子的良知和爱的意识,让他们感受被关心的愉悦,从而使他们逐步学会关心?我感到,教育人的工作实在是一件感情与理智相互交融的工作,如果对孩子缺乏爱心,就难以赢得学生的信赖,无法接触他们在与教师交往以及在学校生活中的心理障碍,更不用说引导他们逐步学会关心。
P的转变,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那次“辅导性谈话”,一方面争取到了当事人某种程度的好感和信任,为后面的对话练习做了铺垫。第二,围绕“like”一词与当事人进行进行的对话练习,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被爱的意识。第三,当事人成功地参与对话练习之后,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之情,以一种分享学生成功的欢乐方式,表达出对其进步的肯定和欣慰,不仅对当事人勇敢尝试和大胆参与活动是一种非常及时的强化,也会感染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其实,懂得关心人的这种品质,,是靠教师爱心的启迪获得的,是靠相互关心的集体生活气氛的感染获得的。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的转化和教育,在我看来,教育是一种精神:执着和奉献的精神;教育是一门艺术:激励和唤醒的艺术;教育更是一种力量:爱的力量。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教育理论可以引用,老师必须针对不同问题学生表现出的不同情况,选择性的实施理论,创造性地运用方法,尽力让问题学生能回归班级、回归自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