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求助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L198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看到你们 在2012年6月号一期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坚持自我学习,给自己打工》。我想请问你们可以帮助我找到那位主人公吗?他的姓名叫做龚士磊,我看到他的经历和我现在遇到的抉择很相象,我很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另外最重要的,我想有机会向他探讨一下经验。请问是否可以传达。(Chris)
  有那么一段时间,常常觉得生得晚了,不能接到成堆的读者来信。碎片时代让每个读者接受信息的途径大大增强,也让他们对于信息最多的应对方式就是“接收”,而缺乏足够的思考和反馈。所以,每一次与读者互动的机会都会让我们分外珍惜。
  《职场》杂志,给你提供有用的方法,让你的职场生涯有所提升;又希望提供不同的思维,甚至价值观,能够影响你的生活。
  有机会帮人连线,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同样能够影响到人,再有,如果某一天,两个读者闲聊起来,惊讶于双方都是受到《职场》影响有所进步,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一次联系
  编辑你好:
  写这封信,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表扬一下。
  其实我不是老读者,4年前在北师大的书店里,买过你们的一本杂志。当时刚毕业,买这本杂志只是为了看“职场里的血雨腥风”。但当时看到的都是很“枯燥”的内容,杂志也被我束之高阁了。今天逛家乐福,看到了杂志,封面变了,觉得现在的我读这些,合适了很多,而且风格也越来越有意思了。(@思妍)
  关于读者群的比重,经常是我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尽管我们更希望那些在职场中亟需提升的人们从杂志中汲取到营养,但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相当一部分编辑都愿意让更多的年轻人在踏入社会前,就开始为自己的“发展路径”找到一些必要而基础的构件。
  有一点想强调的是,《职场》一直都在寻找让我们读来最适合的风格,但是能从中得到多少,更大的因素取决于读者自身。借用一个唯心的说法,还记得那个著名的风吹幡动的故事吗?读书也是一样,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你的心动。
  一次感触
  闾丘露薇的故事,读了很多,这一期的封面故事,有一点让我挺有感触的。就是她强调的职业精神。我一向觉得在现在的经济社会中,很多人都特别容易忽略“职业精神”,于是很多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扩大了,本来不是问题的事情,爆发了。(弹力球)
  一种现象,甚至说一种文化,都有它内在的逻辑。在目前社会背景下,要求每个人都具有像闾丘露薇那样的 “职业精神”,的确是一个有点高难度的事情。这一期的特别策划,我们接着聊“公司和人的关系”,给你看一看另外的角度。也希望你看完后给我们反馈。
  在哪里可以买到《职场》?
  网络:
  快书包、亚马逊中国、当当网、浏览网、蜘蛛网、杂志铺等。
  北京:
  报刊亭、63家屈臣氏零售终端、家乐福超市、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西单、王府井、中关村图书大厦、纸老虎、易初莲花等。
  上海:
  东方书报亭、地铁爱知书店、地铁上行线、罗森便利店、全家便利店、沪杭、沪宁高铁、虹桥机场、创新书店、火车站、上海高校。
  机场、银行贵宾厅:
  东方航空贵宾厅、南方航空贵宾厅、东亚银行贵宾厅。
其他文献
我刚到一个单位没多久,就听一个同事言之凿凿地说,“我明年一定要成功转做策划!” 我心想,他明年26岁?回到电脑旁一翻查人事档案,果真是。然后过了两天,又听一个29岁的程序员说,“明年我就30岁了,哪有30多岁还做程序员的?一定要上个一个台阶,比如变成‘架构师’或者‘项目经理’,如果不行,就要另外寻找职业出路了。”  为何26岁、29岁的职场人会如此焦灼? 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会发现,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把顶头上司叫老大成了一种风潮,这种黑社会式的称呼既亲切,又有一种帮派感,展示了服从又建构了一种公司体制之外的个人情感。  “跟老大”,省去了个人奋斗之苦,团队作战,成功率更有保障。不过,跟老大的风险也必须看到。去年电影圈就有两家公司演了一出老大阻击战。先是A公司的副总跳到B公司做副总,后来剧情一转,A公司的总经理也跳到B公司做总裁。后面的剧情只有编剧才能想到:那位跳槽到B公司的副总又回
期刊
话说某集团信息中心新上任一位黄色性格类型的领导,为尽快做出成绩,要求把一个重要的软件开发周期从原定的9个月缩短到3个月,为此,总工程师多次向领导力陈巨大风险,非但见效不大,反而领导对于总工的犹豫不决和异议感到不满,于是领导将该项目转交他人负责,而总工不再参与。  如总工所料,三个月后软件开发陷入谷底,半年后,终于拿出一份可交差的软件,但投入测试,发现功能和要求相差太远,这时软件公司已处于亏损无法再
期刊
20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家里人关心的是:有班车吗?食堂好吗?有出国机会吗?  现在年轻人的父母恐怕要问:收入好吗?工作稳定吗?老板好吗?  不是说班车、食堂和出国都不重要了,而是更需要关心的事情太多了,这里我们就说食堂。  我现在工作的企业总部有个食堂,每天中午数千人用餐,对于好美食的同事,在食堂吃饭是一种煎熬,煎熬自己,不是菜。他们要找出各种理由补偿连续一周在食堂吃饭的郁闷,比如周五去外面
期刊
有多少人在这则笑话中读出了苦涩的味道?是否觉得你在这个过程中是“受剥削”的对象,希望公司能够对你好一点?多年来,我们听到的都是公司“家文化”的理念,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员工凡事便找“妈”,认为公司有责任有义务对自己照顾。  法国职场曾经出过一件事,之前法国的劳动法规定任何一家公司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两年之内可以随意解雇。但在2007年时,法国把这一法条进行了修改,规定无正当理
期刊
如果说快速消费品行业打造了最优秀的品牌营销人士,那么咨询公司打造的是商业世界里的“智库”。对于有志于在商界一展身手的年轻人来说,国际咨询公司无疑是非常诱人的选择,真正的“金领”。这意味着你需要具有较好的全球视野,对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竞争态势有判断、有洞见。  你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商界精英”和“成功人士”,他们对你的期待不是小点子,而是战略性的分析和建议。你可能面对从业十多年的客户,让你给出一个类似
期刊
症状一:生气  你的老板是个愚材,所以你最终向他说了句“白白”,然后就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摔门而出。渲泄,让你失去了理智。  处方:  请切记,你这样的走,留下的印象永远是负面的。你不能保证什么时间需要对这段生涯做一个良好的评价,在发脾气之前,多想想。  症状二:忧愁  你知道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辞职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但是你发现,自己还在十分怀念前公司的工作氛围。  处方:  你只需记得自己
期刊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职场人却要掌握通行的规律。如同我们特别策划中讲到的“供应商”心态,如果自己供应的劳动无法得到应该的回报或者再难提高,离开也是一个方向。但跳槽不能盲目地跳,不能有收获的跳动只能浪费自己的时间,那么看一看我们的小锦囊吧。  你感到发展受阻  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已经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尸位素餐,你需要有一个更富有挑战性、更有发展前途的的工作或职业。  你需要休息  当你上班感到疲惫
期刊
由四象先厘清职场强项  很多人常常在职场上碰壁,是因为“所托非人”。主管看不清下属的强项,去逼下属做最不擅长的事,搞得两者都痛苦;团队同事不了解彼此的强项,分配了错误工作,请教错了人,造成工作效率低落;不清楚客户的强项,而没有给到对方缺乏、需要的帮助或资源,造成业务失败。  风象星座的强项,在于沟通与信息传播。如果你刚进一个公司,想要了解最全面的小道消息和派系八卦的话,你不会找一个土象星座(金牛、
期刊
事情从一封邮件开始。在外企的游戏规则中,邮件发给谁、抄送谁,都有明确的标准,一旦出现了不正常的发送对象,明眼人就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可是,在人们推测中的种种情境,到底多少是实情?多少是误解和算计呢?  现在,就请各方出场,说说自己在一场小小的职场罗生门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吧。  小a  这是小a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外资企业,待遇不错又有发展机会,她很珍惜。虽然眼下只是个小文案,但小a也认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