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引导式”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情将课堂按照5:3:1的比例划分为5+30+10三个模块,学生以“四个”自主为主线进行自主预习、自主探讨、自主归纳、自主巩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做学生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的达到学生学习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问题引导;教学模式;数学学案
“问题引导式”课堂教学模式重点是设计好学生的学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先知,是教师教学依据之一,是学科组备课的重点,因此我校将学案分为“学习目标、预习提纲、问题探究、目标检测、课堂小结、配餐作业、学后反思”,针对这七个部分,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备课时,主备人要将备课的内容及讲解思路进行阐述,讲解如何设置大问题和小问题的衔接,在设置例题与变式训练时,考察的知识和侧重,以及题目的难度划分,题目出自何处,如何提升和降低题目难度,真正把握高考的知识走向。
在我们设置的问题引导教学模式下的学案中,预习尤其关键,预习分为预习提纲和预习自测,预习提纲中阐述了第二天将要学习的知识重难点,预习自测是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自学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在新课引入中,以情景引入,把一节课的知识点分成二到三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在每组问题后面有一个例题和变式训练,而在用5分钟解决预习提纲时,这个5分钟其实还指的是“5分钟的情景创设,5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预习反馈,5分钟的小组竞赛,5分钟的时政要闻,5分钟的赏析背诵,5分钟的口语作文,5分钟的温故知新,5分钟的问题解决,5分钟的例题等等”,以5分钟为一堂课的小节点,层层推进,层层深入。
学生以问题为引导,在知识中探索。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导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问题探究中往往要以问题串的形式,一个大问题后面跟着若干个小问题,层层递进,层层推导,从而解决大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点拨、掌舵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能力,必须自己主动的学习,自主阅读、自主质疑、自主讨论等,但自主讨论并非每堂课都适宜,也不一定在整堂课进行,更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讨论,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让学生带着迫切的欲望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这样的讨论才是积极有用,切合实际的。
学案成为了学生们探索问题的有力工具,学案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效率和知识对大脑的刺激。30分钟的问题探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问题引导下小组合作讨论,每个小组由六人构成,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每个小组设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能学、会学、有自信!在有序完成学习内容时,从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师生反馈,做到堂堂清。
在一个好的课堂中要有教师的示范解答,老师的解答不仅能在书写上给学生以示范作用,而且在步骤上还能进行思路的重复分析和讲解,示范解答就贯穿了整节课。在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并展示后,教师要对学生训练结果进行反馈并纠正,在每个步骤的给分上作出清晰的判断,并纠正和鼓励学生。
目标检测反映了当堂课的效果,是这一节课完成好坏的成果展示,目标检测是10分钟的定时训练,在一节课的后期,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都开始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定时训练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让学生在课堂的最后时间冲刺练习,保证课堂的效果。
在课堂的最后要有一个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不是面面俱到的进行讲解,而是把知识重难点以及例题当中的思路,再进行重复强调,通过归纳概括这一节课,让内容系统化、简洁化,让学生能够夯实基础。课堂小结也不是教师单一的进行总结,也可以提问学生或者用表格或者用划线等,课堂小结也能有承上启下的效果,在总结这节课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课后作业取名配餐作业,顾名思义每个班完成的程度都会不同,任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低起点开始分层次为学生设计配餐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选择来学习完成。原则上设计的题量为10-20分钟,分ABC三组,由学生任选AB组或BC组做题,其中C组尽量选择高考原题或者接近高考难度的题型,每组题型都要有难度梯度的提升,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完成高考难度的题。作业必须全批全改,提倡有针对性的面批面改。利用自习时间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此教学模式重基础、重本质、重联系,实施配餐的教学强调低起点、多循环、匀加速。关键是配餐的研制、落实和学科间的统筹兼顾。通过此教学模式,就把以往学生的学习过程变长了,学习的层次增加了,使低水平的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高水平的学生能够学得更深更广,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海东,周松林.问题引导下师生合作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数学教学研究,2014,33(06):17-19.
[2] 徐婉萍.问题引导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反思[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5):111-113.
关键词:问题引导;教学模式;数学学案
“问题引导式”课堂教学模式重点是设计好学生的学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先知,是教师教学依据之一,是学科组备课的重点,因此我校将学案分为“学习目标、预习提纲、问题探究、目标检测、课堂小结、配餐作业、学后反思”,针对这七个部分,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备课时,主备人要将备课的内容及讲解思路进行阐述,讲解如何设置大问题和小问题的衔接,在设置例题与变式训练时,考察的知识和侧重,以及题目的难度划分,题目出自何处,如何提升和降低题目难度,真正把握高考的知识走向。
在我们设置的问题引导教学模式下的学案中,预习尤其关键,预习分为预习提纲和预习自测,预习提纲中阐述了第二天将要学习的知识重难点,预习自测是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自学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在新课引入中,以情景引入,把一节课的知识点分成二到三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在每组问题后面有一个例题和变式训练,而在用5分钟解决预习提纲时,这个5分钟其实还指的是“5分钟的情景创设,5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预习反馈,5分钟的小组竞赛,5分钟的时政要闻,5分钟的赏析背诵,5分钟的口语作文,5分钟的温故知新,5分钟的问题解决,5分钟的例题等等”,以5分钟为一堂课的小节点,层层推进,层层深入。
学生以问题为引导,在知识中探索。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导学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问题探究中往往要以问题串的形式,一个大问题后面跟着若干个小问题,层层递进,层层推导,从而解决大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点拨、掌舵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能力,必须自己主动的学习,自主阅读、自主质疑、自主讨论等,但自主讨论并非每堂课都适宜,也不一定在整堂课进行,更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讨论,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让学生带着迫切的欲望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这样的讨论才是积极有用,切合实际的。
学案成为了学生们探索问题的有力工具,学案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效率和知识对大脑的刺激。30分钟的问题探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问题引导下小组合作讨论,每个小组由六人构成,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每个小组设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能学、会学、有自信!在有序完成学习内容时,从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师生反馈,做到堂堂清。
在一个好的课堂中要有教师的示范解答,老师的解答不仅能在书写上给学生以示范作用,而且在步骤上还能进行思路的重复分析和讲解,示范解答就贯穿了整节课。在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并展示后,教师要对学生训练结果进行反馈并纠正,在每个步骤的给分上作出清晰的判断,并纠正和鼓励学生。
目标检测反映了当堂课的效果,是这一节课完成好坏的成果展示,目标检测是10分钟的定时训练,在一节课的后期,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都开始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定时训练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让学生在课堂的最后时间冲刺练习,保证课堂的效果。
在课堂的最后要有一个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不是面面俱到的进行讲解,而是把知识重难点以及例题当中的思路,再进行重复强调,通过归纳概括这一节课,让内容系统化、简洁化,让学生能够夯实基础。课堂小结也不是教师单一的进行总结,也可以提问学生或者用表格或者用划线等,课堂小结也能有承上启下的效果,在总结这节课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课后作业取名配餐作业,顾名思义每个班完成的程度都会不同,任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低起点开始分层次为学生设计配餐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选择来学习完成。原则上设计的题量为10-20分钟,分ABC三组,由学生任选AB组或BC组做题,其中C组尽量选择高考原题或者接近高考难度的题型,每组题型都要有难度梯度的提升,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完成高考难度的题。作业必须全批全改,提倡有针对性的面批面改。利用自习时间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此教学模式重基础、重本质、重联系,实施配餐的教学强调低起点、多循环、匀加速。关键是配餐的研制、落实和学科间的统筹兼顾。通过此教学模式,就把以往学生的学习过程变长了,学习的层次增加了,使低水平的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高水平的学生能够学得更深更广,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海东,周松林.问题引导下师生合作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数学教学研究,2014,33(06):17-19.
[2] 徐婉萍.问题引导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反思[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