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异,如何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加强沟通,因材施教,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树立学习信心,体验成功,促进学困生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几个学困生。他们由于学习习惯、心理、家庭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诸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差等,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同龄学生,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如何转化“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教育者曾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等生,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目标要一步一步达成。我认为后进生的转化也要分步走。
一、心灵沟通,感受温暖
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因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放在学习上的时间或精力不够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逐渐失去学习信心,成绩也会越来越差,往往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不乏来自家庭的原因。我认为老师首先要了解、关心自己的学生。比如我们班有个男孩子,由于生病留级到我们班的,本来学习基础就不好,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为了鼓励他,我请他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结果他站起来后满面涨红,语无伦次,显得非常紧张。同学们还小声地议论“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都学过的还不会,真笨。”这个孩子的头埋得更低了。后来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父母离异,各自都有了新家庭和孩子,他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时爷爷奶奶忙工作,孩子的吃饭还要自己解决,生病了要自己去挂针。孩子平时很少见到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变得越来越自卑。对此,我们特意安排他和一个学习好又有耐心的女孩子同桌,学习上帮助他,生活上关心她。我也经常找她聊聊天,谈谈心。他也有时会主动找我说说话。慢慢我发现他其实是个非常活泼开朗、非常阳光的孩子。很懂礼貌,经常主动帮值日生劳动。我也都会及时表扬他,他脸上的笑容多了。
二、找准位置,树立自信
我们都知道很多的明星、大腕都是从演配角、甚至跑龙套开始的。我们的数学课堂何尝不是一个小小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优等生思维活跃,表达清楚,他们就是“明星、大腕”,是老师眼里的“红人”。而几个学困生往往躲在幕后当观众。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胆量加入其中。他们害怕说错话被同学笑话,被老师批评。在课堂上小组交流时,学困生也只当观众,插不上话。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人们都说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我在分组时就特意安排学困生做记录,虽然只是个“配角”,但让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慢慢再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课堂练习时我也有意观察他,让他把会做的题目写到黑板上,并把大大的五角星送给他。渐渐地,他从幕后走向台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三、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往往都会有较强的自卑感。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不能只看到他们的不足,更不能歧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懂得欣赏。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学困生何尝不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而受到赏识呢?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增强自信。班上还有一个男孩子,性格内向,学习还算认真,理解能力较差,家庭作业也是经常不完成,成绩很不理想。但是他写的字非常工整,计算题错误率很低,我就拿他的作业展示给同学们,并让他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批改口算训练。这样既锻炼了他的能力,也增强了他的自信。我班还有一个男孩子,非常调皮好动,几乎从来不做作业,家里也比较溺爱,但我发现他喜欢玩魔方,于是鼓励他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成了我班的魔方小将,在区里的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成了班级里的大明星。我也趁机找她谈话:“魔方可不是谁想玩就玩得了的,有些人练了好长时间也只拼到第二层,你真了不起,如果你在学习上这样努力,肯定不得了。”他笑着点点头。
四、尊重规律,差异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学困生要实施一些特殊政策,作业难度上宜浅不宜深,由于他们基础差,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很难在平等竞争中取得成功,很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作业量上也不宜多,让他们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学校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工厂生产的产品少数不一样的就是不合格的,是次品,而教育就像农民种庄稼,一块地的庄稼到了收获的时候总是有几个没有成熟,也许是先天不足,也许是营养不良。只要我们再耐心地等待几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老师只要细心地呵护,慢慢地陪着他长大,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几个学困生。他们由于学习习惯、心理、家庭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诸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差等,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同龄学生,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如何转化“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教育者曾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等生,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目标要一步一步达成。我认为后进生的转化也要分步走。
一、心灵沟通,感受温暖
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因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放在学习上的时间或精力不够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逐渐失去学习信心,成绩也会越来越差,往往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不乏来自家庭的原因。我认为老师首先要了解、关心自己的学生。比如我们班有个男孩子,由于生病留级到我们班的,本来学习基础就不好,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为了鼓励他,我请他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结果他站起来后满面涨红,语无伦次,显得非常紧张。同学们还小声地议论“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都学过的还不会,真笨。”这个孩子的头埋得更低了。后来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父母离异,各自都有了新家庭和孩子,他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时爷爷奶奶忙工作,孩子的吃饭还要自己解决,生病了要自己去挂针。孩子平时很少见到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变得越来越自卑。对此,我们特意安排他和一个学习好又有耐心的女孩子同桌,学习上帮助他,生活上关心她。我也经常找她聊聊天,谈谈心。他也有时会主动找我说说话。慢慢我发现他其实是个非常活泼开朗、非常阳光的孩子。很懂礼貌,经常主动帮值日生劳动。我也都会及时表扬他,他脸上的笑容多了。
二、找准位置,树立自信
我们都知道很多的明星、大腕都是从演配角、甚至跑龙套开始的。我们的数学课堂何尝不是一个小小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优等生思维活跃,表达清楚,他们就是“明星、大腕”,是老师眼里的“红人”。而几个学困生往往躲在幕后当观众。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胆量加入其中。他们害怕说错话被同学笑话,被老师批评。在课堂上小组交流时,学困生也只当观众,插不上话。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人们都说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我在分组时就特意安排学困生做记录,虽然只是个“配角”,但让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慢慢再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课堂练习时我也有意观察他,让他把会做的题目写到黑板上,并把大大的五角星送给他。渐渐地,他从幕后走向台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三、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往往都会有较强的自卑感。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不能只看到他们的不足,更不能歧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懂得欣赏。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学困生何尝不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而受到赏识呢?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增强自信。班上还有一个男孩子,性格内向,学习还算认真,理解能力较差,家庭作业也是经常不完成,成绩很不理想。但是他写的字非常工整,计算题错误率很低,我就拿他的作业展示给同学们,并让他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批改口算训练。这样既锻炼了他的能力,也增强了他的自信。我班还有一个男孩子,非常调皮好动,几乎从来不做作业,家里也比较溺爱,但我发现他喜欢玩魔方,于是鼓励他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成了我班的魔方小将,在区里的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成了班级里的大明星。我也趁机找她谈话:“魔方可不是谁想玩就玩得了的,有些人练了好长时间也只拼到第二层,你真了不起,如果你在学习上这样努力,肯定不得了。”他笑着点点头。
四、尊重规律,差异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学困生要实施一些特殊政策,作业难度上宜浅不宜深,由于他们基础差,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很难在平等竞争中取得成功,很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作业量上也不宜多,让他们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学校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工厂生产的产品少数不一样的就是不合格的,是次品,而教育就像农民种庄稼,一块地的庄稼到了收获的时候总是有几个没有成熟,也许是先天不足,也许是营养不良。只要我们再耐心地等待几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老师只要细心地呵护,慢慢地陪着他长大,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