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介词及其相关格式的研究就一直得到语法学界的重视。21世纪后,随着汉语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通过借鉴语法等国外语言学理论,学者们在用新的视角研究介词时,提出了介词框架的概念,并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作为介词框架中广泛使用的“P+X+看来”,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对现代汉语介词框架“P+X+看来”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总结了教材、专著、论文等各种类型、各个角度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尚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介词框架 框式介词 “P+X+看来” 插入语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固定格式,介词在前,其它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了一个框架,我们称之为“介词框架”,“P+X+看来”就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格式。由于它表现复杂,形式多样,意义灵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拟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语法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论述。
一、介词框架概念的提出及分类
“P+X+看来”是介词框架的一种格式,要综述学者对它研究的历史,首先要溯源到介词框架概念的提出。语法学者在研究介词的过程中早已注意到了介词性结构的存在。《马氏文通》注意到了“自……至/至于/讫……”“自……以下/以上/以往”一类的结构。黎锦熙(1998)认为,时地介词与所介引的词有时连着其他词而构成一种“副词语”,如“在……以内/以后”表示一定范围的充实性;“从……到……”表示“所从”至“所到”的起讫关系等。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介词框架的形式。张寿康(1978)提出:“‘来说、说来、看来、来看’等一类词附在介词结构后面,起一种强调着眼点的作用……[介词结构+来说]一类复合介词结构,在句中多做状语。[1](P241)可见,张先生已经对框架的结构特点、分层情况和语义特征等方面有了初步的思考,并将这样的结构命名为“复合介词结构”。不过他未给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崔希亮(1996)曾把不属于介词性结构的“在……呢”叫做“框架”[2](P40)。詹卫东(1998)在研究“N的V”结构时,把“在……下/上/中”称为“介词槽”[3](P18)。可见,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语言中的一些前后搭配的结构,而且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有了类似于框架的概念,只是未对它们进行系统化考察。
到了21世纪后,随着汉语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通过借鉴格语法等国外语言学理论,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汉语介词的语法化、语义功能、语用功能以及与介词有关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和解释。陈昌来(2002)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理论系统地考察了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的结构,称之为“框架”。由于这种框架是以介词为标志,因而称之为“介词框架”[4](P137),并对不同类型框架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语用价值进行了考察,分析了框架中前置词和后置词隐现等问题。刘丹青(2002)在将Greenberg的circumposition理论引入现代汉语的研究时,将这种由前置词加后置词构成的、使介词支配的成分夹在中间的“circumposition”译为“框式介词”[5](P241),他认为对于具有介词作用的虚词来说,“框式介词”的称法更加贴切。他并运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对汉语中框式介词的成因、句法性质、语义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陈昌来(2002)在提出“介词框架”概念的同时,指出介词框架是句法层面上的概念,而不是词汇概念,是一种词与词的组合,作为其后部词的名词、动词、介词、连词等,它本身还是独立的。根据介词框架后部词语的情况将介词框架分为四大类:1.介词与方位词构成的介词框架,如“从……起/以后/以来”等;2.介词与名词性词语构成的介词框架,如“当……的时候”等;3.介词与连词、动词、介词构成的介词框架的,如“从……到/往/向”等;4.介词与准助词构成的介词框架,如“按/据/依着/对于/就/拿……看/看来/说/;说来/来说/来讲/想来/起见”等。“P+X+看来”就属于第四种类型。
刘丹青(2002)在提出“框式介词”的同时指出,框式介词是一种句法现象,不是一种词项,通常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临时搭配而成,多半不属于固定词项,大部分框式介词都属于临时性的句法组合,未必是固定的词项,在句法上自足,不受限制,属于可“用一舍一”的句法结构。根据句法特点框式介词可分为四类:1.双重赋元框式介词。其前后两个标记都有赋予题元的作用,其中至少有一端可以在一定的句法条件下,省略成为单纯的prep或posp。如:“在……上”等。2.词汇性框式介词。可以看作是固定的词项,因为其后置词部分有固定的题元意义,但不能单独介引题元。虽然前置词不可单用,但意义不同于框式介词整体。如“对……来说”≠“对”。3.强化式框式介词。由前置词短语带一个副词成分构成。前置词是题元标记,后置词修饰后面动词强化题元意义。如“为……所”等。4.连接式框式介词。这类是最松散的临时性框式介词。由前置词短语带一个连接性成分构成。如“因……而”等。
综观陈昌来、刘丹青二人对“框式介词”概念的定义和分类,可以发现,“介词框架”和“框式介词”,不仅名称上不同,而且其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介词框架”,从形态角度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中间要容纳其它成分的框架,它的句法功能相当于介词,它更关乎框架的后部、框架的句法语义、框架的介引对象及其语义关系。“框式介词”是依照结构的主要句法功能把它看作是介词性的,然后依据它的形态特点把它看作是框式的。在类型学的支撑下,“框式介词”更关注各种语言中框架的形成、框架的整体功能和题元功能。对于介词结构“P+X+看来”,我们关注的是框架介引对象的语义特征。“介词框架”更能表现由介词为主体组合成一个框架的现实,出于对这些结构形态上鲜明特点的考虑,本文采用“介词框架”这个术语。
二、介词框架“P+X+看来”句法平面的研究
(一)关于“P+X+看来”来源的研究
陈昌来(2002)认为,汉语的介词框架是汉语介词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没有介词框架;随着介词的发展,到了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中,开始出现介词框架,现代汉语中,介词框架已经大量使用。
刘丹青(2002)认为,介词框架起源于先秦,在中古、近代得到发展。中古近代汉语的发展,使得汉语介词短语由动词后为主演变为以动词前为主,使汉语的介词不再位于联系项所倾向占据的中介位置,违背了“联系项居中原则”,从而促使连词、方位词、名词等一些词语发展出后部词的用法,并与介词一起组成“介词+宾语+后部词”结构。这是“介词+宾语+后部词”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关于“P+X+看来”的构成及层次划分的研究
张寿康(1978)在提出“复合的介词结构”概念时,认为“来说”“起见”“出发”等词语是附着在介词结构后的,即先有介词结构,再有后面的成分,构成[介词结构+来说/起见/出发]。张先生认为,介词框架的分层是:[Pp+Np]+其他成分,具体到“P+X+看来”框架层次的划分就是:[P+X]+看来。邢公畹、马庆株(1992)认为,有些介词词组后面附着一些词语,起某种强调作用。如“看来、来看”附在介词词组之后,起一种强调着眼点的作用。例如:从全国情况看来、就发展趋势来看[6](P335)。王燕燕(1994)认为,“看来”可以和介词“在、据、从、依”构成“在……看来、据……看来、从……看来、依……看来”等格式[7](P16)。金昌吉(1996)注意到,当介词“从”表示说话的着眼点或所依据的事理时,常与“看(看来、来看)”等搭配使用。应该注意的是,介词作为意义虚灵的词,它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到介引和标示的作用。
陈昌来(2002)、刘丹青(2002)指出,由不同的后部词组成的“P+X+后部词”结构,有着不同的层次结构。刘丹青(2002)认为,这是由介词和后部词语义抽象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当后部词在语义上比介词更抽象时,后部词的句法范畴就大于介词。对于分层问题,陈昌来(2002)解释得更为详细。他认为,在各类介词框架中,后部是方位词或名词的,介词处在外层,方位词或名词处在内层;相反,后部是准助词的,准助词处在外层,介词处于内层。外层往往是自由的,内层往往是强制的,前者介词可有可无,方位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后者介词是强制的,准助词是自由的。具体到后部词是准助词“看来”时,陈昌来(2002)认为,“P+X+看来”的句法结构是“看来”附着在介词短语后,“看来”是结构的外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前部介词处于内层。这一点对研究介词或后部准助词的隐现机制及其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张谊生(2006)在分析“看起来”的句法语用时指出,有些“P+N+看来”是由“P+N+看起来”虚化而来的。“P+N+看起来”有相当一部分从具体的视觉感观虚化为抽象的思维感知,出现了缩略形式“P+N+看来”。它是“看来”附在“P+N”(P是介词在、就、据、照、从等)后面,充当“N”逻辑上的谓语,对某种情况、现象进行评判。从句法关系角度看,“P+N+看来”可以分析为介词短语“P+N”是“看来”的状语,或分析为主谓短语“N看来”充当介词P的宾语。
三、介词框架“P+X+看来”语义平面的研究
许多学者对“P+X+看来”介词框架中的“看来”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金昌吉(1996)认为,“从……看来”中“看来”附于P+X标示说话的着眼点或所依据的事理。刘月华(1998)认为,“在……V来”格式直接引出某人的看法、想法等,但可用的动词限于“看、想、听”,例如“在他看来”,意思是“他认为”。“在……V来”之后的词语,表示的是某人的一种看法。陈昌来(2002)指出,介词在介引事理、情理、话题范围、施事或主体、目的等对象时,往往采用介词框架“P+X+看来”形式。这时的“看来”在语义上没有特别意义,只是附在由这种介词框架前部介词所构成的介词短语后面起某种标示作用。如:“据……看来”中,“看来”有标示依据或认知主体等作用。“在……看来”中“看来”是标示认知主体。刘丹青(2002)认为,“就……看来”这样的框式介词中的后置部分本身不能独立介引有关的题元,可看作临时后置词。张爱玲(2007)在掌握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以“在……看来”为代表的“XP看来”句式和以“从……来看”为代表的“XP来看”句式进行了考查,发现前者以引导判断主体为常,后者以引导判断依据为常。
由此可见,对于介词框架“P+X+看来”语义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后部词“看来”,而对框架整体在语义平面的研究尚显不足。这也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介词框架“P+X+看来”语用平面的研究
张登岐(1998)认为,“在……看来”“据……看来”“按……看来”是“内嵌式插入语”[8](P146),这样的插入语没有自足和固定的形式,必须把其它词语内嵌于由特定词语组成的格式中共同来充当独立成分。文章还认为,作为插入语这些结构在句子里实际位置的灵活性也是非常有限的。陈昌来(2002)提出,在介词框架“P+X+看来”中,“看来”具有标示依据、事理或情理、范围、方面、认知主体等功能。作为介词框架,“P+X+看来”具有话题标记、篇章衔接和管界等功能。张谊生(2002)认为,就限定短语的表达功能而言,“来看、看来”等后部词具有限定列举性话题、引出后面进一步的论述和说明功能,因而将其统称为“话题式限定助词”[9](P284)。
付琨(2004)较全面细致地考查了以“PpAu(来说)”为代表的介词框架的内部结构层次、句法分布、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以及它的标记论述功能和题化功能。当然,这些结论是否适用于以“看来”为后部词的介词框架,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从学者以往的研究来看,在以三个平面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中,以陈昌来(2002)最有代表性。书中不仅研究了不同类别的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还比较系统地描写了“介词框架”,并涉及到了“P+X+看来”格式。由于介词框架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我们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而对于具体类型的研究更显不足。要想对其进行彻底的论证则需要借助汉语史的研究成果、汉语与其它汉藏系语言的比较以及新的语法理论等。
五、余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介词框架“P+X+看来”这一语言现象,并开始对其进行考查,但对它的研究大多是在对整个“介词+宾语+后部词”结构的研究中涉及的,多散见于一些学者的论著中。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单独、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它的语言本质。对于“P+X+看来”格式还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共时平面来看,作为一个介词框架,“P+X+看来”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完整地出现。其前部介词P的范围、性质和功能以及P和后部准助词“看来”的隐现情况和隐现规律都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研究。
2.“看来”和介词框架“P+X+看来”在语法化过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出现的先后、语法化的机制、“看来”和介词框架“P+X+看来”中的“看来”对应关系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作出细致的描写和考察。
3.“P+X+看来”的语用功能。对“P+X+看来”的话题标记、篇章衔接和管界功能,以及作为插入语功能等都需要进行研究。
4.介词框架“P+X+看来”和格式“X+看来”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两者在内部结构上,彼此间关系又是如何,其句法分布和语义特征上有什么异同?这些问题都要深入研究。
总之,无论从历时角度还是从共时平面来看,“P+X+看来”格式的多样性、意义的丰富性决定了它在现实语言使用中的广泛性。本文就相关的研究略加总结评述,并提出尚存在的相关问题,力求推进其研究,以期能为汉语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崔希亮.“在”字结构解析——从动词的语义、配价及论元之关系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6,(3).
[3]付 琨.介词框架“PpAu来说”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4.
[4]金昌吉.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5]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4).
[7]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8]马建忠.马氏文通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王燕燕.“看来”和“看起来”一样吗?[J].学汉语,1994,(2).
[10]邢公畹,马庆株.现代汉语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11]詹卫东.“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J].语文研究,1998,(1).
[12]张爱玲.“看来”的主观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3).
[13]张登岐.独立成分的形式、位置等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1998,(4).
[14]张寿康.说“结构”[J].中国语文,1978,(4).
[15]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6]张谊生.“看起来”与“看上去”——兼论动趋式短语词汇化的机制与动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6,(3).
(王晓平,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关键词:介词框架 框式介词 “P+X+看来” 插入语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固定格式,介词在前,其它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了一个框架,我们称之为“介词框架”,“P+X+看来”就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格式。由于它表现复杂,形式多样,意义灵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拟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语法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论述。
一、介词框架概念的提出及分类
“P+X+看来”是介词框架的一种格式,要综述学者对它研究的历史,首先要溯源到介词框架概念的提出。语法学者在研究介词的过程中早已注意到了介词性结构的存在。《马氏文通》注意到了“自……至/至于/讫……”“自……以下/以上/以往”一类的结构。黎锦熙(1998)认为,时地介词与所介引的词有时连着其他词而构成一种“副词语”,如“在……以内/以后”表示一定范围的充实性;“从……到……”表示“所从”至“所到”的起讫关系等。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介词框架的形式。张寿康(1978)提出:“‘来说、说来、看来、来看’等一类词附在介词结构后面,起一种强调着眼点的作用……[介词结构+来说]一类复合介词结构,在句中多做状语。[1](P241)可见,张先生已经对框架的结构特点、分层情况和语义特征等方面有了初步的思考,并将这样的结构命名为“复合介词结构”。不过他未给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崔希亮(1996)曾把不属于介词性结构的“在……呢”叫做“框架”[2](P40)。詹卫东(1998)在研究“N的V”结构时,把“在……下/上/中”称为“介词槽”[3](P18)。可见,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语言中的一些前后搭配的结构,而且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有了类似于框架的概念,只是未对它们进行系统化考察。
到了21世纪后,随着汉语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通过借鉴格语法等国外语言学理论,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汉语介词的语法化、语义功能、语用功能以及与介词有关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和解释。陈昌来(2002)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理论系统地考察了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的结构,称之为“框架”。由于这种框架是以介词为标志,因而称之为“介词框架”[4](P137),并对不同类型框架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语用价值进行了考察,分析了框架中前置词和后置词隐现等问题。刘丹青(2002)在将Greenberg的circumposition理论引入现代汉语的研究时,将这种由前置词加后置词构成的、使介词支配的成分夹在中间的“circumposition”译为“框式介词”[5](P241),他认为对于具有介词作用的虚词来说,“框式介词”的称法更加贴切。他并运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对汉语中框式介词的成因、句法性质、语义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陈昌来(2002)在提出“介词框架”概念的同时,指出介词框架是句法层面上的概念,而不是词汇概念,是一种词与词的组合,作为其后部词的名词、动词、介词、连词等,它本身还是独立的。根据介词框架后部词语的情况将介词框架分为四大类:1.介词与方位词构成的介词框架,如“从……起/以后/以来”等;2.介词与名词性词语构成的介词框架,如“当……的时候”等;3.介词与连词、动词、介词构成的介词框架的,如“从……到/往/向”等;4.介词与准助词构成的介词框架,如“按/据/依着/对于/就/拿……看/看来/说/;说来/来说/来讲/想来/起见”等。“P+X+看来”就属于第四种类型。
刘丹青(2002)在提出“框式介词”的同时指出,框式介词是一种句法现象,不是一种词项,通常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临时搭配而成,多半不属于固定词项,大部分框式介词都属于临时性的句法组合,未必是固定的词项,在句法上自足,不受限制,属于可“用一舍一”的句法结构。根据句法特点框式介词可分为四类:1.双重赋元框式介词。其前后两个标记都有赋予题元的作用,其中至少有一端可以在一定的句法条件下,省略成为单纯的prep或posp。如:“在……上”等。2.词汇性框式介词。可以看作是固定的词项,因为其后置词部分有固定的题元意义,但不能单独介引题元。虽然前置词不可单用,但意义不同于框式介词整体。如“对……来说”≠“对”。3.强化式框式介词。由前置词短语带一个副词成分构成。前置词是题元标记,后置词修饰后面动词强化题元意义。如“为……所”等。4.连接式框式介词。这类是最松散的临时性框式介词。由前置词短语带一个连接性成分构成。如“因……而”等。
综观陈昌来、刘丹青二人对“框式介词”概念的定义和分类,可以发现,“介词框架”和“框式介词”,不仅名称上不同,而且其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介词框架”,从形态角度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中间要容纳其它成分的框架,它的句法功能相当于介词,它更关乎框架的后部、框架的句法语义、框架的介引对象及其语义关系。“框式介词”是依照结构的主要句法功能把它看作是介词性的,然后依据它的形态特点把它看作是框式的。在类型学的支撑下,“框式介词”更关注各种语言中框架的形成、框架的整体功能和题元功能。对于介词结构“P+X+看来”,我们关注的是框架介引对象的语义特征。“介词框架”更能表现由介词为主体组合成一个框架的现实,出于对这些结构形态上鲜明特点的考虑,本文采用“介词框架”这个术语。
二、介词框架“P+X+看来”句法平面的研究
(一)关于“P+X+看来”来源的研究
陈昌来(2002)认为,汉语的介词框架是汉语介词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没有介词框架;随着介词的发展,到了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中,开始出现介词框架,现代汉语中,介词框架已经大量使用。
刘丹青(2002)认为,介词框架起源于先秦,在中古、近代得到发展。中古近代汉语的发展,使得汉语介词短语由动词后为主演变为以动词前为主,使汉语的介词不再位于联系项所倾向占据的中介位置,违背了“联系项居中原则”,从而促使连词、方位词、名词等一些词语发展出后部词的用法,并与介词一起组成“介词+宾语+后部词”结构。这是“介词+宾语+后部词”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关于“P+X+看来”的构成及层次划分的研究
张寿康(1978)在提出“复合的介词结构”概念时,认为“来说”“起见”“出发”等词语是附着在介词结构后的,即先有介词结构,再有后面的成分,构成[介词结构+来说/起见/出发]。张先生认为,介词框架的分层是:[Pp+Np]+其他成分,具体到“P+X+看来”框架层次的划分就是:[P+X]+看来。邢公畹、马庆株(1992)认为,有些介词词组后面附着一些词语,起某种强调作用。如“看来、来看”附在介词词组之后,起一种强调着眼点的作用。例如:从全国情况看来、就发展趋势来看[6](P335)。王燕燕(1994)认为,“看来”可以和介词“在、据、从、依”构成“在……看来、据……看来、从……看来、依……看来”等格式[7](P16)。金昌吉(1996)注意到,当介词“从”表示说话的着眼点或所依据的事理时,常与“看(看来、来看)”等搭配使用。应该注意的是,介词作为意义虚灵的词,它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到介引和标示的作用。
陈昌来(2002)、刘丹青(2002)指出,由不同的后部词组成的“P+X+后部词”结构,有着不同的层次结构。刘丹青(2002)认为,这是由介词和后部词语义抽象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当后部词在语义上比介词更抽象时,后部词的句法范畴就大于介词。对于分层问题,陈昌来(2002)解释得更为详细。他认为,在各类介词框架中,后部是方位词或名词的,介词处在外层,方位词或名词处在内层;相反,后部是准助词的,准助词处在外层,介词处于内层。外层往往是自由的,内层往往是强制的,前者介词可有可无,方位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后者介词是强制的,准助词是自由的。具体到后部词是准助词“看来”时,陈昌来(2002)认为,“P+X+看来”的句法结构是“看来”附着在介词短语后,“看来”是结构的外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省略,前部介词处于内层。这一点对研究介词或后部准助词的隐现机制及其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张谊生(2006)在分析“看起来”的句法语用时指出,有些“P+N+看来”是由“P+N+看起来”虚化而来的。“P+N+看起来”有相当一部分从具体的视觉感观虚化为抽象的思维感知,出现了缩略形式“P+N+看来”。它是“看来”附在“P+N”(P是介词在、就、据、照、从等)后面,充当“N”逻辑上的谓语,对某种情况、现象进行评判。从句法关系角度看,“P+N+看来”可以分析为介词短语“P+N”是“看来”的状语,或分析为主谓短语“N看来”充当介词P的宾语。
三、介词框架“P+X+看来”语义平面的研究
许多学者对“P+X+看来”介词框架中的“看来”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金昌吉(1996)认为,“从……看来”中“看来”附于P+X标示说话的着眼点或所依据的事理。刘月华(1998)认为,“在……V来”格式直接引出某人的看法、想法等,但可用的动词限于“看、想、听”,例如“在他看来”,意思是“他认为”。“在……V来”之后的词语,表示的是某人的一种看法。陈昌来(2002)指出,介词在介引事理、情理、话题范围、施事或主体、目的等对象时,往往采用介词框架“P+X+看来”形式。这时的“看来”在语义上没有特别意义,只是附在由这种介词框架前部介词所构成的介词短语后面起某种标示作用。如:“据……看来”中,“看来”有标示依据或认知主体等作用。“在……看来”中“看来”是标示认知主体。刘丹青(2002)认为,“就……看来”这样的框式介词中的后置部分本身不能独立介引有关的题元,可看作临时后置词。张爱玲(2007)在掌握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以“在……看来”为代表的“XP看来”句式和以“从……来看”为代表的“XP来看”句式进行了考查,发现前者以引导判断主体为常,后者以引导判断依据为常。
由此可见,对于介词框架“P+X+看来”语义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后部词“看来”,而对框架整体在语义平面的研究尚显不足。这也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介词框架“P+X+看来”语用平面的研究
张登岐(1998)认为,“在……看来”“据……看来”“按……看来”是“内嵌式插入语”[8](P146),这样的插入语没有自足和固定的形式,必须把其它词语内嵌于由特定词语组成的格式中共同来充当独立成分。文章还认为,作为插入语这些结构在句子里实际位置的灵活性也是非常有限的。陈昌来(2002)提出,在介词框架“P+X+看来”中,“看来”具有标示依据、事理或情理、范围、方面、认知主体等功能。作为介词框架,“P+X+看来”具有话题标记、篇章衔接和管界等功能。张谊生(2002)认为,就限定短语的表达功能而言,“来看、看来”等后部词具有限定列举性话题、引出后面进一步的论述和说明功能,因而将其统称为“话题式限定助词”[9](P284)。
付琨(2004)较全面细致地考查了以“PpAu(来说)”为代表的介词框架的内部结构层次、句法分布、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以及它的标记论述功能和题化功能。当然,这些结论是否适用于以“看来”为后部词的介词框架,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从学者以往的研究来看,在以三个平面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中,以陈昌来(2002)最有代表性。书中不仅研究了不同类别的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还比较系统地描写了“介词框架”,并涉及到了“P+X+看来”格式。由于介词框架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我们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而对于具体类型的研究更显不足。要想对其进行彻底的论证则需要借助汉语史的研究成果、汉语与其它汉藏系语言的比较以及新的语法理论等。
五、余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介词框架“P+X+看来”这一语言现象,并开始对其进行考查,但对它的研究大多是在对整个“介词+宾语+后部词”结构的研究中涉及的,多散见于一些学者的论著中。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单独、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它的语言本质。对于“P+X+看来”格式还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共时平面来看,作为一个介词框架,“P+X+看来”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完整地出现。其前部介词P的范围、性质和功能以及P和后部准助词“看来”的隐现情况和隐现规律都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研究。
2.“看来”和介词框架“P+X+看来”在语法化过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出现的先后、语法化的机制、“看来”和介词框架“P+X+看来”中的“看来”对应关系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作出细致的描写和考察。
3.“P+X+看来”的语用功能。对“P+X+看来”的话题标记、篇章衔接和管界功能,以及作为插入语功能等都需要进行研究。
4.介词框架“P+X+看来”和格式“X+看来”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两者在内部结构上,彼此间关系又是如何,其句法分布和语义特征上有什么异同?这些问题都要深入研究。
总之,无论从历时角度还是从共时平面来看,“P+X+看来”格式的多样性、意义的丰富性决定了它在现实语言使用中的广泛性。本文就相关的研究略加总结评述,并提出尚存在的相关问题,力求推进其研究,以期能为汉语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崔希亮.“在”字结构解析——从动词的语义、配价及论元之关系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6,(3).
[3]付 琨.介词框架“PpAu来说”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4.
[4]金昌吉.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5]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4).
[7]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8]马建忠.马氏文通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王燕燕.“看来”和“看起来”一样吗?[J].学汉语,1994,(2).
[10]邢公畹,马庆株.现代汉语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11]詹卫东.“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J].语文研究,1998,(1).
[12]张爱玲.“看来”的主观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3).
[13]张登岐.独立成分的形式、位置等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1998,(4).
[14]张寿康.说“结构”[J].中国语文,1978,(4).
[15]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6]张谊生.“看起来”与“看上去”——兼论动趋式短语词汇化的机制与动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6,(3).
(王晓平,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