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具体行为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重建数学教学的新理念,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传授数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肩负新世纪重任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知道,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就学校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如何根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
1.改进教学方法。可以运用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学习;低年级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插童话故事等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能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二、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1.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抢答,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竞赛。
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l平方厘米,那么下面图形(略)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回答前三个小题,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到第4小题时,大部分同学闭而不答,只有少数同学说是1平方厘米。此时教室里很安静,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想!”老师继续说:“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这个规律。”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策略
l.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或许会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例如,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在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炸弹”抛了出来,在场的学生们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连我也为之一震。我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具有很强的独创性。
2.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目的。我在教学一节三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时,感触颇深。我在上课时,首先出示了一幅同学们去春游的图画。画面上每班学生的代表举着各班人数的牌子,还有大客车和一个思考问题的小朋友:每辆车最多能坐80人,哪两个班的学生在一辆车里比较合适?
对于这个题,每个同学都能找到一、两种搭配方案,每个人对解决问题都有贡献。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对于各种搭配方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大家评出了比较好的方法。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
1.改进教学方法。可以运用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学习;低年级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插童话故事等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能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二、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1.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抢答,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竞赛。
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l平方厘米,那么下面图形(略)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回答前三个小题,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到第4小题时,大部分同学闭而不答,只有少数同学说是1平方厘米。此时教室里很安静,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想!”老师继续说:“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这个规律。”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策略
l.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或许会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例如,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在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炸弹”抛了出来,在场的学生们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连我也为之一震。我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具有很强的独创性。
2.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目的。我在教学一节三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时,感触颇深。我在上课时,首先出示了一幅同学们去春游的图画。画面上每班学生的代表举着各班人数的牌子,还有大客车和一个思考问题的小朋友:每辆车最多能坐80人,哪两个班的学生在一辆车里比较合适?
对于这个题,每个同学都能找到一、两种搭配方案,每个人对解决问题都有贡献。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对于各种搭配方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大家评出了比较好的方法。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