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人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当前在物理教学中正积极进行探究教学法,笔者结合建构主义的观点,谈谈对探究式教学法的几点认识。
1 建构主义学习观
当今的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等人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理论与客观主义传统教学理论有着明显的差异。建构主义者认为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可以熟练地运用到现实社会(即实现能力的远迁移),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真实性任务具有知识结构的不良的特征(即非良构知识);解决真实任务需要多个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的经验背景的共同作用,这样的学习称为高级学习(即高阶学习);而初级学习(即低阶学习)是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建构主义学习从真实任务出发,学习结果常常各不相同,呈发散状;传统教学中总围绕唯一的标准答案,学习结果是收敛的。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应重在培养学生应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浮泛在对知识的讲解和理解上。而建构主义就是当前指导寻求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的最佳教学理论。
2 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策略
2.1 提供真实的任务
真实的任务是相对传统教学中完全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抽象的教学和作业任务而言的。这里真实的任务有3层含义:1)与现实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源自现实生活的真实任务;2)对学生有意义,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求,对学生个人而言是真实有效的任务;3)具有教育价值,是从课程和教学目标衍生和出发的任务。没有真实的任务,学生就没有目的性,而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抽象作业又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2 创设有意义的任务情境
真实的任务主要通过创设有意义的任务情境实现。为此,建构主义主张教学中用复杂的问题情境代替经传统教学设计简化了的教学场景。这一主张是基于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建构性本质的一个基本信念,即知识建构是个性化的、和情境密切相关的。
2.3 对自主学习的支持
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主动探索过程中尽心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促进者、信息提供者、教练的角色,而教学则是提供促进学习者建构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兴趣,也才能够改善学习效果。
2.4 促进同伴间的协商
建构主义认为合作学习本身是一种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将这一环境称作实践的共同体或学习的共同体,以区别于传统的合作学习,认为其关键特征是小组成员间的协商。合作交流有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也有利于培养集体精神。
3 探究式教学法的几点认识
3.1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自由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
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活动空间。物理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环境性较强,其中实验环境和操作环境对认识物理规律、培养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必须根据教学需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观察实验的环境、动手操作的环境、问题讨论的环境、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维的环境。探究教学,教师只对学生起指引、点拨的作用,并且为学生的探究创设情境。这就好比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往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的思维比较广泛,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中无限遨游。
3.2 强化实验教学,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造能力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充分利用好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强化物理实验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也需要有不同形式的实验。
1)做好演示试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做好分组实验,训练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4)变某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性实验,变理论教学为实验教学。
如在电磁感应一节课的教学中,把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改为学生探讨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电能生磁,那么磁能生电吗?”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激发学生求知兴趣。怎样用磁来生电呢?诱导学生发散思维,根据要达到的目的选取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猜测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在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学到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3 注重联系实际,在联系应用中培养创造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可以说没有物理学就没有今天的文明生活。科学素质不仅指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也包括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的能力,所以物理教学就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要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及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1)把物理教学同现代科学成果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介绍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发展、新成就,如新型电池、超导体、激光、现代信息技术等。
2)重视物理技术应用的介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例如在讲直流电动机时,通过详细讨论换向器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换向器线圈就不能继续转下去,因此也就做不到电动机。所以,从科学到生产力,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都必须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3)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寻找生活和生产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提出一些实验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进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
探究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大多数教师都是满堂灌,而学生能接受多少就不知道了,并且只是注重知识性的灌输,忽略学生的学习。而探究教学法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角色,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情境,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思维,激发他们的自主能动性。
总体看来,探究教学法还是比较适合高中生的学习。首先,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基础,以及相关的逻辑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通过思考、假设、验证等步骤得出一定的结论。其次,探究教学模式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传统的“你教我学”转变成“我学你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也能用这种模式去较快地、顺利地解决。另外,根据实际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快乐学习,获得成就感。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
1 建构主义学习观
当今的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等人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理论与客观主义传统教学理论有着明显的差异。建构主义者认为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可以熟练地运用到现实社会(即实现能力的远迁移),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真实性任务具有知识结构的不良的特征(即非良构知识);解决真实任务需要多个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的经验背景的共同作用,这样的学习称为高级学习(即高阶学习);而初级学习(即低阶学习)是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建构主义学习从真实任务出发,学习结果常常各不相同,呈发散状;传统教学中总围绕唯一的标准答案,学习结果是收敛的。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应重在培养学生应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浮泛在对知识的讲解和理解上。而建构主义就是当前指导寻求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的最佳教学理论。
2 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策略
2.1 提供真实的任务
真实的任务是相对传统教学中完全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抽象的教学和作业任务而言的。这里真实的任务有3层含义:1)与现实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源自现实生活的真实任务;2)对学生有意义,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求,对学生个人而言是真实有效的任务;3)具有教育价值,是从课程和教学目标衍生和出发的任务。没有真实的任务,学生就没有目的性,而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抽象作业又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2 创设有意义的任务情境
真实的任务主要通过创设有意义的任务情境实现。为此,建构主义主张教学中用复杂的问题情境代替经传统教学设计简化了的教学场景。这一主张是基于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建构性本质的一个基本信念,即知识建构是个性化的、和情境密切相关的。
2.3 对自主学习的支持
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主动探索过程中尽心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促进者、信息提供者、教练的角色,而教学则是提供促进学习者建构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兴趣,也才能够改善学习效果。
2.4 促进同伴间的协商
建构主义认为合作学习本身是一种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将这一环境称作实践的共同体或学习的共同体,以区别于传统的合作学习,认为其关键特征是小组成员间的协商。合作交流有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也有利于培养集体精神。
3 探究式教学法的几点认识
3.1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自由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
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活动空间。物理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环境性较强,其中实验环境和操作环境对认识物理规律、培养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必须根据教学需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观察实验的环境、动手操作的环境、问题讨论的环境、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维的环境。探究教学,教师只对学生起指引、点拨的作用,并且为学生的探究创设情境。这就好比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往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的思维比较广泛,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中无限遨游。
3.2 强化实验教学,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造能力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充分利用好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强化物理实验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也需要有不同形式的实验。
1)做好演示试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做好分组实验,训练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4)变某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性实验,变理论教学为实验教学。
如在电磁感应一节课的教学中,把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改为学生探讨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电能生磁,那么磁能生电吗?”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激发学生求知兴趣。怎样用磁来生电呢?诱导学生发散思维,根据要达到的目的选取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猜测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在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让学生学到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3 注重联系实际,在联系应用中培养创造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可以说没有物理学就没有今天的文明生活。科学素质不仅指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也包括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的能力,所以物理教学就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要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及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1)把物理教学同现代科学成果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介绍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发展、新成就,如新型电池、超导体、激光、现代信息技术等。
2)重视物理技术应用的介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例如在讲直流电动机时,通过详细讨论换向器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换向器线圈就不能继续转下去,因此也就做不到电动机。所以,从科学到生产力,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都必须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3)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寻找生活和生产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提出一些实验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进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
探究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大多数教师都是满堂灌,而学生能接受多少就不知道了,并且只是注重知识性的灌输,忽略学生的学习。而探究教学法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角色,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情境,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进行思考,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思维,激发他们的自主能动性。
总体看来,探究教学法还是比较适合高中生的学习。首先,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基础,以及相关的逻辑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通过思考、假设、验证等步骤得出一定的结论。其次,探究教学模式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传统的“你教我学”转变成“我学你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也能用这种模式去较快地、顺利地解决。另外,根据实际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快乐学习,获得成就感。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