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优秀的东风东人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公民素质是民主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责任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全国红领巾示范学校、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东风东路小学秉承“做一名优秀的东风东人”的追求,坚持倡导让孩子们从小事做起,从平凡事做起,走出校园,关注社会,在实践体验中感悟责任,努力成为一名具有良好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小公民。
  一、责任,在关爱他人中生成
  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角色不同,承担责任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对于学生而言,懂得感恩与关心他人就是最简单的责任意识。爱是担当责任的动力,文明有礼、善于沟通、真诚赏识、热心帮助是最朴实的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对他人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因此,学校以爱心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关心他人,培育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从感恩父母开始
  感恩不仅仅是对恩情的简单回报,更是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境界。拥有感恩之心,才会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才会体会国家、社会与他人的培育之情,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为此,我们时常教导孩子,责任,从感恩开始,从关爱家人开始。
  每学期开学第一天,学校都会送给孩子一份寓意深远的礼物,这是已经坚持了10年的传统。2012年,新年开学第一天,学校送给每个孩子一封印有东风东校徽的红包,要求孩子们一直保留到母亲节,再制作成“爱心红包”,写上送给妈妈的祝福。孩子们写给母亲的感恩话语,稚嫩却情真意切:“我想快点长大,帮妈妈提东西”“妈妈,我希望你教我学习时不要那么凶、那么严厉,我会上课认真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您就不用再为我操心了。我爱您!”许多家长收到祝福都激动得落泪。这对于孩子而言,只是一份要保留三个月的礼物;而对于一位母亲,或许就是值得一辈子收藏的珍贵礼物。学校教会孩子的则是分享、感恩和孝顺,懂得了对父母的责任。
  学校还结合“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开展了“小名字,大精彩”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在柔和的烛光中与家人共聚天伦,一起分享自己名字的由来。孩子们不但了解了自己名字的来历,更懂得了家长的期盼与希冀,理想与追求,在真情分享中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孝心和感恩之心。
  2.在关爱他人中延伸
  学会关心即是学会与他人交往和相处,并从中体验责任、生成责任,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觉意识。为此,学校积极创设平台,引导学生从关心自我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孩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
  从2007年至今,学校已连续六年开展了“爱心月饼”捐赠活动,分别捐赠给山区儿童和留守儿童。2010年,在团省委、省少工委牵手下,学校不仅与梅州市五华县大沙村小学签订了城市学校 “希望家园”手拉手协议,更主动为广东省60个“希望家园”捐赠月饼,并组织学生走进其中16个希望家园与当地的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开创了跨城市学校牵手“希望家园”的先河。孩子们在捐赠的月饼上贴上爱心卡,写上校名和通讯地址,并付上自己的照片以方便书信联系。开展牵手活动以来,孩子们共收到了两千多封回信,与“希望家园”几千名留守儿童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爱心交汇成为两地儿童牵手迈向幸福的心灵窗口。
  2010年初,中国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西南又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学校全体师生又一次显现出无私的大爱精神,用行动来回报社会。在“情系灾区,大爱无疆”“羊城迎甘泉,东风东情系旱区”等主题活动中,师生积极响应倡议,捐资捐物,支援灾区,有的孩子甚至自发组织同学走上街头,携手义卖,全校仅上学年各项捐款近50万元。在大灾大难面前,学生用稚嫩的爱心体现了东风东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而“学雷锋,争志愿服务章”活动更是学校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全校67个中队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宗旨,纷纷成立了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中队”,全面践行“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雷锋精神,争“志愿服务章”,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各中队有的主动为同学整理红领巾,有的在雨天为同学提供雨伞,有的为学校护苗添绿……各个班级更把服务面推到社会,走出校园,走向社区,争当小小志愿者。有的中队开展志愿者活动日,走上街头宣传雷锋精神,义务清洁街道,做车站的排队引导使者;有的在学校里进行义卖筹款、捐书易书活动;有的中队在社区里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有的走上街头为交警、交通协管员送水;有的中队当起了义务邮递员;还有的中队远赴边远贫困地区送上东风东人亲切的节日问候,为困难家庭献爱心,送温暖,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逐步形成了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等优良品质,责任意识不断提高。
  二、责任,在关注社会中深化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这个“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人,而是一个能够承担起维系社会稳定和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人。社会责任是责任的核心和灵魂,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并履行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将责任意识付诸实践。
  1.在关注社会中提高责任认知
  我国自古就有倡导社会责任感的传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时代,需要培育关心国家、社会以及国际事务的优秀公民。为此,学校创设多种平台,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习惯,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发展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品质。
  为了引导孩子们关心时事,关注社会,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孩子的成长,学校大队部在四个校区同时设立了“东风东新闻眼”。每天早晨7:30前,由当天的执勤队长把《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的头版贴在“新闻眼”上,引导学生看新闻,议新闻,评新闻,创设关注时事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真正的社会人。   2010年,学校开展了“我有社会责任,学争‘时政’章”活动,活动收到了学生的1000多份提案,涵盖城市管理、绿色环保、学校发展、少先队建设、家庭教育等方面。孩子们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真正体现了少先队员当家作主、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例如,二年级邹文翰同学提出的《绿色环保——从用小手绢开始》,俞天同学提出的《改装嵌入式垃圾桶》,五年级王唯唯同学提出的《争当校园志愿者 携手创造新生活》等。一份份提案无不彰显出东风东学子关注时政、做社会人的热情与风采,更培养了东风东人崇高的社会责任意识。
  2. 在服务社区中践行责任意识
  培养责任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意志的支持和长期的实践活动。人的责任意识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在一次次训练和强化中稳定下来。为此,学校倡导孩子积极服务社区,践行责任意识,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体验“责任”,从而内化责任意识。
  已经毕业的六年5班连续四年坚持去广州诗书街温良里社区探访特困低保户。四年来,每逢中秋节或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孩子们都会带上祝福和问候,来到诗书街探访80高龄身患重病的梁爷爷,患有鱼鳞病的增俊杰哥哥,大头仔傅锦堂哥哥,独自照顾精神病儿的婆婆……如今,六年5班的同学毕业了,一年6班的同学们就接过了这根爱心接力棒,与家长志愿者们继续用行动把爱留在温良里。四年之中,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学校开展的“红领巾情系温良里社区”活动。
  责任并不是豪言壮语,而需在点滴的成长中慢慢感悟和实践。孩子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所做的事情能否回馈社会,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东风东学子的坚持所带来的正能量给社会带来了新气象。
  三、责任,在和谐生态中升华
  众所周知,人类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自然,自然也需要人类,人类应该爱护、维护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对自然应负的道德责任。为此,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通过活动感悟到世间万物的繁衍、昌盛、枯荣、衰败都与自己的言行举止息息相关,从而认识到自身对自然所担负的责任,懂得爱护环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1.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已被世界广泛认可,在我国也日益受到重视。学校积极相应《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办法》,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了东风东路小学垃圾分类行动纲要,并结合各种教育契机开展多种活动,让垃圾分类成为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例如,让孩子们了解世界各国垃圾分类的现状,了解国家垃圾分类面临的危机,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境道德意识。结合地球熄灯一小时、环保日等契机,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商讨如何参与垃圾分类,讨论的意见统一在校园网跟帖。孩子们踊跃参加活动,提交了几千份关于垃圾分类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东风东孩子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各中队还陆续开展了“分类垃圾桶设计活动”,孩子和家长为自己班级共同设计制作了形式各样的“分类垃圾桶”,带回学校分类收集纸类、塑料瓶、有害垃圾等等。在指定的时间,学生默契地把垃圾放到指定地点,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学校还提出“小手拉大手”,让孩子们把这种生活习惯带回家里,影响家庭,乃至社区和社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两年来,孩子们从态度到行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把垃圾分类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更形成了一种社会责任。
  2.倡导低碳生活,对自然负责
  生态环境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在的环境意识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品质的过程,是一个由环境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过程。为了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并付诸行动,学校倡导低碳生活,注重引导孩子以小主人的精神践行绿色环保。
  每年3、4月,学校大队部坚持组织全校师生及家长积极参加由共青团广州市委主办的“我与小树同成长——种植碳汇林创造越秀低碳绿色新生活”大型亲子植树活动。通过环保活动,让学生明白环保不仅是一次种树活动,更需要形成一种意识和习惯,成为一种行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动机。
  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展望未来,学校将整合教育资源,引领孩子不断提高责任意识,肩负起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自然中所应担负的责任,让责任意识永远扎根孩子的心灵,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东风东人”。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广东广州 51008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时下,QQ已经成为人们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聊天工具。利用它,人们可以方便地用文字、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在线联络,因而备受大家喜爱和推崇。而QQ群教研凭借其方便、实时、高效的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网上的教育教学研究之中。这一研修模式,为教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构建起教师间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交流环境,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大家的
近日看电视读报纸,发现诸多关于女教师是否有必要化淡妆进入课堂的讨论。是啊,社会进步了,全国上下一片蓝或一片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开始讲究对自己仪表的修饰了。  在这种风潮之下,大连某小学甚至规定“女教师不化妆不许进课堂”,据称只是化淡妆——大概是说要描一描眉,涂一涂唇,抹一抹脸……确实,为人师表,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尤其像大连这样的旅游城市,常有外国人光临观摩,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仪表。  北京
【摘要】互联网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广泛的、实用的、及时的多方位的资源,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教学活动会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的发展也将极大地得益于网络。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及作为终身学习者,应充分运用网络,让它促进教与学。  【关键词】互联网;英语教学;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赵桂霞,云南红河技师学院。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和发展,网络教学和网络资源在英语教学中所占
近日教学《桃花心木》,心中涌起太多的感慨。我想,没有人在面对生活的波澜时能泰然自若,何况我们的孩子。事实上,养尊处优的生活让我们的孩子习惯了顺其自然,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时很少能处变不惊。  就像班里的好孩子宏。宏不但才思敏捷,而且学业优秀。谁曾料到,一次竞赛失利就让他在短短的时间里颓然跌入情绪的低谷。可怜的孩子,怎么也不会想到,昨日还是阳光明媚,今天却是乌云密布。面对一蹶不振的他,我想对他说:“不
近年来,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为此,笔者试通过江苏省2012年中、高考思想品德(政治)试题的对比分析,从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角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试题对比分析  综合来看,近年来,中、高考试题关注的社会时政热点逐渐趋同,取材相近;在能力考核、试题形式、学科素养的侧重点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也存在较大差异。  1.关注热点趋同化逐渐明显  近年
在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小学部张雪敬老师结合 “世界上的国家”(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利用图画书《村里来了马戏团》,以拓展学习的形式,给学生上了一堂以“珍爱和平”为主题的品德与社会课。从师生互动、学生感言及对图画书内容的分享、感悟中,我们可以看到《村里来了马戏团》无疑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材。通过解读和分享这本书,不仅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看待世界的视角,而且唤起了学生从
冯秀军:现代学校应注重构建德育生态环境  冯秀军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撰文指出,今天,学校德育的诸多困惑与难题,越来越多地源自于社会环境急速变迁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机械割裂,不但难以实现学校改造社会的使命,就连学校德育的本分——培养适应社会环境发展与变迁的合格公民的职责也难以完成。理想的德育,应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组织、沟通校内外德育环境生态,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彻底地打通学校内
编者按: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办出各自的特色”成为中小学校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一所学校最令人回味、品味的就是其深厚浓郁的文化。我国农村地区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一些乡村学校依托本地资源,重建与激活乡土文化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走出了乡村教育的特色之路。在此,本刊精选了三所乡村学校的探索与实践,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乡村教育最富有诗意的风景。  闽南童玩是福建闽南地区劳动人民智慧
2012年6月7日,广州市教育局连同有关部门组织巡察高考现场。在从化中学考场,他们录得的声音分贝为45,这是他们此番巡察所得最小噪音值!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广州最安静的高考考场?  熟悉的人会告诉我们答案:是一种文化之美,一种仁心之美。  走进从化中学独具特色的“树门”,但见绿草如茵,身临如画,放眼一望,还可见青山如黛,养目怡神。——从化中学不但是从化最有历史的学校,还是从化市环境最美的学校。她美在有
李润洲:中小学课堂教学须超越“老师说”话体  李润洲在《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当前,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不时会出现“老师说”或“老师认为”“老师告诉你们”等类似的“老师说”的话语表达方式(简称为“老师说”话体)。“老师说”话体把“我说”置换为“老师说”及其类似的表达方式,至少蕴含着教师“自我”的隐匿、教师“社会角色”的彰显和“知识权威”的宣称。“老师说”话体让教师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