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小学部张雪敬老师结合 “世界上的国家”(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利用图画书《村里来了马戏团》,以拓展学习的形式,给学生上了一堂以“珍爱和平”为主题的品德与社会课。从师生互动、学生感言及对图画书内容的分享、感悟中,我们可以看到《村里来了马戏团》无疑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材。通过解读和分享这本书,不仅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看待世界的视角,而且唤起了学生从小关心国际大事、关心他国发展的责任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和平的价值和意义。
一、教学片断简析
(一)阿富汗印象:不太平不富有
尽管阿富汗东邻中国,但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它比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还要陌生。这种陌生包括无知,也包括主观印象。老师让学生回答世界上最熟悉的国家名称时,几位学生回答的是比利时、英国、美国、俄罗斯等。老师问大家是否愿意去阿富汗旅游时,大家都表示不愿意去,理由是战争和贫穷。显然,学生的这一反应源于其课前调查中了解到的有关阿富汗的信息。
的确,一提到阿富汗,大部分人都会首先联想到战争、恐怖、危险、绑架、塔利班、爆炸、本·拉登、贫穷等字眼。各种媒体为我们提供了这些信息和印象,这从学生们的发言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生1:贫穷、落后的国家。
生2:美国军队驻扎阿富汗。
生3:平均寿命44.5岁。
生4:讨厌美军恐怖袭击。
那么,《村里来了马戏团》这本图画书,会告诉孩子们什么呢?看完这本书,他们又会怎样看待这个陌生的国家呢?
(二)和平:生活简单快乐
张老师事先把该书的内容拍了照,做成PPT存入电脑。课上,她和学生首先一起通过电脑阅读了图画书的第2至39页。随后,张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巴格曼村民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有些什么不一样呢?
生1:简陋。
生2:放学要到田地干活。
生3:炮火从远处传来。
生4:他们坐在地上看马戏,我们坐在椅子上看。
生5:看马戏很高兴,可见他们很少看到马戏团的表演。
生6:用头巾裹着脑袋。
生7:桥没有护栏。
生8:妇女在河边洗衣。
生9:摩天轮没有安全设施。
生10:学校都是土墙。
生11:米拉德父亲去了战场,有可能牺牲。
生12:走着回家,路是土路。
一、教学片断简析
(一)阿富汗印象:不太平不富有
尽管阿富汗东邻中国,但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它比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还要陌生。这种陌生包括无知,也包括主观印象。老师让学生回答世界上最熟悉的国家名称时,几位学生回答的是比利时、英国、美国、俄罗斯等。老师问大家是否愿意去阿富汗旅游时,大家都表示不愿意去,理由是战争和贫穷。显然,学生的这一反应源于其课前调查中了解到的有关阿富汗的信息。
的确,一提到阿富汗,大部分人都会首先联想到战争、恐怖、危险、绑架、塔利班、爆炸、本·拉登、贫穷等字眼。各种媒体为我们提供了这些信息和印象,这从学生们的发言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生1:贫穷、落后的国家。
生2:美国军队驻扎阿富汗。
生3:平均寿命44.5岁。
生4:讨厌美军恐怖袭击。
那么,《村里来了马戏团》这本图画书,会告诉孩子们什么呢?看完这本书,他们又会怎样看待这个陌生的国家呢?
(二)和平:生活简单快乐
张老师事先把该书的内容拍了照,做成PPT存入电脑。课上,她和学生首先一起通过电脑阅读了图画书的第2至39页。随后,张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巴格曼村民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有些什么不一样呢?
生1:简陋。
生2:放学要到田地干活。
生3:炮火从远处传来。
生4:他们坐在地上看马戏,我们坐在椅子上看。
生5:看马戏很高兴,可见他们很少看到马戏团的表演。
生6:用头巾裹着脑袋。
生7:桥没有护栏。
生8:妇女在河边洗衣。
生9:摩天轮没有安全设施。
生10:学校都是土墙。
生11:米拉德父亲去了战场,有可能牺牲。
生12:走着回家,路是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