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运行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风险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一些风险事件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运营,还使公众利益、社会财富遭受重大损失,有些甚至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要不断加大力度推动企业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使得企业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风险管理是一场规范利益关系的管理变革,也必然会遇到来自内外环境、利益相关者的各种阻力或影响。要顺利推行风险管理,有必要系统分析可能面临的各种变革阻力或影响,明确所需的环境与条件,使风险管理能够沿着一条清晰明确的路径稳步推进。
一、企业经营中的存在风险
1.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政治法律因素,涉及市场秩序、交易公平与社会诚信的法规制度基础。如果违法与合规经营之间的空间或自由度过大,监管不力导致投机收益的产生,而合规经营又不能被及时认可,还要支付守法成本,就会导致市场规则被逐渐淡化、扭曲或践踏。二是经济因素、全球化因素,影响着行业竞争、交易规则等经济行为。三是社会大环境、文化氛围,影响着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心态和行为。企业风险管理需要有社会诚信、守法的大环境,需要得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同。
2.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企业内部环境的本质是内部成员个体与集体行动的协调关系、利益分配关系与制度安排,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是风险管理的组织基础。由于人的知识、经验与理性有局限性,缺乏有效监管的内部环境能够产生机会主义,形成或诱发风险因素,并能够影响风险管理的其他要素,从而影响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路径、效率和效果[1]。推行风险管理还需要一定的基础资源条件。包括风险分析技术、信息数据与管理信息化支撑,资金、人才等资源条件的硬基础,还有内部环境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激励制度设计、管理成熟度与组织文化等软基础。
3.利益相关者的阻力与影响
企业内外环境中的多种因素,通过利益相关者来影响管理变革的具体环境,利益相关者的思想认识、动机和意愿直接影响着企业风险管理的进程和效果。在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关系最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外部监管者、推动者和评价者,内部的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由于角色不同、利益关系不同,各利益相关者在风险因素发展到风险事件、产生风险结果(损失或收益)的风险运行全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风险后果,包括风险收益或损失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使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的管理变革面临多种干扰。
二、企业风险管理控制
1.加强政策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益產生直接影响。比如笔者所在的企业,由于是涉及到民生的国有控股企业,企业产品的定价受到价格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限制,企业在进行相关的生产和销售时,若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顾及社会效益,企业甚至公众的利益将会承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不仅要适应顾客需求,还要时刻注意相应的社会责任,使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避免相应的风险。2013年以来,中央提出的有关“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因公务差旅与公务饮食消费受到限制,令企业接待的商务会议规模与数量以及高档餐饮上座率均相应下降,这对大部分服务行业以及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营业收入均产生一定的冲击。为了应对这一政策风险,企业应根据市场新动向,提前部署营销策略,重新定位目标市场,灵活整合产业资源,调整客源结构,设计符合新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适时推广促销活动,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扩大企业盈利空间,将政策风险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2.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加强对合同等法律文件的管理,切实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权益。企业的所有合同条款,包括销售合同、物品采购合同、工程类合同、物业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等都应充分听取企业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要求在法律顾问审阅所有合同条款后,合同才可执行。重要承诺以正式书面回复确认,避免法律纠纷。企业与客户或是相关部门的承诺都应以正式的书面回复确认,以书面往来等稳妥方式保障企业权益,避免口头承诺造成日后举证困难的法律风险隐患,进一步规避潜在的法律纠纷[2]。
3.应对内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首先,在企业组织层面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思维。企业决策者要顺应风险管理的大趋势,能够认同并遵守市场运行规则,在合规守法、遵从商业伦理的思维框架下从事企业经营管理。要积极构建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关系,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的风险管理意识,为风险管理提供变革的组织基础。
其次,重视内部沟通协调,形成全员参与的一致行动。风险管理要特别关注“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变革的推动者、决策者要通过有效沟通,引导各方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过程与结果,提升各方的参与度;要用风险管控的闭环管理解决罗素悖论中“理发师的头发没人剪”问题,使各级成员都能够真正接受并主动参与风险管理。
再次,通过风险管理与实际业务的融合,使企业管理活动与风险管理相适应。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来源于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促进。要细致考虑风险管理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的融合,明确“管理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定位与分工,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促进流程优化与管理提升。
4.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不仅应定期对日常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排查,提前部署应对风险的措施,做到及时纠正相关业务流程,还需不断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利用信息化系统中的统计模型,运用单因素变量与多因素变量对重大的市场风险,运营风险等进行综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进一步从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等多方位评估风险,从而更好地预测风险,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结束语
推行企业风险管理要系统分析可能存在的变革困扰与影响因素。政府应积极推动政治法律环境、商业信用环境、市场交易规则及社会公众监督的共同作用,形成风险管理的“正能量”和社会大环境。企业自身也要积极投入,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与制度安排,使各方利益相关者能够积极参与、支持与配合;同时也要重视在经营管理中体现风险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形成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陈爱玲.加强国有企业风险管控的对策探讨[J].商业经济,2014(10).
[2]秦利娟.企业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林业劳动安全,2012(2).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风险管理是一场规范利益关系的管理变革,也必然会遇到来自内外环境、利益相关者的各种阻力或影响。要顺利推行风险管理,有必要系统分析可能面临的各种变革阻力或影响,明确所需的环境与条件,使风险管理能够沿着一条清晰明确的路径稳步推进。
一、企业经营中的存在风险
1.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政治法律因素,涉及市场秩序、交易公平与社会诚信的法规制度基础。如果违法与合规经营之间的空间或自由度过大,监管不力导致投机收益的产生,而合规经营又不能被及时认可,还要支付守法成本,就会导致市场规则被逐渐淡化、扭曲或践踏。二是经济因素、全球化因素,影响着行业竞争、交易规则等经济行为。三是社会大环境、文化氛围,影响着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心态和行为。企业风险管理需要有社会诚信、守法的大环境,需要得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同。
2.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企业内部环境的本质是内部成员个体与集体行动的协调关系、利益分配关系与制度安排,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是风险管理的组织基础。由于人的知识、经验与理性有局限性,缺乏有效监管的内部环境能够产生机会主义,形成或诱发风险因素,并能够影响风险管理的其他要素,从而影响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路径、效率和效果[1]。推行风险管理还需要一定的基础资源条件。包括风险分析技术、信息数据与管理信息化支撑,资金、人才等资源条件的硬基础,还有内部环境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激励制度设计、管理成熟度与组织文化等软基础。
3.利益相关者的阻力与影响
企业内外环境中的多种因素,通过利益相关者来影响管理变革的具体环境,利益相关者的思想认识、动机和意愿直接影响着企业风险管理的进程和效果。在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关系最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外部监管者、推动者和评价者,内部的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由于角色不同、利益关系不同,各利益相关者在风险因素发展到风险事件、产生风险结果(损失或收益)的风险运行全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风险后果,包括风险收益或损失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使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的管理变革面临多种干扰。
二、企业风险管理控制
1.加强政策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益產生直接影响。比如笔者所在的企业,由于是涉及到民生的国有控股企业,企业产品的定价受到价格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限制,企业在进行相关的生产和销售时,若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顾及社会效益,企业甚至公众的利益将会承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不仅要适应顾客需求,还要时刻注意相应的社会责任,使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避免相应的风险。2013年以来,中央提出的有关“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因公务差旅与公务饮食消费受到限制,令企业接待的商务会议规模与数量以及高档餐饮上座率均相应下降,这对大部分服务行业以及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营业收入均产生一定的冲击。为了应对这一政策风险,企业应根据市场新动向,提前部署营销策略,重新定位目标市场,灵活整合产业资源,调整客源结构,设计符合新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适时推广促销活动,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扩大企业盈利空间,将政策风险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2.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加强对合同等法律文件的管理,切实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权益。企业的所有合同条款,包括销售合同、物品采购合同、工程类合同、物业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等都应充分听取企业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要求在法律顾问审阅所有合同条款后,合同才可执行。重要承诺以正式书面回复确认,避免法律纠纷。企业与客户或是相关部门的承诺都应以正式的书面回复确认,以书面往来等稳妥方式保障企业权益,避免口头承诺造成日后举证困难的法律风险隐患,进一步规避潜在的法律纠纷[2]。
3.应对内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首先,在企业组织层面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思维。企业决策者要顺应风险管理的大趋势,能够认同并遵守市场运行规则,在合规守法、遵从商业伦理的思维框架下从事企业经营管理。要积极构建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关系,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的风险管理意识,为风险管理提供变革的组织基础。
其次,重视内部沟通协调,形成全员参与的一致行动。风险管理要特别关注“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变革的推动者、决策者要通过有效沟通,引导各方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过程与结果,提升各方的参与度;要用风险管控的闭环管理解决罗素悖论中“理发师的头发没人剪”问题,使各级成员都能够真正接受并主动参与风险管理。
再次,通过风险管理与实际业务的融合,使企业管理活动与风险管理相适应。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来源于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促进。要细致考虑风险管理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的融合,明确“管理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定位与分工,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促进流程优化与管理提升。
4.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不仅应定期对日常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排查,提前部署应对风险的措施,做到及时纠正相关业务流程,还需不断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利用信息化系统中的统计模型,运用单因素变量与多因素变量对重大的市场风险,运营风险等进行综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进一步从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等多方位评估风险,从而更好地预测风险,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结束语
推行企业风险管理要系统分析可能存在的变革困扰与影响因素。政府应积极推动政治法律环境、商业信用环境、市场交易规则及社会公众监督的共同作用,形成风险管理的“正能量”和社会大环境。企业自身也要积极投入,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与制度安排,使各方利益相关者能够积极参与、支持与配合;同时也要重视在经营管理中体现风险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形成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陈爱玲.加强国有企业风险管控的对策探讨[J].商业经济,2014(10).
[2]秦利娟.企业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林业劳动安全,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