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实际上是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一种有效的活动,是幼儿园新课改革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农村;自然资源;智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1-024-02
收稿日期:2010-10-16
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我们决不能将目光锁定在固有的视野中,要对我们所处的教学资源进行全方位地整合,让孩子置身于全面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把握认知的多条营养线路。社区有很多尚待开发的原始的教学金矿,将其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可丰富儿童的知识结构,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健全发展。合理地利用社区自然资源,是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发展儿童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园周围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借助这些资源与园内活动有机结合,对幼儿进行教育,有效地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一、开展“小郊游”活动,培养儿童认识自然的能力
郊游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项室外活动,郊游能够让幼儿广泛地接触、了解周围环境中自然现象和各种事物。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不仅使幼儿感观受到各种刺激,扩展幼儿的知识视野,还能培养他们运用感观去主动探索事物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认识自然的范围,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开展“小种植”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种植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是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方法。包括播种、管理和收获,让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认识植物及其生长变化,引起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而且享受亲自出力换得劳动成果的快乐,提高了他们对劳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探求科学的兴趣。
在幼儿园院子的一角开辟一小块园地,根据季节特点让幼儿从家里带来葱秧、蚕豆、青菜种子、向日葵种子等,师生一起进行整地、种植、管理。笔者让每个幼儿都参加活动,如一人种一棵葱秧,一人种一粒蚕豆,这样每一个孩子都会关心自己种的东西,经常去看它们长得怎么样了。在种植过程中,幼儿经常会提出这样、那样问题,这正是他们求知、探索的表现。老师应当积极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种植的这些植物的生长变化,同时要求边观察边将植物生长的过程作画记录,并和附近农民的种植相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当植物成熟时,师生一起收获,共同享受收获的快乐。
三、开展“小饲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概括比较能力
在教室里设立自然角,让幼儿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通过观察,不仅使幼儿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兴趣,发展了智力,而且培养了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热爱劳动等良好品质。我们班自然角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小朋友喜爱的小动物和各种花卉等,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清晨来园,他们首先要来到自然角旁,看看有什么变化。对于有新发现的幼儿,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那么他们观察得更仔细、更认真了。一次,班上一位年龄最小的男孩看见蜗牛的触角伸出来了,马上高兴地报告老师:“老师,小蜗牛发芽了!”看着他稚气的脸,我亲切地说:“黄豆、绿豆会发芽,小蜗牛不会发芽,这伸出来的东西叫触角,小蜗牛要吃、要活动,就用触角来试探一下。”他听了会意地点了点头。观察使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四、开展“小采集”活动,培养幼儿欣赏自然的能力
采集活动是吸引幼儿接触大自然的又一种活动形式,因为野外各种各样植物的叶、花、果实等都能引起幼儿对大自然的极大兴趣。采集的过程也就是发现、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过程。这一活动的形式比较活泼、自然,使幼儿在欢乐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五、开展“小制作”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让幼儿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贴成金鱼、小鸟等;收集各种颜色的花瓣制作书签,收集木秸秆编成挂饰、篮子等。一学期下来,班级角橱里的幼儿作品琳琅满目。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幼儿小制作”展览,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欣赏,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动手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动手的能力。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实际上是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一种有效的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这些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幼儿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萌发幼儿的辩证思维;有利于促进幼儿推理、想象、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对发展幼儿的智力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农村;自然资源;智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1-024-02
收稿日期:2010-10-16
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我们决不能将目光锁定在固有的视野中,要对我们所处的教学资源进行全方位地整合,让孩子置身于全面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把握认知的多条营养线路。社区有很多尚待开发的原始的教学金矿,将其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可丰富儿童的知识结构,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健全发展。合理地利用社区自然资源,是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发展儿童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园周围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借助这些资源与园内活动有机结合,对幼儿进行教育,有效地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一、开展“小郊游”活动,培养儿童认识自然的能力
郊游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项室外活动,郊游能够让幼儿广泛地接触、了解周围环境中自然现象和各种事物。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不仅使幼儿感观受到各种刺激,扩展幼儿的知识视野,还能培养他们运用感观去主动探索事物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认识自然的范围,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开展“小种植”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种植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是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方法。包括播种、管理和收获,让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认识植物及其生长变化,引起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而且享受亲自出力换得劳动成果的快乐,提高了他们对劳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探求科学的兴趣。
在幼儿园院子的一角开辟一小块园地,根据季节特点让幼儿从家里带来葱秧、蚕豆、青菜种子、向日葵种子等,师生一起进行整地、种植、管理。笔者让每个幼儿都参加活动,如一人种一棵葱秧,一人种一粒蚕豆,这样每一个孩子都会关心自己种的东西,经常去看它们长得怎么样了。在种植过程中,幼儿经常会提出这样、那样问题,这正是他们求知、探索的表现。老师应当积极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种植的这些植物的生长变化,同时要求边观察边将植物生长的过程作画记录,并和附近农民的种植相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当植物成熟时,师生一起收获,共同享受收获的快乐。
三、开展“小饲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概括比较能力
在教室里设立自然角,让幼儿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通过观察,不仅使幼儿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兴趣,发展了智力,而且培养了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热爱劳动等良好品质。我们班自然角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小朋友喜爱的小动物和各种花卉等,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清晨来园,他们首先要来到自然角旁,看看有什么变化。对于有新发现的幼儿,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那么他们观察得更仔细、更认真了。一次,班上一位年龄最小的男孩看见蜗牛的触角伸出来了,马上高兴地报告老师:“老师,小蜗牛发芽了!”看着他稚气的脸,我亲切地说:“黄豆、绿豆会发芽,小蜗牛不会发芽,这伸出来的东西叫触角,小蜗牛要吃、要活动,就用触角来试探一下。”他听了会意地点了点头。观察使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四、开展“小采集”活动,培养幼儿欣赏自然的能力
采集活动是吸引幼儿接触大自然的又一种活动形式,因为野外各种各样植物的叶、花、果实等都能引起幼儿对大自然的极大兴趣。采集的过程也就是发现、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过程。这一活动的形式比较活泼、自然,使幼儿在欢乐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五、开展“小制作”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让幼儿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贴成金鱼、小鸟等;收集各种颜色的花瓣制作书签,收集木秸秆编成挂饰、篮子等。一学期下来,班级角橱里的幼儿作品琳琅满目。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幼儿小制作”展览,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欣赏,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动手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动手的能力。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实际上是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一种有效的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这些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幼儿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萌发幼儿的辩证思维;有利于促进幼儿推理、想象、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对发展幼儿的智力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