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言文的朗读训练精致到底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传承古典文化与思想的课程,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式是朗读,但纵观我们的课堂,要么为读而读,要么重分析少朗读,要么读和品机械分离。如何才能让文言文的教学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中,真正发挥好文言文的作用呢?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将朗读训练精致到底。何为“精致到底”?首先,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要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理解古文表达的妙处以及古人的情怀。其次,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是要用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读顺、读懂、读进去。其三,强调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朗读教学精细化。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层层引领,最大限度地发现文本言语的精妙所在,为更深层面上读好文本、理解文本服务。
   课堂的第一个篇章——熟读篇
   且看案例:
   【投影】
   三才者何?
   三者轻重利害如何?
   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得道者,何如?
   失道者,何如?
   寡助,若何?
   多助,若何?
   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请看其中一个片段:
   师:寡助,若何?
   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寡助何解?
   生:帮助他的人很少。
   师:谁能说一个含“寡”字的成语呢?
   生:薄情寡义。
   生:寡不敌众。
   生:孤陋寡闻。
   师:怎么读这句呢?
   生:要重读“寡”。
   (学生读)。
   ……
   师: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师:请说之。
   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君主,攻打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师:所以……
   生:所以君子不战也就罢了,打仗就一定会打赢。
   师:这里的君子是指得道的还是失道的?
   生:得道的。
   师:前面一个字还提示一下,“以天下之所顺”的“以”是……
   生:凭借的意思。
   师: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好,请坐!
   师:经过这一番的问答,同学们对课文的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想把这一连串的问题来次系统的提问,大家系统地回答,争取把我们刚才的理解深化到我们的头脑中去。准备好!
   师:三才者何?
   生:(齐答)天地人
   师: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生:(齐答)天时、地利、人和
   ……
   【赏析】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预设的教学环节,执教者是我县优秀教师李良永,执教篇目是《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执教背景是2011年11月的湖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者功底扎实、教风潇洒,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整堂课采用“熟读——精思”的两个篇章,依次按孟子其人——孟子其文——孟子其道三个环节展开。
   此环节是在了解孟子其人以及教师范读课文后的第二个环节,即“熟读篇”中的第一层次——问答式朗读,目的是引领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章句意,从而积累字词、朗读等方面的知识。首先教者没有抛开文言中的“言”,大胆将疏通字词这一环节在课上呈现;其次,教者不走寻常路,用对答的方式来引领学生理解词语,疏通句意;再次,教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疏通句子。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轻松的对答过程中,教者贯穿了恰当的朗读训练,既读顺了句子,又理解了句子。加上教者大胆采用半文言的教学语言,使课堂氤氲在浓烈的古典文化的氛围中,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和与会者。
   此种类型的精致化朗读训练,几乎贯穿了整个课堂。再看第二个片段:
   【投影】
   师:你最喜欢读哪个句子?
   生:我最喜欢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理由何在?
   生:因为这个句子很有哲理,读起来也有味道。
   师:你很聪明,不仅从句式上谈了你的理解,还从内涵上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请看屏幕:
   【投影】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生:我觉得原句好。
   师:他们之间的差距是?
   生:寡助之至,它没有直接说道之得失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先是说自己的亲戚会如何对待,众叛亲离后,国家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师:也就是说原句比改句说得更加的详细、具体、透彻,咱们讲道理就要讲一个“透”字儿,然后从句子的句式上来看,还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生:原句的对仗工整,十分整齐。
   师:非常聪明,一下子就把握住了,原句非常整齐,属于对偶式的句式。其实内部从句式上说是对偶,从意思上说还形成了什么?
   师:得道——失道,多助——寡助。
   生:对比。
   师:进行对比之后,“道”重不重要就非常鲜明了。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形式来说,就是让自己的观点表达更加鲜明,说理更加具体而透彻,文中像这样的对比的句子还有很多,例如,开篇的第一句,齐读一下。
   生:(齐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在摆事实的过程当中,作者也用了意义上的对比,你看,作者在论述“天时不如地利”的时候,作者一方面强调城池之小,另一方面强调攻势之猛,城小攻势猛却不能取得胜利,什么道理呢?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过这一番对比,作者阐述的观点就水到渠成。
   师:好!咱们继续就有这样对比关系的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重读的处理。
   师:(起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生:(齐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师:(读)得道者多助。
   生:(齐读)失道者寡助。
   师生同读: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师:你还喜欢读哪个句子呢?
   生:我喜欢读“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师:理由何在?
   生:这句用了排比的手法,表达的意思更有说服力。
   师:老师有个不良嗜好,喜欢改句子,请看大屏幕;
   【投影】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师:请同学们小声读这三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生:第二个句子读起来很没劲。
   生:第三个句子读起来像说话。
   师:原因何在?
   生:第一个句子列举了几个方面,表达的意思更有力,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生:第一个句子还用了双重否定句,语气更加强烈,更突出城池之高,条件之优越,而守城的人弃城而逃。
   师:对,更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那么这样的句子怎么读呢?
   生:语速由慢到快,语调由低到高。
   师:一起来读。
   (生读)
   师:请全体女生读第三句,全体男生读第二句,全班读第一句。
   (生读)
   师:文中还有一组排比句,请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组排比句和上面的有不同吗?
   生:这组句子在意义上构成了排比,但又不是一般的排比。
   师:你很聪明!说出了你独到的理解。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好像在表达上越来越强。
   师:太聪明了!请看“域民”“固国”“威天下”三个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域民”是限制的意思,“固国”是巩固国防的意思,“威天下”是震慑天下的意思。
   师:你能再把这几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说一遍吗?
   生: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师:非常好!是的,用心领会我们就会发现,这组排比句在意义上是层层递进,构成一种逻辑关系。那么对于这样的句子怎样读呢?
   生:读得越来越快。
   师:对,在语速上要越来越快,语调上要越来越高。我们一起来试读一遍。
   (生朗读)
   师:请看大屏幕。
   【投影】
   孟子其文: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师:再跟着老师朗读一遍。
   (师带读)
   【赏析】
   此环节是熟读篇中的第二个层次——品味式朗读。此环节又分为两个小的层次——理解对比、赏析排比。目的是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从表达上领会句子表达的妙处,从而明白孟子文章气势磅礴的风格,并读出这种气势。教者在提问的时候,最初设计的是“你觉得哪个句子最有气势?”结果学生不敢回答,后来改为“你最喜欢读哪个句子”发问,学生没有了畏惧心理,畅所欲言;在引领学生朗读时,没有平均用力,没有就读谈读,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每种修辞选择一个重点句子进行改写,引领学生对比朗读,深入品读,从而发现并领悟原文表达的妙处,并进一步带动其它类似句子的理解。既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将朗读训练落到了实处,又培养了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学生品得投入、读得有味。
   再看课堂的第二个篇章——精思篇
   师:议论性的文体怎样更好的理解呢?老师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理解行文思路。老师把这篇文章进行了三种分法(两层、三层、四层),请对照屏幕在书上做下标记,思考片刻后请告诉大家,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屏显略)
   生:我认为将文章分成两部分好,第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的是军事,而后面论证的是政治。
   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这就是议论文中的“引论与推论”的关系,由个别的观点推广到其它的方面。
   师:三分和四分法有没有道理呢?
   (思索片刻后)
   【投影】
   二分法:本论——推论
   三分法:引论——本论——结论
   四分法:起——承——转——合
   师:请同学们结合投影再来谈谈三分法和四分法的道理何在?
   生:文章的第一句话是引论部分,由作战谈到治国。
   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应该是作者的结论吧。
   师:很好,这就是三分法的理由。作者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证引出治国之道,最后作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我认为第三种分法更有道理。第一句可看做是文章的引论部分,第二、三层属于议论部分,第三段就是文章的联接部分,最后得出结论。
   师:谢谢你的精思!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关于议论文的“引、议、联、结”即“起——承——转——合。怎么合的呢?请将“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改为“以得道攻失道”。来读一遍。(生朗读)
   师:这就是孟子的文章。开头两句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下文就其“天时”“地利”“人和”进行比较,分别得出“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利不如人和也”的结论,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接着把文章深入一层,指出“人和”在于“有道”,最后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文章论据有力,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一层紧随一层,逐层深入地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什么主张呢?请看大屏幕:
   【投影】
   孟子其道: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要求统治者以“民为贵”、“施仁政于民”,通过“道”来实现“人和”,进而实现天下大治的政治理想。
   “仁”与战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仁”与治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的内涵——仁者爱人。
   “仁”的极致——仁者无敌。
   师:请大家大声朗读。
   (生朗读)
   ……
   【评点】
   这是课堂的精思篇,是熟读篇的深入,也是引领课堂由“言”走向“文”。目的有二:一是明确文章的结构模式,进一步理解孟子文章无可辩驳的论证力度,帮助学生理解进而积累关于议论文的知识;其二是通过明确文章的结构模式,理解孟子的主张。教者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最初是用提问的方式进行的:全文围绕哪两个话题阐述?两个话题如何合而为文?孟子论述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结果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全凭教师灌输,后来改为此种方式,学生稍作思考就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不仅明确了文章的结构,又对孟子的主张有了一些认识,更积累了关于议论文结构方面的知识。此过程同样是和朗读训练结合在一起。课堂最后,学生基本都能背诵全文,基本实现了议论性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这三个教学片段,大体能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如下启示:
   首先,语文教学要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凡是选定的话题,必须在教学中舍得花费时间,把问题挖深挖透。而可有可无的内容,则毫不吝惜地删除。力求让所有的教学问题,都具有真正的教学价值。如此,语文教学才能有效进行。
   其次,任何一篇文言文的教学设计,都可以在精致朗读训练方面精益求精。这里的朗读,不是为读而读,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落实一项教学流程,而是要将语句的内涵意义植入学生心灵,使学生在形成情感共振的同时,进而形成自身的独特思考。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命才能得到滋养。
   第三,“文”与“言”并非天生对立。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者要善于挖掘教学素材,将“言”与“文”巧妙融合在一起,将文本中那些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训练点的内容抓住,理解、诵读、品析三者合一,并通过精当的训练予以落实。如此,文言文的教学才能做到“言”“文”并举。
   第四,任何一个教学话题的设计,都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在设计问题时,多问问自己,表述是否明白清晰?学生是否有话可说?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时候学生不能踊跃答问,不是学生基础不好,而是老师的问法不贴近学生的心灵和认知水平。所以,语文教师除了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如此,才能欣赏到思维的风景。
   第五,语文课堂要有味道。首先要追寻语文味,在课堂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另外,教师的语言要有语文的魅力,文言文的教学则可以营造一种古典文化的氛围。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真正的专业尊严,不盲从教材与教参,要有自己的个性。如此,课堂才能做到真正的精致。
   第六,文本是教学的根本,要充分用好,用足。很多时候,语文教学中的拓展迁移,多是因为未能更好挖掘出文本本身的教学资源,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一般无需借助其它内容的拓展,而是通过对文本本身的分析理解,引领学生抵达一定的思维深度。如此,文言文教学才能摇曳多姿。
   第七,语文课堂要给予学生更丰厚的信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将所理解的内容进行内化,从而自觉建构知识的框架。如此,才能真正诠释“向课堂要效益”的要义。
  [作者通联:湖北监利县教研室]
其他文献
2015年高考结束后,笔者参加了语文作文题阅卷工作,有幸一睹新鲜出炉的学生作文答卷。果然是惟楚有才,考生们或写人叙事、或议论说理,或磅礴,或婉约,有以理服人,有以情动人,或巍巍乎志在高山,或汤汤乎志在流水,不一而足,叹为观止。当然,数量达33万之众的试卷,难免鱼龙混杂、瑕瑜互见。在此,笔者就亲眼所见以及与同仁交流汇总得到的意见,直陈考生作文答卷在审题立意、文体特征、发展项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揣冒
一、导思:该怎样称呼“五人”?  师:今天学习一篇文言文。我们先看看题目该怎么读。  生:五人/墓碑记。  生:五人/墓碑/记。  生:我跟他们的读法不一样。我读成:五人墓/碑记。  师:能说说你这样读的理由吗?  生:“五人墓”是五个人的合葬墓,这三个字应该看作一个专有名词,不能拆开来读。而“碑记”呢,它是一种文体的名称。  师:说得很好!我们来齐读一遍——五人墓/碑记。接下来,哪位同学给我们说
样式一:走向精致化的评课     [抽样]刘占泉自2002年以来发表于《语文建设》的系列评课文章  语文教学界目前通行的“评课”,包括现场评课和文字形式的“评点”、“简评”等,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采用的是流行的套路,说的多是“我以为”的话,就课论课,很少能讨论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少能从学理角度切入,作学术性的研究与阐释。因此,其改善课堂的效用就相对比较有限。  刘占泉老师的评课与此不
从不足的方面看,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目标错乱,学科知识意识淡薄,课文与写作指导脱节。下面,笔者按单元结构具体分析。  一、单元导语  “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写组”介绍该套教科书时说:“必修部分体系安排,发挥语言的育人功能,着眼学生的精神发育,以人文话题为统领。”这一原则落实到单元导语,单元导语则是对人文主题的解释说明。单元导语体现了人文性的理念,较具体地设定了单元目标。  目标是一种理
对于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考题,复习时,不能过于笼统抽象,而应该对出现过的高考真题深入进行题型分析,并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策略,尽力做到高效实效地应考、复习。概括起来,就是要努力做到八个字:细致分类,明晰章法。  一、题型分析  从历年的高考题来看,情节类的题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概括故事情节类。常见的设问形式有“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几件事”“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
一、解读缘由  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人们习惯于将目光聚焦到菲利普夫妇身上,读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的金钱关系。从人教版教参引用的几篇解读作品来看,每一篇都难以跳出这一藩篱。张志公的观点:“在这悠然余韵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回味咀嚼的机会,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菲利普夫妇是可鄙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然而已经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腐蚀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的,不是两个
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阅读相比,散文的“写实性”和“自述性”决定了散文阅读的深入更须要借助于“知人论世”。从一定程度上说,知人论世的深度决定了散文教学的高度。本文以杨绛散文《老王》的教学为例,试作进一步阐述。  关于散文的定义,一向没有定论。但是“写实性”和“自述性”作为散文的最重要特征已被学术界基本认可。写实性是指散文不崇尚虚构,所言说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或者存在过的。自述性是指散文的言说方式,
语文教学界一直讨论的一句话:“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一理念与叶圣陶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提出的“例子说”相符。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很宽广的,不应该局限在一篇篇课文之中。既然是作为“例子”,教师就要有这样一种认识,第一,例子是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择的。第二,对于例子的解读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第三,作为
鲁迅的《复仇》共两篇,写于1924年12月20日,又一同发表在1924年12月29日《语丝》周刊第7期上。这两篇作品,属于同一母题的两个故事。  复仇,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也是鲁迅生平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在《野草》里作者明确地以《复仇》为题。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的看客心态,在先生的小说,杂文,乃至书信、谈话等中都屡屡提及,但从
在中学语文教材(包括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以下所出现的“中学语文教材”皆是)中,作为课文入选教材的词的篇目不在少数。纵观这些入选篇目,作者几乎为男性,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晏殊、柳永……作为词界的一朵奇葩,李清照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词人,在众多的男性词人中一枝独红。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她5篇作品,或作为课文,或作为课外要求自学的古诗词。当把这几篇被收录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的时候,笔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