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是缺乏人性关怀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工具性、群体性,忽视人的精神性和个性,导致培养出一批只识德性、没有个性的人。文章在回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缺失的同时,为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宏观发展蓝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人性反思 宏观体系
[作者简介]姜志红(1978- ),女,山东威海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基础理论研究。(河南 郑州 45001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7-0064-02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①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我们必须融入人文关怀,关注受教育者的各方面需求,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方式和方法。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深刻反思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工具性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1950年教育部就批评了那种“不会走群众路线,不注重自学,而用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②而至今“我讲你听,你打我通,你令我行”的行为模式在实际思想教育过程仍普遍存在,致使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缺乏人的气息。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受过去陈旧思维定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因承旧习,人文关怀仍得不到体现和改观。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人的社会性中的群体性、整体性,忽视甚至抹杀丰富多彩的个性。由于长期以来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论”片面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人的共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个体丰富多彩的个性。一方面,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强调“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人们对其认识更多地局限于社会价值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名义下,只是抽象地谈论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律”③,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中的意义,忽视受教育者个人价值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忽视甚至抹杀了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方法上,忽视教与学过程中的互动性,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又过分依赖单一的外部灌输方法,而把教育对象始终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不利于教育对象的个性培养、自主性发挥;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不同个体因材施教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而是用统一的理想化的目标来教育和塑造每一个人,忽视了不同的人群、阶层的成长环境及教育环境的差异,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2.强调人的精神性,忽视人的自然性。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精神性被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的一些本质特性如“自然性”或“动物性”被刻意淡化,忽视了人的利益偏差。这势必会造成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人们的自然性需求和物质性需要的合理满足,而把人看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物,要求每个人“做圣人”和“做完人”这样至高至纯的纯精神属性方面要求,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④因为他们的“世俗的胃也每天都提醒他在他以外的世界并不是空虚的,而真正是把他灌饱的东西”。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人的自然性和生物性不仅承认而且是相当重视的。
3.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人的主体性。人的可塑性是指人的精神是在其生物本能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性教育和精神塑造而成的。可以说人是意义性、精神性的存在物。后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列宁的灌输论被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狭隘、片面的理解,而对现实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则采取回避的态度,忽视出现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回避市场经济带来的某些“阴暗面”的东西,而不能以正确的、理性的高度进行科学分析,澄清受教育者的价值观。我们的教育者一直都在“塑造”和“刻画”教育客体。只是强调受教育者的绝对服从,而忽视个体个性自由发展的目的性价值偏差。这种过度功利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直重复上演着重教育主体,轻教育客体;重外部灌输,轻内在诱导的极端错误的方法。
4.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人的自由性。人作为社会的人,其存在离不开群体和社会,群体性和合作性是人的突出和根本特征。为了追求自己和群体的共同目标,人们就必须在依从个体意愿的同时,也必须服从所在群体内部诸如道德、习俗、纪律、法律和政策等规范。然而,追求自由也是人的天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强调和立足于从约束性出发,更多地诉诸规章制度及行政手段,更多地体现为说教管理及单方面服从,而不是从人的上述特点出发去关心人的发展,体现人性的需要,导致了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有意的忽视、回避甚至贬低人的自由性,进而将人类正常的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认定为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
5.强调人的理性,忽视人的情感。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视政治理论灌输而忽视高尚情感培养的倾向。在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眼中,认为只要把思想政治理论完整地灌输给广大受教育者就可以了,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和思想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的情感教育。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⑥受教育者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实际生活中都面临着不同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困惑,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沟通,无法产生心灵上的震撼。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宏观体系展望
加强思想政治的人文关怀是一个历史性的艰巨话题。在微观方面,它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去完善,需要我们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本文在宏观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和构想,为此命题充实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
1.加强全社会人文环境的培养。首先,要正视和超越自己的传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几千年来积淀的优秀而又独特的主体文化和人文传统。这个主体文化内容丰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和观念文化等,是我国数千年优秀文化的继续和发展。其精髓大体上可以这样表述:(1)鼓励人们创造一个适合人们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它们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自身的价值。它们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谱写历史篇章的序曲,是哺育优秀人物的精神营养之一。(2)鼓励人们创造一个能够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古代到现代,许多哲人都在这个问题上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3)鼓励人们创造一个对人尊重、人们相爱的生活环境。以上三个方面是我国民族主体文化的主要精神,此精神亦可称之为“中国人文精神”。然而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矛盾十分突出,人文学科丧失整体性,道德、制度、政治等原则多不相干、难以统一,只知一家一派而不知有公共理性,这是学术和生活圈的孤立、单一和闭锁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发展自己民族的主体文化,继承我们的民族的人文传统。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共同创造并吸取了我国优秀文化后产生的结晶。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思想来源。
其次,倡导人们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人文精神的最根本目标就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追求真理是人类社会所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但长时间以来由于金钱诱惑使人们道德意识下滑,一系列违背真理、冒充真理的现象不断出现。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进行一场捍卫真理的战役,就是要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不弄虚作假,不剽窃抄袭,既敢于坚持真理,也敢于改正错误,在必要的时候还要为真理献身。爱因斯坦曾告诫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学生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思想不至于成为祸害,保证我们的科学成果造福于人类。”⑦科学工作者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工作后果,究竟为社会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祸害,要始终对人民负责。这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内核所在,它始终指引着人们沿着正确的人文方向前进。
2.回归人文校园的核心价值体系。学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特别是校风、学风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群体价值观,其经常以心理氛围的形式出现,构成校内心理环境的主体。它对学校每一个师生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育人是个不争的事实,要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载体。一方面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关爱学生使其获得精神满足,将教育的外在权威转化为内在权威;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营造活泼互动、宽容纯洁的校园环境和同学关系,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独立人格,转化为学生持久的人生信念,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功效加以高度释放。学校还可以通过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人际交往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倡导并宣扬平等观念,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别真伪、善恶和美丑,鼓励大学生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还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鼓励其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
3.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青少年是整个人类的希望和未来,我们要遵照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号召,将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努力学习,认真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更新建立“以人为本”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树立关怀子女的身心健康的意识,注重对子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摒弃单纯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子女唯一标准的评价观,从而引导子女全面发展;家长应当摒弃过度的、填鸭式的单向传授和灌输的教育方法,构建教学相长的家庭学习氛围的教育观;家长应当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子女的个性发展和人格社会化的人才观;家长应当强化人文关怀,摒弃“智育第一” “分数至上”的狭隘发展观,树立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家长应当注重施加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摒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观,积极教育子女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家长还应当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正当权益,摒弃家长制的教育观念,以民主、平等的心态,采用对话、交流、协商的方式教育孩子,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4.注重被教育者个性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必须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彰显个性。教育是为人而设的,必须突出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体现为“自觉能动性”,受教育者自身即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决不会单一地被动接受教育影响。
首先,每个个体基于先天条件、后天环境以及自身努力等因素的区别而必然引起品德和才能方面的客观差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应用单一内容、整齐划一的方式来进行,而必须立足于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注重个性的丰富性,因人施教,用人的方式去理解、引导受教育者的个性存在。
其次,要激发人的主体发展欲望和追求崇高的自觉性,通过给予每个人自主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其拥有展示独特个性的空间,让教育者切实感受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和目标所在。在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兴趣与需要的同时,把教育对象作为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人,肯定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让教育复归人性。
总之,在人文关怀系统的宏观体系建构中,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来把握人文关怀系统的主要方面。这四个要素各自从不同方面体现着人文关怀的意蕴,同时它们又形成合力,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文关怀的彰显程度。
[注释]
①王琪,刘春芸.生命是教育之本——一种面对生命的教育感知[J].人民教育,2003(8):8.
②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3.
③李秀林.时代精神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67.
④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⑤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4.
⑥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2:286.
⑦姬旭升.爱因斯坦(科学家传记丛书)[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172.
[参考文献]
[1]翟帆.讲述科学的家庭教育观[EBOL].http://www.edu.cn/20020520/3026207.shtml,2002-05-20.
[2]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人性反思 宏观体系
[作者简介]姜志红(1978- ),女,山东威海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基础理论研究。(河南 郑州 45001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7-0064-02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①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我们必须融入人文关怀,关注受教育者的各方面需求,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方式和方法。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深刻反思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工具性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1950年教育部就批评了那种“不会走群众路线,不注重自学,而用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②而至今“我讲你听,你打我通,你令我行”的行为模式在实际思想教育过程仍普遍存在,致使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缺乏人的气息。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受过去陈旧思维定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因承旧习,人文关怀仍得不到体现和改观。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人的社会性中的群体性、整体性,忽视甚至抹杀丰富多彩的个性。由于长期以来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论”片面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人的共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个体丰富多彩的个性。一方面,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强调“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人们对其认识更多地局限于社会价值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名义下,只是抽象地谈论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律”③,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中的意义,忽视受教育者个人价值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忽视甚至抹杀了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方法上,忽视教与学过程中的互动性,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又过分依赖单一的外部灌输方法,而把教育对象始终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不利于教育对象的个性培养、自主性发挥;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不同个体因材施教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而是用统一的理想化的目标来教育和塑造每一个人,忽视了不同的人群、阶层的成长环境及教育环境的差异,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2.强调人的精神性,忽视人的自然性。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精神性被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的一些本质特性如“自然性”或“动物性”被刻意淡化,忽视了人的利益偏差。这势必会造成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人们的自然性需求和物质性需要的合理满足,而把人看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物,要求每个人“做圣人”和“做完人”这样至高至纯的纯精神属性方面要求,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④因为他们的“世俗的胃也每天都提醒他在他以外的世界并不是空虚的,而真正是把他灌饱的东西”。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人的自然性和生物性不仅承认而且是相当重视的。
3.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人的主体性。人的可塑性是指人的精神是在其生物本能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性教育和精神塑造而成的。可以说人是意义性、精神性的存在物。后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列宁的灌输论被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狭隘、片面的理解,而对现实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则采取回避的态度,忽视出现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回避市场经济带来的某些“阴暗面”的东西,而不能以正确的、理性的高度进行科学分析,澄清受教育者的价值观。我们的教育者一直都在“塑造”和“刻画”教育客体。只是强调受教育者的绝对服从,而忽视个体个性自由发展的目的性价值偏差。这种过度功利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直重复上演着重教育主体,轻教育客体;重外部灌输,轻内在诱导的极端错误的方法。
4.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人的自由性。人作为社会的人,其存在离不开群体和社会,群体性和合作性是人的突出和根本特征。为了追求自己和群体的共同目标,人们就必须在依从个体意愿的同时,也必须服从所在群体内部诸如道德、习俗、纪律、法律和政策等规范。然而,追求自由也是人的天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强调和立足于从约束性出发,更多地诉诸规章制度及行政手段,更多地体现为说教管理及单方面服从,而不是从人的上述特点出发去关心人的发展,体现人性的需要,导致了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有意的忽视、回避甚至贬低人的自由性,进而将人类正常的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认定为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
5.强调人的理性,忽视人的情感。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视政治理论灌输而忽视高尚情感培养的倾向。在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眼中,认为只要把思想政治理论完整地灌输给广大受教育者就可以了,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和思想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的情感教育。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⑥受教育者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实际生活中都面临着不同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困惑,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沟通,无法产生心灵上的震撼。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宏观体系展望
加强思想政治的人文关怀是一个历史性的艰巨话题。在微观方面,它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去完善,需要我们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本文在宏观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和构想,为此命题充实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
1.加强全社会人文环境的培养。首先,要正视和超越自己的传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几千年来积淀的优秀而又独特的主体文化和人文传统。这个主体文化内容丰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和观念文化等,是我国数千年优秀文化的继续和发展。其精髓大体上可以这样表述:(1)鼓励人们创造一个适合人们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它们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自身的价值。它们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谱写历史篇章的序曲,是哺育优秀人物的精神营养之一。(2)鼓励人们创造一个能够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古代到现代,许多哲人都在这个问题上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3)鼓励人们创造一个对人尊重、人们相爱的生活环境。以上三个方面是我国民族主体文化的主要精神,此精神亦可称之为“中国人文精神”。然而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矛盾十分突出,人文学科丧失整体性,道德、制度、政治等原则多不相干、难以统一,只知一家一派而不知有公共理性,这是学术和生活圈的孤立、单一和闭锁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发展自己民族的主体文化,继承我们的民族的人文传统。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共同创造并吸取了我国优秀文化后产生的结晶。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思想来源。
其次,倡导人们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人文精神的最根本目标就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追求真理是人类社会所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但长时间以来由于金钱诱惑使人们道德意识下滑,一系列违背真理、冒充真理的现象不断出现。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进行一场捍卫真理的战役,就是要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不弄虚作假,不剽窃抄袭,既敢于坚持真理,也敢于改正错误,在必要的时候还要为真理献身。爱因斯坦曾告诫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学生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思想不至于成为祸害,保证我们的科学成果造福于人类。”⑦科学工作者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工作后果,究竟为社会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祸害,要始终对人民负责。这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内核所在,它始终指引着人们沿着正确的人文方向前进。
2.回归人文校园的核心价值体系。学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特别是校风、学风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群体价值观,其经常以心理氛围的形式出现,构成校内心理环境的主体。它对学校每一个师生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育人是个不争的事实,要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载体。一方面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关爱学生使其获得精神满足,将教育的外在权威转化为内在权威;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营造活泼互动、宽容纯洁的校园环境和同学关系,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独立人格,转化为学生持久的人生信念,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功效加以高度释放。学校还可以通过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人际交往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倡导并宣扬平等观念,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别真伪、善恶和美丑,鼓励大学生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还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鼓励其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
3.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青少年是整个人类的希望和未来,我们要遵照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号召,将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努力学习,认真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更新建立“以人为本”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树立关怀子女的身心健康的意识,注重对子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摒弃单纯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子女唯一标准的评价观,从而引导子女全面发展;家长应当摒弃过度的、填鸭式的单向传授和灌输的教育方法,构建教学相长的家庭学习氛围的教育观;家长应当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子女的个性发展和人格社会化的人才观;家长应当强化人文关怀,摒弃“智育第一” “分数至上”的狭隘发展观,树立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家长应当注重施加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摒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观,积极教育子女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家长还应当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正当权益,摒弃家长制的教育观念,以民主、平等的心态,采用对话、交流、协商的方式教育孩子,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4.注重被教育者个性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必须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彰显个性。教育是为人而设的,必须突出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体现为“自觉能动性”,受教育者自身即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决不会单一地被动接受教育影响。
首先,每个个体基于先天条件、后天环境以及自身努力等因素的区别而必然引起品德和才能方面的客观差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应用单一内容、整齐划一的方式来进行,而必须立足于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注重个性的丰富性,因人施教,用人的方式去理解、引导受教育者的个性存在。
其次,要激发人的主体发展欲望和追求崇高的自觉性,通过给予每个人自主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其拥有展示独特个性的空间,让教育者切实感受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和目标所在。在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兴趣与需要的同时,把教育对象作为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人,肯定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让教育复归人性。
总之,在人文关怀系统的宏观体系建构中,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来把握人文关怀系统的主要方面。这四个要素各自从不同方面体现着人文关怀的意蕴,同时它们又形成合力,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文关怀的彰显程度。
[注释]
①王琪,刘春芸.生命是教育之本——一种面对生命的教育感知[J].人民教育,2003(8):8.
②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3.
③李秀林.时代精神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67.
④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⑤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4.
⑥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2:286.
⑦姬旭升.爱因斯坦(科学家传记丛书)[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172.
[参考文献]
[1]翟帆.讲述科学的家庭教育观[EBOL].http://www.edu.cn/20020520/3026207.shtml,2002-05-20.
[2]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