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BN=CBNweekly C=Noah Cowan
电影工业繁荣的成果之一就是如今遍布全球的2000个电影节。由于电影不受票房和片方的约束,电影节可以从对观众的品位培养上更积极地定义电影文化的未来方向。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好莱坞巨星依旧是最受追捧的对象,甚至连电影节的闭幕影片也定为美国大片《变形金刚4》。旧金山电影协会执行总监Noah Cowan对于中国电影与好莱坞愈发紧密的合作可以为前者带来多少立竿见影的效果表示怀疑,在他看来,这很可能加剧了中国电影人的自我迷失。
CBN:全球每年的电影节和电影交易市场是否有过剩的现象?如何才能让一个电影节变得有吸引力?
C:电影节太多太频繁,让所有人感到疲倦,电影节应考虑如何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视角来吸引观众,而不是让每个电影节都被那几个熟知的大牌明星环绕,看起来千篇一律。每年电影市场上的优秀电影是有限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节涌现,大家都会争抢这些好电影的展映和交易机会,它们往往只属于少数主流的大型国际电影节,而这并不意味着新兴电影节没有自己的价值。它们可以选择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集中业内的学者和一些未来人士。比如说我现在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就可以考虑将电影制作的创新作为一个亮点,湾区总是不缺少充满奇思妙想的人,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那会很有趣。我们也不打算拿电影首映去和别人竞争,而是会开发一些全新的手段让观众对那些已经上映的电影感到兴奋。另一种可能性是本土性的电影节,把重点放在本土电影的培养上。目前上海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至少有一个应朝这个方向发展。
CBN:你觉得未来电影节会是怎样的?
C:作为电影爱好者和制作者交流的平台,电影节的未来掌握在那些从创业公司成长为内容制作公司的手中,了解它们的需求,并且将我们的优势融入到它们的商业活动中,这对任何一个非营利性的电影协会都是极为重要的目标。我们需要尽快与它们进行对话,否则电影将会过时甚至遭到淘汰,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点。这些公司取得的成就值得尊敬,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并且努力与那些技术领导者合作。
CBN:你觉得中国电影有哪些特色?它们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C:中国与那些全球知名的电影产地有很大的不同。历史上,它的辉煌散见于这个国家的各个地方,而没有集中在某一区域,但电影制作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产业,集中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中国没有形成这种集中化,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原因,但这种多元分布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多样的叙事风格,诸如传统和现代,家庭和漂泊,你能在中国的任何地方找到这些冲突的影子,从而使整个中国电影的特色鲜明起来。你可以看到荧幕上充斥着太多商业喜剧和动作片,与好莱坞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但我很怀疑这能为中国电影带来多少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可能加剧了中国电影人的自我迷失。当大公司用巨额资金将投拍的电影聚焦在大制作、大成本上时,中国电影主管部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下鼓励独立制片公司的繁荣成长,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对这些商业大片感到厌倦了。
CBN:中国影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C:我很好奇接下来中国是否会产出高质量的电视剧作品。你可以看到这在全球范围都是一个趋势,电视剧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更多的电影人也把目光投向电视剧制作,在叙事结构处理上可以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电视在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方面它们拥有创业家精神,另一方面又极为保守。当然我们不大可能在短期内会看到中国出现像HBO这样制作水准精良的电视剧频道,但随着越来越多中国的影视人才来到美国,这可能会是下一个值得挖掘的方向。(采访:姚芳沁)
电影工业繁荣的成果之一就是如今遍布全球的2000个电影节。由于电影不受票房和片方的约束,电影节可以从对观众的品位培养上更积极地定义电影文化的未来方向。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好莱坞巨星依旧是最受追捧的对象,甚至连电影节的闭幕影片也定为美国大片《变形金刚4》。旧金山电影协会执行总监Noah Cowan对于中国电影与好莱坞愈发紧密的合作可以为前者带来多少立竿见影的效果表示怀疑,在他看来,这很可能加剧了中国电影人的自我迷失。
CBN:全球每年的电影节和电影交易市场是否有过剩的现象?如何才能让一个电影节变得有吸引力?
C:电影节太多太频繁,让所有人感到疲倦,电影节应考虑如何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视角来吸引观众,而不是让每个电影节都被那几个熟知的大牌明星环绕,看起来千篇一律。每年电影市场上的优秀电影是有限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节涌现,大家都会争抢这些好电影的展映和交易机会,它们往往只属于少数主流的大型国际电影节,而这并不意味着新兴电影节没有自己的价值。它们可以选择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集中业内的学者和一些未来人士。比如说我现在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就可以考虑将电影制作的创新作为一个亮点,湾区总是不缺少充满奇思妙想的人,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那会很有趣。我们也不打算拿电影首映去和别人竞争,而是会开发一些全新的手段让观众对那些已经上映的电影感到兴奋。另一种可能性是本土性的电影节,把重点放在本土电影的培养上。目前上海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至少有一个应朝这个方向发展。
CBN:你觉得未来电影节会是怎样的?
C:作为电影爱好者和制作者交流的平台,电影节的未来掌握在那些从创业公司成长为内容制作公司的手中,了解它们的需求,并且将我们的优势融入到它们的商业活动中,这对任何一个非营利性的电影协会都是极为重要的目标。我们需要尽快与它们进行对话,否则电影将会过时甚至遭到淘汰,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点。这些公司取得的成就值得尊敬,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并且努力与那些技术领导者合作。
CBN:你觉得中国电影有哪些特色?它们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C:中国与那些全球知名的电影产地有很大的不同。历史上,它的辉煌散见于这个国家的各个地方,而没有集中在某一区域,但电影制作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产业,集中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中国没有形成这种集中化,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原因,但这种多元分布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多样的叙事风格,诸如传统和现代,家庭和漂泊,你能在中国的任何地方找到这些冲突的影子,从而使整个中国电影的特色鲜明起来。你可以看到荧幕上充斥着太多商业喜剧和动作片,与好莱坞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但我很怀疑这能为中国电影带来多少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可能加剧了中国电影人的自我迷失。当大公司用巨额资金将投拍的电影聚焦在大制作、大成本上时,中国电影主管部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下鼓励独立制片公司的繁荣成长,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对这些商业大片感到厌倦了。
CBN:中国影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C:我很好奇接下来中国是否会产出高质量的电视剧作品。你可以看到这在全球范围都是一个趋势,电视剧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更多的电影人也把目光投向电视剧制作,在叙事结构处理上可以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电视在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方面它们拥有创业家精神,另一方面又极为保守。当然我们不大可能在短期内会看到中国出现像HBO这样制作水准精良的电视剧频道,但随着越来越多中国的影视人才来到美国,这可能会是下一个值得挖掘的方向。(采访:姚芳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