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让他学习动力不足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力不足的孩子吃奶粉长大
  这天,我刚到办公室坐下,就推门进来两个人。一位30多岁珠光宝气的妈妈和一个12岁的穿着不凡的男孩。一看就知道,这家人绝对不缺钱,不缺成就感和优越感。但是妈妈一进门就恳求我:“老师,我这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报了很多班,进步就是不明显,英语更差,发音和听力都很糟糕。这次,我想让他上您的班试试。”我连忙表示欢迎,并嘱咐孩子明天开始上课。至于孩子为什么学习动力不足,我觉得不急于下结论,先观察观察再说。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孩子的妈妈就像孩子的代言人,不仅全程和孩子一起学习,还非常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发现一点问题就大呼小叫。比如,她发现孩子某个英语音标没读准,就急忙把孩子拉到我的面前问:“老师您听听,他这个音读准了没有?”
  另外,这位妈妈的背包里放了很多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如《高分秘诀》《神童教育秘诀》等,她一有空就翻看。据她讲,发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后,她很着急,到处买书,希望能从书中找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方法。
  我还注意到,这对母子之间的谈话全是围绕孩子学习的,很少关注学习之外的事情。
  有一个细节很重要,这对母子几乎没有身体上的接触,走路一前一后,儿子对妈妈没有明显的身体亲近行为。
  一个星期过去,男孩的英语学习果真如他妈妈所说,没有太大进步。于是,我停了他的学习计划,并把他的妈妈找来谈话。
  见到孩子的妈妈后,我开口就问:“您的儿子是吃母乳还是吃奶粉长大的?”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回答:“孩子从生下来到3岁,都是他奶奶一手带大的,基本上是喝奶粉,我生完孩子后乳汁少。”
  我又问:“那孩子和他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多不多?他们的感情如何?”妈妈说:“他爸爸很忙,整天在外出差,但和孩子的感情特别好,每次出差回来都给孩子买礼物。孩子总是盼望着爸爸回来。”
  从询问中我还了解到,孩子从一岁起就单独睡了。当问到孩子有什么爱好时,妈妈脱口而出:“上网!他呆在自己房间里上网,怎么叫都不理,连送饭给他,他都忙得没有时间吃!”
  不用再问了,我大致清楚孩子的问题所在了。
  我用肯定的语气说:“你啊,真是糊涂!还到处找书看,有什么用?问题全出在你们这些做父母的身上!”
  妈妈被我说愣了,委屈地说:“几年来我放弃工作,含辛茹苦地陪着孩子学习,难道还做错了吗?”
  我问:“你含辛茹苦地陪孩子学习,是为了什么?”
  妈妈回答:“还不是为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过上好日子?他爸爸努力挣钱也是为了给他攒学费,将来好送他出国留学啊。”
  我深有感触地点头:“对,其实你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孩子长大后能有安全感,对不对?”
  “对啊。”母亲边回答边疑惑地看着我。
  我接着说:“从大的意义上讲,人类目前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赢得安全感。你不要以为亿万富翁就有安全感,他们有那么多钱还拼命挣钱,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随时会被更有钱的人吃掉;你不要以为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就有安全感,望着茫茫宇宙,人类深感自身的渺小和不安全,因此总想探寻外太空。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就是因为他们深感自己是不安全的岛国;当年纳粹侵略全世界,屠杀犹太人,就是因为他们觉得犹太人和全世界对他们构成了威胁……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我们都在寻找安全感,国与国之间争夺资源,人与人之间争夺机会,都是为了获得自身的安全感。这种说法,你同意吗?”
  “同意。”这次,妈妈回答得很肯定,但又疑惑地问,“这跟我儿子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大有关系。
  母亲和孩子缺少亲密接触
  在这个浮华的时代,有太多杂念干扰人们去做好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包括教育子女。很多父母四处寻找望子成龙的秘诀,目的是想让孩子一生幸福,却不知道自己在盲动中已将孩子的幸福萌芽掐死了。
  孩子的安全感,可以说是被父母们忽视的最大区域。
  这里扯远一点,先说说安全感的背景理论。
  世界上的动物,按出生形态可以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种。这两种出生形态决定了动物来到世上之后对安全感的需求。
  卵生动物的原始形态是“蛋”,孤独、单调、简单,这种低陋的原始生命形态决定了卵生动物出生后对安全感的感受和需求都很低,出生后不声不响地简单生存,没人搭理它也无所谓。
  胎生动物就不一样了。胎生动物出生前的生命形态相当复杂,胎生生命存在于母亲温暖、宁静的子宫,并被母亲的脐带有保障地喂养,母亲有规律的心跳声和血管里血液的流动声时时陪伴着它……这种强大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深深地印在胎生生命的基因里,胎生动物在母体中的时间越长,对安全感的感受就越深,出生后对安全感的需求就越强烈。
  人类在母体中的时间最长,因此比起其他动物来,对安全感的需求最强烈。换句话说,人是地球上最没有安全感的动物。出生时,寒冷、嘈杂、饥饿、陌生……一切不安瞬间袭来,所以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哭,因为他离开母体后立刻就感觉到了世界的不安全。??
  我们人类,一生都在为追求安全而挣扎和奋斗,并用安全感获得的多少来衡量自己是否幸福。为了获得幸福,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学习各种能力,以对付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要上学,要做事,要努力拼搏,要让自己强大。
  我们的奋斗大多是为了获得将来的安全感,却往往忽视了当下的安全感。对正处在成长期的儿童来说,过分强调为了将来而拼搏,却忽视了当下的安全感建设,他们就不会理解人为什么要奋斗,就会失去幸福感,活得郁郁寡欢,活力不足。
  所以,我对孩子的妈妈解释:“安全感的需求和感受,是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生命质量指标,也是衡量一个人幸福程度的最大要素,大人小孩都如此。你让孩子学这学那,目的是为了使他将来过上安全、幸福、有保障的生活。可你是否想过,孩子现在是不是也存在安全感的问题?孩子尚小,暂时体会不到现在所学对将来的意义,但他现在对安全感的需求却是分分秒秒都存在的。而且,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时期没有获得良好的安全感,那么他的不安全感很可能会持续终生,一辈子也摆脱不了内心的阴影。
  “我观察你们母子一个星期了,发现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安全感。孩子生下来没有母乳喂养,失去了一次安全感建设的好机会。然后,你们把孩子交给老人,使孩子再次失去与父母亲密接触的机会。之后,你们把孩子从老人那里接回来,导致孩子刚刚在奶奶那里建立起的安全感彻底销毁。
  “把孩子接回来后,你们又犯下大错——让孩子单独睡。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是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但实际上却划清了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界限,使孩子离开奶奶后彻底进入了无安全感的惊恐状态。这对3岁的孩子来说是致命伤,尽管他没有表达,但这种伤痛会深深地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
  “我注意到你和孩子的身体接触少,亲密动作更少。可咱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啊,谁不希望被最亲近的人搂一搂、抱一抱呢?何况那么小的孩子。你这样的妈妈也真够狠心的,你的手是干什么用的?除了做饭、穿衣、拉着孩子到处上学习班外,还是传递感情、给孩子带去安全感的。你经常摸摸孩子,抱抱孩子,会给他莫大的安慰和幸福。”
  妈妈沉默了,眼里有了泪花。
  我继续说:“一个没有充分体会过安全感的孩子,是难以快乐和热爱生活的。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动力努力学习,为将来奋斗呢?这和谈恋爱是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不爱另一个人,会付出很多为另一个人做事吗?孩子上学后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不好,你没有发现孩子的问题是缺乏安全感,反而四处寻找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妙招,给孩子增加了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孩子的爸爸整天在外挣钱,为孩子将来的幸福做准备,却忽视了孩子现在最需要他。而你作为妈妈,整天逼迫孩子学这学那,也是为孩子将来的幸福做准备,却忘记了此时此刻最需要用行动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安全和幸福!
  “孩子太可怜了,一生下来就没体验过安全和幸福,他的爸爸就知道挣钱、挣钱、挣钱,他的妈妈就知道逼迫他学习、学习、学习。孩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来这个世界,做这么多不开心的事,但又拗不过大人,他当然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了,当然没有内在的奋斗动力了。”
  此时,妈妈的眼泪流了下来。
  “人对安全感的追求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是不可抗拒的强大本能。孩子从你们那里无法获得安全感,就会想方设法地从其他渠道获得,结果他发现互联网能够给他安全感,他就逃到网上去了,见了网络如同见了亲娘。等他再大一点,他很可能会早恋,从女友那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等到那个时候,就更麻烦了。因为如果你强行拆散他们,就等于毁了儿子唯一建立起来的安全环境,他会万念俱灰,精神崩溃,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如果真有那个时候,恐怕你们后悔就晚了!”
  ?妈妈泪流满面,我终于不忍心再说下去了。
  给他安全感等于给他向上的动力
  沉默了一会儿,妈妈擦了擦眼泪,艰难地对我说:“老师你说得对,我们是太糊涂了。我想请问,我们该怎么补救呢?”
  “走到孩子的身边,搂住孩子,轻轻抚摸他的头,真诚地告诉他,都是妈妈不好,过去对你关爱不够,光督促你学习,没考虑你的感受。以后妈妈会改,给妈妈一个机会,好不好?”
  听了这话,这位母亲“腾”地站起身,立即就要往孩子那边跑。我拦住她:“先别过去,你现在这个样子会吓着孩子的,等情绪稳定了再过去。”
  妈妈开始擦眼泪,可眼泪越擦越多。可能她开始反省自己,结果越反省越发现自己对不住孩子。
  终于,她恢复了平静,慢慢走到孩子的座位前坐下来。这几天来,她第一次摸了摸孩子的头,温和地说:“妈妈以前逼你逼得太紧,以后妈妈不逼你了,你想学就学,不想学就出去玩好了。”
  孩子被妈妈突如其来的反常举动吓得愣住了,他看着妈妈眼里的泪不知如何回答。过了一会儿,他才胆怯地说:“妈妈,你别哭,没事,我会好好学习的。”
  这话显然再次刺激了妈妈,她不顾一切地搂住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嘴里连说“对不起”,孩子被妈妈的举动吓得也哭了起来。而我的眼睛不禁也湿润了,但我没再说什么,就让他们哭个够吧。
  等他们哭得差不多了,我走过去,替妈妈对孩子说:“过去,妈妈光逼着你学习,现在妈妈明白她那样做不对,从今往后,她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你了。别的我不知道,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妈妈以后见到你的第一个动作一定是摸摸你的脑袋喜欢得不得了。妈妈,是吗?”
  妈妈忙说:“是是是!我一定做到。”
  我劝这对母子回家了,并建议母亲让孩子的爸爸回家和孩子团聚几天。临走,我对妈妈提了一个要求:请他们夫妇每天不少于五次搂抱、抚摸孩子,同时说些喜爱、欣赏孩子的话。
  几天过去,这对母子又出现在我的英语教室里。他们并肩坐着,身体挨得很近,妈妈的胳膊搭在孩子的肩膀上,他们之间没有了紧张的对峙,多了欢快的笑声。更令人欣慰的是,孩子的英语学习突飞猛进。
  我知道,因为孩子这几天体会到了幸福的安全感,现在他有信心用自己的努力,将安全感延续下去!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Drytooling在国内开始有10年了,但发展很慢,它总是伴随着攀冰而生。北京白河有几条线路,最经典的一条是在Beginner峡谷(难度M8)。四川双桥沟有十来条线路,西安边上的秦岭和太行山一带同样拥有很大的线路开发潜力。国内目前大多是攀冰的人在搞这项运动,参与者屈指可数。由于气候原因,我国南方终年难见冰,因此有一种观念正在流行:在南方想攀冰就搞Drytooling。同样,炎夏来临之季,如果还想
我女儿畅畅从小就很倔强,主意也自己拿,想好了要做一件事,不管你好言相劝也好,严厉阻止也罢,她都不为所动,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来。我为此非常苦恼,有时真想狠狠教训她一顿,可转念一想,教训她只能让她表面服从,不会让她心服,甚至还会引起不良后果。如何让孩子改掉倔强不听话的毛病呢?我很犯愁。  一天,我让畅畅帮我做家务,擦地板,没想到她刚擦了一半,有同学来找她玩,她竟扔下墩布就往外跑,任我喊破嗓子也没用。我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年复一年,中国人一过就是几千年,已经形成了春节文化。我们从一些民谣中就能看出民间过年这个习俗的特点。例如,有一首广为传唱的民谣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从腊月二十三到大年初一,天天都有说法。这是民间过年千家万户都要做的事情,已经积淀成
“陪读”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关键词之一。有多少家长正在给孩子当陪读,又有多少家长正准备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家做孩子的后勤部长,不得而知,但是,这些家长应该明白,陪读是把双刃剑,有可能帮助孩子成长,也有可能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结果如何,要看家长的道行。让我们来看看江西家长李金木的陪读故事。  李金木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余干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贫,他初中没有毕业就踏入了社会,不久发家,涉足制酒、家具、
金鱼死了  若若爸来到一个新城市工作,第二年他把老婆孩子接来,若若理所当然地转到了一所新的幼儿园。  在原先的幼儿园里,若若有许多好朋友,他和朋友们玩游戏、唱歌,非常开心。可是现在到了这个幼儿园,他谁也不认识,也不知道怎么玩——这个幼儿园里小朋友玩的游戏他不会,他们说的方言他也听不懂。若若只认识老师,但老师要照顾幼儿园里的很多小朋友,和若若一天说的话超不过五句。  最让若若难过的是,有一次老师带小
儿童情绪教育是指培养孩子体验他人情绪、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欧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遗憾的是,中国家长普遍忽视情绪教育,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致使问题儿童越来越多。那么,怎样实施情绪教育呢?让我们借鉴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编者     美国:自我控制是人生基础课  奥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国友人的孩子,今年6岁,刚上小学一年级
儿子偷钱,还百般抵赖  一天早上上班,我发现钱包里的钱少了一百元。我平时是个马大哈,少一百二百的一般不会知道,但是这次因为前天晚上刚好清点过,头一天又没花什么钱,所以记得非常清楚。  我问老公,老公说没拿,我俩马上同时想到了儿子。因为,前天晚上,儿子找他的市民卡,当时,他翻了我的钱包,还把其他一些卡拿了出来,然后又放回去了。昨天一早,老公发现儿子把我的包背到他的房间,然后将门锁上。老公说,当时他敲
咨询工作中我发现,在亲子矛盾中,很多冲突事件都是源自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而在众多不合理要求中,家长将自己早年未能实现的心愿强加于孩子身上的现象占很大比例。殊不知,家长这样做很容易挤占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过度要强的女孩  14岁女孩陆佳是一名初二学生,因为三番五次拒绝上学而被母亲带到我的咨询室。第一次见面,陆佳外表腼腆和内心的要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像怀揣着
【编者按】  为什么中学生普遍厌学?为什么高考生填报志愿时手足无措?为什么大学生一半以上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为什么他们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要频频跳槽?为什么许多事业成功者内心没有幸福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无疑是复杂的,但有一个原因不容否认:缺少职业规划。  所谓职业规划,就是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
多年前的一次意外发现。  朋友招饮。还没进门就闻到了一阵奇香,一阵多少年不曾闻到但又熟悉无比的猪肉香,循着香味找去阵阵浓香居然就是朋友厨房所透——门一打开,满楼生香。真所谓,鼎镬旺谁家大厨掌新火,红烧肉香味滚滚飞鸣镝。  席间的红烧肉自然顷刻啖尽,一帮饕餮还在打听食材的来源,朋友说,他从一个公众号“好年微商城”买来的,商品名太长,二花脸黑毛猪肉。我们习惯叫启东“好年土猪”。朋友说。  这是我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