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钢铁行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1996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9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占世界粗钢产量的46.5%。虽然我国是钢铁大国,但是距离钢铁强国的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节能减排、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同时,上游铁矿石原料在三大矿商力拓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的垄断下价格飞涨,生产成本过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钢铁企业应加快“走出去”步伐,向海外投资,通过收购兼并、合资、新建等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策略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钢铁企业应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在认真分析企业自身优势、特点和东道国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正确选择投资地点和投资产业。同时还须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以提高投资竞争力和投资绩效。
树立全球化战略意识 2009年,世界钢产量排名前5的钢铁企业中国占3席,排名前10的钢铁企业中国占5席,中国钢铁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使其具备“走出去”的能力。2006年6月,米塔尔斥资330亿美元收购了安赛乐,一个占有全球市场近10%的钢铁巨人诞生,钢铁企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的钢铁业已经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国内,要拥有国际化的视野进行钢铁行业的跨国经营。一个企业要成为跨国公司,最根本的不是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而是制定和实施一项正确的全球战略。
转变投资区域及模式 根据钢铁产业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首先是世界钢铁生产向经济快速增长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和潜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特征十分明显。其次,钢铁产业向能源、资源丰富地区以及目标消费地区转移的速度加快。再次,“近水远山”是当前钢铁产业新一轮调整的又一特点,钢铁行业海外投资向沿海和内河丰富地区转移趋势明显。根据以上规律,钢铁企业投资应该首先考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8%,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距离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巴西、印度等国家不仅发展势头好,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而且还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这些国家应该成为钢铁企业的首选之地。
发达国家掌握先进技术,装备先进,产品质量优良,能耗物耗低,劳动生产率高,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如以获取国外品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目的,应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重点。
在投资方式上,应以控股为首要投资目标,在控股不能实现的情况下,考虑获取最高股权比例的方式,力争更多的董事会席位和管理人员名额;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出资方式以设备、技术为主要出资方式,对发达国家投资应尽量减少其技术、设备的出资份额。
延伸投资重点 我国铁矿石储量为450多亿吨,贫矿多、富矿少,富铁矿石仅占2.8%,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原料需求不能在国内满足,对上游资源的巨大需求阻碍了中国钢铁行业的稳步发展。现阶段境外投资铁矿开采业应是我国钢铁企业的重要选择。铁矿石冶炼成钢铁后废钢可以再次回收,但焦煤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因此,在重点投资矿山的同时,我国钢铁企业也应该加强对海外煤炭的投资。
培养专业人才我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经验少,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是制约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普遍难题。钢铁企业应重视海外投资急需的各种人才的引进培养,重视解决企业海外投资中的人才问题。
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风险
在中国钢铁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海外投资的风险。由于跨国投资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涉及方方面面复杂的问题,即使在某些小的细节上出现问题,也会对企业造成损失。因此,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要加强投资的风险控制。
被投资国的政治、法规风险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西方发达国家将中国看成竞争对手,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中国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西方国家往往认为中国企业的正常商业投资活动具有政治性目的。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往往会利用收购方为国有企业来阻挠中国企业的收购并购。今年7月2日,美国钢铁联线向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致信,要求美国外资审议委员会调查鞍钢在其与美国钢铁发展公司合资公司中的投资,理由是鞍钢作为国有企业获得政府的补贴,并可能妨害美国的国家安全,50名美国国会议员在信中署名支持美国钢铁联线,在财长盖特纳对此事的回应“不足”且“令人失望”后,美国国会钢铁联线7月29日发表声明称,该小组将敦促总统奥巴马采取行动反对中国鞍钢集团在美投资计划。反对鞍钢美国建厂的关键力量是美国国会钢铁联线,其代表的是美国国内钢铁企业,美国最大钢铁公司纽柯公司的董事长在美国国会钢铁联线担任要职。美国钢铁联线的反对已经对鞍钢海外建厂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铁矿石资源丰富的非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社会不安定因素较多,政局不稳定,极端情况下有可能面临资产被没收、债权被单方面废除的巨大风险。中国的钢铁企业在投资这类地区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社会稳定程度对投资产生的影响。
国外针对不属于本国的企业都制定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对跨国投资和并购行为进行规制。东道国规制海外投资和并购的法律包括反垄断法、外资法、证券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工会法、环境法等等。所有的法律企业都不能轻视,否则对投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导致整个投资行为的失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往往会忽视劳动法问题。其实,在一些国家,工会是另一个大股东,只不过它代表的不是财产,而是生产力。首钢在20世纪90年代初收购了秘鲁一家铁矿,收购完成后屡屡受到秘鲁铁矿工会的罢工困扰,频率几乎达每半年一次。罢工运动给首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投资战略决策风险 目前,很多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缺少整体战略规划,盲目扩张,缺乏明确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项目往往出现多家中国企业争夺,企业之间相互拆台、竞相加价,最终导致收购成本的增加。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矿的案例至今让人痛心——最初,蒙方主动让给中国企业优惠开采,却无人问津。后来,中国多家企业竞相争抢,彼此哄抬价格,最终被加拿大一家矿业公司坐收渔翁之利,之后再全部销往中国市场。
在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目标企业可能存在经营不利、资产质量问题、税收窟窿、股东关系或资金紧张、坏账、巨额或有负债、棘手的诉讼和历史遗留问题。但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投资方可能发现不了,这会给投资方带来很大的风险。2005年初,在上汽集团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的谈判期间,罗孚公司的经营情况不断恶化。上汽聘请的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调查发现,罗孚的破产可能性及其带来的风险远远超过上汽已了解到的情况,正因为这个原因,上汽最终放弃了收购,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
由于钢铁行业的投资回收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能否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关系到并购活动是否成功。我国一家中型民营钢企在菲律宾找到一座廉价富矿,然而,该矿地处山林地带,当地没有铁路运输,于是开矿变成了修路,最终由于企业后续资金严重不足而导致项目停工。
投资后的整台风险投资成功后的整合是投资成败的关键,企业整合的实质是文化的整合。因此,中国企业应该熟知收购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只有在文化的整合完成后,企业的并购才算完成。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就因为与双龙的工会组织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上汽收购双龙的败北。
我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时间还比较短,仍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我国钢铁企业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从容不迫的对待国际钢铁行业的激烈竞争。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节能减排、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同时,上游铁矿石原料在三大矿商力拓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的垄断下价格飞涨,生产成本过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钢铁企业应加快“走出去”步伐,向海外投资,通过收购兼并、合资、新建等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策略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钢铁企业应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在认真分析企业自身优势、特点和东道国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正确选择投资地点和投资产业。同时还须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以提高投资竞争力和投资绩效。
树立全球化战略意识 2009年,世界钢产量排名前5的钢铁企业中国占3席,排名前10的钢铁企业中国占5席,中国钢铁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使其具备“走出去”的能力。2006年6月,米塔尔斥资330亿美元收购了安赛乐,一个占有全球市场近10%的钢铁巨人诞生,钢铁企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的钢铁业已经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国内,要拥有国际化的视野进行钢铁行业的跨国经营。一个企业要成为跨国公司,最根本的不是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而是制定和实施一项正确的全球战略。
转变投资区域及模式 根据钢铁产业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首先是世界钢铁生产向经济快速增长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和潜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特征十分明显。其次,钢铁产业向能源、资源丰富地区以及目标消费地区转移的速度加快。再次,“近水远山”是当前钢铁产业新一轮调整的又一特点,钢铁行业海外投资向沿海和内河丰富地区转移趋势明显。根据以上规律,钢铁企业投资应该首先考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8%,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距离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巴西、印度等国家不仅发展势头好,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而且还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这些国家应该成为钢铁企业的首选之地。
发达国家掌握先进技术,装备先进,产品质量优良,能耗物耗低,劳动生产率高,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如以获取国外品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目的,应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重点。
在投资方式上,应以控股为首要投资目标,在控股不能实现的情况下,考虑获取最高股权比例的方式,力争更多的董事会席位和管理人员名额;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出资方式以设备、技术为主要出资方式,对发达国家投资应尽量减少其技术、设备的出资份额。
延伸投资重点 我国铁矿石储量为450多亿吨,贫矿多、富矿少,富铁矿石仅占2.8%,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原料需求不能在国内满足,对上游资源的巨大需求阻碍了中国钢铁行业的稳步发展。现阶段境外投资铁矿开采业应是我国钢铁企业的重要选择。铁矿石冶炼成钢铁后废钢可以再次回收,但焦煤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因此,在重点投资矿山的同时,我国钢铁企业也应该加强对海外煤炭的投资。
培养专业人才我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经验少,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是制约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普遍难题。钢铁企业应重视海外投资急需的各种人才的引进培养,重视解决企业海外投资中的人才问题。
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风险
在中国钢铁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海外投资的风险。由于跨国投资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涉及方方面面复杂的问题,即使在某些小的细节上出现问题,也会对企业造成损失。因此,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要加强投资的风险控制。
被投资国的政治、法规风险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西方发达国家将中国看成竞争对手,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中国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西方国家往往认为中国企业的正常商业投资活动具有政治性目的。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往往会利用收购方为国有企业来阻挠中国企业的收购并购。今年7月2日,美国钢铁联线向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致信,要求美国外资审议委员会调查鞍钢在其与美国钢铁发展公司合资公司中的投资,理由是鞍钢作为国有企业获得政府的补贴,并可能妨害美国的国家安全,50名美国国会议员在信中署名支持美国钢铁联线,在财长盖特纳对此事的回应“不足”且“令人失望”后,美国国会钢铁联线7月29日发表声明称,该小组将敦促总统奥巴马采取行动反对中国鞍钢集团在美投资计划。反对鞍钢美国建厂的关键力量是美国国会钢铁联线,其代表的是美国国内钢铁企业,美国最大钢铁公司纽柯公司的董事长在美国国会钢铁联线担任要职。美国钢铁联线的反对已经对鞍钢海外建厂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铁矿石资源丰富的非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社会不安定因素较多,政局不稳定,极端情况下有可能面临资产被没收、债权被单方面废除的巨大风险。中国的钢铁企业在投资这类地区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社会稳定程度对投资产生的影响。
国外针对不属于本国的企业都制定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对跨国投资和并购行为进行规制。东道国规制海外投资和并购的法律包括反垄断法、外资法、证券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工会法、环境法等等。所有的法律企业都不能轻视,否则对投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导致整个投资行为的失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往往会忽视劳动法问题。其实,在一些国家,工会是另一个大股东,只不过它代表的不是财产,而是生产力。首钢在20世纪90年代初收购了秘鲁一家铁矿,收购完成后屡屡受到秘鲁铁矿工会的罢工困扰,频率几乎达每半年一次。罢工运动给首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投资战略决策风险 目前,很多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缺少整体战略规划,盲目扩张,缺乏明确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项目往往出现多家中国企业争夺,企业之间相互拆台、竞相加价,最终导致收购成本的增加。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矿的案例至今让人痛心——最初,蒙方主动让给中国企业优惠开采,却无人问津。后来,中国多家企业竞相争抢,彼此哄抬价格,最终被加拿大一家矿业公司坐收渔翁之利,之后再全部销往中国市场。
在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目标企业可能存在经营不利、资产质量问题、税收窟窿、股东关系或资金紧张、坏账、巨额或有负债、棘手的诉讼和历史遗留问题。但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投资方可能发现不了,这会给投资方带来很大的风险。2005年初,在上汽集团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的谈判期间,罗孚公司的经营情况不断恶化。上汽聘请的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调查发现,罗孚的破产可能性及其带来的风险远远超过上汽已了解到的情况,正因为这个原因,上汽最终放弃了收购,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
由于钢铁行业的投资回收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能否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关系到并购活动是否成功。我国一家中型民营钢企在菲律宾找到一座廉价富矿,然而,该矿地处山林地带,当地没有铁路运输,于是开矿变成了修路,最终由于企业后续资金严重不足而导致项目停工。
投资后的整台风险投资成功后的整合是投资成败的关键,企业整合的实质是文化的整合。因此,中国企业应该熟知收购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只有在文化的整合完成后,企业的并购才算完成。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就因为与双龙的工会组织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上汽收购双龙的败北。
我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时间还比较短,仍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我国钢铁企业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从容不迫的对待国际钢铁行业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