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结合作者曾经在蒲松龄纪念馆担任英文讲解的工作经历,从英文讲解词的创作和对外讲解技巧两方面,综合论述博物馆(纪念馆)英文讲解员如何做好讲解工作。
关键词:英文讲解;英文讲解词;英文讲解技巧
博物馆(纪念馆)是一个国家各个时期历史遗存的集大成者,肩负着弘扬本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各国文化世界化的趋势下,研究如何通过英文讲解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新貌、实现国际交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需要。笔者将结合蒲松龄纪念馆的工作实际,探讨博物馆(纪念馆)英文讲解员如何做好讲解工作。
英文讲解不同于中文讲解,其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特殊。英文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使用的是英语而非母语,这就决定了英文讲解词具有特殊性。二是观众特殊。服务对象以外宾为主,由于在历史背景、审美情趣、东西方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外宾对讲解内容和讲解风格的需求与中国游客有所不同。
因此,做好英文讲解,需要在英文讲解词的文本创作和对外讲解技巧两方面加以锤炼。
1 讲解词的创作
为使外宾更准确、更轻松地理解讲解内容,英文讲解词应在忠实于讲解内涵的基础上,以“达意”为目的,进行适当变通,不必刻板地、一字不差地翻译中文讲解词。也就是要求讲解员应在充分把握中文讲解词的内涵后,用更容易让外宾理解的方式翻译文稿,做到译神韵而不是译字母,译意义而不是译词汇,译信息而不是译句子。为此,英文讲解词的创作应注意以下几种方法。
1.1 多用简单词、简单句
简单词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惯用的词;简单句则是指只包含一个分句的句子。讲解词中多使用简单词、简单句,使文本信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更容易实现讲解词的传播功能。
如蒲松龄纪念馆概况的讲解词:
蒲松龄纪念馆建馆于1980年,是以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故居为中心扩建而成的。蒲松龄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3000多平方米,分为七进院落七个展室。
Pu Songling memorial was built in the year 1980.Pu Songling is a famous novelist of Qing Dynasty.In the middle of the memorial stands the former site of his house.The memorial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It occupies an area of more than 3000 square meters.And it has 7 courtyards and 7 exhibition rooms.
不难看出,英文讲解词拆分了中文的长句子,以简洁轻快的简单句取而代之。讲解过程中,复杂的长句型会让游客花时间调动思维去消化这些句子的意思,而若换成强语势、节奏快、直接明了的简单句,游客会更轻松地记住其中的信息。翻译学家认为“最好的句子就是短句子”。
同时,中文讲解词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译出来应是“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unit”,而这一名词过于专业化和书面化,外宾难以理解,于是英译为“important culture heritage”(文化遗产),重要文化遗产受国家重点保护,这一潜在关系不言而喻。这样翻译更容易“达意”。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应策略性地避免使用那些过于理性的词汇,它们往往会使人困惑,“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最简单的词语,即使是小孩也能明白的词语”。
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不得不用到某些对外宾来讲较为生僻的词汇,如蒲松龄的遗物:rosary(念珠)、Xuande censer(宣德炉)、long-stemmed Chinese pipe(旱烟袋)、hair stick(发簪)、earpick(耳勺)等,这些都是在中国常见而国外罕见的。旱烟袋、发簪和耳勺(大多数外国人使用棉签),外國人并不熟知;而宣德炉的“宣德”二字更是大多数外宾都无法理解的。这时,讲解词可以做进一步补充说明。如宣德炉:Xuande censer,it is a censer designed and produced in the reign of Ming Emperor Xuan De(1426-1435),hence the name.(宣德炉,是一种在明宣德皇帝统治时期设计制造的一种香炉,故此得名。)再如介绍中国古代女子特有的发簪时:hair stick,it is for ancient Chinese women to secure the bun.People use in and out sewing motion when securing the bun.(发簪是中国女子用来固定发髻的,使用时使发簪两端暴露在外。)以上这种方法也就是在后文论述的“补充说明法”。
1.2 解释法
在翻译某些地名、景点名称、著作名称时,可以“意译”出名称内容。
翻译地名时,一般采用“音译”或“音译+意译”模型,如:淄博,Zibo;蒲家庄,Pujia Village。而针对某些富含文化元素的短地名、景点名称,可以采取“意译”模型翻译出它们的意思,如:满井寺,Full Well Temple;柳泉,Willow Spring。这样不仅可以使外宾充分理解其内涵,加深印象,名称的诗情画意更会增加他们的游兴。
某些中国古籍的名称比较晦涩难懂,翻译时也应通过“意译”加以解释。如:《绣像仿宋本聊斋志异》,Illustrated Version with Song Dynasty-styled Typesetting of Liao Zhai Zhi Yi;《三会本·聊斋志异》,Revised,Annotated and Evaluated Version of Liao Zhai Zhi Yi。 1.3 增加法
为使外宾方便理解、激发游兴,英文讲解词中宜适当增加对文化背景、景点环境、传说故事的介绍。如蒲松龄纪念馆生平展厅前矗立着一尊大理石材质的蒲松龄雕像,中文讲解词并未提及。而英文讲解词中,从这尊雕像入手,简要引申蒲松龄的人物背景和成就:
Please have a look at this statue.It is the statue of Pu Songling.It was carved out of white marble.Mr.Pu is stroking his beard reflectively,with a wise smile hanging on his face.It looks as if he is conceiving a story.
Pu Songling is a famous Qing Dynasty writer.He is famous for his fantastic tales and anecdotes.His novels mainly have three themes:celebrating love freedom,satirizing official corruptions,and rebelling agains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He won the universal praise for his fabulous imagination.
Now,please follow me,let’s go to the first exhibition room to learn the experiences of Pu Songling’s lifetime.
(请看这尊蒲松龄的雕像。它是以大理石材质制成。先生拈须含笑,沉稳睿智,似乎在构思一篇故事。
蒲松龄是清代的著名文学家。他以写传奇鬼怪故事著称。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三大主题:歌颂自由爱情、讽刺贪官污吏和反抗封建科考制度。他因其超凡的想象力赢得广泛赞誉。
下面请跟随我,让我们移步第一展室去了解蒲松龄的生平经历。)
大多数外宾是首次参观蒲松龄纪念馆,有些外宾甚至对蒲松龄一无所知。在生平展厅前先做一段铺垫,有助于增进他们对参观对象的第一印象,引发共鸣,使他们带着兴趣听取接下来的讲解。
又如在介绍蒲松龄妻子的遗物发簪时,可以引入西王母用发簪划出银河这一中国传说故事,这样容易使对中国发簪知之甚少的外宾加深印象。
1.4 删减法与改写法
古诗词和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然而原本凝练的语言译成英语后有时非常冗长,游客不仅得不到美的享受,各种纷繁复杂又寓意深厚的修辞还容易使习惯于直来直去的西方人摸不着头脑。这时就需要对其适当删减和改写,使之简明扼要,更符合外宾的审美。
如蒲松龄南下途中的诗作《青石关》,中文讲解词引用其中一段“身在甕盎中,仰看飞鸟渡。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英文讲解词提炼为:The valley is deep.I am like a fish in a barrel.I cannot even distinguish the access to tramp over the mountain.(山谷很深,我如桶中之鱼。我甚至看不清翻山的路。)
英文中有俚语“shooting fish in a barrel”(易如反掌)。“fish in a barrel”生动地表现出被围困的意味。因此在这里打这个比方,更容易使外宾体会到山谷之深、路途之险。
再如,蒲松龄画像上方的跋语“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又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恐之羞。”英文提炼为:I live a mediocre life without any achievement,I am afraid my generations will feel shamed of me.(我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害怕后代引以为耻。)
在提到我国历史特用的年号纪年时,如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也应适当采取删减法和改写法,以年份取代,即公元1640、公元1715。否则,很容易使外宾不知所云;同样地,提到我国特有的阴历历法时,为避免混淆,宜改为国际通用的阳历历法。如蒲松龄的生日,阴历四月十六日,改为阳历6月5日,去世时期正月二十二日,改为阳历2月25日。
1.5 补充说明法
上文提到过,在出现某些对游客来说较为生僻的字词句时,应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再如,科举制度,the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 system,it is a system to select officials in feudal China.Candidates are required to compose Eight-part Essay,which is a kind of stereotyped writing style.(科举制度是一种中国封建时期用以选拔官员的制度。应试者需要写一种相当僵化的、被称作八股文的文体。) 又如:秀才,Xiucai,it refers to the candidate who pass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t the county level.(秀才,指那些通过了区县考试的应试者。)
1.6 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对比西方文化中的人、事、物来解释中华文明现象,这种方法往往能有效地引发外宾共鸣,缓解理解障碍。
例如,对于蒲松龄的生活年代、写作内容,外宾的概念可能很模糊。讲解词这样介绍便会锦上添花: Pu Songling live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He was born in the year 1640,approximately 20 years after William Shakespeare died.At that time,tales like vampires and werewolves were widespread in western countries.While in China,we had legends like ghosts and fox spirits.Pu Songling was fabulous in writing these supernatural features.
(蒲松龄生活在17到18世纪。他出生在1640年,莎士比亚去世后20年左右。那个时候,西方世界流传着吸血鬼和狼人的传说,而在中国,我们有鬼怪和狐仙的故事。蒲松龄正是以写这些超自然生物见长。)
欧洲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举世闻名,参照他的去世时间介绍蒲松龄的出生时间,外宾更容易获得年代的观念。而类比西方的吸血鬼和狼人传说,更能使他们理解蒲松龄笔下的狐仙精怪。
再如,提及蒲松龄的笔迹蝇头小楷时,讲解词为: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script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s,such as the seal character,official script,regular script and running script.Pu Songling’s handwriting is regular script.Regular script is standard and classic,just like the Times New Roman in Microsoft Office Word.And in ancient times,the writing tool for Chinese was the Chinese writing brush.Dislike the oil painting brush in western countries,a Chinese writing brush has a pointed tip.When people write small characters,they mainly use the tip to write.
(中国的书法分为很多种,例如篆书、隶书、楷书和行书。蒲松龄的笔迹是楷书。楷书四平八稳、经典外观,就如软件Word里的新罗马体。在古时候,中国人的书写工具是毛笔。毛笔不同于西方的油画笔刷,它有一个笔尖。当写小字时,人们就用这个笔尖来书写。)
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创作出优秀的英文讲解词是讲解成功的必要前提。而英文讲解词的效果,最终是在为外宾的实际讲解中产生,离不开讲解技巧。下文将论述英文讲解员应具备的讲解技巧。
2 讲解技巧
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对外讲解往往有很强的互动性和随机性。时常在讲解员解说完一个知识点或展品后,外宾会驻足与讲解员交流片刻,或是主动探寻接下来的展品。因此,对外讲解宜以“顺应”为主。
2.1 顺应所及展品,打破常规顺序
在一次对外讲解中,笔者在介绍完蒲松龄的概况转而要进行展板讲解时,那位外宾却走上前来,看着展台上的《聊斋志异》手稿影印件,询问这是否就是蒲松龄的作品。一般来说,“手稿影印件”在后面的著作展室中才会做详细介绍。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调整讲解顺序,及时回答这位外宾的提问。在得到详细回答后,这位外宾满意地继续参观。
2.2 順应游客兴趣,适当增加话题
到访的外宾中,有些是怀着严谨的学术态度来参观的,也有些只是前来休闲消遣的。这就要根据外宾的来访目的和兴趣点取舍讲解词、增加话题。
如一位英籍利比亚游客来参观时,笔者在讲解开始前与他交流:“您之前听说过蒲松龄吗?”他答道:“我看过一个电影,似乎是他写的。”经他描述,笔者知道是周迅主演的电影《画皮》。接下来他兴致勃勃地询问孙悟空是不是也是蒲松龄创作的,并表示前几天刚去电影院观看了甄子丹主演的《大闹天宫》。交流时,这位游客承认自己是个电影发烧友。在随后的讲解中,笔者便着重介绍了展室中周迅的《古墓荒斋》的剧照和董辰生先生创作的国画《画皮》。在彩塑展室,又为其重点讲述了《小翠》的故事,并推荐他观看由《小翠》改编的刚上映的电影《白狐》。
根据这位游客的兴趣,这场讲解适当弱化了纪念馆的知识性,增强了娱乐性,取得了更好的讲解效果。
2.3 顺应游客反应,交流随机应变
讲解过程中,外宾会有各种意料之中的或出乎意料的反应,这就要求讲解员能够随机应变地做出回应。
在一次对外讲解提到蒲松龄的坟墓时,有位外国游客表现出了参观的兴致,但随即又摸着身上的休闲服自言自语道:“今天不行,我穿得不太合适。”笔者感动于这位外宾的涵养,随即为他的礼貌和对蒲松龄的尊敬致以感谢。
敏锐地观察外宾的反应,并及时进行交流,更能拉近讲解员与外宾的距离,使讲解氛围和谐融洽。
2.4 顺应文化差异,巧用肢体语言
有声语言诉诸人的听觉器官,而肢体语言则不同,它以灵活多变的动作来表情达意、交流信息,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在对外讲解中,文化的差异使得外国游客不容易理解某些概念,巧妙地辅以肢体语言往往能使讲解事半功倍。
如在讲解蒲松龄妻子的遗物发簪时,再尽善尽美地用语言描述如何使用它,外宾也有可能不得要领,这时若加入肢体语言,一只手握拳做发髻状,另一只手指比出穿针引线的动作,外宾便会豁然开朗。
2.5 顺应尊重需求,直面敏感话题
敏感话题多存在于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中。当提及敏感话题时,讲解员一味回避并非最好的对外讲解策略。因为不少外国游客往往是带着认真的探究态度询问和倾听的,讲解员若刻意回避,则会给外宾留下“小家子气”的印象,不仅会令游客感到不被尊重,更有损中国雍容大度的大国形象。因此,面对敏感话题,不妨采取“缘事而发,客观讲解”的策略。
总之,高水平的英文讲解技巧,不仅应具备灵活的讲解思路和为观众着想的敬业精神,更依赖于游刃有余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融会贯通的中外文化积累。因此作为英文讲解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加知识储备,为英文讲解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3 结语
1988年,翻译学家R·Daniel Shaw创造了“transculturation(跨文化交融)”这一词,意味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博物馆(纪念馆)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窗口。要使中华文化通过这一窗口走向世界,英文讲解员的对外讲解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在蒲松龄纪念馆的工作实际,为研究如何做好英文讲解工作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陈凌燕,傅广生.试析英文导游语言的句法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S2):122-125.
[2]陈凌燕,傅广生.英文导游辞的词汇特征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3):1-4.